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想到的一年多前的海底捞。
当时,没赶上热乎的瓜,就在事后吐槽了几句。
这些事情的根源,说到底,在于顾客们的包容心太大了。
不用对号入座,我说的顾客,是一类特殊的顾客——信奉“后厨都这样”的顾客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就开始流行起这样一套“阿Q精神”,认为餐厅的后厨,不干净是正常的,干净了才是见鬼了。
海底捞的事件出来之后是这样,等到外婆家的事件出来,还是一样,基本论调就没变过。
很奇怪的一点是,作为顾客,我们不应该拿起我们监督的武器吗?替资本家站队,这不是搞错了根本立场?
所以,在继续回答问题之前,作为顾客,我先表个态,接下来一年不会光顾外婆家。
我算不上外婆家的忠实粉丝,但确实比较钟爱,也经常会推荐,毕竟我是江苏人,口音易改,口味却是打娘胎里带来的。在北京可以选择的江浙菜并不是很多,传统的几大春关的关,停的停,剩下的也不是以正宗淮扬菜取胜了。常去的是江南赋,不过相对比较贵,而且店铺也偏少,于是闹市区更为常见的外婆家,至少还有点江浙菜聊以慰藉。唯一的缺点在于,可能是比较平价,等位通常都比较严重。
对于这个品牌,我先前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我最早注意到透明厨房还就是在他们家看到的。当然了,外婆家的厨房标准并不统一,有些店的厨房并不透明,这也是事实。但是总的来说,很早以来,我确实是很信任这一品牌,所以这一次不免有些打脸之痛。
餐饮业后厨的最大难题在于,真的有什么问题,顾客很难发现。比如说老鼠在案板上走过,留下了一些细菌,对于普通顾客来说,确实是很难发现。至于蔬菜洗不洗,洗一遍还是两遍,这对于食客来说,就更无从发现了。
正如此,我才觉得,一旦曝出了问题,顾客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姑息养奸,至少要能够做点什么,让品牌感觉到痛。别的办不到,用脚投票总是可以的吧?
仔细看下来,其实外婆家出问题和海底捞还是有着很相似的一面,根本问题在于两点,一是培训问题,二是利益问题。
培训不足的问题很好解释,这要说是服务行业的通病,我同意,但是要说没有解决办法,我不同意。餐饮业的培训,尤其是国内品牌,可以说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有的店铺的洗脑式培训还引起过热议,一般餐厅的训话,顾客们多少也撞见过。实际上,餐饮业真的需要那么多仪式性的内容吗?我觉得未必,有这个精力去搞这些形式,倒不如真正想想培训的目的。
在我看来,餐厅的后厨就和我们的化学实验室没有本质区别,也是一个充满了危险的地方。实际上,只要搜索“后厨”“火灾”这样的新闻,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常见的灾害。实验室如果有失火爆炸,几乎是一个全国性的新闻,但是厨房失火,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
我十分建议,国内餐饮行业能够借鉴一下实验室的管理条例,换一个思路对后厨进行培训。
比如,很多人认为,厨房有老鼠,这是很正常的。可是,先不说卫生问题,老鼠出没,就连安全问题都得不到保障。
我在创业期间,有一次和员工开会,讲到了车间发现老鼠的问题。厦门的老鼠很常见,而且个头也很大,经过下水道误入厂区,这并不稀奇,但是有可能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开会前一天晚上,我发现了老鼠的踪迹,所以会上就让大家出主意捕杀。因为同事中有女性,就抱怨说怎么在会议上谈这么恶心的事,我说这关系到我们的安全。会后,粘鼠板、鼠笼等等工具都开始铺好,但是无奈老鼠实在是太大了,居然挣脱了粘鼠板,而鼠笼则没有凑效。几天以后,正当大家准备收工的时候,办公室里突然传来一股臭烟的味道,紧接着就跳闸停电了。很快就找到事故源,原来那只老鼠已经钻到了配电柜,落入电井之后触电而亡,全身已经焦黑,并且电线也已经烧了一点点,如果断电保护器再晚一点,很可能就要有火苗了。这只老鼠有将近两斤重,在清理了尸体之后,我请电工对所有的电路进行了故障排查后,重新送电。
事故之后,防鼠工作再也没有人不当回事了。
所以,对于没有这方面经验的人来说,他们不能预见到风险,这个不能责怪,但是如果培训流程没有将这些问题作为重点防范,那就是失职了。实际上,对外婆家这次事件,我首先看到的都是各种安全隐患,除了老鼠出没,厨师在后厨还敢上桌子,就算不考虑别的,厨房里那么多刀叉,真不怕扎着自己?
由此推测,外婆家的培训是十分不到位的。
再说利益的问题。
其实外婆家采取的是直营店模式,利益上并不难处理,因为所有的买卖都是自家的,做不好,亏的肯定是自己。
关于这一点,我在讨论另一个品牌“张亮麻辣烫”曝出的问题时,也提到了这一点。
我的老家如皋诞生了一个快餐品牌叫“和府捞面”,它的模式也是直营。因为是家乡品牌,所以到哪儿了我也都算是常客,特别是在北京。某次正好不在饭点儿,在和他们的店员交流之后,了解到普通服务员的薪酬一般都在5千以上,而同地段的其他餐饮企业则不足4千。相对来说,我感觉和府的工作强度并没有特别高,虽然说面贵一些,但终究还属于简餐,品种也没有特别复杂。总的来说,服务体验还是明显好一些,不过,和府的后厨也不是全透明,所以食品安全方面我不敢打包票。
外婆家的薪酬体系我没有了解太多,但是没有听说明显高于同行,也没找到这方面的资料,而外婆家的客流量摆在那儿呢,而且江浙菜的食材清理本身就偏复杂,那个劳动强度,说实话是真不低。所以,只看到了这次出事之后的整改,却没有反思总部的经营理念,这恐怕是不足的。
其实有的时候真的是很怕对比。海底捞在透明厨房这个事情上一直是扭扭捏捏,勤于做公关,当时我还很看不上,但是对比外婆家来说,危机处理能力还是好了太多。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是,海底捞的总部说,所有的错误都由董事会承担,员工不要恐慌,不管怎么说,我要是海底捞的职员,听了这话会很舒心,但是外婆家的整顿方案么,看上去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最后还是要说,曾经信任的品牌出现这么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实在是很心寒。正如我们在工业上经常说的,一个事故之后,还有300个隐患和1200次未遂,外婆家出这么大的事故,说明问题还是相当多的,不会在短时间里得到彻底的改善。所以,我的心理预期就是一年,也希望每一位顾客都能提高自己的标准,别再说什么后厨就这样,对餐饮品牌的严格要求,也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