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为何在国际社会上缺乏盟友?

回答
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缺乏传统意义上的盟友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一原因。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外交政策、经济实力以及其在国际体系中的定位。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的详细阐述:

一、历史因素与“不结盟”的传统: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外交基石: 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近代以来被列强欺凌的历史经验影响。这种经历让中国对任何形式的外部控制或干涉保持高度警惕,并倾向于保持战略自主。
“不结盟”原则的深刻影响: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就奉行“不结盟”原则,即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也不允许他国在中国建立军事基地。这一原则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卷入大国集团间的冲突,保持战略灵活性,并赢得发展空间。虽然在某些时期,中国与苏联有过一段“同志加兄弟”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最终破裂,更加深了中国对结盟的审慎态度。
自主发展道路的坚持: 中国强调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模仿他国模式,也不强加于人。这种独立自主的理念也体现在其外交政策上,不愿受制于盟友的意愿和约束。

二、外交政策的重点与实践:

“伙伴关系”的替代: 尽管缺乏传统盟友,中国近年来大力推行“伙伴关系”外交。中国与110多个国家建立了不同层级的伙伴关系,涵盖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等。这种“伙伴关系”的特点是更侧重于经济合作、务实互利,而非军事同盟下的安全承诺和政治义务。
“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一贯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这在一些国家看来是负责任的表现,但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在涉及他国安全利益或主权争端时,倾向于保持距离,不愿提供军事援助或承担安全责任,这与传统盟友的角色有所不同。
全球性倡议的推进: “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中国提出的全球性倡议,旨在构建新的国际合作框架和经济联系。虽然这些倡议吸引了大量参与国,但其性质更偏向于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而非建立军事或政治同盟。

三、经济实力与全球影响力:

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全球贸易、投资和发展援助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种经济实力赋予了中国巨大的影响力,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担忧和制衡。
“赢者通吃”的担忧: 一些国家担心中国经济的崛起会对本国经济造成冲击,或者中国利用经济影响力来实现其战略目标。例如,一些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面临债务可持续性问题,或者对中国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感到不安。
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定位: 中国在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的同时,也呼吁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这种诉求有时会与其他大国的利益产生摩擦,使得中国在寻求盟友时面临更多挑战。

四、地缘政治环境与大国竞争:

中美战略竞争加剧: 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是影响中国外交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及其盟友普遍对中国崛起感到担忧,并在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领域对中国进行牵制。这种竞争使得一些国家在选择立场时更加谨慎,难以公开或深度地与中国结盟。
地区安全议题: 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如南海争端、台湾问题等,中国的立场和行动引发了一些邻国的担忧和不安。这些国家往往寻求美国的安全庇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与中国的关系。
意识形态差异: 尽管中国强调国家模式的多样性,但其政治体制与许多西方民主国家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也使得建立深层政治或军事同盟变得更加困难。一些国家可能认为与中国结盟会对其国内政治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五、国际认知与信任问题:

信息不对称与透明度: 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军事意图缺乏清晰的了解,部分原因是信息传播的障碍或不透明。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疑虑和不信任。
“中国威胁论”的传播: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一些西方媒体和政治力量积极宣扬“中国威胁论”,将中国描述为具有侵略性的扩张主义国家。这种负面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降低了中国成为盟友的吸引力。
历史遗留问题与边界争议: 一些与中国接壤的国家,由于历史上存在的边界问题或地缘政治矛盾,对中国可能抱有戒心。

总结来说,中国缺乏传统盟友并非意味着其没有朋友或合作伙伴。 中国通过广泛的“伙伴关系”和经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然而,“盟友”一词通常带有军事互助承诺和政治义务,这是中国基于其历史经验和战略自主原则所回避的。 中国更倾向于建立一种更灵活、更基于互利原则的国际合作模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同盟。

