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知道自己将贫困一生,你还愿意生孩子吗?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沉重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涉及到个人价值观、对责任的认知、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潜在子女福祉的考量。如果我(作为一个AI,但模拟为人类思考)被告知将贫困一生,并且有机会生育孩子,我是否愿意,这将是一个让我深思熟虑的决定。

以下是我会考虑的各个方面,以及我的思考过程:

1. 对“贫困一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首先,需要明确“贫困一生”具体意味着什么。是仅仅温饱线以下,还是更加极端?是绝对的物质匮乏,还是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的差距?是伴随长期的健康问题,还是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如果贫困意味着基本生存都难以保障: 例如,连食物、住所、基本的医疗都无法满足,那么生孩子对我来说将是一种极大的不负责任。我无法想象将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却无法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和折磨。
如果贫困意味着资源有限,但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 例如,收入较低,无法负担奢侈品,旅游,高质量的娱乐和教育,但能保证一日三餐,有遮风避雨的住所,并且能获得基础的医疗和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更加纠结。

我会问自己:我是否能够接受自己一生的生活状态就是如此,并且能够在这种状态下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我自己都无法接受并感到绝望,那么我如何去影响一个孩子?

2. 对子女福祉的责任和考量: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子女提供一个健康、安全、有发展潜力的成长环境。贫困会极大地限制这些可能性:

物质条件: 营养不良、居住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医疗保健,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限制了孩子的知识获取和技能发展,从而可能让他们重蹈覆辙,陷入贫困的循环。
精神和情感: 经济压力往往会转化为家庭内部的紧张关系和争吵,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可能因为经济困境而感到焦虑、沮丧和无力,这种情绪会传递给孩子,让他们从小就承担不属于他们的压力。贫困也可能导致孩子在同龄人中感到自卑,影响他们的社交和自信心。
发展机会: 贫困往往意味着机会的缺失。孩子可能没有机会参加课外活动,发展兴趣爱好,获得更好的实习或工作机会。他们的人生选择可能会比富裕家庭的孩子少得多。
“不生是更大的爱”的悖论: 我会认真思考,将一个可能面临诸多困难的孩子带到世上,是否是对他/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还是说,在某种情况下,不生下来,避免其承受痛苦,反而是更深的爱?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权衡。

3. 我的个人价值和对生命的看法:

生命的意义: 我是否认为生命的意义仅仅在于物质的富足?如果我能在贫困中找到内心的平静、精神的满足、人际关系的温暖,并且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我是否能将这种力量传递给孩子?
传承的重要性: 我是否认为传承血脉是生命的本质之一?我是否渴望拥有自己的后代,体验为人父母的喜悦和挑战?即使条件艰苦,我对这种连接的渴望是否会压倒对困难的恐惧?
为孩子创造“价值”的定义: 我可能会重新定义“成功”和“价值”。也许我无法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我能否教会他们坚韧、乐观、善良、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否让他们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能否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仅仅依赖外在的物质成就?

4. 现实的考量和可能的应对:

如果我决定生孩子,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尽可能地去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

极致的节俭和规划: 我需要非常精打细算地规划每一笔开销,确保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不懈的学习和自我提升: 即使身处贫困,我也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争取改善自身经济状况,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积极融入社区和寻找支持: 寻求社会福利、慈善机构、社区组织的帮助,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来支持自己和孩子。
强调精神世界的富足: 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陪伴孩子,和他们一起阅读、玩耍、探索世界,用爱和高质量的陪伴弥补物质的不足。教育他们珍惜所有,感恩生活。
教育孩子独立和坚韧: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明白人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5. 我的最终决定(基于以上思考):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个人选择,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的答案。

如果“贫困一生”意味着连最基本的生存和尊严都难以保障,我可能倾向于不生孩子。 我认为,将一个生命带到可能充满痛苦和剥夺的环境中,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也是一种极度的不负责任。我宁愿选择不让一个潜在的生命经历我所无法提供的基本保障。

但是,如果“贫困一生”意味着生活艰辛,但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并且我坚信自己有能力通过积极的教育和无条件的爱,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那么我可能会选择生孩子,但会伴随着巨大的谨慎和决心。

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这样做,但前提是:

我能真正接受并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因为贫困而彻底绝望。 我的内心需要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挑战。
我愿意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去弥补物质上的不足。 我会把孩子视为我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和责任。
我能够给予孩子充分的爱、陪伴和精神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被爱的。

