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重病瘫痪九年了。
早几年,曾经试图开车带他买过一次鞋。去的是某万达广场......
当我驱车进地下车库,准备改用轮椅推我父亲找电梯时,发现进电梯的门口,紧密排列着若干根石头柱子,貌似用来防止超市推车外流,推车肯定是出不去了,但轮椅,也稳稳的被阻止在外面....几经努力,发现即使过了柱子,还有两个门槛等着我.....遂,放弃.......
开回地面,我推着轮椅围着整个商场转了一圈,所有角落都有栅栏,或者柱子...柱子间的宽度设计非常好,保证轮椅无论如何都进不去。当时我父亲还能稍微站立,于是我让他扶着柱子站立,把轮椅搬进去,再把他背进去,放在轮椅上...我父亲差一点200斤,所以整个规程完成时,我全身都湿透了。
那次,我一口气在迪卡侬买了四双鞋,因为,我觉得我不太可能再带他出去买鞋了.......
大约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去商场时特别会留意商场的入口处的设备.......很遗憾,大约是残疾人没有什么购买力吧.......
这里特别要表扬某shopping mall,十一经路那个,天津本地人应该都熟悉....安防措施做的真棒,铁栅栏加石柱子,完美.......都怪我,非想带父亲逛逛超市......足足围着整个商场转了两圈,三个门,两个坡道,锁的死死的,一个小时,愣没有进去......
后来,他病的越来越重。照顾也越来越困难,只能安排他住养老院,单人间,一年十万。可惜护理内容里不包含让他散心。于是我每周去看他的那两天,都拿轮椅推他四处转转......
养老院离海河东岸很近,我经常带着他顺着海河走走.....
然而,到今天为止,他从来没有真正靠近过海河,在和他走过的这三公里的海河沿岸,竟然没有一处给残疾人士设置的坡道......以至于后来我开车沿着海河岸边开了8.5公里,从河东区开到了东丽区....就想找一个入口......没有,没有一处允许轮椅进入海河沿岸带状公园的坡道.....
so、无论太阳多晒,我也只能推着他,在自行车道上,一路向前.....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定义生活便捷的。
于我而言,我希望的是:
1、给老人办门特,少跑几个地方。
2、公共区域,有残疾人行走的条件。顺便幻想一下,能不能有残疾人能够上去的公共交通工具。
可能我属于特殊情况,终归是少数.....但,还是能够希望解决。
因为,我总觉得,再弱小的公民,也是这个国家的公民。
伟大,包含着对弱者的不遗忘,不抛弃。
谢谢。
——————我是祝大家中秋快乐的分割线———
1、手机打字的随手抱怨,引来这么多人关注。诚惶诚恐。祝大家中秋快乐。
2、万分感谢大家。每个人的评论我都看了,无论任何角度,我都觉得是有必要的。(虽然有些论点奇葩的让我骇然...比如超市有障碍你不会背着你爹进吗..。也让我对他人即地狱有了更深的认识。)但,诚如某媒体所言:“围观改变中国”。如果能够上达天听,对现实有所改进,那真是善莫大焉....
3、有朋友建议说有更有效的,和有关部门的沟通渠道,比如12345,我会试着使用,谢谢。
4、关于便捷,我个人根据语境的定义(不严谨,凑合看):凡与消费有关的便捷,皆属于私人能力范畴。比如支付。比如因住在汤臣一品,出入高档场所,而感受到的生活便捷。而关乎每个人的便捷,是公共领域的便捷,是由特指由公共财政支出或强制标准由业主单位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
5、毫无疑问,我没能力确认我所在城市公共设施是否真正完善。我只能看见局部。真正出结论的应该是媒体、专业机构和有关部门。“我应该有自己的意见,但不应该只有我自己的事实。”
6、但我仍认为我有基于我真实遭遇而批评的权利。因为这是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好的有效途径。
7、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那无障碍通道呢,是不是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仁慈?
