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在中国,摇滚算不上主流音乐?

回答
在中国,摇滚乐之所以未能像在西方某些国家那样成为绝对的主流,背后原因复杂且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的简单断定。这背后牵扯到历史的沉淀、文化土壤的差异、产业环境的制约以及社会心态的演变等诸多因素。

首先,我们得回到历史的源头。摇滚乐诞生于西方,它是一种带有反叛、质疑、宣泄甚至些许不羁的音乐形式。在中国,自改革开放初期摇滚乐悄然传入以来,它就带着一种“舶来品”的身份。而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人们渴望新鲜事物,但同时也带着审慎的态度。摇滚乐所传递的某些精神内核,比如对现有秩序的挑战,对个体自由的强调,在当时社会整体氛围中,更多被视为一种“小众”的文化符号,甚至是边缘的表达方式。与当时主流的歌曲所追求的积极向上、集体主义、宏大叙事等相比,摇滚乐的直接和粗粝,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接着来看文化土壤的差异。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音乐审美上也更倾向于旋律性强、意境悠远、歌词富有诗意或哲思的作品。无论是民乐还是流行歌曲,很多都强调“韵味”和“意境”。摇滚乐的特点则是节奏感强、吉他失真音色突出、演唱方式也更具爆发力,它的情感表达更直接、更原始。这种音乐形式与国人传统的音乐欣赏习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欣赏不了摇滚乐,而是说它没有像那些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旋律和情感模式那样,迅速渗透到主流的音乐审美之中。

再者,产业环境的制约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在中国,音乐产业的商业化发展起步较晚,且早期高度依赖于唱片销量。摇滚乐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现场演出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但早期中国的演出市场并不成熟,大型商业演出机会稀少,这限制了摇滚乐的传播和商业化运作。相比之下,那些更容易制作、更易于在电台、电视等渠道传播的流行音乐,在商业推广上占据了更大的优势。此外,音乐平台的版权保护问题、盗版猖獗等现象,也让许多摇滚音乐人难以获得与其付出相匹配的回报,进一步打击了他们创作和发展的积极性。

社会心态的演变也对摇滚乐的主流化进程产生了影响。虽然摇滚乐本身带有反叛精神,但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中国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年轻人的思想也更加开放。然而,与西方社会那种将摇滚视为一种长久的反叛姿态不同,在中国,摇滚乐更多时候被理解为一种青春期的荷尔蒙释放、一种短暂的情绪宣泄。当人们成年,步入社会,承担起家庭和事业的责任时,摇滚乐的某些激进表达可能就不再那么契合他们当下的生活状态。与此同时,许多曾经的摇滚青年也可能选择将摇滚乐的情感融入到其他音乐风格中,或者在其他领域寻找表达的出口。

当然,说摇滚“不算主流”并非意味着它在中国毫无影响力。事实上,在中国摇滚乐拥有着一群非常忠实和热爱的听众,并且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从崔健、黑豹、唐朝等开创者,到新裤子、痛仰、万能青年旅店等新生代乐队,摇滚乐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近年来,《乐队的夏天》等综艺节目的出现,更是让一些摇滚乐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将摇滚乐带到了更广泛的公众视野。

但即便如此,与那些占据音乐排行榜前列的流行歌曲、嘻哈音乐、说唱音乐等相比,摇滚乐在市场份额、大众认知度和文化影响力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并非是对摇滚乐价值的否定,而是它在中国特定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下,其发展路径和主流化程度的自然结果。摇滚乐在中国,更像是一种坚持自我、不断探索的文化力量,它可能不总是占据舞台的中央,但它始终在人群中回响,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它或许不是“主流”,但它绝对是中国音乐版图上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鄙视高伪青年、愤怒群众、老师叫兽、题主以及目前以上所有回答者。对二手“摇滚”的迷信一定要破除。听众不成熟,流行音乐难发展。


