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入关之前,已经和明朝战斗了26年,这26年之中,它把明朝在辽东地区的全部资源都吸纳到了自己这边。这就导致了三个结果:第一,明朝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量消耗,成为强弩之末。第二,清朝拥有了一支东亚最强的野战军团。第三,清朝有了丰富的统治汉人的经验。
而这三个条件金朝都不具备,这就导致金朝一波进攻打崩了北宋之后,还需要伪楚、伪齐来替自己维持占领区,而南宋在江淮川楚一带还能集结起大量的可战之兵,这才能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南明的情况就很尴尬了,从东到西,其实是三个政权、四个势力在守卫着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江淮一带的江北四镇、鄂东赣北一带的左良玉、分散在湖广江西各地的顺军、四川的西军,而这四个势力之间还互相为敌。与此同时,这四支军队同时还面临内部问题。江北四镇本来就是来源不同的军阀拼凑起来的,相互之间夺饷银、争地盘。左良玉病重,无力掌控军队。李自成战死导致顺军内部没有统一的领导,各营将领的意见分成降清、归明和继续打大顺旗号三种,而继续打大顺旗号的话,谁是李自成的继承人也是大问题。张献忠则在四川搞起了大肃反,内部出现路线分歧,连四个儿子都不和他一条心了。大内讧之中套着小内讧,四部兵马中最能打的是顺军,但是没有地盘和饷银,有地盘和饷银的左良玉、刘泽清等人,在清军入关之后吃瓜吃了一年。
结果就是,1645年清军南下的时候,这个比金朝强大得多的政权面对的是一个比南宋弱小得多的敌人。南宋完整地继承了北宋的一半基业,而崇祯实际上并没有留下啥基业,1643年的时候,明朝的统治秩序就已经崩溃了。李自成以几个月的时间横扫北方,张献忠在湖广、四川转战也是阻力极小,大批官员、将领投降。就在大明朝的旧秩序崩溃,大顺朝的新秩序还没形成的时候,清军来了。所以,南京、西安、成都的三个政权全都是半成品。江南明军本来是应该作为多米诺骨牌中的环节连着倒掉的,但是清朝入关打断了这个进程,清军和顺军磕了一年,给了马士英、史可法等人时间,拼凑出了一个弘光政权,但是这个政权对于自己军队的控制力与崇祯时期相比天差地远。江北四镇认为“皇帝乃吾辈所立”,皇权对他们有多大的影响也就只能看他们给不给面子了。南宋朝廷是个真正能指挥军队的正经朝廷,弘光朝廷则是纸糊的,就等着谁来踹一脚。左良玉先踹了第一脚,可他自己也是个半身不遂,一脚没踹动,然后清军就来了,小指头轻轻一戳,弘光朝廷就倒了。
弘光之后的潞监国政权,就更是彻彻底底的笑话了,南京丢了守杭州这个计划本身就不靠谱,再加上还有朱常淓这个千古一绝的怂包,监国六天就向清军投降,在清军在杭州城下和明军大战的时候,他居然派人从城墙上送酒食下去犒劳清军。虽然说赵构有很多黑点,但是1645年的时候如果南明有赵构这样一个皇帝,相信史可法、沈廷扬、黄得功等人得乐疯了。
再往后数,隆武、鲁监国、绍武、永历,基本上就多努力也没希望了,黄河流域丢没了,长江流域也丢没了,换成任何朝代,任何君主,在这种情况下都不可能再有反杀的希望。李定国、郑成功的绝地反击,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们虽然比不了岳武穆,但也是一时人杰,要说武将,南明是不缺的,刘文秀、白文选、冯双礼、李过、高一功、李来亨、马宝等人能力都不弱。可南宋中兴四将的背后是宋朝的半壁江山,而南明诸将的背后是云南、贵州,是夔东的几个县和东南沿海的几个岛子。
南明能有十八年的国运,就该知足了,按照1644年的那个情况,大明往多了说也就三年国运,大明、大顺、大西三国的国运加在一起才凑了十八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