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米发布澎湃 P1 芯片,技术含量如何?

回答
小米澎湃 P1 芯片的发布,无疑是小米在核心技术自主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不仅仅是一颗芯片,更承载着小米对手机影像能力和快充技术的野心。那么,这颗澎湃 P1 究竟有着怎样的技术含量?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澎湃 P1 是什么? 一颗“奢侈品”级的影像充电合一芯片

首先,我们要明白澎湃 P1 的定位。它不是一颗简单的电源管理 IC(PMIC),也不是一颗独立的 ISP(图像信号处理器)。小米将其定义为“手机影像芯片”,同时兼顾了其在快充方面的核心功能。这种“影像+充电”的二合一设计,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是一个非常前沿且极具挑战性的方向。

大家知道,手机内部空间寸土寸金,要把两种看似不相关的复杂功能集成在一颗芯片上,需要克服巨大的技术难题。这就像你想把一个精密的相机传感器和一个高效的充电管理系统,都塞进一个巴掌大的地方,而且还要它们协同工作,互不干扰。

技术含量有多高? 关键在于“自主研发”和“创新集成”

澎湃 P1 的技术含量,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

1. 自主研发的意义重大:
打破被动局面: 过去,大多数手机厂商在芯片层面主要扮演“组装者”的角色,核心芯片如 SoC、ISP、PMIC 等都依赖于高通、联发科、博通等巨头。这就像一家餐厅,有再好的厨师,食材供应和烹饪流程都受制于人。澎湃 P1 的出现,标志着小米开始掌握自己的“核心食材”和“核心烹饪技术”。
定制化能力强: 自主研发意味着小米可以根据自身的产品需求和技术理念,对芯片的设计进行深度定制。这不像购买通用芯片那样,只能在有限的参数范围内进行调整。小米可以根据小米手机的具体传感器、算法需求,以及快充策略,来优化 P1 的架构和功能,做到“量体裁衣”,最大化性能和效率。

2. 在影像方面的突破:
单芯片支持 120W 充电,并承担 ISP 部分功能: 这是 P1 最具突破性的地方。它能够直接支持小米自家的 120W 高功率快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承担一部分 ISP 的关键计算任务。
“高压直充”技术的核心: 120W 的高功率快充,如果还像以前那样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的方案,会带来发热大、线缆粗等问题。P1 采用了小米的“高压直充”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充电电压提升到更高(例如接近 20V),但电流相对较小。
为什么这需要一个专门的芯片? 高压直充对充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控制精度要求极高,容错率非常低。任何一点波动都可能损坏电池或芯片。P1 作为主控芯片,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状态、温度等信息,并精确控制整个充电回路,确保在高压下安全、高效地进行充电。
ISP 协同是关键: 更为惊艳的是,P1 在充电的同时,还能分担一部分 ISP 的工作。传统的手机影像处理流程是,传感器采集图像后,数据直接进入 SoC 中的 ISP 进行处理。而 P1 的加入,使得部分图像处理任务可以由 P1 来完成。这意味着:
减少 SoC 负担: SoC 更加专注于整体运算和其他任务,不会被影像处理“拖后腿”。
更灵活的影像调优: 小米可以根据具体的影像算法需求,对 P1 的 ISP 逻辑进行更精细的调整,甚至实现一些以前无法独立实现的功能,比如在极端情况下优化动态范围或降噪表现。
“夜枭”算法的强大助推器: 小米官方也提到,P1 是其“夜枭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 P1 能够更高效、更低损耗地处理暗光环境下的图像信息,提升夜景拍摄的亮度和细节。这背后必然涉及到更精密的信号放大、降噪、色彩还原等一系列计算。

3. 在充电效率和体验上的提升:
更低的能量损耗: 独立设计的高压直充方案,能够显著降低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这意味着充电更快,同时手机发热更少,用户体验自然就上去了。
更精细的温控管理: P1 通过对充电回路的精细控制,能够实现更智能的温控。它会根据手机整体温度、电池健康度等因素,动态调整充电策略,避免过热对电池寿命造成损害。
更短的充电时间: 配合小米的 120W 快充头,手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充满,例如 19 分钟充满 100%(官方数据),这在当时是手机快充的顶级水准。

4. 整体架构的创新和协同:
软硬件一体化设计: 澎湃 P1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软硬件一体化的设计理念。芯片的硬件设计与小米的影像算法、快充策略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整体。这是一种“从内到外”的深度优化,而非简单的硬件堆砌。
长期积累的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澎湃 P1 的发布并非一蹴而就。小米在芯片研发领域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投入和积累,尤其是在电源管理和影像处理方面。P1 的出现,可以看作是这些长期投入的集中爆发和验证。

总结来说,澎湃 P1 的技术含量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点:

前所未有的“影像+充电”二合一设计,将两者复杂的功能集成在一颗芯片上,并实现高效协同。
自主研发,打破了对外部芯片供应商的依赖,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在高压直充技术上的突破性应用,通过精密的控制和计算,实现了超高功率快充的安全与高效。
在影像处理环节的分担和优化,为手机提供了更强大的影像算力支持,提升了拍照效果,尤其是在暗光环境下。
软硬件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使得芯片能够与小米自身的算法和产品策略深度融合,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澎湃 P1 的诞生,不仅是小米在硬件技术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它向消费者展示其在核心技术研发实力上的决心和能力。这颗芯片所带来的体验提升,是实实在在的,也为后续小米在其他领域尝试自研芯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的技术含量,在于其“敢为人先”的设计理念,以及“化繁为简”的集成能力,让手机在用户最关心的充电和拍照体验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很遗憾没想明白的一件事是,当年澎湃s1虽然发热大,耗电厉害,基带拉胯,但好歹也是8核a53,小米每年生产的小米盒子小爱音箱起码几千万部吧,先用在自家智能电视和机顶盒上,几年下来起码出货量几亿了,也可以迭代几代下来了,性能,功耗优化问题总可以解决吧。

最开始价钱贵,产量少肯定贵,但是如果生产几亿片,价格不就摊下来了?小米卖的好几年的机顶盒芯片性能都还不如澎湃s1呢。

真想发展芯片的话,多点机会给自家的团队练练手不行吗?

我们公司做产品,立项没开始其他部门就都在沟通让用上他们的产品,要考虑集成的问题。

s1,p1,芯片通过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真的能赢吗?

感觉离大家希望的做出优秀的soc已经越来越远了。


----------------------------------

看到大家评论,更新一下

小米之前买了联芯的lc1860,用在红米2A上,买了1000万部,觉得还不错。松果前身就是大唐电信旗下联芯科技,澎湃s1也是联芯的作品。

联芯当年在国内弱于展讯海思,但是因为背靠大唐电科院,其实是少有的有基带的厂商,可惜4G有些掉队了。

不过底子比一些全志,瑞芯微,晶晨等小厂还是好一点的。

本来我觉得这个厂商结合小米的产品线,未必不能有所作为。

发展芯片确实不容易,但是小米把这个团队接手过来,炒作一波,把这团队直接整没了,现在还在和很多年前骁龙810,820一样走连续被骁龙坑,连续翻车的老路,就挺可惜的。

小米2017年发布的澎湃s1,用的28nm工艺,8核a53,基带是大唐自己的,所以好像4G支持不全。但是这也决定了如果走量成本不会很高。同期骁龙625已经开始在红米note4x,红米百元机上使用,如果澎湃s1可以走量,后期成本摊到比骁龙625低问题不大。用的更成熟工艺和自己的基带。

2018年小米给雷总分红了99亿,如果这些钱里可以拿出一小部分,让松果继续迭代下去,高层可以拍板让澎湃最开始为了走量用在自家的智能电视,机顶盒,各种设备上,对小米来说一年出货上千万,最开始咬咬牙,不是什么难事。