====

“Rock”从诞生那天起;自Blues到Avant,唯一的内核是“融合”。没有任何一种曲风流派不是融合而来,这是历来成功音乐家的本质。

自 2003 年起,记录的单曲总数超过 86,274,317,222 首。 这些音乐大约可以播放 672,992 年。
——LastFM

那些很早就被媒体小报、老师叫兽洗脑了;思维僵化且嘴比脑快的,你自生自灭吧。春风少年的,不要让xx党短浅的认知和不成熟的态度阻碍你接触“新音乐”,老师叫兽的观念已经过时了,这不是30年前了。喜爱音乐与摇不摇滚无关。与XX精神更无关。听歌,听什么歌只是在表达自己的“品味”而已,跟穿衣戴帽,食物喜好没有分别,你可以表达你的个性,但你不能表达你的任性和无知。有事没事上来就知道一句“摇滚”,你是卖茶叶蛋吗?我只能说在我看来,听音乐上,你是品味最低的那群。玩音乐的在做音乐还是在解恨?听众是在听音乐还是在解恨?就反映了国内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就产生了题主和题主“周围朋友”的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现状。


一、辟谣

“摇滚乐”就是主流音乐,即“Pop/Rock”,5、60年前的东西,再平常不过。

听了两张半唱片还给听孤独了,张嘴就会说XX牛逼,XX经典,XX反叛,这可真俗气,你就像猴子见到了树。不知道这玩意从哪来又到了哪里去,无根之木吗?只知道媒体小报灌输给你的“答案”四处张贴刷存在是吗?既如当初别人贴给你那样。追星族的另一种形式。现在已经不是“摇滚乐”在国内是否主流的问题;而是“成年人”与“非成年人”的对立了好吗,有识者与无知者的对立了好吗,你是听歌啊,还是解恨啊?

甭管怎么说,你得先有最起码、最基本认知;

首先,“摇滚乐”是现代(西方)流行音乐的一个音乐流派"Pop/Rock",仅此而已。我们现在听到的几乎所有中国(你也可以说港台、日韩……越南)流行音乐其实都是"西方流行音乐"。其次,西方流行音乐的根源就是西方传统音乐,古典、民谣/民俗音乐;不断发展融合到今天,成为了主流音乐形式。为什么?因为近现代,非西方国家民族(比如中国)的流行音乐(传统音乐、戏曲、民谣等)随着传统文化衰落而没能持续蓬勃发展,与当代人情趣脱节,目前看,我所知的只有印度、日本和拉美把本民族传统音乐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产业,大众也喜闻乐见。

认为xx音乐是小众的人;

什么是小众?自己录几张放地摊做做副业,发给xx电台,摆在某某书店,某某文化单位限量制作几个拼盘,那才叫“小众”,但凡签约发行了,赚版税了,有商业性演出了,这就特么叫“大众”,区别仅仅是你“卖”的好不好而已!当然,你可以挂着“摇滚”挂着“小众”卖噱头,诱拐叛逆期躁动症中二。

二、摔盆

引用

夢旅十方

的回答;台上是疯子;台下是傻子。

有商業標準的東西才能成為主流,中國搖滾有什麼商業標準?早年間中國搖滾樂手鄙視商業的行為就是為自己不具備從業素質找的擋箭牌,還有一大群智商堪憂的聽眾支持他們這種腦殘行為,充分體現了台上的是瘋子,台下的是傻子。。。而且,長得帥的都去玩流行了,搞搖滾的真心很少有帥的,好不容易遇到個帥的還有可能是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十毒俱全,實在讓人難以心生好感,人家還把這些當成搖滾精神,你讓商業怎麼去正面宣傳他們這種德行?不把搖滾樂當成數理化去學習、不提高個人生活素質,再過50年,中國搖滾都沒戲~~

闻檀眠 回复
Joni Mitchell,我鄙视商业。Blue狂卖800万
某中国地下摇滚乐队,我鄙视商业。专辑狂卖80张。

小报、老师、乐手、信徒;告诉我你们鼓吹的“摇滚精神”、“反叛”是什么?除了跟中二装逼,核心在哪里?别回答我“说不清,你不懂”;说一千道一万,不就是某个国家在70年代的经济衰退,和另外一个国家6、70年代的国内反**战思*潮吗?嗯,好,你说还有这个思潮,那个思潮,请问,这些进入大众文化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剩下的无非就是表达个人情趣而已。是啊,还有打破常规、融合创新、质疑权威这些“精神”,你们有吗?搁哪了?拿出来让我瞅瞅。千百年来思潮多了去了。不光“摇滚”这个东西能扯,国人很多方面都是这样,迷信总是可以吸引信众。

自己别有事没事就赶脚明月照沟渠行吗?自打有“摇滚乐”这个东西那天,它就是大众娱乐,就是平民文化。那为什么“摇滚乐”在中国这么装x的存在着?进而;为什么国产“摇滚”乐总是学老外,不出30秒必然找到由来。

中国还有制作人、乐队经理吗?XX跟Bauhaus一样的Goth Rock,XX学Cabaret Voltaire,你听不出嘛?35年前的东西!对,我说的就是这种软文:

如何评价重塑雕像的权利?

