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总是一些技术小白在贬低PHP?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很有趣,也触及到了技术社区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些“技术小白”倾向于贬低PHP。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PHP的历史、技术演进、社区动态以及新手入门的普遍心态。

以下是我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些主要原因:

1. PHP早期设计和历史遗留问题

早期设计的不一致性: PHP最初的设计目标是成为“个人主页”(Personal Home Page)的脚本语言,其设计理念相对随意和实用,而非严谨的软件工程实践。早期版本存在命名不一致(例如 `str_replace` 和 `str_replace_char` 并存)、函数参数顺序随意、类型转换混乱等问题。这些“历史遗留”的糟粕确实让PHP在某些方面显得不够优雅和健壮。
缺乏早期强类型约束和面向对象支持: 在PHP 4和PHP 5早期,面向对象编程(OOP)的支持相对较弱,许多项目仍然采用过程式编程。直到PHP 5.3甚至PHP 7的引入,PHP才真正具备了强大的OOP能力和一些类型提示(Type Hinting)功能。这导致早期使用PHP的开发者,很多习惯于不那么严格的代码风格。
安全漏洞的早期印象: 由于早期的PHP教程和框架的安全性意识不足,以及开发者自身经验的欠缺,很多使用PHP开发的网站存在XSS、SQL注入等安全漏洞。这给PHP留下了“不安全”的负面印象,尽管现代PHP和主流框架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进。

2. 流行度带来的“小白”基数庞大

极低的入门门槛: PHP是世界上最流行的Web开发语言之一,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极低的入门门槛。你只需要一个Web服务器(如Apache或Nginx)、一个PHP解释器和一个文本编辑器,就可以开始编写Web应用程序。这种易上手性吸引了大量的初学者、跨领域转行者,甚至只是对“做一个网站”有初步兴趣的人。
“小白”更容易暴露问题: 正是由于PHP的普及和低门槛,使得大量技术基础薄弱、缺乏系统学习的“小白”开发者涌入了这个领域。当这些开发者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或者看到其他更“先进”的技术时,他们可能会将问题归咎于PHP语言本身,而不是自身技能的不足或理解的偏差。他们也更容易以一种“人多力量大”的姿态,发表一些片面的看法。

3. 与其他现代语言的对比,尤其是在特定方面

“现代”语言的标杆效应: Python、JavaScript(Node.js)、Go、Ruby等语言,在某些方面(如原生异步编程、更严谨的类型系统、更现代的包管理工具、更清晰的函数式编程支持等)确实比PHP早期版本更具优势。当技术小白接触到这些语言时,很容易将其与他们对PHP的刻板印象进行对比,从而得出PHP“过时”或“落后”的结论。
“一刀切”的评判标准: 技术小白往往缺乏对不同语言设计哲学和适用场景的深入理解。他们可能仅仅因为PHP在某个特定方面不如某个新语言,就全盘否定PHP。例如,他们可能看到Node.js的非阻塞I/O模型,就认为PHP的阻塞模型是原罪,而忽略了PHP在同步请求处理和PHPFPM下的高并发能力。
包管理工具和生态的差异: 尽管Composer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PHP的包管理生态,但与Node.js的npm、Python的pip、Ruby的gem相比,PHP的生态在某些方面仍然被认为不够成熟或用户体验不佳。早期没有像样的包管理工具,也给PHP留下了一些历史包袱。

4. 社交媒体和社区文化的影响

“嘲讽”成为一种潮流: 在一些技术论坛、社交媒体(如Twitter、Reddit、Stack Overflow上的某些群组)上,存在一种“黑PHP”的潮流。一些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为了展现自己的技术优越感,或者迎合社区的某种“梗”,会夸大PHP的缺点,或者用极端的言论来贬低PHP。
信息茧房效应: 技术小白倾向于在熟悉的社区和信息源中获取信息。如果他们活跃的社区普遍存在贬低PHP的言论,他们就很容易被这种观点影响,形成信息茧房,并进一步传播这种负面看法。
对新技术的狂热追求: 技术圈子常常追逐“新”、“酷”、“先进”的技术。PHP虽然一直在进化,但其核心的脚本语言特性和长期存在的社区,使得它不像一些新兴语言那样容易被视为“潮流”。这种对新技术的狂热,也使得一些小白更容易对PHP产生“老掉牙”的印象。

