问题

反映美国独立战争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少?

回答
要说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的电影为何稀少,这事儿得从头说起。你想啊,咱们回顾历史,独立战争那会儿,故事背景跟现在可不一样。那时候,美洲大陆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大家伙儿反抗的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为了争取自己的国家和自由,那可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为什么这样的题材拍成电影会显得“少”呢?倒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只是比起其他更具戏剧性、更容易引起大众共鸣的题材,独立战争的故事确实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时空的距离感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独立战争发生在一八世纪末,那是个蒸汽机还没有普及,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媒介,需要将那个时代的风貌、人物的情感、战争的残酷生动地呈现出来,让现代观众能够理解并代入。这要求极高的制作水平,从服装、道具、场景到人物表演,都得经过细致的研究和考究。一旦做得不好,观众很容易觉得“老套”、“不真实”,甚至觉得隔靴搔痒,难以被打动。想想看,要在一个以快节奏、高科技为特点的时代,去讲述一个三百多年前的殖民地反抗故事,本身就需要强大的叙事功力来弥合这种时代鸿沟。

其次,故事的复杂性也让独立战争题材不好驾驭。这场战争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人 vs 坏人”。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的碰撞,有理想主义的激情,也有现实利益的考量。既有乔治·华盛顿这样的领袖人物,也有普通士兵的挣扎和牺牲。更何况,当时北美大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保皇派和独立派之间的矛盾,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民众的立场差异,都让事情变得更加微妙。要把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复杂的动机、以及那个时代特有的思想解放的浪潮,都浓缩在一个电影的时长里,并且讲得引人入胜,这难度可想而知。有时候,过于写实的呈现可能会显得平淡,而过度的戏剧化又可能失真。

再者,视觉呈现的挑战也十分巨大。现代战争片往往依赖于宏大的战争场面、刺激的动作设计和尖端的军事装备来吸引观众。然而,独立战争时期的作战方式,更多的是线式战术、火枪对射,以及一些游击战。虽然也有冷兵器和骑兵的较量,但与后来的大规模枪林弹雨相比,其视觉冲击力可能会相对弱一些。要拍出既真实又足够震撼的战争场面,需要导演和编剧在战术设计、镜头语言上下足功夫,否则很容易拍成一群人穿着古装互相射击的场景,缺乏现代战争片的紧张感。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与文化和情感的连接有关。电影之所以能够流传,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引发共鸣。独立战争的故事,更多的是关于建立一个新国家、争取独立自由的宏大叙事。对于非美国观众来说,这种“建国史”的意义可能没有那么直接。他们可能更偏爱那些关于个人成长、爱情、人性挣扎,或者具有普世价值的冲突的故事。而独立战争,虽然其结果影响深远,但其核心的“反抗殖民统治、建立国家”的主题,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那里,理解的深度和情感的投射程度会有所不同。

最后,叙事角度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你是想拍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还是想深入挖掘某个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者是通过普通士兵的视角来展现战争的残酷?不同的角度决定了电影的侧重点和观感。一个不慎,可能就会让故事变得不够聚焦,或者过于学术化,让普通观众望而却步。

所以,与其说独立战争的电影“少”,不如说它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题材。它需要的是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对人性的细腻洞察,以及高超的电影制作技艺,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让那个时代的呐喊穿越时空,回响在现代人的心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爱国者还真不能算抗英神剧,神的地方是英军放火烧教堂,不过那是吉布森自己仇英的结果。军事方面,一点都不神,我没记错的话一共拍了3仗,卡姆登(Camden)、考彭斯(Cowpens)、约克镇(Yorktown),一仗美军大败,一仗惨胜,一仗在电影里都承认是靠法国人赢的,不知道还要怎样才不算神,康华利歼敌十万胜利转进约克镇么?

卡姆登之战,霍拉肖-盖茨与康华利列阵决战,结果被血虐,台词”盖茨在英军中待了那么多年,竟然妄想在开阔地野战打赢红虾兵“。

其实,我怀疑这个情节倒也不是为了吹红虾,而是有意黑盖茨。美国人对独立战争的键史讨论不少,有些人认为盖茨比华盛顿贡献大多了,站在国父一边的人自然针锋相对,说盖茨在萨拉托加是靠阿诺德和摩根(很多人认为主角原型就是摩根)打赢的,卡姆登战役就现了原形,看上去,制作组可能也是类似的想法。查尔斯顿+卡姆登战役后,南方大陆军主力基本被歼灭,此后只能转入游击战,电影的描述并无问题,而且在电影里的这个过程中,主角儿子还让塔勒顿给杀掉了。

