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现实吧,小地方的地方财政撑不住动态清零的。
一所学校的聚集性疫情是孤例吗?不是
其实这里已经不止一所学校聚集性疫情了
入不敷出的地方财政已经无力维持一套常态化防疫体系了,尤其是基层的防疫体系
我是吉林市人,这里的每一轮疫情我都看在眼里
是官员无能吗?不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城区一些基层社区穷的灯都不开,就几个四五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在忙,网格员月薪2-3K不交五险一金,又苦又累还肩负重大责任,根本招不到人,暑假我居家14天网格员换了N个,可是这已经是临时工里最高的待遇了....
一旦开始了封城,情况更加的恶化。封闭管理人员哪里来?谁去保障民生,收集百姓生活需求集中处理?没有办法,没法保障,所以只能发出行卡,超市不关门,让每家自己去买菜。基层运转一天要一天的钱,好多开放式小区连封闭小区看大门的更夫都没有了.....
无论吉林市还是吉林省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新闻了。之前舒兰市的疫情上一次新闻,通化市居家隔离老百姓三天吃不上饭上一次新闻,现在又来一次。无能的官员早就被撤换掉了,主政的人对防疫的措施门清,可是有办法吗?撤换再多的领导有意义吗?
正视现实吧,小地方的地方财政撑不住动态清零的,尤其在动态清零本身还会对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的前提下。说实话,我也很畏惧小金毛约翰逊那种“准备失去你所爱的人”那种言论,看着学校变成人间地狱我也恐惧与害怕。可是还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有一天因为财政崩溃了再也无力维系导致疫情失控,那可比受控的群体免疫更加可怕。我们见到过医疗资源被耗尽挤兑的样子,难道没有想过财政资源被耗尽后的惨状吗?
是时候放下我们引以为傲的抗疫的昔日荣光了。我们是第一个接受疫情洗礼和冲击的国家,我们曾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骄傲的答卷,没有中国人会试图否定我们自己国家曾经抗疫的成功。然而形势变化了,是时候放下的昔日的荣耀面向未来了。
我不会说什么西方比我们更有远见,下半局形势逆转了,时间证明我们选错了的话,什么那些民主国家能自我纠错,放弃防控保民生,最后做出了长远的选择这样的话。作为疫情最初的风暴中心,在没有可以和西方相提并论的医疗资源的前提下,采取断然措施实现清零是当时唯一的道路。按当时新冠初始版本的死亡率,学了他们我们就是印度翻版。但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
但就这个事情而言,我的看法就是严惩不贷,拿学生的生命安全作为赌注,十个乌纱帽该撸也得撸。
更想说说知乎里的奇怪风气,有的人在那里天天叫嚷着放开疫情管控,说这疫情没事儿了,国家管控影响更大,现在吉林出这么大的感染按理说他们应该心态平和才对,问题有的人平时既要放开管控,出了事儿又要疯狂情绪输出,那只能说明他们的观点根本和疫情本身无关。
只能说,现在在中国支持躺平放开疫情管控的人里,被忽悠的是少数,大多数人,是真的坏蛋。
如果说郑州暴雨的瞒报行为让人记忆犹新的话,那么在那之后的瞒报就需要我们问一句“为什么”了。
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吉林官方发布通报,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进行免职处理。
如果你已经了解了这次事件的前因后果,那可能会觉得这处理有些搞笑。
首先,一般正常免职是还有工资的。因此很多时候所谓的免职,说白了就是“带薪休假”。
然而,这假休的合适吗?
早在多天之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之中就出现了疫情。但是学校竟然采取了“压舆论”的方式,生生把这个事情按下了。
这并非瞒报已经结束的事情,而是瞒报正在发生的事。
举个例子,郑州洪水遇难人数事件,瞒报只在于瞒报本身。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瞒报的同时,那些被感染的学生要怎么处理?
你这边瞒报,那边就有一条条鲜活年轻的生命在遭遇病痛和危险,甚至还有极大的概率会出现扩散的情况。
但是学校不管这些,他们只有唯一一个目的:瞒住。
最后就出现了诸如“在图书馆隔离学生”,“在宿舍隔离学生”这些操作。说到底,这种隔离,就纯粹是给学生一个类似于安慰的交代,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因为厕所的数量是没法控制的,阴性阳性的学生都到同一个厕所,那又有什么作用?