8、再次祝大家中秋快乐。
都散了吧。
是的,很便捷,比方说你住一个中国的鸽子笼,没有车库需要你打理,也没有前后花园草坪要照料,一般家里也不会有船阿什么的,生活中的麻烦事就少了很多。平时住在家里的话厕所就在厨房旁边,厨房就在卧室旁边,都触手可及很方便,也不需要上楼下楼跑来跑去麻烦。周末也没什么必要出去露营远足什么的,毕竟城市附近也没有类似的地方,公园都没几个,省下了不少这种活动的工夫,就在家刷刷抖音休息一下很舒服。如果是工作的时候,晚上加班到一点半下楼就可以在便利店买点关东煮,非常方便,不像在美国五点不到就下班了,回家也不知道干什么,只能打游戏,生活很空虚
1、是的,小孩子上学非常方便,出小区门就是小学,中学可以去人大附中或者四中,都还可以。老师有斯坦福的,也有康奈尔的。
2、爷爷奶奶,生病可以去协和,嫌麻烦可以去中日。一般我爸爸妈妈都会提前给医生打个招呼,预留一间两人小病房。我每次总问他为什么不留个单间,我爸爸说不想和老百姓争资源,这样不好。
3、出门公共交通很方便,地铁,公交车都运营到很晚,可以刷手机。有很多河北农村来的出租车,也运营到很晚,他们晚上回河北住,有去河北的也可以搭到顺风车。
4、外卖是随叫随到的,有时候外卖快到了,我又不想吃了,就打电话直接送给快递员,他们都很高兴,有个送快递的叔叔还说他不喜欢西餐,会带回家给孩子吃。
5、购物也方便,我每年都出国购物三四次,有时候在迪拜转机也会停下来买买买。国内的商场也方便,可以使用购物卡,我的同学都有很多张,大家经常交换。
6、衣服我不在国内买,不知道是不是很便捷。
7、去办一些和政府有关的事,效率也很高。我在法国读艺术的时候,去市政厅真正领教了什么叫排队。还有意大利。办个手续能把人拖死。
8、淘宝效率很高。宜家的外送服务也比美国好多了。
9、我没报过案,但好朋友报过,他因为某圈的事被人辱骂了。来了三个警察去他家了解了情况。他姥姥知道了骂了他一顿,说他太娇贵。警察局的人很多都是她姥姥原先的学生和部下。
10、如果说中国不便捷的,可能都是没去过国外吧。我五岁就去过孟加拉国、文莱、马尔代夫;小学每个暑假都出国旅行。我希望那些无知的人不要再诋毁祖国了。
今天打开评论区看了一下,有很多人真的是很狭隘,你没见过的,就不存在吗?我们家也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不是什么富贵人家。我热爱祖国,希望他每天都变好,这有错吗?
我说的都不是实话吗?比那些公知造谣强多了吧?公知们怎么诋毁祖国,难道你们不知道?
——
评论区有人说:“不说了,我要开我的红色法拉利爱国游行去了。”
我想告诉你,我们家没有法拉利,你不要影射什么。我爸爸认为上学期间开法拉利之类的车,都是不能自食其力的人,他们的能力未必能支持得起他们的消费水平。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德不配位”,他们是人不配车。 什么身份就应该开什么车。我有个伯父,私人时间一直是自己开迈腾出门的,我爸爸认为这才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对车也不敢兴趣。我想说的重点是,开法拉利不影响爱国,开日本车也不影响爱国。爱国与开什么车无关,买不起车也应该爱国。
——再答评论区。
很多人莫名其妙,说我秀优越。我很优越吗?只有我自己知道,在学校,在生活圈子里,我根本算不上什么优越的,有时候甚至很自卑。
另外我想引用评论区的一段话,统一回答你们这些黑国家的人:
你要是觉得国家不好就提出建议或者说明不足,一个劲跟那儿diss是最懦夫的做法
来自现居洛杉矶的 @Tong Su
“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中国现在依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在很多设施上离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很远距离,正因如此需要有人指出这其中差距在那儿不足在那儿,而不是像您一样可劲的阴阳怪气,中国改革开放到如今不过41年,还未满半个世纪,在这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都是在所难免的,遇到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跟那儿埋怨政府埋怨国家埋怨社会,这不是懦夫行为是什么?
