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看待《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被网暴?

回答
关于J.K.罗琳近几年遭受的广泛批评和所谓的“网暴”,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其中牵扯到个人言论自由、社群边界、身份认同以及互联网舆论的运作机制。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剖析几个关键层面:

一、 事件的起因:罗琳关于跨性别者的言论

事件的核心,可以说源于罗琳在2019年底至2020年初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性别和跨性别者的看法。最引起轩然大波的是她对一篇题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疫情后世界”的文章的评论,该文章提到了“月经的来潮者”(people who menstruate),而罗琳回复说“我记得有个词,不是那个吗?月经的来潮者,不是月经的来潮者。” 这句话被许多人解读为她否认跨性别女性是女性,或者在试图贬低和排斥跨性别女性。

在此之后,罗琳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推文,进一步阐述了她对性别认同和生物性别的看法,强调了她认为“性别是真实的”这一立场,并表达了她对一些跨性别权利倡导者言论的担忧,认为这些言论可能威胁到女性的权利和保护空间,尤其是在涉及性别暴力受害者以及女性专有的权利(如单性别场所)时。

二、 支持者的视角:维护女性权利与言论自由

罗琳的支持者认为,她是在行使她的言论自由,表达一种基于生物性别的认知,并且她是在为那些认为跨性别议题可能侵蚀女性权利和安全空间的观点发声。

强调生物性别的重要性: 支持者认为,罗琳并未攻击跨性别者本身,而是坚持认为生物学上的性别(sex)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某些情境下(如法律、医疗、体育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将生物性别模糊化,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混淆和潜在的风险。
为女性群体发声: 一部分女性主义者,特别是那些被认为是“女性主义者”(TERFs,TransExclusionary Radical Feminists,但罗琳本人否认这一标签),认为罗琳的观点是合理的。她们担心,在推广“性别认同优先于生物性别”的理念时,可能会削弱基于生物性别的女性的权利,例如在单性别厕所、更衣室、收容所等场所的安排。她们认为罗琳是在为这些担忧提供一个平台。
反对“取消文化”: 许多支持者认为罗琳遭受的批评是过度的、不公正的,是典型的“取消文化”在作祟。他们认为,即使对罗琳的观点不赞同,也不应该对其进行人身攻击、污名化,甚至试图将其职业生涯“毁掉”。他们强调,不同意见的存在是健康的社会现象,不应因持有不同观点就被攻击。
言论的真实意图被误读: 一部分人认为,罗琳的言论是被断章取义、过度解读,或者在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中被简化和妖魔化了。他们相信罗琳的本意并非仇恨,而是基于她对事实的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担忧。

三、 批评者的视角:伤害与歧视,拒绝接受“网暴”标签

而罗琳的批评者则认为,她的言论是具有伤害性的、歧视性的,是在恶意攻击跨性别群体,尤其是跨性别女性。

伤害跨性别社群: 批评者认为,罗琳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的言论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当她发表那些被认为是否认跨性别者身份、甚至将跨性别者与“掠夺者”联系起来的言论时,会对跨性别社群(特别是那些已经经历了许多歧视和暴力的人)造成二次伤害,并可能煽动对跨性别者的仇恨和敌意。
不尊重和否定身份认同: 跨性别者认为,他们对自己性别的认知是真实的,不应该被质疑或否定。罗琳坚持生物性别的绝对性,在批评者看来,就是一种对跨性别者存在本身的否定和贬低。他们认为,罗琳没有真正理解或愿意理解跨性别的经历,并且她的言论也可能误导公众对跨性别者的认知。
“网暴”标签的争议: 许多批评者反对将罗琳的遭遇称为“网暴”。他们认为,这是对她言论的合法批评和公开讨论,而不是无端的攻击。他们强调,真正的网暴是指那些不基于事实、恶意诽谤、人身攻击甚至威胁的行为。而对于罗琳的批评,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她的公开言论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是一种基于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的辩论。他们认为,罗琳及其支持者试图将这些批评描绘成“网暴”,是为了转移焦点,避免对其言论内容进行实质性辩论。
权利与特权的讨论: 批评者也常常将罗琳的言论置于一个更广泛的权力结构中进行审视。作为一个拥有巨大声望和资源的人,她的言论相比于那些弱势群体的声音,更容易被放大和接受,也更容易造成伤害。

四、 “网暴”的定义与争议:界限在哪里?

