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提高写作基本功?

回答
提升写作基本功,这可是个得下苦功夫但回报丰厚的事儿。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像是在打磨玉石,需要耐心、细致和持续的努力。下面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一步步把这基本功练扎实。

第一步:打牢基础——阅读是最好的老师

这话说得一点不假。没有大量的、有质量的阅读,写作就像没根的浮萍。

读什么?
经典文学作品: 小说、散文、诗歌,它们是语言的精华,能让你领略优美的句式、丰富的词汇和深刻的思想。别只盯着自己喜欢的类型,多涉猎不同风格,开拓视野。比如,想写得有力量,读读鲁迅;想写得细腻动人,试试张爱玲;想写得潇洒飘逸,或许可以看看古龙。
高质量的非虚构作品: 历史传记、科普文章、深度报道、优秀的评论文章。这些能让你学习如何清晰地组织信息、严谨地论证观点、准确地描述事实。它们告诉你“怎么把话说清楚”。
你想要模仿的作者的作品: 找到你觉得写得特别好的作者,把他们的文章翻来覆去地读。不只是读懂内容,更要琢磨他们的用词、句子结构、段落衔接、叙事节奏。尝试分析他们为什么那样写,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怎么读?
精读与泛读结合: 泛读是为了了解大概内容、获取信息。精读才是关键。精读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摘抄你喜欢的句子、段落,记录下作者用的新词汇、好句式,甚至是他处理某个情节、描写某个场景的方式。
带着问题去读: 读的时候问自己:作者想表达什么?他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我能从中学到什么?
朗读: 把好文章朗读出来,用耳朵去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很多时候,朗读能让你发现文字在纸面上不易察觉的瑕疵,也能帮助你体会语言的“味道”。

第二步:勤加练习——“写”是硬道理

光看不练,永远学不会游泳。写作这门手艺,练得越多,越熟练。

坚持写日记/随笔: 哪怕每天只写几百字,记录下你一天中发生的事情、你的感受、你的思考。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练习方式。不要给自己设限,写什么都可以,关键是动笔。
练习描写: 试着把你看到的东西(一个人、一个景、一个物件)用文字尽可能生动地呈现出来。比如,写一杯咖啡,不仅写它的颜色、味道,还可以写它冒出的热气,它在你手中的温度,它带给你的那种温暖的感觉。
练习叙述: 讲一个故事,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生活片段。注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的情感变化。
练习议论: 对某个社会现象、某个新闻事件,或者你自己的某种观点,尝试用清晰的逻辑去阐述和论证。

模仿与改写:
模仿句式: 看到特别喜欢的句子结构,试着用自己的内容套用一下。比如,某作者写:“他站在窗前,望着远方朦胧的山峦,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乡愁。” 你可以写:“她坐在书桌旁,翻阅着泛黄的相册,脑海里浮现出一串熟悉的笑脸。”
模仿段落: 找一个写得好的段落,分析它的结构,然后尝试用相似的结构写另一个主题。
改写: 把别人写的某个片段,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写一遍,看能不能写得更好。这能锻炼你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行主题写作练习: 设定一个主题,比如“孤独”、“希望”、“改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写一篇短文。这有助于你集中精力在特定话题上进行表达。

第三步:打磨语言——锤炼你的词句

词汇和句子的运用,直接决定了你文章的生命力。

扩充词汇量:
查阅词典: 遇到不认识的词,不仅要知道意思,还要了解它的用法、搭配和感情色彩。
收集同义词和反义词: 知道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少种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能让你的语言更丰富、更精确。比如,“高兴”可以用“欣喜”、“喜悦”、“快乐”、“欢喜”、“雀跃”、“兴高采烈”等等。
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 不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效果。比如,“吃”可以变成“享用”、“品尝”、“吞咽”,不同的词 conveys 不同的意味。

锤炼句子:
追求简洁明了: 避免使用冗长、拗口的句子。力求让每个句子都清晰、有力。
注意句子的长短搭配: 长短句结合,能让文章有节奏感。连续的长句容易让人疲劳,连续的短句则可能显得单调。
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能让你的语言更生动、更有表现力。但要注意适度,过度使用反而会显得堆砌。
检查是否有“口语化”或不恰当的词语: 尤其是在写比较正式的文章时,要避免随意使用网络用语或过于口语化的表达。

第四步:注重结构——文章的骨架

没有好的结构,好词好句也会显得杂乱无章。

清晰的逻辑: 无论是叙事、描写还是议论,都要有清晰的逻辑线索。让读者能顺着你的思路走。
段落的组织: 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中心意思,并围绕这个意思展开。段落之间要有自然的过渡。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要吸引人,结尾要有力或者引人回味。要学会“凤头、猪肚、豹尾”。
提纲的重要性: 在动笔前,列一个简单的提纲,梳理一下文章的脉络,会让你写起来更有方向感,避免跑题或逻辑不清。

第五步:反复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可能是一项最容易被忽视但又最重要的事情。

写完后放一段时间再改: 这样你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文章,更容易发现问题。
从宏观到微观修改:
宏观: 检查文章的整体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清晰,主题是否明确,有没有跑题。
中观: 检查段落的组织是否得当,过渡是否自然,每个段落是否围绕中心意思展开。
微观: 检查词语的使用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病句。
朗读自己的文章: 用嘴巴检验文字是否顺畅,节奏是否得当。
请别人提意见: 如果有信任的朋友或同行,让他们帮忙看看,别人的反馈往往能发现自己看不到的问题。虚心接受批评,但也要有自己的判断。