最近居然还腼脸说“玩摇滚就要唱英文”这种少年儿童言论,你都能把我笑死,还有那些捧臭脚说“XX乐队不错了”,“中国能有XX这种乐队不易了”,哎我操,那照这么说,中国就没烂乐队的啊,就都是有建树的乐队了啊,那请问,为什么中国Pop/Rock在世界上没半点影响力啊?呵,这不是唱歌比赛好吗,不用卖同情,再说了,你装逼那会干嘛去了,融合、创新是艺术家最基本的素质好吗。)

和那些互捧臭脚自称“乐评人”老师叫兽的人,就这水准的“主编”?

Downtempo和dub techno有什么区别?

Disco、Drum&Bass、Electronic、Techno、Trance、House之间有哪些异同及影响?

为什么现代电子舞曲大部分采取小段反复重复?目的是什么?重复次数是否有一个合理值,接近听众的接受范围?

就这水准的“高冷乐评人”?

如何区分 Grunge 摇滚和 Garage 摇滚?

都是嘴大脸皮薄的人,我都不好意思举了。中国99%的“乐评人”码的字没什么参考价值,观念上就低幼。

没法表达自我,不认同支离的传统文化和被操作的当代文艺;嗯,没法刷存在感。居然还有人说这玩意是“亚文化”,那你就永远亚下去好了,再病一点。甭把自己生活中的无知、狭隘、性格缺失解释为“因为我听/搞摇滚”好吗。这就是原因。听音乐的人偏执。别让春风少年在对着你那装深沉的死样子和那一地无畏的xx党敬而远之好吗。虽说从中国生出了“摇滚”那天就是跟时局扯没完的关系,但你不能30年了,不去致力于音乐,还特么致力于发展愣头青啊,你是听歌呢,你还是解恨呢!

再说;你玩好了嘛,你就开始装了?抄和盗是两回事好吗。NIN之流把EBM拿去搓了点吉他进去就特么叫“Industrial Dance”了,你要能抄到这份上装装x也行。虽然这也是个烂乐队。我说我不知道什么狗屁战车乐队,你还笑了,那我呵呵吧。虽然你留了个长发,挺像那么回事。

“Rock ‘n’ Roll“这个东西怎么来的,大家都了解,简而言之一句话;“Billy Boy”+Blues=Rockabilly,白人二流子(Elvis Presley)玩Blues而已。“Pop/Rock”的发展一直都是融合融合再融合。“摇滚”这个东西所代表的文化层面,说实话,国人才是死忠,把“摇滚”捧成爹,金属党、朋克党、舞曲党;国产三大推土机。其实老外在70年代,Native Rock没落(Blues/Jazz Rock、Hard/Glam Rock……不要跟我提British Punk),新音乐出壳,已然“Rock is Dead”;无论是音乐还是曾经承载的精神(每次听到性格缺失中二怒喊“摇滚!”我就心颤)。基本这之后的一切可称“Alternative/Indie 非主流(传统)/独立”,以区别传统“Rock ‘n’ Roll”的音乐类型而已,不用一说“ Alternative 另类”这名词就亢奋,你把Alter native拆开是什么意思?这词比我键盘Alt键显逼格吗?别什么都捧成爹,迷信源于无知

三、抡抡国产“摇滚信徒”,打击高逼格

那些个听“Post-Punk”的,你到底搞清楚是啥玩意不,你先把Proto-Punk、Punk、New/No wave、Post-Punk、Goth/Alternative搞清楚再来吧我说,别死揣着个Joy Division嘴里嚷嚷“后朋”到处现眼了。国产朋克党最难缠了,整个浪的无知当个性,你那British Punk顶多算一孙子辈的,搞清楚好吗,你说这什么年代了,你还一身桌布加一刺头,现在越南正时兴呢。

