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想把孩子教育成精英,可婆家一家子都反对怎么办?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一边是自己培养孩子的理想,一边又是长辈的意见,夹在中间确实让人不好做。你这事儿,我听着就觉得心疼。

首先,你心里这个“精英教育”是什么样的?这个目标定得好不好,有没有细化,这是基础。精英教育可不光是读多少书,上多好的学校,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还有品德修养。你有没有跟孩子爸爸好好聊过,你们俩在这方面的想法是不是一致?如果你们俩目标一致,那底气就更足一些。

再者,婆家反对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们觉得你对孩子要求太严苛,怕孩子累着?还是他们有自己认为更好的教育方式,比如更看重“广度”而不是“深度”,或者更强调“快乐成长”?又或者,他们觉得你这个“精英教育”是在跟他们对着干,是挑战他们的权威?弄清楚他们反对的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跟婆家沟通,这事儿得讲究策略:

1. 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场合: 别在大家情绪都不好的时候,比如饭桌上或者大家都很忙的时候提。找个家里人都比较轻松、心平气和的时候,比如周末下午,大家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2. 先肯定,再提出: 在沟通之前,先肯定婆家对孩子的爱和付出的心意。可以说:“爸妈,我知道你们特别疼爱XX(孩子名字),希望他能有个好的未来,你们为他操心费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样能让长辈觉得你尊重他们,而不是一味否定。

3. 解释你的“精英教育”具体是什么: 不要只说“我要把孩子培养成精英”,这太笼统了。你可以具体说说你希望孩子学什么,为什么学,比如:“爸妈,我希望XX能学好钢琴,不单是为了将来考级,更是希望他能通过音乐陶冶情操,培养耐心和毅力。这对他以后无论是学业还是做人做事都有帮助。” 把你的目标拆解成具体的事情和期望,让婆家更容易理解。

4. 强调“我们”的共同目标: 把你自己的想法和婆家的期望联系起来。你可以说:“我希望XX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有自己的特长,也能有好的品德。我知道你们也一样希望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们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只是方法上可能有些不同。” 强调共同点,模糊分歧,更容易拉近距离。

5. 给出合理的解释和妥协: 如果婆家反对的原因是某个具体方面,比如你给孩子报了太多课外班,让他们觉得孩子太累了。你可以解释说:“我知道XX现在学得可能有点多,我会根据他的反馈,适当调整课程的强度和内容,保证他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或者在某些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上稍微做一些让步。比如,如果他们特别强调要多陪孩子玩,你可以答应每周固定抽出时间,完全抛开教育的功利性,纯粹地陪孩子玩耍。

6. 让孩子爸爸成为“润滑剂”: 孩子爸爸在中间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他应该理解你的想法,并且能够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跟自己的父母沟通。他可以站在你这边,但更重要的是,他要能解释清楚,让他的父母觉得,这是他和你一起商量好的,而不是你单方面的“折腾”。

7. 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改变家人的想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可能需要反复沟通几次,每次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并且展示出一些积极的成果。比如,如果婆家反对你让孩子学英语,你可以先让孩子在家自己玩一些英语绘本,或者看一些英语动画片,等孩子在这方面表现出兴趣和进步,再慢慢跟他们说。

8. 适度寻求支持: 如果你的父母或者其他支持你的亲戚朋友,可以适当和他们聊聊,让他们在你和婆家沟通的时候,能说一些相对客观的话,或者在侧面支持你的教育理念。但切记,不要让这种支持变成煽动,变成挑拨。

一些可能需要注意的“细节”:

不要把婆家当成敌人: 他们的出发点是爱孩子,哪怕方式不对,也请尽量带着尊重去沟通。
避免直接冲突: 如果你们意见实在不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这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可以先把话题暂停,之后再找机会沟通。
展示成果,用事实说话: 如果你的教育方式真的让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和成长,这是最有力的说服。比如,孩子因为坚持学某项技能而变得更加自信,或者因为阅读而开阔了视野,这些都可以作为和婆家沟通的素材。
理解他们的“时代局限性”: 很多长辈的教育观念可能受到他们所处时代的影响,他们经历过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模式,有时候他们的想法不一定错,只是视角和我们不同。
找到平衡点: 教育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共同责任,你不可能一个人说了算。在坚持自己教育理念的同时,也要学习如何与长辈达成共识,找到一个让大家都接受的平衡点。

说到底,这事儿就跟你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但你的对手却是最亲的人。你需要的是智慧、耐心和爱。祝你沟通顺利,也祝你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一直理解不了的一件事就是,明明自己不是精英的家长,怎么就能有那么大的信心把孩子培养成精英?