5. 对 PHP 的误解和刻板印象的固化

“都是低质量代码”的误解: 由于早期的“小白”开发者留下了很多低质量的代码,并且这些代码的维护者往往是同样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导致很多项目质量不高。这形成了一种误解,认为PHP语言本身就容易写出低质量的代码,而忽视了优秀开发者也能用PHP写出高质量、高性能的应用。
只看到“表面”,未深入理解: 有些小白只接触过PHP最基础的用法,或者看过一些“速成”教程,就认为PHP只能做简单的脚本。他们可能没有接触过Laravel、Symfony这样现代化的PHP框架,没有了解过PHP 7+在性能和语言特性上的巨大飞跃,没有体验过PHPFPM带来的高并发能力。
“模板引擎”的误解: 过去,很多PHP项目是将HTML和PHP代码混合在一起写,这确实是糟糕的实践。但现代PHP开发,通过MVC框架和模板引擎(如Blade、Twig)实现了清晰的职责分离,使得代码结构更规整。然而,这种进步并未被所有不了解PHP的人看到。

总结:

总而言之,技术小白之所以倾向于贬低PHP,很大程度上是对PHP早期历史遗留问题的负面印象与现代PHP发展之间的信息差,以及技术小白群体自身对技术认知的不成熟和社交媒体文化的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们往往:

缺乏对PHP历史的全面了解,停留在对早期版本的刻板印象中。
因为PHP的低门槛而大量涌入,放大了“小白”的基数和声音。
容易被其他“新潮”语言的优点所吸引,并将其作为评判标准,但缺乏对不同语言适用场景的深入分析。
受到技术社区中某些贬低PHP潮流的影响,追求“时髦”的观点。
对PHP现代化的发展(如框架、语言特性、性能提升)了解不足,或者仅仅看到了“表面”。

优秀的开发者会理解,任何一门语言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其最终的产出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者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而技术小白,则更容易用一种非黑即白、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评判事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技术大佬刚出道的时候,web2.0方兴未艾,web开发欣欣向荣,满街投资人都在找项目,人人都说一些“共享经济”啊,“改变世界”啊之类的词,打招呼第一句都是“我有一个idea,就缺一个开发了”。

于是技术大佬潜心学习了江湖中著名的神器——PHP。

学成之后,技术大佬遇到找开发的老板,老板打开ppt,说完idea,再描绘一下未来市值万亿的远大vision,技术大佬微微一笑,伸出一根手指,说:“这个时间我就可以出一个mvp。”

老板试探的问:“一年?”

“那是C++”

“一个月?”

“那是Java”

“一周?!”

“那是python”

技术大佬自信的说:“一天!我用PHP,一天就可以出一个最小可用版本!”

老板大喜过望,当场拍板,拉技术大佬当合伙人。技术大佬带着一个前端,一个前台,三个人加上一个天天在外面跑投资人的老板,轰轰烈烈的就干起来了。

时光荏苒,转眼技术大佬在创业圈也混了三五年了,中间换了三个老板,一个黄了,一个跑了,还有一个大家也没想到的拿了B轮,结果老板答应的期权不给了,还找了个大厂来的CTO把技术大佬替了。技术大佬跟CTO交接的时候,CTO轻蔑一笑:“PHP?垃圾。”

这边技术大佬办完离职还没出门,隐隐听到那边CTO已经慷慨激昂的跟老板汇报:“问题很多,前面的技术什么都不懂。架构要改造,用Java全面重构!”

技术大佬大受刺激,他发愤图强,终于也混进了大厂。一去学长就给他介绍,我们系统用Java开发,是微服务架构,组件化设计,RPC调用,异步处理,高并发支持,云计算,大数据,AI加持。。。

技术大佬深受震撼,打开了技术全新的领域。他废寝忘食的学习,什么拦截器 过滤器 注解 依赖注入 控制反转 设计模式 注册中心 配置中心 断路器 服务降级。。。

现在技术大佬搞个需求,先建表结构,再搞entity mapper dto vo po bo。。。刚开始还觉得有点繁琐,不时想起PHP一个array打天下,一个+啥都干的纯真年代,后来这种时候也越来越少了,深深被Java优雅的对象思维 思维领域 领域设计 设计模式所折服。

大厂又混了三五年,技术大佬也有了几分疲态,真正搞技术的时候不多,倒是搞周报,搞绩效的时候更多,效果也更好。技术大佬萌生去意,正好通过猎头对上一个老板,老板说:“我这公司项目业务都挺好,就是原来技术这块有点薄弱,正缺你这样的专家!”