从这种做事的态度,就充分体现出了学校真正的心态:学生健不健康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出了这样的事如何保住头上的乌纱帽。
然后方向统一了,只要学生说不出话,谁又知道学校里面究竟发生了啥?
那么在热搜曝出来之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里面究竟是怎样一副场景呢?
把所有学生赶到一起,要么图书馆要么教学楼,让他们交叉感染,本来没有病的也变成了密接,整个学校的学生都在崩溃大哭。
九号公寓被隔离了好几百个学生,然后把阴性的转走,阳性的要么等死,要么等自愈。
有同学已经没意识了,躺在寝室里等待处置。
可以想象,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自己平日里活生生的同学就这样躺在身边,恐惧的同时,也免不了一阵阵的悲哀与寒心吧。
从6号、7号开始,吉林农科院的学生们就知道出现了疫情,在这期间,因为学校的操作,他们只能通过发微博来获取关注和求助。可偏偏热度这东西,是可以买,可以压的。直到10号,从几个病例扩散成了聚集性感染,热度再也压不住,曝光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据新华社报道,吉林农科院曝到热搜第一后,3月10日,连续30辆核载55人的大巴车在学院门口排起了队,一排排的学生穿着防护服被送出学校转移隔离。
说实话,我第一次见一所学校里,全都是穿着防护服的学生。要是不知情的人看到这种照片,恐怕根本想象不到发生了什么吧。
吉林农科院这次的行为,第一,危害到了几千名学生的生命安全,不管最后他们有没有全都康复,最起码他们都曾经陷入了危险,有失去生命的可能。
那都是一个个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未来的路还很长。
第二,学院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风气太恶劣了,恶劣到令人恐惧的程度。仅仅为了省事、为了不丢分、为了升职空间和乌纱帽,自私到根本不管后果是什么,不管会不会出现死亡,这可是人间啊!
为什么社会上的隔离偶尔也会爆发怨言,但却从没有到过这种程度?答案很简单,因为隔离不管是对于确诊的还是对于没确诊,都只会增加他们的安全程度,而不会令他们陷入更危险的局面之中。
吉林农科院呢?只要能成就自己,谁管他人死活。
第三,在六七号那几天,才出现少量确诊的时候,吉林农科院采取的核酸检测方式竟然是“混检”。我实在想不通,这是哪一位领导拍屁股决定的方案,为什么一所大学里没有任何一个老师站出来质疑。
什么是混检?顾名思义,一组一组的进行核酸检测,所以就算查出来阳性,也根本不知道这个阳性是谁。然后只能把那一组十个人全都找过来,一起隔离。
混检一般都是大城市里抽检用的方案,比如说某个市爆发了疫情,连续两次核酸检测做下来,基本控制住了,那么开始混检,效率非常高。
一个大学几千人,有必要混检吗?这样做只会导致疫情传播的更快,并且几乎看不到任何效果。
所以除了官僚主义之外,这充分的说明了另一个问题,我们有些领导,确实无才无德,说不定还是多年前通过关系上位的。什么都不会,也什么都不懂,这就导致他们做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甚至正常人拍屁股都不会做出来的决定。
对于这样的人,我觉得仅仅是免去公职根本不够。免去公职又怎么了?这样的“大人物”,钱早已捞够,免去公职,不过是让他们不要再掺和,安安心心去过些逍遥快活的日子罢了。
其实就这件事而言,虽然领导的决策有问题,但中途是出现过转机的,那就是学生们纷纷在网上曝光和求助。
可偏偏又在这种时候,出现了删帖打压言论的现象,间接导致这次转机消失。如果事情早两天曝上热搜,情况绝对不会严重到现在这样。
30辆大巴车,你敢想象有多少阳性学生吗?
