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说的呢?现实比故事更疯狂。
谁是马莱?重重压力下梦想重振帝国荣光的俄罗斯吗?
谁是帕岛?寄希望于外援国弱民穷又纳粹化的乌克兰吗?
可那样的话,乌克兰背后的欧洲和美国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呢?
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
这句话如果把“爱”换成“恨”,我觉得应该倒过来。
不要恨具体的人,要恨抽象的人,或者说,超越具体个体的某种存在。
具体的人也好,民族也好,国家也好,是恨不完的。
你可以消灭他们,但总有新的具体的人/族/国跳出来供你仇恨。不要小看了生物繁衍的能力。
当然,他们也恨你,你们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只能被困在这仇恨的修罗场,永世不得解脱。
如果有人希望你去恨具体的人,那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不希望你跳出这没有终结的循环,站到更高的地方去看这个世界。
题外话说完了,这一集本身也让我十分伤感。
回过头来看,这是谏山创江郎才尽的开始。
从阿明舍身救法尔克时起,谏山创就失去了那种直面世界残酷的冷静立场,而开始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和塑造人物的重点放在了“私德”上。
然而巨人之所以成神,难道靠的是人物私德无亏吗?
往大了说,无论是艾尔文还是艾伦,亦或是戴巴和清美,我们想看的是他们的政治正确表演吗?
往小了说,故乡三人组,吉克,还有佛洛克这些人,他们的出彩之处难道是“但求无愧于心”吗?
不是说私德不重要,但一旦开始从私德上给人物找亮点,那至少在巨人这个故事里,这个人就到头了。而当这个人还是故事的主角的时候,这个故事也到头了。
曾经信奉“什么都无法舍弃的人,什么都无法得到”的阿明,终于遇到了他无法舍弃的东西——说是良心也好,说是名誉也罢,说是身为一个好人的自觉也可以……总之一个患得患失的阿明,要怎么和真正舍弃了一切的艾伦抗争呢?
我曾希望这场戏只是阿明完成最终蜕变的必经之路,是他成为艾尔文合格继承者之前必须通过的精神试炼。
然而谏山创还是靠戏剧化手段回避了真正的矛盾,放了阿明一码,也放了他自己一码。代价就是与政治家艾尔文相比,阿明的形象只能停留在一个私德无亏的少年漫男主,哪怕和艾伦都无法相提并论。
从这一跳开始,巨人告别了现实主义,回到了童话故事的怀抱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