嘿嘿,金属党我就省心了,等着你自生自灭就可以了,其实早都没你们什么事了。

哎呦,是不是该轮到数落下“Shoegaze”了,咱把它留在90s多美好,你非要掏出来,你不知这玩意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你就知道酒吧里捻着杯假酒装高逼格,“Shoegaze 自赏”俗称“盯鞋”;接下来最有望变成新xx党的音乐形式,高伪青年最爱。“Shoegaze”连曲风都不算,演出形式衍生出来的名次罢了,90s时候你干嘛呢我请问,对,包括那些个现在还抓住Dream/Noise Pop、Sadcore病的无法自拔的。

到Britpop了吧,我说我不听这么娘泡的歌,你不乐意呗,我说他们把扭屁股发扬光大,你不乐意呗,我说你有棵小受的心不是贬义。你是一个特值得爱的人。

“Post-Rock”,你瞅瞅,这是一个多么开放、先进的观念啊。它的内涵代表着一个发展契机;新的融合与创造,而不介于格式。你不去融合挖掘中国传统民谣、曲艺,创造自己的“Post-Rock”流派,却依然照搬老外痴汉曲,你搞那摇滚有啥用?

在往后的Hip-Hop、Grunge这些个,我都不好意思念叨了,脸红。嗯,Darkwave 、EBM、Coldwave、Minimalwave、NDW等等这些个就不骂了,基数太小。有空多听多接触点东西吧,没事少扯什么摇滚,什么Rock,什么Pop,甭在我跟前喊这些,喊了,我就骂你,因为我觉得是你先骂的我。

四、附录

贴几个新专,与以上发痫逗趣无关;

挑时下主流的,媒体高光的,听众高投的,整体质量高的三高说吧;最先肯定说Beggars Group贝格集团了,旗下4AD、Rough Trade、Matador、XL、Young Turks,传统大厂。



Beggars、Factory、Rough Trade开创了Goth/Alternative/Indie,影响了整个8、90s。只要是跟黑冷孤高空迷什么的沾边都可以算Goth的延伸,举例说Cocteau Twins,源自Goth Rock(参考早期专辑),之后发展出Darkwave、Ethereal Wave、Dream,对主线任务影响巨大,后来的Noise Pop、Sadcore、Shoegaze、Neo-Folk等等都是这些的延伸。8、90年代Rough Trade发型The Smiths、Depeche Mode、Fad Gadget、Mazzy Star等等。90s中后Matardor接棒Indie,Yo La Tengo、Cat Power(别问我为啥不说那瓦那等等,对主线情节影响不大),不过这会整个流行乐都是颓势,就不说了,大家也都熟悉。00s之后Rough Trade、XL、Young Turks的“新Pop”崛起,呵,宗旨依然“发掘新音乐,并且卖钱”,格莱美都被贝格旗下包了(Daughter、The National、Vampire Weekend、Lo-Fang、Future Islands、Adele、Arcade Fire、Belle and Sebastian此类自动屏蔽,如下都照此原则)。

Not Not Fun厂;合成器女侠聚集地,Dream、Neo-Glam、Shoegaze。喜欢复古的肯定要听Sacred Bones Records骨头厂,能量上堪比“90s 4AD”了,基本就是Psychedelia、Goth、Noise、Darkwave了,爽快。Weird和Minimal Wave两个主推Coldwave和Minimalwave的厂,新老都有,整体质量高,基本就是70末至今Minimalwave发展史。Italians Do It Better,强力新厂,近几年基本每张专辑必上Allmusic、pitchfork听众投票榜,估计国内也该潮了吧,但是国内缺呆萌高冷女声。

Beggars Group,Electronic Dream、Neo-Soul、Blues、Indie…

Gang Gang Dance - Eye Contact (2011)

itunes.apple.com/us/alb

Grimes - Visions (2012)

itunes.apple.com/us/alb

Willis Earl Beal - Nobody Knows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King Krule - 6 Feet Beneath The Moon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Gil Scott-Heron - I'm New Here (2010)

itunes.apple.com/us/alb

Warpaint - Warpaint (2014)

itunes.apple.com/us/alb

Chairlift - Something (2012)

itunes.apple.com/us/alb

DARKSIDE - Psychic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Not Not Fun Records,Electronic Dream