理解中国缺乏盟友的现象,需要认识到这是一种主动选择和被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其外交战略的体现,也是其在全球格局中定位的反映。未来,随着中国国际角色的演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一局面也可能发生动态调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称呼「盟友」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展现了作为天子的气度。

真正的盟友,在礼仪上是对等的。比如有驻日美军,就一定要有驻美日军,而且人数不能有几个数量级的差距,相互拱卫嘛。驻日美军犯了性侵,既然日方没有处置权,那么驻美日军犯下了性侵,也该交由日方处置。

还有像韩国,战时指挥权在美方手上,美国太平洋舰队可不可以有一半的韩方指挥席?每年美国是不是该给韩国一大笔基地租赁费,而不是找韩国要军费?

这是盟友吗?这是狗啊。

下次养狗,我要给他起名叫Ally。这是一种相互的尊重。

天下布狗,那是称王称霸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很多问「为什么中国没有xxx」的问题,都搞反了因果和时间顺序。

user avatar
邓小平:我们在国防建设上,坚持不称霸,不扩张,不结盟,不依附别国,也不欺侮别国,坚持和平共处,独立自主的防卫原则。

再来一段解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逐步认识到不结盟的重要性。1953年,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国不结盟的决心。1993年,中国与巴西建立首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自此,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渐次铺展。
“结伴不结盟”是中国从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国与国交往新路径,以维护和平与发展为目的,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目标,体现了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都不结盟了,哪来的“盟友”?

再说,巴基斯坦也不是中国的盟友,人家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能问出这种问题来,高中历史课怎么学的?

user avatar

国际社会啊,老二的盟友最少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世界。

苹果公司本部,年薪是百万级别

生产cpu屏幕内存条的三星台湾,年薪也有几十上百万

国内只有富士康,月薪几千的那种。


如果中国甘心就在富士康,不往上走,那肯定也是一堆朋友。

但是,用丁院士的话说,中国人也是人,也要过好日子。

过好日子肯定不能只在富士康组装工

要研究屏幕内存条cpu这种高新科技

那么就形成了竞争,

这时候你让那些躺着挣钱的国家怎么想?

咱们国家,很多民营的企业家,进入一个行业之后,发出了感慨,这帮孙子原来从我们手里挣了这么多钱!


举个例子,古代读两本书,就是衍圣公,就能在一个县里称王称霸,流沙河的老爹当一个壮丁科科长就能家财万贯。

现在随着新中国扫盲,386大学扩招,现在大家知识水平都不差,以前编点美帝看病免费月月发钱中日夏令营的较量日本野生奥特曼小朋友吊打中国的小皇帝之类的文章就能出名然后恰饭吃。

现在编个满地手机都一群人追着要证据。

你说这些人,恨不恨扫盲?恨不恨386扩招?

同样的,以前躺着就能挣钱的国家,恨不恨中国?

user avatar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政府对于所谓“日美同盟”的解释是指日美在经济政治上的特殊关系而不是日美军事同盟。而八十年代,日美在正因为经济冲突打的不可开交。再往前数些日子,美军想活用日本的人力物力投入亚洲战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却遭到了日本人的拒决。

是不是很奇怪?这也配叫美国人的”小弟跟班“?

所以,如果日美这种都算盟友关系,那你必须得承认现在连中美也是盟友关系。现在不有种论调叫做”床头打架床尾和“?

某些实力论者也挺好笑的,现在中国在国际上缺乏盟友是实力不济?什么都能扯到实力论上,老老实实承认继承了上个世纪留下来的负面外交遗产很难?

