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不会,我们只会被当成chinese bot,然后通通被ban掉。
现在在华外国人有约百万,单上海就有21万,而美帝人在华更是超过了7万。
不是旅游的,是留学、工作、涉外婚姻等常驻的。
讲真,带清当年要是有这个涉外留学工作人数,早特么改革了。
他们本国国民都不能扭转fake news的对华抹黑,我们着急又有啥用。
其实回看我们自己的历史就知道,这种形象最重要的并不是对方的宣传,而是自己的选择。
我国也有过以欧为师(洋务运动)、以日为师(清末立宪)、以美为师(辛亥革命)、以俄为师(新民主主义及共产主义革命)的过程。
每次换个新老师,知识界都觉得找到了偶像,亦步亦趋就能解决现实问题。而文化界则会掀起一轮新高潮,从服饰到电影到小说,渗透民众。
《围城》里就写了这种国别路线之争,杨绛先生还在《将饮茶》里补充:那时候留学是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宝塔结顶”,去哪可是头等大事。
自上而下认可你的国家路线,这才能从根本上改观。
说到底,欧美当下对我国的种种奇谈怪论,绝非是什么“culture shock”,而是实打实的路线之争。
人家对你的偏见,不是因为信息交流不足(虽然这个因素仍然存在),而是人家彻底否定你的路线。当一个人发自心底地认为你的生活方式是失败的错误的,你要如何和丫做朋友?
你的所有成功在对方眼里都是短暂的、可疑的,你的任何失误都是必然的。
虽说事实胜于雄辩,但人的生命和理性都很难用来丈量国家和民族这种量级的对错,这种偏见将老而弥新。
真正的改观,我个人认为,还是得等到路线切换之时。
我们到今天还是有普遍的崇美情结,就是因为我们大量社会实践还是在努力薅美帝的鹰毛(不丢人,毕竟人家现代化时间比我们久)。如果想让美帝真的老老实实看待我国,那也必然得等到他们开始“参照”我们的路线。
老x登前段时间的“新基建”,推上油管上就有不少大V在嘟囔:成何体统,这不是在抄中国么?
但为了给老x登找场子,他们又不得不找角度来论述重视基建的合理性,其中大量例子又不得不是中国,于是评论区里漂浮着尴尬的空气。
自内而外、自上而下,这在政治意识上是最有效的改造。
中美彼此的形象,虽然战术上会受到彼此宣传水平的影响,但战略上还是同一个问题:
谁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充斥着问题,但对中美这种体量的大国,真正的问题从来就是自己。而且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拉近,尽管体制差距巨大,但两国民众关心的问题都会越来越趋同。
都是越来越标准化的打工人嘛。
美帝玩得好了,就灯塔一点;中国玩得好了,就自信一点。到最后就是看两国谁的对方成分高、谁就能更正眼地看谁。
但是吧,也不要对这事抱什么期望。
因为就算两边都正眼互看,矛盾还是矛盾,无非是更冷静客观地看待对手而已。
谢邀,结果如何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提议实验一下,毕竟实践出真知,不知道可否?
为啥总有人以为说让全部中国人都能翻wall的话就会教老外做人?
所以你们觉得建wall是为了保护老外的?
能不能说话带点逻辑,难道海专精还不如你?你们这种态度简直是侮辱北邮方校长的一生功业。
你在墙内看到长期控评的环境,铁拳之下无所不能,就以为异地作战也能寸草不生。单是中文圈那帮人的玩法分分钟能把你气的半死,而你发现举报机制根本行不通,况且你们能因为三言两语就破防想要铁拳介入,在无限制格斗下会很吃亏,而且也不是真的无限制,推特拉偏架的。早期搞不清楚他们机制,会陷入被动。而且你们人肉他们也没多大意义,隔着一片海,就是他躲在香港你也没辙。
水军轰炸对于身经百战的老兵也不过等闲,典型没碰过硬的,有的就是有精力一一对线,能把你在乎的那些英雄伟人全部辱个遍。什么?你说也辱他的国?也许他们辱得比你还狠。相比推特,p站没清视频前,我很喜欢看那里关于键政的对喷,暴躁间又带有几分滑稽,在p站居然不干正事。当然,那里曾经也有很多被和谐的视频,能让粉红瞬间破防那种,防御力偏低是红方一大劣势。
这还只是中文圈的情况。
英文圈我是不太懂,不过那边的暴民显然也不是什么弱势群体,终日键政互喷,部分暴民单兵作战能力应该不弱。但面临有组织袭击会处于劣势吧,我对国内网友动员能力有信心。
我最担心的是年轻人接触到那些信息,真的不会转变立场吗?当然啦,现在双方有一定程度此消彼长,不像从前那样空虚。只是存在一定风险,不可盲目自信才好。
至于为什么我会去看推特,最主要当然是去观摩女菩萨。
谢邀,不会
举个栗子
2019年香港动乱期间,许多人跑到推特里为中国说好话、说真相,一时间推特里黄丝和蓝丝的信息,并驾齐驱不分伯仲
结果,推特直接说你这是“被控制的虚假信息”,全部封了
现在推特还留着当年的声明
这些写事实的全部被封,黄丝文宣纹丝不动
裁判运动员都是他,你怎么打?
