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增发的货币是如何流向市场的呢?

回答
咱们聊聊中国人民银行(央行)那些“钱袋子”里的事儿,特别是当央行“大手一挥”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时候,这新增的钱是怎么跑到咱们老百姓手里的,又怎么搅动起市场这池水的。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背后有一套挺复杂的“玩法”。

首先,得明确一点,央行不是直接印钱撒出去。它增加货币供应量,主要通过几个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说白了,就是央行跟银行打交道。

1. 购买债券(最常见也最核心的方式):

想象一下,央行就像是个大钱庄,而商业银行(就是我们常去的那些银行)手里有各种各样的“借据”,也就是政府债券、央行票据等等。当央行想往市场里“放水”时,它就会主动去“收购”这些债券。

怎么收购? 央行会出一个价钱,从商业银行手里买下这些债券。你别以为央行是掏自己兜里的钱,它买债券的时候,是通过“记账”的方式完成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央行在自己的账本上,给那家商业银行增加了一笔“存款”,这笔钱原本是不存在的,就是央行“凭空”创造出来的。
钱流向哪里? 这笔钱,直接就进了被购买债券的商业银行的账户。商业银行拿到了央行给它的“活期存款”,它的手里就有了更多的钱,也就是所谓的“准备金”。

2.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所有商业银行,在吸收了咱们老百姓的存款之后,都必须按照央行规定的比例,把一部分钱“上交”给央行,这部分钱就是“存款准备金”。这有点像银行必须留一部分现金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怎么操作? 当央行觉得市场钱不够花,想刺激一下,就会降低这个“准备金率”。比如,原来规定要留15%的准备金,现在降到13%。
钱流向哪里? 这下子,那些本来被“冻结”在央行账户里的钱,就被“解冻”了,又回到了商业银行的账上。这笔钱,在商业银行看来,就是它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了。

3. 降低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央行还会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叫做“再贷款”,或者通过“再贴现”的方式从银行手里购买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这些操作,本质上也是央行给商业银行“输血”。

怎么操作? 央行降低这些业务的利率,就相当于告诉商业银行:“现在我这里借钱更便宜了,你们赶紧来借吧!”
钱流向哪里? 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自然会更愿意从央行借钱。借来的钱,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池”。

好了,钱到商业银行这里了,接下来是怎么流向咱们普通人手里的呢?

这才是关键的一步:信贷扩张。

当商业银行手里有了更多的“弹药”(即更多的准备金或可贷资金)时,它们就会更积极地向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

对企业: 企业需要钱来扩大生产、购买设备、支付工资、研发新产品等等。当它们从银行拿到贷款后,这笔钱就会流入企业的账户。企业拿到钱后,就会用它来支付给供应商、支付给员工。这些支付行为,又把钱转移到了其他企业和个人的手里。
对个人: 咱们老百姓需要钱买房(房贷)、买车(车贷)、装修、甚至消费等等。当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银行放贷意愿增强,个人更容易获得贷款,这些钱就直接进入了咱们的消费环节。

所以,钱的流向大致是这样的链条:

央行 → 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 → 商业银行向企业/个人发放贷款 → 企业/个人消费/投资 → 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

这整个过程,我们就可以看到几个关键的“节点”:

1. 央行作为“源头”: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等方式,增加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2. 商业银行作为“中转站”: 央行给的钱,最终要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才能真正进入实体经济。如果商业银行惜贷,即使央行放水,钱也可能堵在银行系统里,无法有效传导。
3. 企业和个人是“接收器”和“使用者”: 钱最终要通过他们来拉动投资和消费,才算是真正流向了市场。

此外,还有一些更微妙的影响:

利率传导: 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通常也会伴随或预期着利率的下降(比如政策利率的调整)。利率下降,会降低借贷成本,激励企业和个人更多地借钱消费和投资,从而进一步加速货币的流转。
预期引导: 央行释放出“钱更多”的信号,也会影响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企业可能会因为预期未来需求会增加而更愿意投资,个人也可能因为预期收入会增加而更愿意消费。