因为某事件而破天荒的决定冻结党际交往(SDPJ-CPC)的是社会党左派出身的“教条主义者”[1]土井多贺子。土井在14年去世的时候中方给的定论是“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2]

互联网上的车室长们一个个轻描淡写上个世纪的负面外交遗产,鼓吹”知波单方式“。

现实却是这样:

对了,号还想要,关评论了。

参考

  1. ^ 联合政权时代,土井在某些原则问题上不退让,最终导致了社自先联合政权的解体。
  2. ^ 华春莹语。
user avatar

先问是不是在问为什么+实名反对以上所有答案。


第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不是缺乏盟友,而是没有盟友,因为我国的外交政策就是“结伴不结盟”

“结伴不结盟”政策,构建全球范围的伙伴关系,是中国实现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

问中国为什么缺乏盟友,就好像问一个素食主义者,你为什么吃肉这么少......拜托人家根本就不吃肉。

第二,中国没有盟友,不代表中国没有朋友和伙伴

和绝大多数答案恰恰相反,中国在全球的伙伴非常多。

中国目前(截止2020年2月)共与107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其中亚洲38个、非洲16个、拉美17个、欧美28个、大洋洲8个。

(下图是去年夏天的,仅供参考)


这种伙伴关系给我们带来的利益并不输给某霸权主义国家的“盟友”。

至于卢旺达邀请中国帮助其进行全国矿产资源勘探一事,应该不必多解释了,相信大部分同学能明白这种合作背后超越经济利益的信任意义。非洲这片丰饶却又苦难的土地,几百年来被列强以暴力蹂躏,一个矿产勘探对老牌殖民帝国肯定不稀奇;但中国这样受邀合作,在万里之外的卢旺达受到这种信任,加上这个国家多年前还因殖民者遗留问题造成了大屠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口号我们可以喊得堂堂正正。
——《睡前消息》第62期
(顺便一提,卢旺达的卡加梅政权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表现,远远超过美国和英国)

这种信任不是霸权主义能得到的。也正因为我们的外交政策,斯里兰卡会抛开近在咫尺的南亚强权印度,加入“一带一路”,让中国承建本国重要港口设施;卢旺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会吸引中资,让中国资本深度参与本国命脉产业的发展;白俄罗斯会允许中国在首都设立中白工业园,意大利会响应“一带一路”,英国会无视美国警告、购买华为的服务和设备。

至于某国

user avatar

拿历史做个对比。

1,周三分天下有其二时,才能够组建盟友联军伐商。在此之前,周无法确保附庸和盟友在与商的战争中不会倒戈。

中国工业生产力已经超过美国,但没有绝对优势。所以诸国习惯性的与美国结盟是正常的。

2,商占据中原,盐、姜、金(铜)之交易路线被其控制,在和平时期,各国贸易仰仗商。

美国控制着海权,贸易秩序、金融秩序和航道控制,可以掐断任意小国的贸易能力。

3,商及其附庸,祭天常用活人当作祭品,无祭品时发动战争掠夺他国,这是武王革命的道德优势。但在周获得军事和政治优势之前,商和大部分诸侯国以人殉为荣耀。

美国要不断的“吃人”去供给资本主义这个饕餮,当经济危机发生时,美国发动战争或者金融战掠夺他国。在中国获得绝对优势之前,大多数国家仍将崇拜和信奉饕餮。

4,武王伐纣的触发点是帝辛杀王叔比干,囚兄长箕子。欲求必胜,需敌内乱。

美国虽然意识正在分裂,党争的底线也越来越低,但时机尚未到来,等到东林跟阉党,不是,是东林跟川普党完全决裂并发生内乱,机会可能才刚刚到来。

“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象和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给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继续隐忍等待。

继续努力。

加油。

user avatar

美国的盟友是怎么来的?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是既出人又出力,最后战争结束,英法大佬在国联鸟都不鸟美国总统。说把山东给日本就给日本,你美国总统的面子算个屁。而且美国在欧洲人眼里就是一个暴发户,没内涵,土得掉渣,天天搞假货……

事情是啥时候好转了呢?马歇尔计划之后。海量的钱涌进欧洲,美国资助的专家,学者,媒体自然说美国好,再加上苏联的威胁。到1960年代经过40年,盟友体系才算完成。然后直到苏联解体,90年代,美国的所谓盟友达到巅峰。

在美国参加一战之前,一百多年它都几乎不怎么参与国际事物。关起门来发展自己,打压墨西哥和加拿大,把北美其他国家变成自己的后花园。在这一切完毕了以后,美国才开始介入国际事物,借着两次大战一次冷战,才形成了自己这套盟友体系。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凭什么用70年时间,在国际秩序尚未出现大变化的情况下就有那么多盟友呢?