LA Vampires & Maria Minerva - The Integration (2012)

itunes.apple.com/us/alb

White Poppy - White Poppy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Peaking Lights - 936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U.S. Girls - Gem (2012)

itunes.apple.com/us/alb

Maria Minerva - Histrionic (2014)

itunes.apple.com/us/alb

Sacred Bones Records,Psychedelia、Goth、Dream、Noise、Darkwave…

Zola Jesus - Versions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Lust For Youth - Perfect View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Vår - No One Dances Quite Like My Brothers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Föllakzoid - II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Marissa Nadler - Marissa Nadler (2014)

itunes.apple.com/us/alb

Wymond Miles - Cut Yourself Free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Psychic Ills - One Track Mind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Moon Duo - Circles (2012)

itunes.apple.com/us/alb

Wierd Records (Very Rare),Minimalwave、Coldwave、Darkwave

Automelodi - Automelodi (2010)

itunes.apple.com/us/alb

Led Er Est - Dust On Common (2009)

itunes.apple.com/us/alb

Frank (Just Frank) - The Brutal Wave (2010)

itunes.apple.com/us/alb

Frank Alpine - Frank Alpine (2011)

itunes.apple.com/us/alb

Kindest Lines - Covered In Dust (2011)

itunes.apple.com/us/alb

Minimal Wave Records,Minimalwave、Coldwave

Medio Mutante - Inestable (2008)

Minimal Wave Records

Innergaze - Mutual Dreaming (2012)

itunes.apple.com/us/alb

Autumn - Synthesize (2011)

itunes.apple.com/us/alb

Polyphonic Size - Earlier / Later (2014)

itunes.apple.com/us/alb

Facit - Mat Åt Duvorna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The KVB - Immaterial Visions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In Aeternam Vale - Dust Under Brightness (2012)

itunes.apple.com/us/alb

Ohama - The Potato Farm Tapes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Martin Lloyd - L'amant Electronique (2010)

itunes.apple.com/us/alb

In Trance 95 - Cities Of Steel & Neon (2011)

itunes.apple.com/us/alb

Ruins - The Art Dance (2011)

itunes.apple.com/us/alb

Italians Do It Better,Neo-Disco

Chromatics - Kill for Love (2012)

itunes.apple.com/us/alb

Glass Candy - B/E/A/T/B/O/X (2007)

itunes.apple.com/us/alb

Desire - II (2009)

itunes.apple.com/us/alb

Memphis Industries,Indie

Dutch Uncles - Out Of Touch In The Wild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Pure Bathing Culture - Moon Tides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Colourmusic - May You Marry Rich (2014)

itunes.apple.com/us/alb

School Of Language - Old Fears (2014)

itunes.apple.com/us/alb

Elephant - Sky Swimming (2014)

itunes.apple.com/us/alb

El Perro del Mar - Pale Fire (2012)

itunes.apple.com/us/alb

Mannequin Records,Darkwave、Goth、Synth

Mushy - Breathless (2012)

itunes.apple.com/us/alb

Tropic of Cancer - Restless Idylls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The Cult of Dom Keller - The Cult of Dom Keller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Real World Records,World Fusion

Mamer - Eagle (2009)

itunes.apple.com/us/alb

Portico Quartet - Portico Quartet (2012)

itunes.apple.com/us/alb

Sevara Nazarkhan - Tortadur (2011)

itunes.apple.com/us/alb

Dub Colossus - Addis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2011)

itunes.apple.com/us/alb

Dengue Fever - Venus on Earth (2008)

itunes.apple.com/us/alb

Amjad Ali Khan - Moksha (2007)

itunes.apple.com/us/alb

MUTE • An independent record label born in 1978.,EBM、Synth、Goth、Indie……

Apparat - Krieg Und Frieden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Liars - Mess (2014)

itunes.apple.com/us/alb

Swans - To Be Kind (2014)

itunes.apple.com/us/alb

Yeasayer - Fragrant World (2012)

itunes.apple.com/us/alb

VCMG - SSSS (2012)

itunes.apple.com/us/alb

Polly Scattergood - Arrows (2013)

itunes.apple.com/us/alb

其余最近新专

Dva Damas - Nightshade (2013)