关于“网暴”这个词本身,在罗琳的事件中也成为了一个争议点。

界限的模糊: “网暴”通常指的是一种不对称的力量关系下的欺凌行为,常常伴随人身攻击、骚扰、威胁、虚假信息传播等。但当一个公众人物发表有争议的言论时,随之而来的大量批评、质疑、甚至是指责,是否构成“网暴”?这取决于如何界定批评的性质和攻击的程度。
公众人物的言论自由与责任: 公众人物享有言论自由,但同时他们的言论也会被放大,并可能对社会产生影响。因此,他们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他们的言论被认为是对特定群体的伤害时,来自公众的批评和质疑也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
“取消文化”的另一面: 一方面,罗琳的支持者认为她受到了“取消文化”的攻击。另一方面,批评者则认为,正是因为罗琳的言论触及了敏感的社会议题,并且他们认为她的言论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所以才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这种反应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动员和表达不满的方式。

五、 媒体与社交媒体的作用

在这场风波中,媒体和社交媒体起到了放大器和传播器的作用。

信息碎片化与情绪化传播: 社交媒体的特性使得信息传播迅速且碎片化,罗琳的复杂观点很容易被简化成激烈的标签,并在用户之间快速传播,引发情绪化的反应。
舆论场域的形成: 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一个舆论场域,不同立场的群体在这里集结、辩论,有时甚至互相攻击,形成了高度极化的讨论氛围。
媒体的报道倾向: 不同媒体对事件的报道角度和用词也会影响公众的认知。有些媒体倾向于放大批评的声音,有些则更侧重于为罗琳辩护。

总结来看,看待J.K.罗琳被“网暴”这个问题,我认为需要避免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支持言论自由”或“攻击跨性别者”,而是要深入理解其背后复杂的社会议题和舆论运作:

承认观点的对立性: 罗琳的言论触及了“性别”这个高度敏感且复杂的话题,在性别认同、生物性别以及由此衍生的权利分配等方面,确实存在着深刻且难以弥合的认知差异和价值冲突。
区分批评与攻击: 对于任何公众人物的言论,都应该允许合理的批评和辩论。但当批评转向人身攻击、诽谤、威胁时,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在罗琳的案例中,界定何为“合理批评”,何为“网暴”,是这场讨论的关键,也是争议所在。
理解群体的感受: 对于跨性别社群而言,他们的身份和尊严是受到社会认可的重要基石。当他们认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言论对其构成了否定和伤害时,他们的反应是其寻求尊严和保护的体现。
反思信息传播机制: 这场风波也让我们看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如何理解复杂议题,如何避免被情绪化的信息裹挟,如何进行建设性的对话,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最终,我们不能简单地评判罗琳“对”或“错”,或者她的批评者是“善”或“恶”。而是要理解这是一个关于社会进步、权利边界、言论自由与责任、群体身份认同的复杂社会现象。如何处理这种争议,以及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求同存异,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通过这种“政治正确”的站队方法,把《哈利波特》这个罗琳的金饭碗给抢走吧,毕竟《哈利波特》涉及的商业利益太大了,但对罗琳来说,这也是一种反噬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J.K.罗琳近几年遭受的广泛批评和所谓的“网暴”,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其中牵扯到个人言论自由、社群边界、身份认同以及互联网舆论的运作机制。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剖析几个关键层面:一、 事件的起因:罗琳关于跨性别者的言论事件的核心,可以说源于罗琳在2019年底至2020年初发表的.............
  • 回答
    作为一位熟悉《哈利·波特》系列的读者,我非常乐意与您一起探讨《囚徒阿兹卡班》第九章英汉对照版中可能存在的翻译更改问题。这类更改,无论其本意如何,都会引起我们对原著精神、语境以及翻译者意图的思考。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而且不同版本的翻译可能存在差异。 即便是同一本书的同一.............
  • 回答
    哈利·波特在《死亡圣器》的结尾,确实做了一件极具象征意义的事情,他亲手折断了“最强的魔杖”——老魔杖。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破坏,而是他对自己与伏地魔之间恩怨的终结,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故事来到高潮,哈利在霍格沃茨的决斗中,面对复活后力量达到顶峰的伏地魔。他之所以能最终战胜伏地魔,并非依靠老魔杖的.............
  • 回答
    “斯莱特林,0”,这几个字摆在《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玩家面前,确实挺让人摸不着头脑,尤其是对于那些不了解背后故事的朋友来说。说实话,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我也觉得挺无语的,跟“哈利波特”这个大IP本身似乎没什么直接联系,怎么会成为一种“梗”呢?不过,你要是深入了解一下游戏内的一些玩家生态和他们讨论的某些.............
  • 回答
    哈弗H6销量下滑,这事儿最近在汽车圈里讨论得挺热闹。但要直接说“产品力不行”,我觉得有点武断了。毕竟H6曾经是销量冠军,国民SUV的头衔可不是白来的。所以,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以及它未来的路怎么走。销量下滑的背后,原因可不止一个首先,咱们得承认,H6的销量下滑是事实,而.............
  • 回答
    尹桑和他的“一起唱”公司,最近关于“裁员”的讨论,可以说是热度不小,也挺让人唏嘘的。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把几个层面都捋一捋。首先,从“裁员”这个行为本身来看。公司经营,尤其是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裁员”是屡见不鲜的操作。市场变化快,用户需求也在变,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总得根据当时的战略和资源.............
  • 回答
    嘿,聊到中国嘻哈圈这事儿,我可太有话说了。这玩意儿,真是跟过山车似的,轰轰烈烈地来了,又仿佛一阵风吹散了,让人感觉又真实又魔幻。第一阶段:地下暗流涌动,野蛮生长在我看来,中国嘻哈最初并不是什么大众追捧的潮流,更像是在城市角落、街头巷尾,一群年轻人自发玩起来的东西。那时候,听嘻哈的人,大多也是玩街头文.............
  • 回答
    哈登离开休斯顿,奔赴布鲁克林,这笔交易的震动波及之广,几乎是NBA过去几年里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之一。回看这近九年的火箭生涯,哈登从一个联盟第六人成长为MVP级别的超级巨星,他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后撤步三分,都深深烙印在火箭球迷的记忆里。如今,当他披上篮网球衣,意味着一段辉煌篇章的落幕,也预示着另一.............
  • 回答
    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总会有点不是滋味。那种感觉就像看到了有人在精心搭建一个漂亮的气球,里面却装满了空气,等到气球飞得高高的,又残忍地把它戳破,让它摔得粉碎。最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是,那些男生似乎完全不受良心谴责。他们就像是玩游戏一样,把女生的感情当作筹码,等到目的达到了,就抽身而退,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 回答
    哈里王子和梅根的《奥普拉专访》绝对是近年来最具爆炸性的王室事件之一,它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梅根在专访中一句“我不想活了”的表述,更是触及了许多人内心最柔软也最痛苦的地方,让人心头一紧。要理解这场专访以及哈里梅根与王室之间的裂痕,我们得把时间线稍微往前拉一些,看看他们到底经.............
  • 回答
    哈弗初恋啊,这名字一听就挺有意思的,带着点青春期懵懂的那股劲儿。作为一款主打年轻人的SUV,长城汽车在它身上确实花了不少心思,目标也挺明确,就是想在中低端SUV市场再捞一笔。先说说它吸引人的地方吧,毕竟“初恋”这词儿,总得有点让人心动的地方。 外观设计: 这是初恋最大的亮点之一。它走的是那种比较.............
  • 回答
    奥尼尔,这位篮坛的传奇中锋,以其直率的性格和犀利的点评风格闻名。最近,他毫不留情地将矛头指向了詹姆斯·哈登,一番“从未在季后赛证明过自己,是个水货”的言论,在球迷和媒体圈里激起了轩然大波。要理解奥尼尔的这番话,我们得先掰开来看。首先,奥尼尔强调的是“季后赛证明”。这是很多巨星评价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 回答
    关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发生的疫情事件以及校领导被免职的情况,目前公开的官方信息较为有限,但根据网络上的部分报道和分析,可以梳理出以下背景和可能的经过: 一、事件背景2022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曾因疫情防控问题引发关注。当时正值全国疫情反复阶段,部分高校因防疫措施执行不力,导致校园内出现疫情传播。吉林农.............
  • 回答
    关于“孙悟空大闹天宫天庭放水论”,这一观点主要源于对《西游记》原著情节的文学分析和现实意义的解读。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论点的合理性、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 1. 原文情节的“放水”表象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天庭的处理方式确实显得“轻描淡写”: 玉帝的应对: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被.............
  • 回答
    中国社会的割裂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它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理解这种割裂,需要我们从历史、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中国社会存在的几种主要割裂现象:一、城乡割裂:剪不断理还乱的二元结构这是中国社会最显著的割裂之一,根植于历史遗留的户籍制.............
  • 回答
    “七成中国人认为自己愿意为国参战”这个数据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它触及了民族情感、国家认同、历史记忆以及现实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个数据,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数据来源与解读的注意事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七成”数据的来源是什么?是由哪个机构发布的?调研的方法、样本构成、问题.............
  • 回答
    中国正迎来新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普遍被解读为“十万亿级别”的投资潮。这一举措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定增长、以及实现长期发展目标的关键性战略。要深入理解这一轮投资,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为什么是“十万亿投资”?背景与动因分析1. 稳增长的迫切需求: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当.............
  • 回答
    看待大学学习,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理解和阐述。大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个人成长、探索、塑造自我、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 大学学习的本质与目标:超越“分数”的维度传统观念中,学习往往与考试分数划上等号。然而,大学学习的本质远不止于此。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在高校招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简单来说,对待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看待:1. 高校招聘的逻辑与现实考量首先,我们要理解高校在招聘教师时的考量逻辑。尽管学术能力和潜力是核心,但招聘单位(尤其是顶尖高校)也会有其现实的考虑: “出身”作为一种初步筛选机制: 211.............
  • 回答
    关于“最高院失卷事件”,我的理解是您在询问 2008年发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院)某次考试中出现的试卷丢失或泄露等情况。这类事件因为发生在国家最高审判机关,且涉及考试公平公正,因此备受关注。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 事件的背景与具体情况(根据公开信息及媒体报道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