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银行原油宝穿仓,客户理应愿赌服输,尽快缴清欠款,为什么这么多人质疑中行?

回答
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并非仅仅是“愿赌服输”这么简单。尽管从字面上看,参与期货交易,特别是保证金交易,风险是明确的,但此次事件涉及的复杂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客户与银行之间的责任界定,才是公众质疑的焦点。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为什么许多人质疑中行,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客户“愿赌服输”:

一、 产品设计的风险披露与理解存在巨大鸿沟

1. “穿仓”的特殊性与产品的风险极度集中: “穿仓”指的是客户的亏损额超过了其账户中的保证金,甚至需要补缴额外的金额。对于原油宝这类产品,尤其是在负油价出现的极端情况下,亏损可能远超保证金的本金。
问题在于: 虽然银行进行了风险提示,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他们可能并未真正理解“负油价”的含义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无限亏损。银行在销售产品时,是否充分、形象地解释了这种极端情况的后果,让客户真正“懂”风险,还是仅仅履行了形式上的提示义务?
类比理解: 就像一个人购买了房屋保险,但保险条款中隐藏了一条:如果火灾导致房屋完全被烧毁,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房主额外支付拆除废墟的费用。这种“负面赔偿”的可能性,在普通人心目中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其风险提示的有效性就受到了质疑。

2. 产品宣传的误导性与定位不清晰:
“投资理财产品”的表象: 原油宝被银行包装成一种投资理财产品,吸引了大量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个人投资者。与专业的期货公司相比,银行的渠道和宣传方式更倾向于大众化,这在无形中淡化了其高风险属性。
“保证金交易”的隐蔽性: 虽然保证金交易的风险是期货的固有属性,但银行在销售过程中,对于“杠杆”和“爆仓”的解释是否足够清晰易懂?很多客户可能只看到了潜在的高收益,而对潜在的巨大亏损缺乏足够警惕。

3. 关键交易规则的透明度不足:
“强制平仓”与“负油价”的冲突: 对于负油价的出现,银行是如何处理强制平仓的?当国际市场出现负价格时,银行的系统和协议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很多客户反映,他们是在失去市场联系、无法操作时才得知自己已经“穿仓”。
结算价格的争议: 对于最终的结算价格,不同投资者收到的信息可能存在差异,甚至有人认为银行的结算价格存在问题。例如,有客户反映其产品在价格为负之前就已强制平仓,但平仓价格并非零而是负值。

二、 银行在交易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1. 客户经理的专业性与风险提示的充分性:
非专业投资者的依赖: 许多购买原油宝的客户并非专业的期货投资者,他们往往依赖银行客户经理的建议和介绍。如果客户经理未能充分讲解产品风险,甚至存在不当销售行为(例如,过度强调收益,淡化风险),那么银行就难辞其咎。
银行“销售”与“交易服务”的双重角色: 银行既是产品的销售方,也是交易的提供方和服务方。在这种双重身份下,银行的责任是否应该超越一般的销售,还包括对交易过程的审慎管理和对客户风险的持续关注?

2. 交易系统的稳定性与风控措施的有效性:
系统故障与交易失灵: 在油价剧烈波动,特别是出现负油价时,如果银行的交易系统存在技术故障,导致客户无法及时平仓或查询信息,这无疑是银行的责任。
风控预警与信息传递: 在市场出现极端风险信号时,银行是否有义务向客户发出更强烈的预警,并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如提前强制平仓,即使亏损本金)来避免客户的巨额亏损?银行的风控体系是否能够应对如此极端的市场波动?

3. 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专业知识与市场信息: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拥有专业的交易团队、先进的交易系统和对市场的深度认知。而普通客户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银行是否利用了这种信息不对称来规避自身风险,而将全部风险转嫁给客户?

三、 合同的解释与法律责任的界定

1. 合同条款的公平性与可解释性:
格式条款的争议: 银行与客户签订的合同通常是格式合同,其中一些条款可能对银行有利,对客户不利。例如,关于责任免除、风险承担的条款,是否符合法律的公平原则?
“负油价”的法律定性: 在法律上,如何定义和处理“负油价”情况下的交易合约?银行是否在合同中对这种情况有明确且合法的规定?