Lebanon Hanover - Tomb For Two (2013)

Agnes Obel - Aventine (2013)

The Liminanas - Costa Blanca (2013)

Blood Orange - Cupid Deluxe (2013)

Kirin J Callinan - Embracism (2013)

Trixie Whitley - Fourth Corner (2013)

Mesparrow - Keep This Moment Alive (2013)

Soft Metals - Lenses (2013)

Doldrums - Lesser Evil (2013)

Julia Holter - Loud City Song (2013)

Soldout - More (2013)

Serafina Steer - The Moths Are Real (2013)

Au Revoir Simone - Move in Spectrums (2013)

Chelsea Wolfe - Pain Is Beauty (2013)

V V Brown - Samson & Delilah (2013)

Adult. - The Way Things Fall (2013)

Juana Molina - Wed 21 (2013)

Frankie Rose - Herein Wild (2013)

PVT - Homosapien (2013)

Jenny Hval - Innocence Is Kinky (2013)

Wild Belle - Isles (2013)

Rhye - Woman (2013)

Planningtorock - All Love's Legal (2014)

Ava Luna - Electric Balloon (2014)

Hydras Dream - The Little Match Girl (2014)

Highasakite - Silent Treatment (2014)

Lilies On Mars - Dot To Dot (2014)

St. Vincent - St. Vincent (2014)

Dum Dum Girls - Too True (2014)

Babe - Volery Flighty (2014)

Sylvan Esso - Sylvan Esso (2014)

Todd Terje - It's Album Time (2014)

……

====

话外;劝题主跳过你这些东西吧,你这哪是听3年,这是刻舟求剑啊,你就像是活在70年代末的新音乐浪潮,却还在听Ella Fitzgerald一样(没有不敬,Ella Fitzgerald那会也不是黄金时期了,所以之后才涌现更多的唱作音乐家和各种Fusion)曾经的东西就让它留在曾经是最好的了,多听听现今的吧,真是大融合的好时代(光2013年专辑,我就300张),各种创新融合,摇个毛啊。什么年代了,还要啃肉。