评论区唯一的知音,现居洛杉矶的tong su,讲出了我们的心声。有些人不但出身不行,而且能力不行,更要命的是还不努力。只知道埋怨政府,看到有的人成功了,就呼天抢地,阴阳怪气。现居洛杉矶的tong先生的教诲,希望你们能谨记,不要阴阳怪气,有话直说。
9.11现居洛杉矶的 tong su禁言回归。我不再孤单寂寞。
希望大家记住:买服务的是人,卖服务的也是人
看见 @梁先生 陪坐轮椅父亲买鞋通行各种艰难的经历,以及 @Ron.L 说的加拿大他坐轮椅邻居轻松一人出行的状况,想起我以前吐槽过多次的帝都交通枢纽了。
位于东直门桥东侧的北京交通枢纽,是近郊出行的很多线路始发和终点。但是,这个地方不要说对坐轮椅的残疾人和老人极度不友好(不要以为我夸张,一会就知道了),哪怕是对带大件行李的普通人也一样极不友好,甚至有巨大安全隐患。
首先,这个枢纽最大的两个正式出入口,位于东直门外大街和东直门北大街,也就是大楼的南侧和西侧。我们先看最大的东外的南侧大门。
沿街全部人行道是全部金属栅栏拦死的,红色箭头是此处入口,那是几个你拖大行李只能举过去的S字型出入口,如下:
边上是公交车出入口,理论上禁止行人出入:
再向前,也就是东直门桥方向,是公交车站,是更复杂的凹字型出入口:
继续向前到东直门桥,人行道出入口非常狭窄,且有台阶,不保证轮椅可以过,但即使你上了人行道以后,你会发现你一定进不到公交枢纽,因为前方还是是凹字型拦路虎,参见第二图:
那就顺路线继续向北,走二环边的入口吧:
这种栏杆结构轮椅能过?而且栏杆后直接十几个台阶,没有坡道。
放弃吧,残疾人老年人不受欢迎,回去吧。
再向前,二环北端人行道入口是这样的:
我就不提人行道梯坎没有坡道都是台阶这事了。
那么,我这个异常熟悉此处地形的东直门纵队特种作战人员现在来告诉你,坐轮椅的残疾人老年人该从哪儿进。
首先,从地图上二环边香河园社区这个口,先拐进去几十米。
然后你会看见一个很闲人免进的入口,实际上这是是公交枢纽内部工作人员的停车场出入口,然后你不要搭理值班人员,直接冲进去,从正中间两个红灯笼之间那个黑不溜秋的洞口一直向里进,走到底会看见左手一个美食城入口,进去,一个S路线穿过美食城,出门你就到了公交枢纽大厅……正常人能知道吗?肯定不知道。敢走吗?肯定不敢。
另外还有个口子,是在东直门外斜街:
就是地图上最右上这个红圈那里,但是你如果不知道,你压根不敢走,因为那也是个车辆出入口,大批公交车哗哗进出:
在右侧那个黄背心身后,与红色环卫工人之间,是一条栏杆隔出来的非常窄的行人通道,而且里面直角拐弯处不保证轮椅能过。
其实你到了站台,也没法按规定排队上车,因为还是一样的问题,全是各种盘长纹栏杆,并且没有坡道。咱就不讨论轮椅能不能上公交了,我假设可以上吧。
我一直担心这种凹字型的出入口,会成为紧急疏散的拦路虎,一旦发生需要紧急疏散的情况,这些出入口就是鬼门关,尤其二环方向那个,很高的楼梯上直接一排凹字型出入口,大量人群疏散一旦堵住,发生大规模踩踏事件是必然的。我实在不知道这些出入口意义何在?有关部门论证过没有?考虑过坐轮椅的残疾人、老年人的出入问题吗?考虑过紧急疏散时人群的安全和疏散能力吗?
有人说紧急情况很少发生,所以不考虑疏散也合理。我就不理解了,昆明火车站造成上百人伤亡的那种事件,怎么就可以不考虑了?常年大规模人流聚集的地方,紧急疏散是必须考虑绝对不可以疏忽的重大问题。
话说回来,连残疾人老年人最起码的有尊严地生活和自由出行都做不到,还谈何生活便捷,不要有几个由民营企业搞的第三方支付和外卖,就膨胀到以为本朝生活便捷天下第一了。
我和很多人都说过,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是否真的富足,不是看最顶上,而是看最底层人民的生活。
ps:杠精真多,这么一篇讨论大型公共场所配套设施不健全的东西,愣有人要跟我扯什么灯塔国民主自由标杆和龙应台,不知道这些人脑回路都是怎么长的。
嗯,半夜外卖几块钱派送费,快递随叫随到,各种价格便宜生活用品。
你是中国人民,派送员,快递员,工人他们是不是?
说一个月4000单。你不知道你为啥被拉黑?