此事不能草草结束,第一任务是安排好确诊学生,接下来,要把过程彻底查清楚,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是学校出现确诊没上报,还是上报了的消息被打了回来。
如此事态,已经不下于一场灾难,我绝对不信仅仅是一个“大学党委书记懒政”就能够说通的。
给社会一个交代,给所有关注此事件的人一个交代,给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学生以及家长们一个交代。否则,今天事情可以发生在大学里,明天就会出现在创业园,工厂之中;这次可能发生在学生身上,下次就可能出现在你我身上。
无端联想
2020年5月,舒兰市发生聚集性疫情,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高风险地区,并外溢至吉林市其他多个区县及辽宁省沈阳市等地。
同年5月15日,吉林省委决定,免去李鹏飞的舒兰市委书记职务。紧接着,舒兰市卫健局局长岳晓燕、市公安局政委耿建军、市疾控中心主任刘韩印等5名干部也被免职。
被免去舒兰市委书记职务一年多后,李鹏飞于2021年7月“复出”,任吉林市委副秘书长,
嗯,补充一下,评论筛选是知乎强制开的,我也关不了,有时间的话会手动全通过,不会筛选。没有的话就是被知乎删了。望周知。
我在想个问题。
很多在网上叫的凶的,翻翻他们的言论。昨天要取消“动态清零”,今天又要“政府兜底”。
这是真正的所谓“民意”吗?
李狗嗨里有段台词大意是。
舆论借着言论自由,一个个不负责任地信口雌黄。得意的时候就捧上天,失势了就落井下石。只要是打压权贵名人就高兴,但是明明他们其实也是民众的一员。
其实,说个很多人不爱听的话。民众和民意其实是愚昧的,一味的不加分辨的迎合,并不是件好事。
我只提醒大家一点:你现在为之义愤填膺的一切,一旦躺平共存,全都会成为常态,甚至是加强版。
鉴于评论区很多人阅读理解能力着实堪忧,那我只能把话说的更明白些:
大家越是对这所学校的所作所为愤怒,越是说明走不了躺平共存路线。因为这反映出大家在心理上完全承受不了躺平共存的代价。
如果大家不愿意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类似事件,就得跟我一样,去怼躺平共存论,同时帮助清零政策打补丁,进一步完善。而不是一不爽了就给宣扬躺平共存的点赞。大家需要知道,谁才是真在帮你们说话,给谁点赞其实是相当于帮自己。
道理我一开始就说了,你们现在愤怒的,反对的,骂的,恰恰都会是躺平共存之后的常规操作:
1.你为压热搜而愤怒,那躺平共存之后甚至连报道都没有,更别提压热搜,比如美国到今天都还每天死一千多,连个提问都没有。
2.你觉得辅导员只给发烧的同学退烧药,叫捂被子就打发了是敷衍,那躺平之后搞不好连这个都没有,连退烧药都得自己去买,哪个还给你发药?不然捏?你以为啥叫居家自愈?
3.你现在觉得删帖子,打招呼是头痛捂嘴,脚痛也捂嘴,那躺平共存之后只会删得更理直气壮,你别再想有什么“吹哨人”,写小作文的全都是散布恐慌情绪,求助的都是矫情,到时候就是“给境外势力递刀子”警告。
4.你现在觉得免职太轻了,将来躺平共存了,连这个都不会有。因为一切正常,没人有错。
5.你现在认为瞒报是不对的,那要是躺平共存了,说不定就不会再要求上报数据了,更谈不上瞒报以及追究瞒报的责任。
6.你现在吐槽保障不力,真躺平共存了,别说没有卫生巾,连医疗费都得自己掏。你不会以为躺平了还指望免费治疗吧。
需知,不同的政策必然对应不同的舆论导向,不同的价值判断,不同的评价标准。
还有人在评论区里说我这是在为失职洗白。
拜托,你们怎么还没搞清楚状况?你们看问题都看不到深处的吗?就真没有长远思维?
你们之所以现在还能批评校方失职,那是因为有清零这个政治正确,所以才显得疫情扩散是个错误,所以才觉得那是失职。真要躺平了,那就不存在清零的任务,扩散也不算是错,也就不存在失职了。到时候还需要洗白?那不是变成了本来就是白?你们是觉得洗白更可怕还是本来就是白更可怕?
甘蔗没有两头甜。
麻烦评论区里的有些人看清楚了啊,我吐槽的是“躺平共存”,如果理解不了“躺平共存”和“共存”之间的区别,被人带歪了节奏,可不是我的责任啊。哪些是正派,哪些是反派,哪些是中间派,大家总该有个概念了吧?
每日三省吾身——你做好躺平共存的心理和舆论准备了吗?有那个承受力吗?绝不反悔吗?