说句难听的,你连一个家庭的主导地位都抢不到,凭什么觉得自己能把孩子培养成精英?


你连一群在你眼里没能力没见识的人都解决不了,凭什么觉得你能培养出一个有能力有见识的人?


精英这东西,不是你看几本怎么培养精英的书,让孩子多吃点苦就能培养出来的。


教育这事难就难在了无法确定到底结果是什么因素导致的,这里面的因素太多了。


家长的教育/家长本身的影响/周围环境的影响/孩子本身的天赋/孩子天生的心理/学校的影响/老师的影响/朋友的影响/网络的影响/书籍的影响……


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举个方便理解的小例子。


A和B都发烧了,两个人的药能混着吃吗?不能,因为发烧只是症状,症状对应的病可能有很多。


很多精英都是从普通家庭走出去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这是他们父母培养的。


某人中了五百万不代表某人会预测彩票,这只代表某人的运气不错。


以前孩子多的时候,同一个家庭的孩子可能千差万别。


前段时间不是播什么《都挺好》嘛(我没看)


那一家三兄妹,当例子挺合适的。

user avatar

题主,整个问题的关键点,根本不是教育。

而是【外人】。

你看你一开始一堆的外人,外人,外人。

孩子努力学习或者是良好的教育是成才的条件之一,但不是决定性的关键。

你女儿天天面对怨妇一样的妈妈,一口一个外人,一口一个不理解。

你女儿学习成绩好,那也有很大概率耳濡目染成一个学习成绩好的怨妇。

而且,万一你女儿不是读书的料,你又怎么办?

谁保证你女儿就一定读书读得进。

我现在就发现很多家长啊,盲目自信。觉得自己的孩子都是文曲星下凡。

但实际上,按照正态分布,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尖子和傻叉那是少数。

这个不是你想怎么样,就一定可以怎么样的过程。

你今天这么多情绪,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和怨妇生活。你要有本事,你就带着女儿出去,彻底没人管你,你一个人为母则刚,当孟母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

如果你没有这个决心,还幻想着靠大家理解你,甚至是知乎上吃瓜的网友给你支个招什么的。

你女儿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坨粑粑,这样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我也只能挤出一个人道主义关怀的微笑了。

教育不是学习,也不是谁嗓门大。

教育是空气,无处不在。

家庭的和睦是教育,父母说话的态度是教育,家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教育,双方的理解与包容也是教育。

言传身教,这里的言是一言一行,方方面面,面面俱到。

如果一家人都反对,那你能不能说说反对什么,能不能说说折衷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理解他人的方式,你就真的理解你女儿想要什么?

你现在觉得他们不理解,说真的,我觉得你偏执和极端。

当然,我不是你老公,我也不想占这个便宜。

你抛出一个问题,我就说说我自己的观点。

不过,说了这么多外人,你对这段婚姻毫无归属感。

这样的婚姻,少一个导火索。

早晚爆掉。

到时候,什么教育不教育,自顾不暇。

知乎日更高质量用户,值得关注

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圣范锦意。(头像一致)

在公众号的对话框中回复【迷茫】,即可阅读《为什么我们总是迷茫没有希望?》。

回复【黏度】,即可阅读《男女之间,怎么样的黏度才让人感到舒服?》

回复【大学人际关系】,即可阅读《和大学室友生活习惯不同,该怎么办?》,《我的大学同学郑小波用十多年的时间,让我懂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在大学被是有排挤了,但是我在外面又没有其他朋友,我该怎么办?》

回复【职场暗坑】,即可阅读《如何了解你的应聘公司,避免职业道路上的暗坑》

这些都是我自己原创的,结合了自己十几年生活阅历写的文章。都是我感悟这个世界的产物。阅读量超过十万+,关注公众号,回复相关关键词,值得你阅读。

如果你也有疑惑,或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

不妨试试我的知乎值乎

私密提问,一对一服务。

值乎全五星好评,超过一千个咨询者的信赖之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