还特么一个月4000单,然后现在又一个月1000单,一开始说1000单不就得了?
然后呢?我找到我见过的最牛逼的,他说他们这行一般一周5-6天。
按他6天,一个月24天,他送了1272单,很辛苦的小伙子。我随便找几个骑手点进去。我这深大科技园,自己想想外卖订的多不多。
1000单?好像也未必大多数能做到啊。能章口就来的我见得多了,你以为我会浪费时间和你辩论?
我在加拿大,我有一个邻居,双腿残废需要终生坐轮椅,而且他还是独居,他一个人可以在加拿大任意穿梭,天天自己去超市买菜,坐巴士(没错,是自己一个坐着轮椅自己上落巴士),自己坐天车(类似地铁),自己去看电影,自己去逛博物馆, 自己去荒山野岭的国家公园野餐,还可以自己独自一人出门坐飞机去美国。不是因为他骨骼清奇能够用手走路,而是整个城市每个角落都有残疾人通道,他一个人也可以畅通无阻。
一个残疾人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忙,有尊严地过着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这才是生活的便利。
对于一个正常人,付款速度从10秒提升到5秒,这个有很大意义吗?这根本不是个事。弱势群体也能享受到的便利,才有资格叫真正的便利。
************ 2019.09.08晚上更新一波***********
没想到这么多人留言,所以更新一波,我这个回答无意引战,也没打算讨论什么爱国不爱国,更不想评论那些说我跪久了站不起来的无聊论调。
-------- 有些网友提到,我国自有独特国情,不能照搬发达国家,我们地大人多,我们还在发展中,我们已经进步了很多,看问题不但要横向比较,还要纵向比较, balalala.....
答主:毫无疑问,我们国家近几十年有了质的飞跃,毫无疑问,我们会越来越好,但是题目问的是我们是不是世界第一,现在是不是第一和你进步了多少没什么关系,和你实际国情没什么关系,只和你当下的国民实际生活情况有关。当然如果你生活只是淘宝,外卖和高铁,你又刚好生活小康生活在大城市,你说你便利程度世界第一我也没有意见。
---------有网友提到,资源有限,当然应该先把资源优先服务大多数人,之后再慢慢解决少数群体的问题
答主: 如果这仅仅是钱的问题,那就好办了,我觉得我们屁民就不用操心了,毕竟我们现在都这么有钱了,每年公款旅游和公款吃喝什么随便省一点就够全面建设无障碍设施了。但是我感到心寒的是,这可能不只是钱的问题,看看下面的部分回复,还有这个问题下的其他某些回答,在这部分人眼里,残疾人根本不配有人权,居然还有人说残疾人就不应该出门.... 看到这些回答,我真是很痛心,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人文关怀,你再多的钱投入下去,也只是面子工程。
---------- 有网友提到无障碍设施固然重要,但是二维码支付带来的便利也很重要,不能褒一贬一
答主:虽然我本人对于二维码支付什么不以为然,但是我这个回答没打算贬低移动支付,无障碍设施和支付系统没什么必然对立关系。我原本回答提到『支付速度节省了5秒』没有多大意义,是想说明一件事情。对于一个正常人,没有这些二维码,生活还是照样过,每次交易省下5秒,不见得你能创造多少价值。但是对于一个残疾人,没有这些无障碍设施,他们就是举步维艰,有尊严地独立生活都难,有没有这些设施对他们来说那是翻天覆地本质区别。两者谁重谁轻不言自明。
最后想说,评价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不是看他的上限,而是看他的下限,是看生活最底层的人生活状况。拿着二维码普及来满世界吹嘘,其实除了自嗨,又有多少意义呢。真正的便利,不需要既得利益的人自吹自擂,如果能够让弱势群体都由衷自发赞叹生活便利,到了那个时候,你是不是世界第一又有什么所谓呢。
光轨道交通这一点,咱们恐怕离西欧和日本还差得远吧……当然比美国是强多了。
高铁硬件是不差,但是还得对车次对号,提前老早去候车。
相比之下,在日本可以吃过中午饭,临时考虑去100公里外某市,于是当场坐地铁之类出发,换JR,(不用提前买票,去了现买),一个小时坐到地方,办完事了再坐回来吃晚饭。在英国也差不多。国内在软件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去过印度,做能源项目,客户是印度高种姓阶层,他认为印度是世界最发达最便捷的国家,理由很多。
比如,生活舒服,家里光佣人就十几个,想做什么说一声就行了。想吃什么司机马上开车就送过去,不想出去的话打个电话酒店就送过来了。跟中国不一样,中国的大款喜欢自己开车,印度的大款都是请人开车,自己不开,这是身份的象征。
印度的交通最好,近一点的地方佣人开车就过去了,远一点的坐飞机,从来没觉得不便利。印度高层说英语,全球哪儿都方便。
物价也便宜,农民种田,粮食也便宜。还可以吃到国际上各种新鲜的水果,佣人给你洗好了送上来。
公司的事其实也没那么操心,国家垄断行业,挣钱很容易的。假如我不做这个行业,印度人民就没有电力使用,我是他们的大恩人。
印度是世界上最便利的国家。
我突然想到:街上那些皮肤黝黑,瘦得皮包骨头的人呢?他们生活便利吗?