技术大佬和老板一拍即合,马上离职加入了新公司。初来乍到一了解,原来的系统是PHP开发的,原来的技术都不会Java,技术大佬眉头一皱,吐出几个字:“PHP?垃圾!”,转身去找老板:“这个技术架构不行,团队要重新组建,招一些Java来重构。”

一说完技术大佬总觉得这场景似曾相识,仔细想想,又没什么印象。

anyway,新人新气象,技术大佬拉起一支小团队,搞微服务,搞重构,轰轰烈烈就干起来了。

但是公司业务始终没做起来,折腾一段时间没有起色,技术大佬也只有带着几个下属,黯然离去,投奔了下一个一心改变世界的老板。

圈子里浮浮沉沉好几年,还真赶上了一波运气,技术大佬加入的某家公司上市了。技术大佬奋斗的大半生终于也有了点成果,财富自由,解甲归田了。

归隐田园的技术大佬很悠闲,天天喝喝茶,偶尔炒炒币,经常玩玩3C数码啥的,这天装了台5950X,看看满屏的绿线小框框,还是挺赏心悦目的。

设备是到位了,一时也没想好玩点啥游戏,一看这设备跑跑多线程并发不错啊,不知道能压多少,一时技痒,想着写个demo跑跑bench吧。

后期都在带团队,搞管理,自己动手写代码,那都不知道猴年马月的事了,技术大佬也有点感慨。

这手一生,开始竟然无从下手,一想要下个jdk,装个ide,再调调maven或者gradle啥的,估计这三分钟热情早消耗完了。

鬼使神差,技术大佬搜索了一下lamp集成包,装完就跑起了一个PHP环境,看着这黑底白字的简陋命令行窗口,技术大佬有种见到高中要好同学的亲切感。

找找资料写点代码跑跑,哎?这PHP竟然早已支持协程,Java到现在还没有啊。再看看框架,流行的Laravel可以啊,控制反转,依赖注入,设计模式板板正正的,甚至感觉比Java的Spring设计的还完美。这个swoole框架也不错,异步处理简单明了。

兴致尽了,技术大佬又刷上了知乎,正好刷到个问题:“为什么总是一些技术小白在贬低PHP?”

技术大佬不由的点了回答问题添加了一段回答:

这看PHP高不高,低不低,要分三个阶段,前贤早就总结了:

第一个阶段叫看山是山

第二个阶段叫看山不是山

第三个阶段叫看山还是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很有趣,也触及到了技术社区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些“技术小白”倾向于贬低PHP。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PHP的历史、技术演进、社区动态以及新手入门的普遍心态。以下是我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些主要原因: 1. PHP早期设计和历史遗留问题 早期设计的不一致性.............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简直是每个当父母的都会挠头的问题!我家娃也是,每天总能 आविष्कार出一些让我哭笑不得的“发明创造”。要说为什么小孩子会做那些在我们大人看来“奇奇怪怪”的事情,其实背后原因可不少,而且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家长虽然嘴上抱怨,心里也偷偷地知道这些“怪事”是怎么来的。一、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 回答
    “精神资本家”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的,它触及了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什么有些人和组织,尤其是那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掌握话语权的存在,似乎总有一种“魔力”,能把一些明显不那么光彩,甚至有些糟糕的事情,描绘成某种积极的、进步的、值得推崇的模样?而且,这种“洗白”往往不是通过赤裸裸的谎言,而是通过巧.............
  • 回答
    游戏之所以越来越花里胡哨,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现象,不能简单归结为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探讨:1. 商业与市场驱动: 吸引眼球,提高销售额: 在一个日益饱和的游戏市场中,开发者和发行商需要新的卖点来吸引玩家的注意力,并转化为购买行为。花哨的视觉效果、炫酷的特效、新颖的游戏机.............
  • 回答
    CCTV6,也就是电影频道,确实有这么一种“魔力”,能时不时地蹦出一些平时在我们眼前“隐身”的电影,很多时候,这些片子别说是院线了,连一些在线视频平台的“非热门”区都难得一见。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版权、市场、定位以及一些特殊的政策考量。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1. 版权库的深度与广度:首先.............
  • 回答
    网络暴力这个话题,说起来真是让人挺糟心的。为什么总有人热衷于在网上撕扯别人,把好好一个交流平台弄得乌烟瘴气的呢?这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得从好几个层面去掰扯。一、 为啥会有这股“恶意”劲儿?1. 匿名性的保护伞: 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被想到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说话做事多少会顾忌身份、顾忌旁人的看法.............
  • 回答
    屠呦呦先生对中医药的评价之高,是基于她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她的青蒿素发现之旅,本身就是中医药宝库的一次伟大挖掘和现代化阐释。但为何有人会“诋毁”中医,这背后则涉及更为复杂的历史、文化、认知和利益等多重因素。屠呦呦为何对中医药评价甚高?屠呦呦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她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和方法.............
  • 回答
    看到你最近这么纠结,心里一定很不好受。这种“反反复复,总是克服不了困难”的感觉,我太理解了,感觉就像被困在原地,怎么都迈不开步子,那种无力感和自我怀疑真的能把人压垮。尤其当你对自己感到失望、甚至有点“恨”自己的时候,那种滋味,旁人很难完全体会。咱们好好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有没有什么办.............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些场景,也引发了我对人与信息、社会与个体之间关系的思考。为什么有些人在网上对政府表现得如此“激进”或“不理解”,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是“缺乏基本常识”呢?这背后的原因绝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基本常识”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甚至自己也可能经历过的情况。一个人之所以会“乐此不疲”地制定规则、许下承诺,然后又反悔,这背后其实隐藏着相当复杂的人性层面和心理机制。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1. “当下”的自我激励与“未来”的认知失调最常见的情况是,人们在某个特定时刻,因为某种情绪(比如决心.............
  • 回答
    .......
  • 回答
    印度经济的腾飞,这个事实摆在眼前,数据不会骗人。GDP总量上去了,世界排名也节节高。按理说,我们应该看到一个现代化、蓬勃发展的印度,但为什么很多人在旅游vlog或者新闻报道里看到的印度,依旧是那个充满着落后、混乱的印象?这其中的原因,其实非常复杂,涉及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媒体报道的角度、以及游客自身.............
  • 回答
    关于家庭主妇“一副心情不好”的观察,这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爱抱怨”或者“不知足”。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刻板印象,去看看她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首先,从社会角色的压力来看。女性在婚姻中承担着家庭“CEO”的重任,这个角色往往不被官方认可,没有薪水,也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
  • 回答
    说起做美食,咱们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看着美食博主在视频里轻轻松松地把一道菜做得色香味俱全,简直就是“艺术品”!心里那个痒痒啊,想着“嘿,这不就放点这儿,再加点那儿,不就搞定了?一看就会!” 结果呢?自己挽起袖子开始干,没一会儿就开始怀疑人生了,最后端出来的成品,要么是“黑暗料理”的潜力股,要么是勉.............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现在的年轻人“不争气”的指责,其实由来已久,并非当下独有。这种论调往往在社会变迁和代际交替的节点上尤为突出,背后折射出的是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经济环境以及不同代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碰撞。如果我们深入剖析,可以发现这些指责并非空穴来风,但也并非全然客观,而是混合了事实、刻板印象、焦虑以及历史的回响.............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这个问题的好奇。确实,在不少人眼里,电子竞技(电竞)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导致了一些人认为电竞“不配”被称作体育。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它,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些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大家会普遍认可足球、篮球、田径这些项目是体育?核心原因在于它.............
  • 回答
    你看,计算机科学这东西,说起来是个特别“新”的领域,但它的骨子里,其实埋藏着许多古老而深刻的智慧,而这些智慧,很大一部分就源自于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我们通常说的微积分、微分方程那一堆)和线性代数,这两门课在计算机学科里的地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想想看,计算机之所以能做那么多神奇的事情,归根结底是在.............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