你们现在认为必须做的,比如病了就该有人管,就该有病房有药,隔离的时候就该有吃穿住用,就该有免费治疗和免费核酸,就该有官员为此负责——全都建立在清零的大前提下。
一旦放弃了这个大前提,改为躺平,国家将没有义务再承担这一切。你们今天觉得做错了的(比如没医没药没人管没人负责),在躺平的大前提下全都是正常,而不是错误。
所以,大家即便对防控清零的措施(比如保障不到位)有不满,那也应该是在坚决拥护的基础上完善,打补丁,而不是掀桌子拆台子。就好比,对时局再不满,也应当在坚持xx的基础上改革开放,而不是苏联解体。
我已经发现相关话题下又有宣扬躺平的在带节奏了,无非就是“既然搞成这样,还不如躺平不管”的车轱辘话。
所以,现在你们知道该给谁点赞,该给谁点踩了吧?该学会分辨敌军还是友军了吧?
选择了某个东西,就意味着要承受它的一切。
美国人选择了岁月静好,甘愿忍受冷藏车里的尸体。
朝鲜人选择了固若金汤,自觉的与世隔绝。
这都叫成熟,都是不忘初心。
拜托大家好好想一想,这个世界上奉行躺平的国家有哪些?奉行绝对清零的又是谁?剩下来一大堆是绝对躺平?是绝对清零?还是夹在中间?
但就是不要双标,不要叶公好龙,不要幼稚,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想好了再来组织自己的观点和语言。
才免职,够干啥的?
怎么看待,平常心看待。疫情每天都有新增,最近的深圳、东莞,哪个停下来了,配合防疫政策,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了
以下内容是针对此次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事件,网上喷子的话,请选择性观看
不长记性吗?看个小作文就高潮
1、学校瞒报。就算你不关注疫情,看到这个信息了去搜一下,吉林卫健委每天都有通报疫情情况,从3号开始吉林市每天就有新增和无症状感染者通报,之后每天都在增加,现在看一个小作文就确信学校瞒报了,韭菜割的就是你这种人,一点分辨能力都没有。还有人发学校党委书记被撤职的截图当做论据,来你说说哪次有聚集性疫情没人下台的?
2、阳性混检。这个更搞笑,学校在有阳性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十人混检。首先,核酸检测不是学校安排的,你是认为学校可以调配医生吗?其次,这个学校是在吉林市的郊区,学校在读人数加上教职工大几千人,一人一检的条件你给创造吗?还是说十人混检不能达到检测的要求?
3、图书馆隔离。疫情上报了,在卫健委没有调度好隔离酒店、学校宿舍不具备隔离条件、学校招待所住满的情况下,请问你们觉得学校应该怎么做?是要把所有学生都放回家吗?那个时候怕是你们骂的更欢。不把重点人群集中隔离才是对所有学生安全的不重视,另外,安排到图书馆你觉得是学校自己的主意吗?
学生恐慌,有情绪可以理解,他们还没走向社会,学校是他们的直接负责人,他们没有得到及时的照顾在网上发泄情绪是可以得到谅解的。食物日用品紧缺,医疗资源紧张,对于学生而言直接原因就是学校的调度有问题,几百个教职工要直接对接大几千的学生,还要向上汇报,联系物资,不可能每个人照顾的面面俱到,但对于学生来讲就是缺乏安全感,想要向外界求助,这没什么错
你们呢?跟风喷学校,是真的正义还是自己过得不如意发泄情绪呢?你要是真有正义,那把学生都接到你家,不,就接到你家附近的酒店隔离你愿意吗?要是真的正义,现在是不是应该给学校捐款捐物资。哪怕你把矛头对准卫健委,对准市政府呢,至少证明你是理智的
个别无良自媒体蹭流量带动情绪,人家是赚钱。你当键盘侠真的就那么爽吗?能让你涨工资还是能升阶层,不对,确实是有人能领到钱
你要是想反驳我,请带上你的论点,单纯输出情绪我是不会回的,我只会把你当做那种生活不如意的人拉黑
有什么稀奇的,低能的官僚搞出这种事情简直是理所当然。
别总是高估那些所谓领导的能力,他们所谓的能力,更多的是时代的幸运。
六零后七零后的很多人,能够混到领导岗位,不是他们多么有能力,只不过是赶上了时代的红利。这个例子很多国家都有,比如韩国不也有类似的例子吗,就是86世代。这群人当年反抗过军政府,上街游过行,而时代也给与了他们红利,他们的机会远远超过后代人,而占据的资源也远远胜过后代人。而今天韩国选举,年轻人都对占据资源的86时代非常不满,所以他们选出了尹锡悦。要知道,正常情况下,年轻人里面左翼倾向才是压倒性的。韩国年轻人这样的行为肯定是不正确的,属于对国家民族不负责任——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国家民族不把我们这代人当回事,那又凭什么要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呢。正所谓,我爱国家就好像国家爱我一样,所以他们宁可大家都不好过,也要发泄自己的愤怒和情绪。