他一楞:他们?他们不是人,他们是不可接触的。他穷他就有理了?你不要这么道德婊,你要有富人思维!
他们不是人绝非一句调侃,这是很多印度人的共识。
您对“便捷”和“第一”两个词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二十多岁的年轻女性,差一点儿就要随地小便了,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周围林立的写字楼,一层二层大多都是银行、证券。每一家银行都没有厕所,每一家餐厅的服务员都告诉我厕所正在打扫暂停使用,每一栋写字楼的门卫都告诉我卫生间坏了。
真特么便利!!
残疾人设施就更不用说了,你们生活中见过几个残疾人?? 中国残疾人那么少? 因为他们出不了门!!!!!
不就是快捷支付最快吗?那又能怎么样呢?刷卡等出单子多花十几秒,省下来多少个十几秒时间才能够呼叫工作人员刷卡使用无障碍电梯?
快递外卖真的很方便,我超爱的。但是,对于骑着电动车在车流里穿梭,为了赶单子连交通安全都顾不上的送货员来说,生活便利吗?他们连生存都很不易了,谈什么生活???
老幼病残孕还有底层穷人,都是中国人,不能忽略了他们来谈中国人的生活。这不是少数群体,绝大多数女性都有孕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经历幼小、伤病和衰老。
啥时候老幼病残孕都能自在便利的生活,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他们自如的身影,随处可见轮椅假肢工作犬,见得到挂着氧气逛商场的老人,随处可闻婴儿啼哭,那才是便利的生活。
本来想下载一个Word文档,再开机一看,居然连手游模拟器都给我装好了,还有十几个爆款广告,甚至怕我中毒,连杀毒软件都给我装上了。非常便捷,一步到肾。
到现在都没删掉。
其它答案里,大家都如此自信的首先已经确定了“中国便利度是世界第一”的前提,回答重点多在中国为什么如此便利的角度上,可能是有点本末倒置。
我并不这么认为,比如我觉得,中国可能没有哪一个城市便捷度能超过曼谷。
这一两年旅居世界各地,刚刚从曼谷居住了15天回来(第四次去)。
为什么我觉得,中国人很引以为豪的生活便利,在一些东南亚城市特别是曼谷面前,显得有一些些的不堪一击或者留于表面呢。
其实食住行,我都觉得曼谷的便利度,高于中国可能“最便利和发达”的上海。
在“行”方面,曼谷有个很大的问题是轨道交通少,很堵车。
但如果你想打车,虽然不太安全,毛细血孔般的布满曼谷的摩托车的士(用泰国的叫车软件grab随时能叫到),比现在叫滴滴动不动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中国大城市,要更加的“便利”。
这15天,不管是叫摩的还是计程车,我没有等过超过5分钟的情况。
在这篇文章里,我最想讲的还是“食”。
中国的互联网改变很多领域的过程,其实永远只是改变渠道,而不是本质,不是供给端本身。互联网对于金融,对于饮食业都是如此。
互联网最发达的北京,出品过很多网红餐饮店,后来大部分都倒闭了。 一是北京本来就不是出美食的地方,而是餐饮的根本是味道和食材,靠渠道和概念,多数是“花架子”,是不可能有突破和成功的。
曼谷在吃方面,有很多让我感动的点,先不说我去过的各类体面,有设计感的咖啡馆和米其林,也不说便宜却不难吃到令人感动的street food
我只说超市和便利店 这是我在曼谷一个大超市买的水果,全部加起来只要50,吃了三天才吃完。
重要的是,对于我这个懒人,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为什么发达的中国的大超市乃至便利店,至今没有这种服务?