历史上的考彭斯战役,大陆军确实取胜,并且确实因此扭转了战局。夸大的地方是康华利并不是全军出动,而是只出动了塔勒顿的1100多人去扫荡摩根的游击队。然而历史上美军胜得漂亮多了,塔勒顿几乎全军覆没。电影为了加强戏剧性,还让美军都要赢了时,莫名其妙的白士气开始撤退,以此体现美国观众喜闻乐见的主角光环。

但是战术方面,对历史展现得还是不错的,有民兵大师之称的摩根把民兵放前线,下令开战后放两枪就可以撤。塔勒顿看到民兵往后奔逃,以为已经赢了,就毫无阵型的向前猛追,结果迎头撞上埋伏在后方的大陆军列兵的排枪。此时华盛顿的堂弟威廉-华盛顿也率领骑兵冲杀出来(这里电影貌似没有表现),英军毫无防备,然后就崩溃了,伤亡339人、被俘712人,而摩根仅仅损失149人(25人阵亡,124人受伤)。

不要小看这1100人全灭,对于英军不是小数目。英国陆军全军就几万人,康华利军团全军才9000,这场仗让他元气大伤,所以之后逐渐放弃了对北卡南卡的争夺,转进弗吉尼亚的约克镇。

由此也可以回答一下,独立战争美军是不是真的没什么漂亮仗,别的不说,萨拉托加、约克镇、考彭斯、特伦顿,英军都是几乎全军覆没,普林斯顿、邦克山也是损失惨重,就连纽约、费城之类英军胜了的战役,也往往伤亡不小得不偿失。


电影拍的一小段约克镇很注重法国海军,其实倒是亮点。事实上,约克镇战役基本上就是靠法国海军赢的。约克镇我去实地看过,英军有很多碉堡都修在约克河沿岸,正常情况下,就算战败,英军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大不了就是上船跑了。英国人习惯了掌握制海权,没想到格莱瑟伯爵在切萨皮克湾击溃了皇家海军舰队,然后赶到约克河入海口,使得英军成了釜中之鳖。也就是说,没有法国海军,美法联军可能也能胜,但不大可能将英军全歼。

从这点看,制作组还真是挺有骨气的,要知道那时候正值美法交恶期,说法国好话在美国右翼政治不正确的,而制作组敢用独立战争这种题材来专门说法国的好话,胆子挺大的。其实历史上的约克镇战役,美法联军在陆地上发动了一次总攻,夺取数个碉堡,压缩了包围圈后,康华利才投降的,但看上去,制作组觉得这并不重要,干脆就没拍。