另;图片自网络。哈哈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摇滚乐之所以未能像在西方某些国家那样成为绝对的主流,背后原因复杂且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的简单断定。这背后牵扯到历史的沉淀、文化土壤的差异、产业环境的制约以及社会心态的演变等诸多因素。首先,我们得回到历史的源头。摇滚乐诞生于西方,它是一种带有反叛、质疑、宣泄甚至些许不羁的音乐形式。在中国,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龙珠粉丝的疑惑!的确,孙悟空的龟派气功在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蓄力过程,双手举起,口中喊着招式名字,这个过程说实话在现实里早就被对手打断无数次了。那为什么在龙珠的世界里,对手们却常常傻乎乎地站着,任由悟空完成蓄力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来掰扯掰扯:1.............
  • 回答
    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祠堂祭祖文化的差异以及其是否应该被淘汰,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历史文化深度的议题。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北方祠堂祭祖文化相对较少的原因北方和南方在地理、经济、历史和文化习俗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共同导致了北方祠堂祭祖文化的呈现方式和普及程度与南方有所不同。1.............
  • 回答
    在中国,“早恋”之所以常常被视为一个“错误”,其背后有着复杂且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和教育观念。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传统观念的延续与影响: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历史背景: 传统中国社会婚姻以家族利益为重,个人情感在婚配中扮演的角色相对较轻。自由恋爱,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恋爱,与这种.............
  • 回答
    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屡试不爽的白刃冲锋战,在太平洋战场上确实失去了原有的威力,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涉及战场环境、对手实力、战术对抗、武器性能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 中国战场上白刃冲锋战的优势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白刃冲锋战之所以有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训练有素且.............
  • 回答
    法国大革命在中国获得“饱受赞誉甚至过誉”的现象,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历史文化现象。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将其置于中国近代史的宏大背景下,以及法国大革命本身的特质和在中国解读时的特定语境中进行分析。核心原因:中国近代民族救亡与现代化转型的内在需求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法国大革命所代表的先进思想、政治原则和.............
  • 回答
    日系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用“不堪”来形容,可能有些言重,但其表现确实不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在“内卷”的中国汽车市场中,过得有些“憋屈”。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这不仅仅是产品力的问题,更是品牌定位、市场策略、消费者认知以及时代变迁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品牌力“先天不足”.............
  • 回答
    说起末茶,这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古朴的韵味,让人联想到文人雅士围炉煮茶的闲适光景。的确,这曾经在中国盛行的饮品,如今在日本却焕发新生,成为我们口中的“抹茶”,甚至成为日本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这其中的缘由,得从头说起。末茶,顾名思义,就是将茶叶研磨成细末,然后用热水冲泡饮用。这种制茶和饮用方式,其实在.............
  • 回答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这确实是个挺让人费解的现象,毕竟这个IP在中国的粉丝基础不小,口碑也相当不错。要说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看。首先,IP的接受度与本土化差异。《蝙蝠侠》这个IP,在咱们国内,更偏向于一个“暗黑英雄”的形象,他的故事往往是关于人性、犯罪、绝望,充满.............
  • 回答
    要理解刘备的“客将”身份,得先从中国古代官僚体系和军事制度说起。你之所以找不到第二个“客将”,恰恰是因为这个词语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刘备个人的特殊经历。首先,我们得明确,“将”这个字在古代,尤其是三国时期,并非仅仅指代一个具体的官职名称,更多的是一种 身份的概括和能力的体现。能够被称为“将”的人,通.............
  • 回答
    在中国,女权主义的境遇可以说相当复杂,要说“糟糕”可能太过绝对,但确实面临着不少挑战,也引发了许多争议。要理解这一点,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历史与文化根源的“纠缠”首先,我们不能忽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观念,虽然在现代社会已被很多人摒弃,但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仍然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体育文化传播和普及的一些深层原因。网球在中国普及程度不如欧美,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绝不是一两个简单理由就能概括的。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1. 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的差异: 欧美: 网球在欧美有着悠久的运动历史,它最早起源于法国,并在英国、美国等地发.............
  • 回答
    共产主义在中国席卷天下,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历史进程,其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中国的深刻社会危机和民族困境。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其原因:一、 历史根源:深刻的社会危机与民族屈辱1.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对外丧权辱国,国家主权被列强瓜分,中国沦为.............
  • 回答
    2018年后,巴西柔术在中国确实迎来了一个显著的增长期,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驱动,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把这个问题掰开了看,会发现这背后是一系列微妙而又层层递进的变化。一、 观念的转变与“硬核”健身的需求增长: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中国消费者对于健身的认知在近年来越发多元化。过.............
  • 回答
    中国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政治和社会原因,并非仅仅因为其文学价值。这本书在中国的流行和被推崇,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历史背景与政治思潮的影响:1. 苏联社会主义的文化输出与中国革命的借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于20世纪30年代问世,.............
  • 回答
    中国在航天、军工等领域与美俄之间确实存在差距,这既是历史原因,也是现实因素交织的结果。要详细解读这个差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历史积淀与技术传承的差异: 美俄的深厚根基: 美国和俄罗斯(及其前身苏联)在航天和军工领域拥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冷战时期两国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极大地推.............
  • 回答
    中国在近代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沦为彻底的殖民地社会,而是演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背后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有外部列强的侵略策略,也有中国自身社会结构的韧性与抗争。简单地说,中国没有被完全“殖民”,是因为列强侵略的性质、中国社会组织的反抗能力,以及各国在华利益的相互制约,共同塑造了一个特.............
  • 回答
    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缺乏传统意义上的盟友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一原因。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外交政策、经济实力以及其在国际体系中的定位。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的详细阐述:一、历史因素与“不结盟”的传统: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外交基石: 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 回答
    为什么空客A330在中国市场能“风生水起”?在中国这片广袤而充满活力的航空市场,空客A330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最初的市场定位,到后续的本地化策略,再到其自身产品的卓越性能,A330在中国赢得了包括航空公司、旅客乃至政府在内的各方的青睐。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究竟是什么让这款.............
  • 回答
    重刑主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扎根深厚,其影响之广泛与深刻,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概括。这背后既有历史的惯性,也有社会现实的考量,更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息息相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深入到它的根源和表现形式。历史的泥土:法制传统与“以德治国”的张力首先,得说说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相比于西方追求程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