中国和韩国唯一的区别,大概就在于韩国年轻人可以用选票发泄情绪,而中国年轻人只能在网络上键政一下……
大家都能看出来,问题根本不是出在校领导上面,他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权力干这种事情,背后肯定还是市里甚至是省里的领导干部。只是这些领导干部很显然非常的无能,他们既没有能力正常应对突然爆发的高校疫情,也没有能力及时安抚学生的情绪,甚至连在网络上堵嘴的能力都没有。搞到最后,他们唯一的能力,就是学习封建官僚几千年来的老习惯——找一个替罪羊背锅侠。
所以后续这个校领导不会有什么大事的,相反,他是有功的。等到事情风头过去了,搞不好还能升到一个肥差上面呢。
至于那群满腹怨气的学生,反正他们又不敢上街,属于毫无统战价值的群体。他们顶多网上哔哔几句,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又能怎么样,以前哪次不都是这样。
1972年出生的吉林市市长王路被免职,上任不足1个月(2022年1月13日当选)!
真的是60后给70后的反戈一击!
=========原答案=========
吉林农林科技大学事件反映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部分60后、70后管理者的能力已经完全跟不上80后、90后以及00后的需求!
原党委书记张立峰被撤职一点儿都不冤,应急指挥能力是负数,1967年生人,2017年在他50岁时当上一把!你说就他这水平晚生20年,要是1987年生人,就这能力50岁能干到一把吗?这是典型的吃到了时代红利的滥竽充数之人!
时代帮了他们这类人,但也是时代让他们这类人露馅了!
可以说60后和70后真的是吃到了国家高速发展的红利,当时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内卷”,什么叫竞争,很多没有能力的“廖化”们就这样平步青云走上了领导岗位,现在也都身居高位!如果你让他们晚生10-20年,经历过现在充分的竞争之后,他们大多数肯定走不到他们现在所处的领导岗位!
所以有一些60后、70后的领导干部不是“德不配位”,而是“能不配位”,真的是没有能力!而他们中的很多人被红利冲昏了头脑,很多觉得这是他凭自己的实力获得的,殊不知让他获得这些的主要是时代的机遇,由于他们没有这种清醒的认识,并且也不学习,很多的他们说出来的观点和意见都很可笑,他们自己还浑然不觉,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而与之相对的是,80后和90后一代人经历了充分的残酷竞争!当没有能力的60后和70后真正需要管理80后和90后的时候,真正的冲突就爆发了!很明显你没有能力管人家!底下人不可能服你!人家80后、90后PPT汇报讲的流利极了,声情并茂,结果你们这些所谓的领导连照着稿读都磕磕巴巴,你说你怎么让底下的人服你!管不服怎么办?不是想着赶紧学习充充电,更不可能向孔子说的“不耻下问”,而是靠行政手段压,阳谋玩不过年轻人就玩儿阴的!
所以导致在这种应急事件的处理上,显得非常的业余!需要领导做决策的时候,领导先慌了,脑子一片空白!这就好比打仗,两军都发起冲锋了,战事危急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副将问主将怎么办,主将不但没注意已经收拾铺盖打算跑路了,有这样的主将还打什么仗!
此类的现象,在各大高校更是比比皆是,那么多60后、70后的渣导啊,自己不学无术,啥也不懂还瞎指挥,一个个都是教授副教授,博导硕导的,要是没有高校扩招那一波,他们能留校吗?要是那时候就是非升即走,又有多少能留下来呢?吃到红利的眯着就得了,自己还不知道几斤几两吗?自己啥水平啊就敢出来招学生啊!这不是霍霍人嘛!
我真的建议彻底对60后和70后干部的能力摸个底,不行的就赶紧拿下来,让这样的人当领导那真是隐患啊!
当然作为80后和90后,我们也有老的一天,但是我希望我自己可以终身学习,与时俱进,而不是故步自封、倚老卖老,真的可以做一个让年轻人心服口服的长辈!
我是正男 @工藤正男 ,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们下个回答再见!