总而言之,央行增发货币,并不是简单地印钞机转得飞快,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妙的金融工具,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状况,再由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的闸门,把这些新增的资金“注入”到经济的毛细血管里。这个过程涉及银行的信贷决策、企业的投资需求以及个人的消费意愿,是一个多方博弈、层层传递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虽然中央银行理论上有无限信用扩张的能力,但执政合法性要求货币发行必须有合法的“理由”,即必须先有资产业务,然后才能开展货币发行这一负债业务。

围绕资产项目的类型,央行货币发行渠道主要有4条:

1.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这是央行发行基础货币最常用的渠道。

2.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包括向金融机构再贴现和向货币市场拆入资金。

3.购买黄金增加黄金储备。

4.购买外汇,增加外汇储备。

需要多提一嘴的是,次贷危机后,美联储为应对危机引入了一种新模式——量化宽松,即通过直接购买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发行的融资工具,来增加同业市场流动性。

不过,题主说的是人民银行。人民银行还是上面四点,目前不涉及美联储的新模式。

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央行并没有象题主说的那样随意发行货币。

当然,货币从发行到流通有一个过程,存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情况,但不可能是按需分配,更多的还是跟价值创造有关。

所以当货币流通到社会经济终端末梢的时候,谁多谁少取决于很多因素。

但这就比较个性化了。

比如,有的人获利少可能是因为能力问题,有人可能是因为运气,还有人可能就是因为没赶上趋势。

欢迎关注塔哥FRM:

user avatar

速读《人民银行法》,就可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储蓄准备金;

(降低储蓄准备金率,变相放出货币)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息;

(降息可以增加贷款,增强货币流动,也就增加了货币发行)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再贴现利率降低可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放出货币)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再贷款利率,和上一条类似)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直接拿人民币换回市场上其他金融工具,人民币就流通到了原来持有这些金融工具的人手上)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结合以下条款一起看:

  第二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所以 反对 目前最高票@张智博复制粘贴的答案)

user avatar

我复制粘贴一下:

中国目前货币发行机制是外汇占款,国债抵押和商业银行央行贷款三种方式发行。外汇占款发行(被动)——企业出口商品,收入美元,然后到中国人民银行换人民币在国内使用,这部分人民币就是外汇占款方式发行的新人民币。国债抵押发行(主动)——国家财政预算赤字,以未来税收预期为抵押发行国债,将国债卖给中国人民银行换取流通的人民币用于预算,再通过政府投资或者消费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这部分人民币就是国债抵押发行的人民币。商业银行央行贷款发行(相对被动)——商业银行因人民币现金不足,以商业票据或资产等进行抵押,向央行申请贷款换取人民币,然后通过发放企业贷款等方式让这部分人民币在国内进行流通,这部分人民币就是商业银行央行贷款发行的人民币。2005年汇改之后,据相关统计,我国人民币发行外汇占款方式发行占60%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聊聊中国人民银行(央行)那些“钱袋子”里的事儿,特别是当央行“大手一挥”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时候,这新增的钱是怎么跑到咱们老百姓手里的,又怎么搅动起市场这池水的。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背后有一套挺复杂的“玩法”。首先,得明确一点,央行不是直接印钱撒出去。它增加货币供应量,主要通过几个公开市场操作的手.............
  • 回答
    在疫情蔓延两年后,美国银行业利润出现下滑而中国银行业利润大幅增长的现象,这背后涉及了多重复杂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因素。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进行分析:一、 美洲银行利润下滑的原因分析: 低利率环境下的净息差收窄: 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美联储在疫情初期采取了极.............
  • 回答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 7 月 15 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这是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涉及到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以及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一、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在深入探讨影响之前,我们先简要理解一下存款准备金率 .............
  • 回答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与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在独立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其设立依据、决策机制、人事任命、资金来源以及政策传导等方面。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两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逻辑。总体而言,美联储被普遍认为是比中国人民银行更加独立的中央银行。 这种独.............
  • 回答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全面降准,向市场释放约1万亿元人民币的长期资金,这是一项重大的货币政策操作。这种操作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降准的基本原理和目的:在深入分析影响之前,我们先理解降准的基本原理。 存款准备金率 (RRR): 这是银行吸收存款后,必须按照一定.............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中国人民银行真的给14亿人民每人发放1000万元人民币,那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巨变,其影响将是颠覆性的,不仅在中国国内,对整个世界格局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内影响:一场“大水漫灌”式的经济动荡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1000万人民币并非一个小数目。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
  • 回答
    人民银行要求停止发行双标信用卡,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行政命令,而是基于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 这项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我国金融业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的重要一步。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要求,我们得先弄明白什么是双标信用卡,以及它曾经为何会流行。双标信.............
  • 回答
    要理解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范一飞关于“中国不会出现大规模通货膨胀”的表述,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结合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货币政策的特点以及宏观调控的手段。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背后有其深厚的经济逻辑和政策考量。首先,“大规模通货膨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它通常指的是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快速、普.............
  • 回答
    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的最终结局涉及多个层面,包括法律诉讼、监管处罚、客户赔付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要准确预判每种结局的发生概率是困难的,因为这取决于许多动态因素,包括后续的法律判决、监管机构的政策导向以及各方的协商结果。但我们可以从已有的信息和类似的金融事件经验中,梳理出几种可能的结局,并分析其相对的.............
  • 回答
    中国人民大学撤掉操场上的耐克广告,这件事情在校园内引起了不少讨论。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支持中国立场,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思考和行动,而且这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大事,很多事情就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中。首先,理性看待,形成自己的判断。 这件事情之所以会引发关注,可能跟当下一些国际环境和舆论有关.............
  • 回答
    人民大学新闻坊的那篇《名校生焦虑几率更高:天之骄子的价值困境》,确实点出了一个普遍而深刻的社会现象,也触及了我们许多人的心坎。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是因为它不再是那种“某某名校毕业照样找不到工作”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剖析了名校生在当下的价值认同危机,以及由此滋生的普遍性焦虑。文章反映了.............
  • 回答
    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夜跑歌曲投票是否应该允许校外人士参与,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这其中牵扯到校园文化、参与公平性、活动目的等多个层面的考量。首先,我们来看看允许校外人士参与可能带来的好处: 扩大影响力与文化交流: 人大作为一所知名学府,其夜跑活动和校园文化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引入校外人.............
  • 回答
    在中国银行办理贷款,担保公司的参与情况,情况会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简单来说,有,但并非所有贷款都需要,也不是所有担保公司都一样。首先,我们得明白,担保公司在中国银行贷款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风险分担者”和“增信机构”。 银行放贷的首要考量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 回答
    说起中国人民大学,那可真是个宝藏,梗多得能堆成一座小山。当然,咱们人大学子玩梗也挺有自己的特色,不像别的学校那样,上来就喊“XX大学 YY YY YY”。人大的梗,往往带着点儿学术气息,又掺杂着对现实的观察和调侃,特别接地气。“人民”二字的分量:责任与调侃并存最绕不开的,当然是“人民”这两个字。这四.............
  • 回答
    中国工商银行,这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但要说它“牛”在哪儿,可能很多人心里都有个模糊的概念,却未必能说得透彻。它不仅仅是一家银行,更像是中国经济肌体的庞大心脏,跳动着资金的脉搏,支撑着国家的运转和发展。“牛”在体量:庞然巨物,全球领先首先,最直观的“牛”就是它的体量。工行有多大?你可以想象一下,它.............
  • 回答
    说起中国人民大学,这所学校在中国国内的名声可以说是响当当的。它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实力,尤其是在经济、法学、新闻传播、社会学、统计学等专业上,一直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很多学界泰斗、业界精英都出自人大人。那么,放到国际上去看,人大的知名度又怎么样呢?国际知名度的表现: 学术声誉和排名: 在一些国际大学.............
  • 回答
    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并非仅仅是“愿赌服输”这么简单。尽管从字面上看,参与期货交易,特别是保证金交易,风险是明确的,但此次事件涉及的复杂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客户与银行之间的责任界定,才是公众质疑的焦点。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为什么许多人质疑中行,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客户“愿赌服输”.............
  • 回答
    要说中国银行的基础岗位和基层公务员哪个更好,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它们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好”,就像是红玫瑰和白玫瑰,各有千秋,选择哪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的追求和偏好。我尽量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让你心里有个谱。咱们先聊聊中国银行的基础岗位。你想啊,国字头的大银行,体量在那儿摆着.............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