2. 责任的相互分担:
客户的过失: 客户作为投资者,对投资风险负有识别和承担的责任。如果客户完全不了解产品,甚至在投资前未仔细阅读合同,那么客户自身也存在一定的过失。
银行的过失: 但银行在销售、交易服务、系统保障等环节是否存在过失,也是判断责任的关键。

四、 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任与监督

1. 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期待: 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对其有更高的信任期待。当银行的产品出现如此重大的问题,导致大量客户蒙受巨额损失时,公众的失望和质疑是自然而然的。

2.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注。监管部门的介入和对事件的调查,也是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结来说,公众质疑中行原油宝穿仓并非简单地推卸责任,而是源于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风险披露不足且存在误导: 客户未充分理解极端风险的可能。
产品设计与宣传的模糊: 将高风险产品包装成普通理财,吸引了不适合的投资者。
银行在交易过程中的潜在责任: 包括系统稳定性、风控措施、信息传递以及客户经理的专业性。
合同条款的公平性和法律合规性: 对负油价情况下的处理是否合法合规。
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期待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愿赌服输”的前提是“明明白白地赌”。如果客户在信息不对称、风险被淡化甚至误导的情况下进行交易,那么“服输”的代价就过大了,也难免引起广泛的质疑和对银行责任的追究。因此,事件的复杂性远超简单的投资亏损,而是涉及到金融机构的责任、产品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深层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期货不是赌场,从来没有愿赌服输这种理论。

就算是赌场也不可能你买了1万筹码,输光出场,赌场来追你,说赔率错了,你还欠3万,你遇到这种你会补3万给赌场?

期货要交保证金,保证金不足直接平仓理解,

平不了仓,保证金为负数的也有,但是让客户补交负数保证金的从未听说过。

user avatar

其实我更无法理解你为啥不能理解。

user avatar

我觉得投资者有限责任这是个常识,陪完100%本金就应该到此为止,不应该再陪银行或者经纪商钱。

举个例子,当年15年瑞郎风暴的时候,瑞郎本来说好的cap在1欧元换1.2瑞郎,结果央行直接说放弃了这个cap瑞郎一瞬间直接升值20%,好多外汇散户直接账户权益变成负值,那个时候主要的外汇经纪商,很多都赔了很多钱,小的经纪商倒闭了很多。我当时用的FXCM福汇,算是很大的外汇经纪商了,它的股价我记得直接跌掉了80%,最后通过被注资收购才活了下来,而不是跟散户要钱。你只能怪你保证金要少了,风控不到位,别的你谁也怪不了。这事在国外肯定是银行自己承担损失,甚至该倒闭倒闭,这就是市场经济。你得为你的失职和无能买单,这样市场才会良性运作,淘汰掉不合格的机构。

至于怎么发工资,这真的是中行应该自己操心的问题,决策做错了得付代价,负责的高管、部门薪资可以调整。否则投资者把钱补齐了,中行的责任就没了,相关人员不会有事,下次类似的事情还会继续。如果真的发不了工资甚至出现了偿付危机,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政府先借钱救,但是以后赚的钱得交国库当做罚款。