一些额外的建议,让你在提升路上更顺畅:

养成思考的习惯: 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多一份观察和思考,这是写作的源泉。
保持好奇心: 对未知的事物保持好奇,主动去了解和学习,这会让你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勇于尝试新风格: 不要害怕犯错,多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给自己设定小目标: 比如,一周写一篇随笔,一个月读完一本好书,这样更容易坚持下去。
找到写作的乐趣: 最重要的一点,让写作成为一件让你享受的事情,而不是一个负担。当你享受其中,进步自然会来得更快。

总而言之,提高写作基本功,就像学艺一样,需要“练、学、思、改”四管齐下。多读、多写、多想、多改,日积月累,你的笔尖自然会越来越有力量和韵味。祝你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回来以后的第一道新题...那啥楼上殷鉴说得有道理,适度摘抄有利于你记忆。之前有个知友问我怎么用词准确,我给写了个大长篇的答案,是有关怎么摘抄积累的,应该对你有些帮助:

在文学创作中,词语怎样运用得更好更准确? - 羊驼的回答

你可以去看看,分类积累的话有助于你掌握不同类别的表述。还有一件事儿,你觉得看语文书没用,我很能理解,能进语文书的都是大师级别的选手了,你直接看语文书学,就好比走路还没走利落直接学着5000米长跑一样,当然累。相信我,谁都不可能看了几本书就写得和XX大师一样。真要那样大师真是满街跑了。

想要提高写作基本能力,不妨从小事儿开始做起。我不知道题主处于怎样一个水平,觉得语文书没啥意思不知道怎么借鉴,可以先捡着自己喜欢的,觉得顺畅舒服的通俗小说开始看。先掌握基本,然后再逐步借鉴“正统的”(语文书上的)文学作品。

╮(╯_╰)╭有个事,我注意到评论区好几位知友对我推荐的网络小说颇有微词(因为其中一些作者文笔飘忽而且可能涉嫌抄袭),(为了避免让题主认为只要写得好抄袭也行)我决定从善如流认真改正,既然大家觉得网络小说不靠谱,那就来点当代的小说先看着。

通俗小说比较有名的像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大师,都是武侠类最常被模仿借鉴的,而且这类文学读起来也没有那么“中规中矩”,比较容易激发你的阅读兴趣。啊,对了,捎带手说个我特别喜欢的写手,九把刀,他可能是我见过的,属于我所在的时代的人里面,最会讲故事的人了。

还有就是像当代的,比如王小波(见仁见智拒绝再次评论撕),格非啊,马原啊,还有余华啊,苏童啊,这些作家写得都很有自己的特色。莫言应该都知道,就不多说了_(:з」∠)_...“。

还有一些外国小说,语文书中也不怎么收录的那种,写得很不错的小故事,如我很喜欢的《弗兰肯斯坦》、《猴爪》、《圣诞欢歌》等恐怖悬疑类的,虽然翻译文学的好坏一定程度取决于翻译者的水平,但我觉得正规机构出版的不会出入太大。

像是外研社出版的书虫系列就都不错,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文章,页数都不很多,方便携带,多看看非常有帮助。(如果再感兴趣还可以去买原版看下完整版的描述)还能顺带学下英文XD(不止有恐怖悬疑类的啥类型都有,只是我偏好这类_(:з」∠)_)

那啥啊,标点符号问题有个好办法可以解决,你写完了自己念念。逗号是小停顿,句号是稍大的停顿。你觉得一句话说完了就是句号,觉得还没说完就是逗号。顿号比逗号停顿要短些(视情况,一般来说顿号都是排比,就是举例好几个相同的东西时候才用的。)分号是列举里面还分第一.....;第二....;第三....;最后...。这时候用的比较多,中文里尤其是小说创作中一般很少用到分号。

破折号(——)一般是装逼用的(别闹!!)真的....好比,我就是——龙傲天!!→_→(起强调作用,一般后者为前者做进一步说明)感叹号是引起读者注意用的。省略号是当你想不到要说什么的时候凑字数的(别闹!!!)不是...是当你说话里面出现“嗯...啊...我想想啊...”这类情绪时候可以插入的。引号就是说话和引用时候用。基本上就这么几种符号吧?

来个实例:“什么!!他死了?死得好,死得好!!死得...好...他终于...死了。”她说完这话,跌坐在龙椅上,良久没有起身。大殿里静默了好久,谁都不敢出声,直到大监从地上爬起,伸手去探,颤声道:“陛下薨了!”众臣才齐刷刷地跪下,山呼“万岁”。XX年初春,一代女帝SS于宫中病逝,史称——仁天大圣皇帝。

BTW我仔细读了你的问题好几遍,如果不是已经有人帮你改过了,我想说这属于不常写东西的正常人水平,我不知道是哪个知友说你写得漏洞百出的,但我想说他可能评价也有些过激了。不要太过绝望,没有想象的那么差,起码我读懂你啥意思了,知乎有一部分提问者的问题我都看不懂_(:з」∠)_。

【我是还有别的问题先戳后面链接再邀请的分割线

无需提问,也能回答 - 知乎专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