这个瞒报很怪,处处透露着不可思议。
这个逻辑很容易理清,瞒归瞒,那些学生你得给治病吧,要是有病死的还能直接就埋了?从哪个角度看,这事都不可能瞒的住啊!那他瞒的意义是什么呢?或者说哪个环节存在合理性,让他铤而走险这么做。
他能做到党委书记,肯定不是傻子吧,至少比你我聪明吧,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他能想不明白吗?还是你觉得他真认为那些得病的学生,硬挺着就能好?
想瞒报,最低得是以一个城市为基础,有完整的医疗,把病人的数量瞒下来,但是病该治还得治,一但死人了,就谁也瞒不住了。
所以我有理由怀疑,这个党委书记不是自己做的这件事,他的上边还有市级领导参与,采取的办法是把所有学生集中在学校,然后派人进来治疗,牺牲学校里那些没感染人的利益,不走医院这条路,达到瞒报的目的。这个行为才算有合理性。只是没想到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太快,没能拦住拖延到足够的时间。这个被免职的党委书记更像出来背锅的,他自己扛不起来这么大的事,除非他彻底疯了。
另外这个学校高考生们还是不要报了,令人心寒呐,不是开除一个党委书记能解决的。命令是他下的,但他一个人能拦住要离开治病的学生吗?不还是下边的老师辅导员去执行的嘛,他们全都知道学生得的是新冠,需要及时治疗,但没有一个人把学生真正当回事,最高领导是离开了,但这些冷血教师还在,你说你以后考进去能跟着他们学啥呢?
疫情是个照妖镜,把不愿做实事,不会做实事,遇事只会推诿请示的尸位素餐者一个个暴露出来。
政府官员学校领导不主动担当作为,导致疫情扩散人心惶惶,会立马处罚,不用等秋后算账了,因为等不起了。
有些事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其实单纯论疫情防控来说,国家的意思是失职导致疫情出现免职。
很多地方政府加码变成疫情出现就免职。
这也是地方防控疫情加码的根源:一刀切,我不管你什么原因,只要出现问题就办你。
但是这个加码导致什么后果呢?
官员害怕被免职,就把码加到群众身上。
原来的外出回家,只要出去的地方不是风险区就没必要回家隔离,现在所有人回家都得隔离或者48小时核酸。
原来可以按症状,体征,影像和流行病学诊断新冠,现在一律等核酸,因为核酸阴性,责任不是医院的,是检查机构的(有些核酸检验是外包的)
如何看待西安 39 岁男子连续被 3 家医院拒诊最终猝死? (内含新冠诊断标准)
这么一来,吉林这件事仅仅是西安的后续,因为本质没变。
大家不理解的地方是,现在疫情形势,上报阳性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大家谁知道当地什么政策?
如果是校领导的锅,大概他就是这么想的。
如果不是呢?
我想插些甲午海战的电影图片,大家看看为什么我们甲午会输。
其实作为一个领导最重要的两个才能
一,有担当。二,善于发现真相。
疫情分属卫健委和疾控中心,卫健委设指挥部,将任务分配给各个医院,市里有专门负责卫生的副市长作为一把手。通常这事都是这一条线去管辖,卫健委主任和副市长是指导具体措施的直接领导。
名义上副市长会听一把市长或者书记,但是市长和书记不负责具体工作,只负责方向指示。
那么问题就来了,校长上报与否不详,校长上报后卫健委上报与否不详,副市长上报与否也不详。
这其实也是推卸责任,正常情况应该是学校发现以后立即上报,卫健委统计并通过指挥部布置任务,同时上报副市长及国家卫健委。这期间,市长或者书记知道疫情后,理论上无权干预(因为疫情最高指挥是国家卫健委和负责公卫的中央领导)
从校长角度说。
如果校长或者卫健委先上报副市长或者市长,没有上报国家卫健委,地方就有运作空间,这时候,谁提出压热度,瞒报病例,谁负责,一旦卫健委和市领导知道这件事,肯定校长没这个权力瞒报,责任便不在校长。
如果校长哪也没上报,一旦瞒过去,也不用负责。
从市领导层面说,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上面有图,大家自行体会这种官僚作风和清末甲午有什么区别。
国家调不动地方卫生资源,地方不坚持国家防疫政策,出事想推诿责任。。。。
疫情期间政策传达,执行的缺点很多。
政策传达不到最重要的原因是政策太过繁琐和模糊,解读政策的地方人员真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执行不到最大的问题是工作人员不够,工作量大。
管理上最大的问题是畏首畏尾,捕风捉影。
看什么人都像新冠的,去哪看病都得核酸,出门报备不行,还得隔离核酸。
其实我还想说深一点,不过怕帖子留不住。
就谈一句,这个校长,大家如果看不到后续新闻,记得搜搜,是不是又去别的地方继续当官了。
这件事情是热搜内容,可以公开讨论,允许输出情绪,完全可以批评。
说明这件事情曝光以后,以热点形式传播。
这就很明显暴露出一个问题,中国需不需要躺平?