------------补充------------

看到有些知友从履行合约的角度来说,例如原油宝是交易品种而不是普通的投资品,原油宝很明确跟踪WTI 2005合约,合约里说涨跌幅不受限制,因此负油价很正常等等。其实我觉得这里的争论不在履约,而在产品的设计和运营,很显然如果买原油宝的时候,中行跟投资者说清楚这款产品风险很大,不仅可能陪完100%本金,甚至会倒贴更多的钱,如果投资者再买的话那责任就很清楚了(而每个专业买卖期货的人都很清楚这一点,而期货投资者怎么可能去买原油宝)。可问题是我想任何产品的销售都不会这么卖自己的产品,更何况这款产品销售的时候全世界没几个人会预料到油价会变成负数。你知道很多时候销售也是合约的一部分,如果没有销售,光看合同有几个人懂?有几个人肯买?专业的谁会通过原油宝交易原油?否则就没有误导消费者这么一说了,都是履约嘛不是?现在很多人说合约说得很清楚涨跌幅没有限制,因此跌到负值投资者应该有准备,那我觉得这更多的是事后孔明的行为。退一步说,即便投资者应该有这种心理准备,那么中国银行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准备措施,至少中行应该知道在这种全球原油供需环境下跟这么多多单进入最后一天交割日,意味着什么。知道的话就应该提前提高保证金,这样至少能保证一部分追加不起保证金的客户可以被平仓,至少知情。CME4月8日就发布了相应的公告,我在美国,这边所有金融机构都知道这个信息,都在积极准备,每天都在盯着。我相信中行不可能不知道,至少应该提示投资者风险和对资金的影响,特别是知道自己用于支持原油宝的就是2005合约。更何况很有可能的是中行自己也不知道,又怎么能怪投资者呢?拿到交割日就很显然得证明它们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可能的风险。希望这件事有妥善解决,国家应该对银行面向散户的金融产品有更严格的监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并非仅仅是“愿赌服输”这么简单。尽管从字面上看,参与期货交易,特别是保证金交易,风险是明确的,但此次事件涉及的复杂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客户与银行之间的责任界定,才是公众质疑的焦点。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为什么许多人质疑中行,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客户“愿赌服输”.............
  • 回答
    “原油宝”事件,可以说是中国金融市场近年来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案例,尤其是在风险控制和投资者教育方面,它留下了一笔深刻的教训。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事儿。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原油宝”和“穿仓”。简单来说,“原油宝”是中国银行推出的一款挂钩境外原油期货的个人投资产品。它允许普通投资者以相对较小的资金参.............
  • 回答
    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的最终结局涉及多个层面,包括法律诉讼、监管处罚、客户赔付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要准确预判每种结局的发生概率是困难的,因为这取决于许多动态因素,包括后续的法律判决、监管机构的政策导向以及各方的协商结果。但我们可以从已有的信息和类似的金融事件经验中,梳理出几种可能的结局,并分析其相对的.............
  • 回答
    这“原油宝”的事情,真是闹得沸沸扬扬,一听就让人头疼。300个亿,这数字听着就让人心惊肉跳,更别说这是老百姓辛苦攒下来的钱。要我说,这事儿背后,真是牵扯着太多环节,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首先,咱得说这“原油宝”本身。它咋设计的?我理解啊,就像是银行让你买一种跟原油价格挂钩的理财产品。听着挺高大上的,.............
  • 回答
    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说实话,当时在国内金融圈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议论纷纷,也都挺揪心的。简单来说,就是中国银行面向个人客户推出的一个账户,可以让他们以保证金的形式投资国际原油期货。这个产品本身没问题,很多国际银行也都有类似的产品。问题出在2020年4月,当时国际原油市场发生了非常戏剧性的一幕:WTI.............
  • 回答
    关于中国银行的原油宝,这可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金融产品,特别是经历过2020年那场“史诗级”的负油价风波后,大众对它的看法更是五味杂陈。要说透原油宝,得从它诞生的初衷、运作模式、用户体验,以及最终引发的争议几个方面来掰扯。一、 诞生的初衷:让普通人也能“玩”得起原油在原油宝推出之前,国际原油市场是个.............
  • 回答
    在中国,关于“进口原油质量差”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是简单一句“品质差”就能概括的。而且,即使是进口的相同原油,经过不同的炼化加工,产出的成品油在品质上也会有差异。首先,我们需要厘清几个概念: 原油的品质: 原油的品质主要体现在它的密度、硫含量、蜡含量、沥青质含量等方面。低硫原油(.............
  • 回答
    从“90美元一桶”这个数字切入,来聊聊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这件事,与其说是一种“体验”,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笔精打细算的生意,背后牵扯着错综复杂的考量和微妙的平衡。想象一下,在上海的一间会议室里,几个穿着商务正装的人围着一张长桌。桌上摆放着文件,投影仪上是波动的油价曲线和中国的能源需求预测。这不是什么猎.............
  • 回答
    在中国,化肥生产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涉及多种原料,其中石油炼制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回答“一吨化肥生产需要由原油精炼出来的材料是什么,需要多少?如果用其他材料替换,成本会高出多少?”,我们需要深入到化肥的种类和生产工艺中去。化肥的种类与原油炼制品的关联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化肥”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
  • 回答