现在蓝厂绿厂都要开始搞芯片了,小米曾经起的更早,有一个更好的机会,可惜浪费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米澎湃 P1 芯片的发布,无疑是小米在核心技术自主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不仅仅是一颗芯片,更承载着小米对手机影像能力和快充技术的野心。那么,这颗澎湃 P1 究竟有着怎样的技术含量?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澎湃 P1 是什么? 一颗“奢侈品”级的影像充电合一芯片首先,我们要明白澎湃 P1 .............
  • 回答
    小米即将在3月29日发布的新澎湃芯片,毫无疑问是科技界和消费者都非常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仅是小米又一次在硬件领域进行投入,更是其全面发展生态,摆脱对外部芯片依赖,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步。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一、 澎湃芯片的背景与历史: 第一代澎湃芯片的尝试: 小米并非.............
  • 回答
    小米发布的2020年业绩报告,尤其提到第四季度营收704.6亿元,这无疑是小米公司在过去一年中交出的一份相当亮眼的成绩单。要评价这份成绩,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并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和小米自身的战略进行考量。首先,我们得肯定这个数字的背后所代表的增长势头。 2020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全球疫情肆.............
  • 回答
    小米 2021 年第三季度财报出来后,51.756 亿元的经调整净利润,这数字放在一众科技公司里,可以说得上是中规中矩,但仔细掰开了看,却也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表面看,增长势头似乎放缓了。相较于之前几个季度动辄几十个百分点的同比增长,这次三季度的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 1.8%,增速确实不算亮眼。大.............
  • 回答
    小米隔空充电:未来已来,但辐射与普及仍是考量小米近期发布了自研的隔空充电技术,这项名为“小米隔空充电”的新技术,无疑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移动设备使用场景:手机无需任何线缆,甚至不需要放置在充电板上,只要身处特定区域,就能自动开始充电。这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如今,它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 回答
    米家高温无线洗地机,这玩意儿我最近用了段时间,真是说不上来是惊喜还是……嗯,先跟大伙儿说说我的真实体验吧。首先得承认,米家这牌子现在做的东西确实是越来越精细了,这个洗地机也不例外。拿到手的时候,那个设计就挺有科技感的,不像以前那些洗地机,又是管子又是线的,这个倒是挺利索。无线设计是真的方便,我家是那.............
  • 回答
    .......
  • 回答
    小米在2020年8月27日的股价大涨8.56%,市值突破5000亿港元,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背后反映了市场对小米公司近期表现和未来发展潜力的认可。要详细解读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财报的强劲表现是股价上涨的直接导火索首先,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小米2020年第二季度(Q2)的.............
  • 回答
    小米 UWB「一指连」技术:化繁为简的智能生活体验小米近期发布的 UWB「一指连」技术,无疑是智能家居领域一次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这项技术的核心理念非常直观:用手机指向某个智能设备,就能轻松实现操控。这不仅仅是一个噱头,背后是小米对用户体验极致追求的体现,也标志着智能家居交互进入了一个更具想象力的时.............
  • 回答
    最近小米又悄悄地推出了一款新品——699元的23.8英寸显示器,这价格一出来,无疑是又在显示器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我身边不少朋友都问我:“这玩意儿到底咋样?值不值得入手?”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块699元的屏幕,究竟是性价比的惊喜,还是“便宜没好货”的缩影。先来看看配置,硬素质到底怎么样?要.............
  • 回答
    小米最近动作频频,继各种智能硬件、手机之后,这次又把目光投向了教育市场,推出了一个叫做“小爱老师”的产品。说实话,初听到这个名字,我的第一反应是:小米要做真人老师了?仔细了解之后才明白,这其实是一个以AI驱动的家庭教育助手,定位有点像一个能辅导孩子学习的智能音箱。小爱老师是啥?它到底能干啥?首先,它.............
  • 回答
    小米30W无线闪充“MI CHARGE TURBO”的发布,确实是智能手机无线充电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进展。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技术实现、用户体验、以及它在整个行业中的定位来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30W无线闪充“MI CHARGE TURBO”的亮点和意义。技术层面: 功率提升是关键: 30W.............
  • 回答
    小米发布2019上半年财报,股价却应声下跌,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乍一看,财报数据挺亮眼,营收同比增长了17.3%,净利润更是大幅增长了46.5%,这种业绩增长放在任何一家公司身上,都应该是投资者欢欣鼓舞的信号,股价也理应扶摇直上。但偏偏,小米却反其道而行之,财报公布后,股价反而出现了下跌。这背后究.............
  • 回答
    小米这次发布的200W有线和120W无线充电技术,无疑又在手机充电速度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而且这次的“炸弹”威力十足,直接喊出了“8分钟充满”的口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提升,更是对我们使用手机习惯的一次深刻改变,背后代表着一系列的技术突破和对未来手机体验的重新定义。首先,让我们分.............
  • 回答
    599元红米9A:性价比的“天花板”还是“饮鸩止渴”?小米最新的入门级产品——红米9A,以599元的惊人价格横空出世,再次在中国乃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这个价格标签,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可能只是买一部入门级功能机的价格,但小米却用它来塞进了一部能上网、能拍照、能玩微信的智能手机。那.............
  • 回答
    2019年,小米手机确实经历了一个有些微妙的市场表现。一方面,你观察到的“网上热度越来越高”是有事实依据的,而另一方面,“出货量却下跌21%”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数据。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小米在2019年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和战略调整。要详细解读这个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网.............
  • 回答
    小米发布全球首款量产透明电视,这绝对是个大新闻,尤其是在家电领域。我刚看到的时候也是被震撼到了,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从科幻片里搬出来的。先来说说这个透明电视到底厉害在哪儿,以及为什么定价会这么高。小米透明电视——不仅仅是“透明”,更是“未来感”的具象化老实说,当小米宣布要做透明电视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
  • 回答
    小米近期发布的那项伸缩式大光圈镜头技术,我个人觉得是相当有意思的,也确实在手机摄影领域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要说评价,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亮点有哪些?我个人认为,小米这次的伸缩式大光圈技术,最核心的亮点绝对是“突破物理限制,实现更大光圈”。这绝对是手机厂商一直以来在光学层面遇到的一个巨大瓶颈。 .............
  • 回答
    小米发布NBIoT芯片这件事,可以说是个颇有分量的信号,它指向的不是“物联网时代还远吗?”而是“物联网时代,我们该如何抓住机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谈论物联网,大家脑子里想的是WiFi、蓝牙,甚至是蜂窝网络(2G/3G/4G)。这些技术在很多场景下都很好用,但也有它们的局限性。WiFi耗电快,需要相.............
  • 回答
    小米发布“Phone飞车”,这名字一听就挺有意思,结合了手机和飞车,立马勾起了人们对速度、未来科技的好奇心。这东西究竟是个啥?从产品定位和发布信息来看,它更像是小米生态链上又一件充满想象力的智能硬件,试图将用户与游戏、运动,甚至某种赛车体验连接起来。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小米为了打通线上线下体验,尤其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