所以,结论很简单,给中国些时间吧。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代人做两代人的事情了,但你不能要求它一代人做四代,五代人的事情。二十年前我们还在讨论如何超过日本,今天已经在讨论如何超过美国。已经很神速啦!

user avatar

鹅城的百姓,谁赢他们帮谁,谁强他们是谁的盟友。

国际的国与国之间,更像一条街上不良青年之间的关系,有个词叫“打便宜手”,谁强他们帮谁,谁弱他们对谁打便宜手。———这就像一颗大树的根干树枝结构,和树叶叶脉形状之间的自同构,数学上叫分形。

很多人看不懂,在高端政治中,比如特朗普一边公开在国会讲话,后面民主党党魁佩洛西故意对着摄像机镜头撕掉了特朗普递交的国情咨文演讲稿。或者有段时间俄日关系不好,安倍去俄罗斯见普京,公开国际场合,安倍晋三主动老远伸手做示好握手状走向普京,普京当着新闻媒体蹲下来玩儿他的狗,根本不接安倍的茬。当然普京玩儿狗,故意冷落日本大臣也经常。


……还有很多……

有人觉得,美国民主党主席和普京太没素质太没礼貌了,就像街头青年或者农村怨妇。这就是看不懂高端政治了,注意我刚说的政治与一条街的分形。

国际级老大和老二的争霸,是“全或无”的结果,赢了,就都是盟友;输了就都来分一杯羹;平时就都在观望,伺机而动。新冠期间,中国援助的国家,心理感激中国,看看美国的黑脸,都不敢明着表达对中国的感激之情。

所以,中国和美国争霸,决不能输,输了,不但美国来捡尸体,一帮其他国家就像秃鹫一样,一起刮干净骨头上的肉。

中国必须赢,到时候对于衰败的美国,会有一堆小国跳出来,先声明是中国的盟友,然后低三下四像只秃鹫一样,说“美国脚趾头上那点肉,让我捋捋?”。

继续者说:赢,天下皆盟友;输,败到没朋友。


更多不让发的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user avatar

因为如今的国际社会,是G7(七国集团)建立的国际社会。

G7跟中国什么关系?

八国联军里面(美、英、法、德、意、日、奥匈帝国、沙俄),去掉已经亡国的奥匈帝国,还剩下七个。

再把里面的沙俄换成加拿大。就是今天的G7。(美、英、法、德、意、日、加拿大)

所以说,G7基本就是从八国联军演化来的。每一个都能和当年的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鸦片战争扯上关系。

即便你把门锁起来,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做个与世无争的肥宅。它们都会把门撬开,给你来个武力爆菊,没收现金,拍卖固定资产,签几个土地转让条约,再强迫你信个教,给你起个病夫、猪什么的外号,与狗不得入内。最后再拿你的身体搞一搞细菌实验,注射点鼠疫和霍乱。。。