我只知道推特上面的H内容会成指数增长……
所以很多人以为墙是用来隔绝政见的,我觉得不是。
墙的最大效果是用来隔绝海外H网站的。
一旦墙没了,海外的H网站可以随便上了,那么最大的问题可能并不是什么舆论战争这种无聊的东西。
而是众多国人终于发现可以有地方可以和别人毫无忌讳的交流H了!
所以真的推特可以无限上了……
能有多少人还在乎和别人键政口水仗?
至于说能不能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看法?
当然能,太能了。
他们会看到中国人关于H的热衷,以及孜孜不倦的热情。
总而言之——
都没墙了……谁会把大笔时间浪费在键政上啊……
我举双手双脚支持中国人无阻碍地上推特,上油管,用谷歌……
别前怕狼后怕虎的,说[不可能改变],没试过,怎么能知道呢?
支持,冲!
问题是……我怎么还是上不去啊?谁不让我上这些网站啊?
1.你还是先担心你自己对中国的看法吧,到了推特那种地方,没了塔帮你筛选,那跑去推特的中国人会发什么内容就不好说了。说到底,你在境内互联网看到的东西是塔筛选过的。
2.是的,他们大概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井底之蛙,见识和逻辑都这么捉急。参照当年nmsler出征外网结果被泰国人戏弄。说实话,【】原本就是战五渣,没了塔的保护战斗力拉胯到不能看。
无端联想
如果这时候有个外国人在一个中文圈子里说了违法种花家法律的话(我说的造谣 别想其他的) 找网警还抓不了
到时候此类言论随处可见 危害性极大 你还会挂念教育外国人这件事吗
又要去教泰国人民忠君爱国?
这就是包括金政委在内的人犯的一个轻浮的错误。
最爽的岂不是某离岛!
吃亏吃在哪?
我们的人不能造谣,连你说实话人家都封你的号。
而某离岛呢?几乎每个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造谣,大行其道。
人家的逻辑就是,造谣越夸张,越有收视率。
油管上有个SHIT-HOLE频道,成天胡说、造谣,以前评论区被骂成翔。后来索性评论一关,放飞自我地去造谣。其他频道都骂它。哟,没想到,越骂越火,前去围观看热闹的越多,看看这个货如何胡说和造谣。然后发现,发不了评论,悻悻而回。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如果大量涌入,那简直不是被割韭菜,而是被用联合收割机割麦子。
然后你普通人发言论,系统把你当BOT禁掉。
你想当大V,你就必须按照它们的套路来,否则等你粉丝多了,某天突然给你关掉。你想着这种风险的存在,也只能顺从他们。
我为什么主要说离岛?
因为语言问题,你进了推特、油管后,系统默认给你喂的就是离岛和车轱辘那帮人。
不要犯幼稚。
“这不是我想要的中国人”
推特那么难用,冲进去干嘛?
窗口期已经过了,现在这么弄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信息差已经拉开了,且现在中国市场对于国外平台来说已经开不出“好价码”了(像几年前脸书那种示好希望进来大陆的企业,在现在的情况下,不太容易再有了)。
国内外网民基本都是各说各话,很多时候关注的新闻都不是一个,现在已经不是约个时候找个场子“对线”或者“XX标准大讨论”能解决的问题了,很多时候彼此都会陷入“以为自己是个王者,结果却是青铜”的尴尬境地。
唯一有效的民间“文化输出”,其实就是社交平台的跨文化交流,哪怕是各种日常“晒晒晒”,如果能有大量国人和平友善地参与到外国人的不涉政文化圈子(像是热门游戏、电影、动画和音乐之类),慢慢地距离感就会减小不少,并渐渐获得一些市场份额和随之而来的话语权了。
这里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可笑看法是观察者网、环球等特意挑出来给你看的。外国几十亿人,上万家媒体,专挑出一些没文化的看法不是很简单么。
真正很敏感的,揭露你懂得的新闻,你让观察者网有种转载试试看
对于那些和你使用同一个社交平台、运用同样的语言、经历过同样的历史经济背景与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的信息茧房受害者们,你有成功扭转过他们对你的看法吗?
而对于那些声称你是信息茧房受害者并意图“扭转”你的人,你有顺着被他们“扭转”的方向、改变过你对他们或第三方的看法吗?
让人类学会尊重事实还不如教他们去念佛,每天重复一百次“梦幻泡影,亦复如是”。
你看看物理学这种能实实在在地带来神一样力量的东西人类都学的如此痛苦,还一个个的成天指望着启蒙别人,启蒙个锤锤。有这时间不如去学认知科学,看看你以为是事实的东西都是些什么鬼玩意。
武器的作用只有两种:牺牲与毁灭。总体舆论战的结果就是社会层面的大规模战后创伤,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可就再也收不回去了。
饭圈已经替我们出征过了,战果斐然。
当初吴亦凡还半火不火的那会儿,他的团队发动粉丝在美国iTunes上刷榜,一不留神撞上了A妹的新歌,就出现了这个状况,没见过世面的美国人震惊了。
-Kris wu?Kris who?
然后就有热心群众解释,这是个加拿大的炮王,在中国有很多粉丝,是她们刷榜刷出来的奇葩结果。
没见过世面的美国人被科普以后继续震惊中
-加拿大有小jb已经够丢脸的了,中国人不要脸的吗,这样作假居然不嫌丢人?
这就是“中国人大幅涌入国外网络”造成的影响,让外国人成功的形成了某种看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