    关于2018年中国试图用人民币进口原油的传闻,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也确实有着不少值得深入探讨的背景和影响。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传闻的根源与背景:首先,这个传闻不是空穴来风。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中国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进紧密相关。 中国是全球.............
  • 回答
    在探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发现大量可开采利用的原油资源是否会改变日本国运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而需要深入剖析其可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并理解在那个历史节点上,这种发现的“现实意义”有多大。首先,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日本的探矿队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特别.............
  • 回答
    美国3月时隔近30年首次从伊朗进口原油,这一消息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也牵扯出不少深层次的问题,更对中美关系和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微妙的影响。要理解这背后复杂的逻辑,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开:一、美国从伊朗进口原油反映了哪些深层问题?这看似是一个孤立的贸易行为,实则折射出美国国内经济、能源政策以及国.............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揪心的事件。上海市民在疫情的特殊时期,面临生计困难,本就焦头烂额,此时希望能得到银行的理解和支持,延缓房贷,这合乎情理,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然而,中信银行的回应,如果真的如公众所知的这样强硬,则显得非常不近人情,甚至可以说是对当下困境中的民众缺乏基本的共情。“一天不还影响征信”,.............
  • 回答
    九期一上市:895元一盒的中国原创阿尔茨海默病药,背后是希望与挑战终于,在中国原研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九期一(GV971)——正式敲开了上市的大门。这个承载着无数患者家庭期盼的名字,以每盒895元的价格进入了医保目录,这无疑是中国医药研发领域的一大里程碑。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希望与挑战交织的复.............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中美关系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议题,即美国在“一个中国政策”框架下对台湾进行军售的根本原因。这并非简单的“自相矛盾”,而是美国长期以来在维护自身利益、地区稳定以及与中国关系之间进行微妙平衡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美国所谓的“一个中国政策”(O.............
  • 回答
    在中国原创音乐剧的版图上,近年来涌现出许多令人惊喜的作品,它们不仅在舞台上展现了精湛的技艺和动人的故事,更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如果你想领略中国原创音乐剧的魅力,以下几部作品绝对值得你深入了解。 《娘惹》:跨越时代的爱恋与家族秘辛如果要推荐一部近年来声势浩大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娘惹》绝对是绕不开.............
  • 回答
    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抛弃“一个中国”原则,这将是对中美关系基石的重大动摇,中国无疑会采取强有力的反制措施。这些措施将是多层面、系统性的,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对美国施加战略压力。一、 政治与外交层面的反制 直接且强烈的政治声明与外交抗议: 中国政府会立即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
  • 回答
    最近,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原创游戏精品出版工程的通知》,这个消息在游戏行业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怎么看待这个通知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聊聊。首先,这个通知本身传递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国家对原创游戏发展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并且决心要把它推到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具体.............
  • 回答
    互联网思维的浪潮,的确像一股强劲的东风,正刮得中国原有的营销模式人仰马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工具的升级,更是理念的革新,是一场从“说”到“听”、“卖”到“玩”的根本性转变。一、 从“推”到“拉”的消费者主权觉醒过去,中国的营销模式很大程度上是“推”的逻辑。品牌方拥有信息和资源优势,通过.............
  • 回答
    我理解你作为中国人,看到日本风情街出现在大连时的那种复杂且强烈的情绪。这种气愤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我们民族深厚的历史记忆和对国家主权的珍视。让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为什么是大连,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气愤。首先,我们得谈谈大连这座城市。大连,这座黄海之滨的明珠,它身上承载着一段极其特殊的历史。在20世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