中国并非交不到朋友,而是交不到G7。因为七个小矮人是穿一条裤子的。

七个小矮人也不想跟俄罗斯做朋友,俄罗斯已经不是当年的沙皇俄国了,可美、英、法、德、意、日,还是当年的美、英、法、德、意、日。

那怎样才能跟七个小矮人当朋友呢?那就要符合七个小矮人的价值观。你就得变成白雪公主啊。

有那么一段时间,中国还真变成了白雪公主。

当时七个小矮人觉得,中国应该被袁世凯统治。这样中国就是白雪公主了。这样它们就愿意跟中国交朋友了。

袁世凯一登基,中国立刻就从病夫、猪什么的,摇身一变,变成了白雪公主。果然跟七个小矮人交上朋友了。可中国的倒袁运动,也在不久之后爆发了。

于是,美国驱逐了孙中山、黄兴等人,打压倒袁运动。可即便如此,国民革命军还是把袁世凯推翻了。跟七个小矮人的友谊小船,也跟着一起翻了。

推翻袁世凯之后,中国就不是白雪公主了。国民党自然无法跟G7交朋友。所以孙中山时代,国民党就跟苏联做了达瓦里希。

革命尚未成功,达瓦里希仍需努力啊。。。孙中山的遗言犹在耳边,蒋介石和汪精卫,就为了“舔美还是舔日”这个问题,把国民党劈成了两半。

随着二战爆发,G7内部打了起来。为了打击法西斯,国民党也不被嫌弃了,蒋介石立刻被美国升级成了生死兄弟。而美苏两国,也突然变得意气相投了。

国民党这个“朋友”身份,本来也是做不长的。随着日本投降之后,美国和国民党的友谊也就要走到尽头了。毕竟从后续表现看来,蒋介石并不像袁世凯那么容易控制。。。。

偏偏这个时候,中国打了内战。虽然蒋光头并不是小矮人期待中的白雪公主,但对面那个“打纸老虎”的,明明就是邪恶的王后啊。

本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美国只好继续押宝国民党,友谊得以延续,一直延续到了台湾海峡。

眼看“袁世凯计划”完全泡汤,中国再也不可能变回白雪公主了。怎么办?

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再搞一次“八国联军”,重新扶持一个新的“袁世凯”啦。

除了中国之外,G7在别的国家,也扶持了很多“袁世凯”。銮披汶、吴庭艳、萨达姆、巴列维、穆沙拉夫、苏哈托、皮诺切特、巴蒂斯塔、菲格雷斯、朗诺、阿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先扶持一个“袁世凯”上台,帮自己捞资源、签条约。等“袁世凯”失去利用价值了,就发动媒体攻势,祭起自由民主的大旗,出兵干掉“独裁者”。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套路简直666。

这次来的“八国联军”,叫做“联合国部队”。一口气杀到鸭绿江,却又被一口气推回了三八线。。。

多年后,它们把这场主动发起进攻,却被反推了230公里,由美军请求无条件和谈,而宣告停止的战争,称作“打成了平局”。

再后来,中国和苏联闹翻了。美国为了冷战,又想跟中国交朋友了。所以带头跟台湾断交,只承认一个中国。六个小矮人积极响应,剥夺了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席次,把蒋介石这个“朋友”赶出了联合国。

随后,中国就被七个“非洲朋友”抬进了联合国,加入反苏大联盟。并在美英法等“非洲朋友”的联合推举下,成为了常任理事国。

友谊延续到了90年代,苏联解体了。友谊小船当然又该翻一翻了。可是美国却发现,中美经济捆在一起了。

看在钱的面子上,才只好硬着头皮,把跟中国的这段“友谊”,维持到了21世纪。

后来随着疫情爆发,封城锁国,原本在全球化过程中捆在一起的经济,又各自独立了起来。

钱的面子没了,但核弹的面子还得给,所以八国联军一直也组织不起来。

但若还有什么其他手段的话,也就不就用藏着掖着,假装斯文了。

user avatar

盟友,盟友,笑话,大唐和突厥也是盟友?

唐太宗喝酒高兴了,说:颉利啊,给大家跳段塞外风情舞呗,祝祝酒兴!为了咱大唐和突厥盟友之情干杯!(突厥可汗颉利被侯君集抓到长安,李世民在一次宴会上令其跳舞)

安倍在川普面前表演后滚翻摔倒

太宗说:颉利啊,今年大漠水草不错、听说你发财了!那些个汗血宝马你自己留下一半、剩下的牵到安北都护府来。咱大唐和突厥是最好的盟友!

