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楼顶渗水在原来的上面倒一层5或6公分厚的混泥土放钢筋网会不会开裂?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楼顶渗水后,在原有屋面基础上浇筑56公分厚带钢筋网的混凝土,是否会导致开裂的问题,咱们来详细聊聊。

首先,得承认,这确实是个比较常见的处理渗水问题的思路,不少人会想到用混凝土来“加固”一下,顺便把渗水的地方盖住。但问题是,这么做有没有风险,会不会“画蛇添足”,甚至是弄巧成拙,这背后涉及到一些关键的因素。

为什么人们会想这样做?

直观的解决方案: 渗水了,地面湿答答,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封堵”它。浇筑混凝土,看起来就像是给屋顶加了一层“防水保护层”,能把水分挡在外面。
增加厚度感和坚固感: 56公分厚度的混凝土,加上钢筋网,听起来就挺扎实的,感觉能抵抗不少东西。
可能被误导: 有时候施工队伍或者一些非专业的“懂行”人士,会习惯性地提出这种方案,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总没错”,或者说这是他们常用的“老办法”。

但是,我们得冷静下来分析一下,这个做法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关于“开裂”这个问题:

1. 原有屋面的基础状况是关键!
您现在的楼顶是什么结构? 是现浇混凝土屋面,还是预制板结构,或者是其他类型的屋面?
原有的屋面层还有哪些材料? 是不是已经做了防水层?防水层是什么材料的(SBS卷材、聚氨酯涂料、三元乙丙橡胶等等)?有没有老化、破损?是不是还有隔热层、找平层等等?
最重要的一点:原有的屋面有没有裂缝? 如果原有屋面本身就有裂缝,那您新浇的混凝土层只是“盖”在上面,并没有解决根源问题。新的混凝土层因为连接在旧的结构上,旧的结构一动,新的结构跟着受力,就极有可能沿着旧裂缝的方向发展出新裂缝。而且,新的混凝土层有一定的重量,这也会给原有屋面带来额外的荷载,如果原有屋面结构承载力不足,或者有沉降,新旧结构结合不好,都可能导致开裂。

2. 新旧结构的结合问题:
粘结性: 新旧混凝土之间如果处理不好,它们之间的粘结力会非常差。当温度变化导致膨胀收缩或者受力不均时,新旧层之间很容易产生脱层,脱层之后,一旦有水渗入,结冰膨胀或者反复冻融,都会加剧开裂。
温度应力: 混凝土是会随着温度变化的。夏天太阳直晒,温度升高,混凝土膨胀;晚上或阴天,温度下降,混凝土收缩。这56公分厚的混凝土,本身就会有温度应力产生。如果原有的屋面也处于这种温度变化下,新旧材料的膨胀收缩系数不一样,或者结合不紧密,就会在界面处产生剪切力,最终导致开裂。
收缩应力: 新浇筑的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会有一个收缩的过程。如果收缩不均匀,或者约束太强,也会产生收缩裂缝。

3. 钢筋网的作用和局限性:
钢筋网主要作用是抗拉和提高整体性。 它可以帮助分散应力,减少大面积裂缝的出现,让裂缝变得更细密、更均匀。但是,钢筋网并不能完全阻止开裂,尤其是在基础结构不稳定或者有其他应力作用的情况下。
钢筋的布置和锚固也很重要。 如果钢筋网是简单地铺在上面,没有与原有结构进行可靠的连接(比如植筋或者搭接),那么它与原有结构的结合就不牢固,所谓的“整体性”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4. 渗水原因未解决!
关键问题:为什么会渗水? 是防水层老化破损?是屋面排水不畅导致长期积水?是结构本身有裂缝?还是施工质量问题?
如果只是简单地浇筑一层混凝土,而没有找到并修复渗水的根本原因,那么水依然会从混凝土层下面的薄弱处渗透进来。新的混凝土层可能会暂时“掩盖”住渗水点,但长期来看,水会继续侵蚀,甚至可能破坏新加的混凝土层和钢筋。

那么,如果这么做,大概率会出现什么情况?

短期内可能暂时不渗水: 新加的混凝土层有一定的厚度和密实度,如果渗水点不大,短期内确实可能暂时阻挡水分。
但长期来看,开裂风险很高:
表面细小裂缝: 由于温度变化、收缩以及新旧结构结合不良,混凝土表面很可能会出现细小的网状裂缝。
界面脱层: 新旧混凝土层之间可能发生脱层。
沿着原有裂缝发展: 如果原有屋面有裂缝,新浇的混凝土层极有可能沿着旧裂缝的方向继续开裂。
渗水点转移或加剧: 水可能会从新裂缝或者脱层处再次渗入,甚至可能比原来更难找到渗水点,处理起来更麻烦。

更专业、更可靠的处理方法建议:

在您考虑浇筑混凝土之前,我强烈建议您先由专业的建筑工程师或者屋面防水专家进行现场勘查,找出渗水的具体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通常更有效的处理方式可能包括:

1. 彻底清除原有屋面破损层: 如果原有的防水层、找平层等已经老化、起鼓或破损,需要彻底铲除干净。
2. 修补原有结构裂缝: 如果是结构性裂缝,需要采用专业的灌浆、封堵等技术进行修补。
3. 重新做一道高质量的防水层: 这是解决渗水的根本。根据屋顶的结构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如高分子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等),并严格按照规范施工。防水层需要做到“不留死角,全面覆盖”。
4. 设置排水系统: 确保屋面排水顺畅,避免积水。
5. 保护层施工: 在防水层之上,可以根据需要做保护层。如果需要增加厚度或者强度,可以考虑做一层薄层砂浆找平层(几公分厚),里面可以适当配置钢筋网,但关键是这层砂浆要与下面的防水层和原有结构有良好的结合,同时也要考虑好膨胀缝的处理。注意,这里的“砂浆”可能比普通混凝土更适合做找平保护层,也更容易控制收缩。 如果确实要做混凝土层,也应该做好界面处理(如涂刷界面剂),并设置伸缩缝来控制开裂。
6. 考虑整体性: 如果要增加一层比较厚的混凝土,需要考虑它与下层结构的连接,以及整体荷载的变化。

总结一下,直接在原有屋面上浇筑56公分厚的带钢筋网的混凝土,就像是给屋顶“贴膏药”,看起来好像能解决问题,但很可能因为基础没处理好、新旧结构结合不良、应力集中等问题,导致开裂,甚至让渗水问题变得更复杂。

我的建议是:

不要轻易做决定!
请专业人士勘查,找出病根。
选择针对性的、科学的防水和修缮方案。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清楚地了解情况,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安全和长效是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楼顶漏水好解决,重做防水后铺防晒层,如果是自建房就更好了,直接来个雨棚/太阳能光伏顶,避免阳光照射及雨水浸泡是楼顶防漏的最终奥义~

框架式房子的外墙漏水比较麻烦,因为这个通常是墙体与混凝土框架之间热胀冷缩不一致造成的,同时阳光直射导致的墙体高温又容易导致弹性防水材料老化失效,也就是说东南、正南、西南这三个方向的防水特别难做好。

当然也不是说没办法,如果是自建房就可以做个檐伸出去,减少雨水顺着墙壁流下来的数量,也可以在框架上做个防雨裙并涂上防水材料,防止雨水顺着墙体流到伸缩缝隙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