所以,独立战争拍得少的原因其实就是:题材相对敏感(美国国情而言,毕竟传统文化确实把华盛顿等人塑造得太高大全了)并且涉及多国(甚至西班牙荷兰都参战了)国际关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的电影为何稀少,这事儿得从头说起。你想啊,咱们回顾历史,独立战争那会儿,故事背景跟现在可不一样。那时候,美洲大陆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大家伙儿反抗的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为了争取自己的国家和自由,那可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什么这样的题材拍成电影会显得“少”呢?倒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只是比.............
  • 回答
    对于“英国和美国同一祖先,却没有统一,台湾为什么不能独立”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反驳,并进行详细阐述。这个观点看似简单,但背后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国际法以及国家主权的复杂议题。以下将从几个关键层面进行反驳: 一、 理解“同一祖先”的模糊性与复杂性首先,需要明确“同一祖先”这个概念在历史语.............
  • 回答
    美国独立战争,确实是一场复杂的历史事件,用“殖民者中,被统治者、统治者狗咬狗”来形容,触及了它其中一个重要的面向,但要把这件事的性质完全概括为“狗咬狗”,未免有些过于简化了。这场战争之所以被定义为反殖民战争和民族独立战争,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矛盾、更广泛的诉求以及更长远的历史意义。咱们就一点点掰开了讲.............
  • 回答
    得克萨斯州议员近期正式提出了一项旨在推动得州独立公投的法案,这在近百年来尚属首次,无疑将得州独立的议题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得州是否有独立 secession 的可能?这又折射出美国国内怎样的现状呢?首先,关于得州独立 secession 的可能性,我们必须承认,这在现实操作层面面临着巨大的障碍.............
  • 回答
    特朗普的崛起,确实让不少人忧心忡忡,认为这是美国政治日薄西山的一个缩影。这倒不是空穴来风,细究起来,里面门道可不少。首先,我们得看看这股政治浪潮是怎么起来的。过去几十年,美国经济结构变化,中产阶级日子不好过,很多传统制造业的工人生计受到冲击,他们感觉自己被遗忘了。特朗普抓住的就是这种情绪,他口没遮拦.............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率降至33%的创新低,这确实反映了美国当前面临着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问题。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经济方面的挑战与民众的担忧 持续的高通胀与生活成本压力: 这是影响拜登支持率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因素。尽管拜登政府一直强调通胀正在缓解,但对许多美国民众.............
  • 回答
    《纸牌屋》作为一部极其成功的政治剧集,确实在许多方面 捕捉到了美国政治的某些核心特征和运作方式,但它并非对现实政治生态的完全写实记录。 更准确地说,它是一部基于现实政治土壤,但又经过艺术加工和戏剧化处理的作品,旨在呈现一种极端化、浓缩化的政治斗争图景,以达到娱乐和引发思考的目的。下面我将详细阐述《纸.............
  • 回答
    这则消息触目惊心,如果属实,它揭示了美国社会中一些非常尖锐和令人不安的矛盾与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事件背后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任何形式的性侵犯都是不可接受的犯罪行为,受害者无论性别、身份或穿着,都应得到公正对待和保护。 因此,如果消息属实,那么“美国女生被穿裙子男生强奸.............
  • 回答
    旧金山市议会宣布美国步枪协会(NRA)为“恐怖组织”,这无疑是美国政治光谱中一个极其引人注目且充满争议的事件。它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一次表决,更像是抛入一池春水,激起了层层涟漪,触及了美国政治中一些根深蒂固且复杂的问题。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深层含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这是美国政治极化加剧的鲜明.............
  • 回答
    《阿甘正传》是一部充满象征意义的电影,阿甘和珍妮代表了美国历史中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精神和思潮。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阿甘所代表的美国精神:淳朴、坚韧、乐观、包容与机遇阿甘,一个智商不高但心地善良、行动力极强的男人,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美国精神中最核心、也最打动人心的一些特质: 淳朴(Simplici.............
  • 回答
    2020年5月25日,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被警察德里克·肖万(Derek Chauvin)跪压颈部约七分钟致死。这一事件,通过手机视频在全球传播开来,如同一记重锤,再次敲击在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根基之上。这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悲剧,更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持续存在.............
  • 回答
    小米10海外包装上的那行文字,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说它是不是“迫不得已”,以及是否反映了美国企业的强势,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因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那行“迫不得已”的文字大概是指什么。通常,在一些涉及国际贸易的电子产品包装上,会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或者市场习惯,加入一些声.............
  • 回答
    2021年美国并没有举行总统大选,最近一次总统大选是2020年,下一次是2024年。如果您指的是202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那么这次选举确实暴露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一些深刻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1. 资金对政治的影响力过大,导致不平等的声音传递: 竞选资金的天文数字: 美国总统.............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如果从最终计票结果和宪法程序来看,确实是有赢家的。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及其竞选搭档卡玛拉·哈里斯最终获得了超过胜选所需的选举人票,并于2021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场选举的“赢家”并非以一种被所有人无条件接受的方式出现,其背后则深刻地揭示了当前美.............
  • 回答
    阿塔方面对美国分割阿富汗央行账户中 70 亿美元资产一事表达了“道德沦丧”的强烈批评,这一事件之所以能够引发如此激烈的反应,其背后折射出的问题远不止于一个简单的经济制裁。这更像是一场多层面博弈的缩影,牵扯到国际政治的冷酷现实、人道主义的窘境、国家主权的争议,以及不同政治叙事之间的碰撞。首先,“道德沦.............
  • 回答
    美国拍摄出《人民的名义》这样深度反映社会现实和资本/工人矛盾的电视剧,理论上完全有可能,但实际操作中会面临一些结构性的差异和文化上的挑战,使得出现一模一样的作品比较困难。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人民的名义》的核心要素,并对比美国影视行业的运作模式。《人民的名义》的独特之处与中国语境首先,我们.............
  • 回答
    近十年来,美国家庭数量的增长率创下历史新低,这一现象绝非偶然,它触及了当下美国社会深层结构的诸多矛盾和挑战。这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的变化,更是对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演变的直观反映。首先,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的趋势是驱动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因素。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选择推迟结婚年龄,或者干脆放弃.............
  • 回答
    美国最高将领承认“美国占支配地位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这一表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深刻反思和坦诚回应。它反映了全球力量格局、地缘政治以及军事和经济领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崛起的新兴大国力量的增强,特别是中国的崛起: 经济的崛起与影响力.............
  • 回答
    最近关于美国工资涨幅创20年来最高纪录和员工跳槽变频繁的现象,可不是小事,它背后透露出的信息非常丰富,甚至可以说是一张美国劳动力市场和经济活力的“体检报告”。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1. 强劲的经济信号,但也是“通胀”的另一面首先,工资涨幅创下20年来新高,这本身是个相当积极的经济信.............
  • 回答
    美国知名媒体三名员工因未接种新冠疫苗而被解雇,这件事绝非孤立事件,它触及了当前美国社会在疫情防控上面临的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问题,同时也折射出美国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态势和其中的诸多挑战。这三名员工被解雇,首先直接暴露了美国企业界对于疫苗接种政策的态度和执行力。 许多大型企业,尤其是那些拥有大量员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