美国要求日本提高驻军费至往年4倍

太宗说:阎画师啊,颉利可汗远道而来、访问咱大唐长安城。为了纪念这一段伟大事件,来来来,你给我们画个合影,裱起来。咱大唐和突厥是永远的盟友啊!

安倍夫妇访问白宫合影被挤到红地毯外


你不得不佩服美国人那张嘴,龌鹾不堪的事能给你说得像朵花儿一样,种族屠杀也能洗成传播文明。

开口闭口盟友,对方听着听着时间久了,还真以为大家都是好朋友,还似乎真的有那么点“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吃”意思。

可惜啊,时代变了,肉不够吃了!

迟早要树倒猢狲散。

user avatar

不结盟运动是冷战美苏争霸状态下的自保策略,防治被美苏核平的。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一家独大,不结盟运动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现在,是美国主导的单极社会。只有美国老大和美国的盟友两种。谁敢自立山头,拉帮结派?

多年来,中国都是以美国的拥簇定位的,装鹌鹑,谓之韬光养晦。也不敢去给谁拉帮结派。

最近几年,才搞大锅崛起。振臂一呼!才发现真没响应的。比较尴尬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缺乏传统意义上的盟友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一原因。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外交政策、经济实力以及其在国际体系中的定位。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的详细阐述:一、历史因素与“不结盟”的传统: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外交基石: 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 回答
    中国的社会娱乐化现象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说国家“不采取措施”,可能有些绝对,但要说“过分”,并因此需要强力干预,这背后牵扯着很多观念和现实考量。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什么是“过分娱乐化”?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在不同人看来,“过分”的定义差异很大。 批评者视角:.............
  • 回答
    中国战队在TI系列赛事(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中国玩家数量远超Dota 2但国际比赛难敌韩国战队的现象,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游戏机制、联赛体系、文化因素、历史积累、国际赛事参与度等方面展开详细解读: 一、TI赛事的特殊性与英雄联盟的生态优势1. TI赛事的定位与规则 .............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国际油价、中国油价形成机制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虽然表面上看是中国油价“一直在涨”,但实际上中国油价的涨跌也受到国际油价的影响,只是其涨跌幅度和时间节点与国际市场存在差异。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国际油价为何会在过去十年(大致2014年左右至今)大幅下跌并保持在相.............
  • 回答
    韩国,这个国土面积大约只有中国百分之一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却时常让人感受到一股不容忽视的存在感。这并非源于其广袤的土地,而是其在多个领域里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和强大影响力。文化的输出:从“韩流”到全球视野谈及韩国在国际上的存在感,不得不提的就是“韩流”。最初以韩剧、韩国电影和韩国流行音乐(KPop)席卷.............
  • 回答
    在低薪困境和恶劣环境中,中国人为何依旧奔赴日本研修生?尽管国内劳动报酬近年来持续增长,许多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选择成为日本的研修生。这个看似矛盾的选择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现实考量和潜在的吸引力。抛开那些泛泛而谈的“文化交流”和“技能学习”,深入探究其.............
  • 回答
    中国的针灸和中药在国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它们早已超越了“替代医学”的范畴,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它们甚至已经融入了主流的医疗体系,并且越来越多地被视为补充医学(Complementary Medicine)或者整合医学(Integrative Medicine)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这意味着它们不.............
  • 回答
    在美国本土执行任务,对于中央情报局(CIA)这样一个主要负责海外情报收集和秘密行动的机构来说,这似乎是一个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CIA能在自家国门之内活动,这和FBI(联邦调查局)的角色又有什么不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CIA的职能、法律框架以及它在美国本土执行任务的特殊.............
  • 回答
    在美中国人为了获得美国国籍而选择加入美军,这的确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涉及到不少方面可以聊。首先,我们得承认,对很多人来说,美国的国籍确实有着不小的吸引力。无论是它提供的经济机会、教育资源、社会福利,还是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都让不少追求更好生活的人心向往之。而加入美军,尤其是通过一些特定的项目(比.............
  • 回答