以躺平说而言,这不就是选择躺平国家的正常状况吗?
你有什么反对的理由。
这就从正面说明,中国式防疫标准是正确的,是深得人心的。
这个标准大于一切。
你批评这家大学的领导越狠,说明你越拥护中国的防疫政策,中国式防疫就是人民的选择。
所以骂就是对的。
任何人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大骂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领导,一边在另一个回答上赞美躺平说。
这就很能说明你是个什么角色。
这家学院居然敢给学生发退烧药。
我们这边的药房没有一家敢卖退烧药,这是明令禁止的行为。
就只这一点,这家学院领导就够得上红线了。
而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做,另一部分原因不就是很多拥护的躺平政策的人天天在这么说吗。
在很多选择躺平的国家里,学校领导根本就不用管新冠防疫的问题。
你自行决定是上医院治疗,还是居家隔离。
国外大学没有辅导员这个岗位,你都是成年人了,要什么辅导员。
现在很多大学的领导,你说他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我看有人还是很羡慕国外大学的自由主义吧。
这家学院的领导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为什么他们不按照防疫规定去做?
国内很多大学的领导层和教师队伍,包括相当部分大学生,不能一边要国家防疫政策保护你,一边又大骂中国式防疫不自由。包括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学生,这里面就一个阴阳怪气的都没有,一个热爱西方自由主义和躺平式抗疫的人都没有?
然而,从这个问题的回答中,甚至包括其他网站的评论中,都是正能量热爱中国式防疫标准,大骂学校领导。
这说明什么?
我也不讲什么阴谋论,明说这个话题的目的就是要你表个态,你到底支持什么。
你要捍卫躺平式防疫,那么就有义务拼死为学院领导,甚至为你们认为的系统辩护的义务,认为学院领导没有错,他们这是在按照国外躺平式防疫做的,根本就没有错。
这家学院领导的对与错,关键在于你以什么标准来判断。
中国式防疫标准,他们就是罪不可恕。
躺平式防疫标准,这就是正常操作。
你骂他们,支持中国式防疫标准。
你为他们辩护,你就是真正的躺平式防疫标准的拥护者。
从这个问题的答案上来看,大家对中国式防疫标准是有信心的,这一点值得肯定。
最后说一下对于学校领导的处理问题。
大家别小看了大学领导,在这个问题上处理过重,有碍观瞻。
就像是写《方方日记》的那位方方本人,根本就不处理。
这里面有认识问题,有态度问题,要客观对待知识分子群体,留有余地。
当然,你也可以不理解这个处理意见。
要记住你对校方领导不满大声痛骂的基础是你绝对拥护中国式防疫标准。
这一逻辑不可推翻。
什么是群体免疫?
那就是让所有的青壮年都去感染新冠病毒,以此形成感染后的免疫能力,实行免疫屏障。保护没有免疫力的老年人。
这就是基本定义。
也是躺平论的核心论点。
主动被感染,接打疫苗防止重症,经受住感染前期的轻症考验后,成为一个有免疫力的人。
因此,按照这一理论将学生都关在一起相互感染,不正是符合其定义的吗?
大学生符合群体免疫的基本要素。那么学校领导的做法自然没有问题。这不就是搞了一回群体免疫的实践吗?
有人讲这不是非黑即白。
胡说。
在新冠防疫这个问题上,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严防严控,动态清零;要么放任不管,搞群体免疫。
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第三条路是什么?
难道是指香港那样吗?
先搞放任不管,死伤人数上来了,又后悔,建方舱医院,重新回到防治这条路上?
像越南那样?
先搞严防严控,然后放开不管,大面积感染和死伤出现后,根本无法收拾?
还是像印度那样,严防严控做不到,群体免疫死人无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