外卖现切水果店,很多是把烂水果给你送过来,比起超市里这种你肉眼可见的现切水果然后挑好买回去,后者质量控制要强太多,而且远比中国的外卖现切要便宜。
我们国家不是人工很便宜吗?为什么没有人做这种水果预处理的生意?
第二,便利店的饮食。中国的全家711的那些加热盒饭,完败于曼谷的711
你能吃到任何的东西,在曼谷711,我下面第三张图,有烤三文鱼,大虾混沌,炖猪肉。
三样加起来人民币42块钱(泰铢升值前要更便宜,30多就能吃到食材这么扎实的食物)。
我今天懒,从拿到这些东西到回到酒店,只花了10分钟。
曼谷的711,隔100米就有一个,也就是说全天24小时,任何时候你都能在半小时内,吃到热呼呼炖猪肉,三文鱼和虾饺。而且很便宜。
食物的本质不就是这样吗?食材,味道,方便。看起来很遥远的现切水果和海鲜,想吃就能马上吃到。所以我们引以为豪的互联网外卖带来的食物幸福感,在这些面前,其实很不堪一击。(特别是取消资本烧钱补贴之后)
我们拆掉了很多的路边餐饮小店,不让出现street food, 深夜能在全家吃个放了几天都不知道的淀粉制品关东煮就已经很“幸福”和“便利”了——我们对于食物幸福和便利感的上限,还是太低了。
我到上海那一年,娄山关路是非常有烟火气的一条街,每次从地铁站出来回家的一路上,各种食店,即使不购买,都会心生温暖。
去年搬走时,娄山关路早就已经冷冷清清,围墙封街了。跟上海很多曾经有人味的街道一样。
以上就先罗列两点,其他更加便利的方面在一篇回答中不好一一言尽。(当然,曼谷的堵车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
所以,流传于知乎这么久的,中国便利性百分之百的全世界第一且不可质疑,我其实不太理解,这样的盲目自信是从何而来的?
至于台北,东京这些其它亚洲部分城市的便利性之高,而且是骨子里的便利度而不是花架子上的炒概念式的便利度,相信多住过一些时间的朋友们也都能懂。
以上。
后话:以上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还请大家不要争吵,撕逼。我知道很多朋友会拿“无现金支付”来证明便利,而我仍然想预见性的回复一句:在加美新澳这些国家的时候,我就基本没用过现金。
此外,我说这些,其实有一个小私心,就是仍然想扭转扭转网络上现在,只能说中国好,不能说我们一点点不足的言论倾向。就像我写朝鲜,有人说我讽刺中国;我写蒙古,有人说是蒙吹。
批评早就已经慢慢绝缘,吹捧成了绝对正义,成了文章10W+的基因与原因。
我有多爱这个国家,就多有动力去在旅行中找出国外比我们优秀的那些点滴,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进一步前进的方向。
其它相关回答:
更多环球旅居的深度见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西洋鳗鱼”
原创不易,感恩您点个赞,谢谢。
人有三急,尤其是小人
等公共厕所和餐馆厕所不需要自带手纸再说便捷。上个月回国带女儿让她冷不防上了几个没有纸的厕所。
目前目测只有挂名国际机场的地方上厕所不用担心没有手纸。
这问题说明,某乎已经彻底从怂逼转变为马屁精了。
反对。我认为印度人民生活的便捷程度才是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只不过是有便捷的外卖快递餐饮等服务。但是印度人民家庭都配备有私人管家、佣人、厨师、保姆、清洁工、司机。中国人民想吃东西或者购物,但是至少还需要在家等着外卖小哥或者快递小哥骑着电动车在暴雨中送过来。印度人民想吃餐饭,直接招呼家里的厨师去现做或者招呼家丁去买就是了。由此可知,印度人民生活的便捷程度远超中国人民。(((((
挺便捷的啊,买东西不用去商店,也不用做饭,打车随传随到不用等,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去银行排队,这些时间几乎无限制地帮人省下来了,便捷得很。
可省下的时间到哪儿了???
省下了这么多时间,你本该有更充裕的时间去享受生活,至少保证睡眠吧。你有么?
到最后,生活的便捷到底是服务我的,还是为了让我心无旁骛服务资本家的,你心里没点AC数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