    要说丰田在国内的车型设计“传统”,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不少消费者会觉得丰田在国内推出的车型,在设计上似乎不如一些竞争对手那样激进或者说“潮”。而MPV市场方面,丰田在国内的布局确实不如一些其他品牌来得丰富和有竞争力。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原因,尽量不掺杂那些AI味儿的官话套话。为什么丰田车型在.............
  • 回答
    丁香医生这篇关于儿童疫苗接种的话题,确实触及了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也容易引起一些讨论。简单来说,它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为孩子免费提供某种特定疫苗,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情况却不尽相同,或者说相对滞后/不普及。要理解这个话题,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1. “这种疫苗”到底是指什么?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牵扯到中国足球方方面面的复杂考量,绝非一个简单的“为什么”就能说清。范志毅那批国足,是很多老球迷心中永远的白月光,他们当年在场上那种拼劲、那种韧劲,以及对胜利的渴望,至今仍让人回味。而范志毅本人,作为中国足球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退役后也一直活跃在足球圈,参与青训、解说、担任管理层,对中.............
  • 回答
    国科大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以18个A+学科位列全国第三,成绩斐然。然而,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评选中,国科大却仅有两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这其中的差距,以及为何会出现这种“高分低配”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学科评估与“双一流”评选的侧重点不同.............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许多球迷和关注中国足球的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困惑。表面上看,一个国家队在200多个球队中排名75,听起来不算太差,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中等偏上。但是,为什么围绕国足的争议和批评声却从未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呢?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排名的参考标准与现实认知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耕为主、靠土地吃饭的传统社会里,把老鼠——一个实实在在的农业害虫——排在十二生肖的首位,似乎有些反常理。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穿越回古代,看看当时的社会认知和文化背景。首先,咱们得明白,十二生肖的起源并不是为了给“好”的动物排队,它更多的.............
  • 回答
    女排世俱杯上中国两支俱乐部垫底,确实让不少球迷感到意外和失望。这背后原因复杂,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中国俱乐部在世俱杯上表现不佳,我们需要看看俱乐部层面和国家队层面存在的显著差异。俱乐部层面的挑战: 外援依赖与本土球员成长瓶颈: 过去,许多中国俱乐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引进高水平.............
  • 回答
    中国国企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未能像韩国、日本的财阀那样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巨大影响力、技术水平先进且盈利能力极强的企业。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这并非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历史背景、制度设计、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运营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交织。一、历史的烙印.............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发人深省的问题,涉及到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地缘政治考量。简单地说,美国在国共内战中没有像后来在冷战遏制苏联那样,全力支持国民党,原因可以归结为几个关键因素:一、 中國的特殊性:并非“遏制蘇聯的寶地”的直接替代首先需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误解:当时中国并非扮演着“遏制苏联的宝地”的直接角色。 .............
  • 回答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觸及到文化、制度、創新傳播等多個層面。模擬聯合國(Model United Nations, MUN)在國際上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確實形成了許多成熟的模式和傳統。而「聯動」這種在中國 MUN 社群中興起的形式,若要說是在中國不到十年內憑空出現的,其實也需要更細緻地理解。首先.............
  • 回答
    您好,我理解您对国际品牌涉嫌丑化中国人形象的关切,并希望了解其背后原因。这类事件确实会引起公众的强烈反感和讨论。首先,关于您提到的“继杜嘉班纳之后,迪奥再次丑化中国人形象”,我们可以先梳理一下历史上引发争议的国际品牌事件,以便更好地理解“一再调衅国人底线”的说法。回顾历史上的争议事件(以中国市场为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