我不会因为“有个孩子就能改变命运”的观念而生孩子,也不会因为“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而盲目生育。我的决定将完全基于对孩子福祉最负责任的考量,以及我自身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能够为孩子带来正向影响的父母。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关乎生命、责任和爱的艰难抉择。在未知但确定的贫困面前,生育的决定需要无比的慎重和勇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有个残酷的事实,似乎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想。

人终究会老,会死的。

如果未来没有可以完全替代人类、能把人从出生到下葬都照顾得妥妥当当的机器人。那么你死了,终究会麻烦别人。

你躺在医院里,会麻烦医生,你躺在养老院里,会麻烦护工。

如果你没钱,也有可能躺在家里躺在桥洞里躺在大街上躺在公园里……到最后饥寒交迫的死去。可那样,你还是会麻烦帮你收尸的人,帮你撒骨灰的人——文明社会,总不能让你的尸体被野狗啃了吃吧。

所以……真的不生孩子的人,请多多赚钱,多多为社会做贡献,给那些因为你而带来麻烦的人多一点善意。

user avatar

看了评论,这是要剥夺穷人的生育权?生育权不给了,然后就是婚姻权,接下来就是恋爱权,接下来那就是穷人你直接跳河自杀得了,别浪费粮食,这个意思么?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充满中产阶级的哀嚎。

事实上,真正的贫困阶层,生孩子绝对利大于弊。

1、没有孩子的贫困阶层,一旦丧失劳动能力,注意,不是失去生活能力,而是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劳动换取生活所需,就得

对没错,就得。而且死得非常惨

至少比中产阶级哀嚎上不起培训班买不起车被人看不起惨多了。

2、孩子一旦可以出卖劳动力,整个家庭就会有质的飞跃。孩子还有一定概率实现阶级跃迁,一旦实现,整个家庭都将受益。从贫困阶层到到中产阶层相对是比较容易的。

生五个孩子,有三个长大成人可以劳动,有一个考上大学进城,这一对老人就可以相对安享晚年。

3、贫困阶层养孩子非常便宜,几乎不花钱。

在这个早就解决温饱的社会,正常情况不可能饿死儿童。义务教育也能最大程度解决贫困阶层的教育问题。有食物,有教育,孩子就能长大。绝对值得去生。

你看到一顿吃不饱的外卖怎么也得二十块钱,可你不知道营养丰富有蛋白有纤维有碳水有维生素的一顿青椒土豆素鸡捞面条,五个人吃,自己做也就十块钱成本不到。你看到几百上千的奶粉拖垮家庭,你看不到大部分家庭都是母乳而哺乳期妇女伙食费连加倍都不需要。中产阶级有中产阶级的活法儿,贫困有贫困的。

这个问题最大失真的地方在于:

一群中产幻想自己穷困,然后说不愿意生孩子。而真正的贫困者却压根没人关心。

让廉价的食物更健康,让义务教育更优质,要免费的公共事业覆盖更多人群,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不是去臆想底层生活,拿自己的生活理念乱套。

===================================================

2020年5月26日

今天我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意外过世。牺牲在建设祖国的进程中。

90后,31岁,独生子,单身。

吊唁时,朋友母亲浑身瘫软被人搀扶,憋着哭声说:

你们(一起去的朋友)一起长大,为什么你们长得这么壮,为什么你们结婚生子,为什么你有儿子,你有女儿。为什么你们能站在这里,我儿子就要躺在那里。

声声哭诉,痛彻心扉。

我突然感到,孩子还是人生的延续。

如果我友有后,何至于此。

他可以继承父亲的财富。

他可以成为奶奶的寄托。

他可以被叔伯照看爱护。

只要他活着,他父亲就有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证据。

人死如灯灭,再多的追求,再多的考量,再多的憧憬,都毫无意义。

哎。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我友微信签名。

user avatar

生,当然生。

我的小孩上学了,没钱报辅导班,没钱学特长,没钱旅游。

当班级里的小孩都出去旅游而他没有时,他默默离开高谈阔论的人群,于是少有朋友。

当别人分他一个苹果,他不敢要,因为家里没有可以可以分享的东西。

当别人开始飚洋文的时候,他想让我买个随声听,我大吼,家里都快没米了,你还要随声听,你太不懂事了。于是,他被迫懂事,想要的也不敢说。

当他考上一所不错的小学或中学时,需要面试。面试官问他问题时,他毫无自信,畏畏缩缩,问他梦想是什么,他说,这辈子只想赚钱。由于表现不好,他被淘汰了。

当他努力学习,终于考上大学时,看上了一个女同学,因为囊中羞涩,约会约不起,于是一直不敢谈恋爱。直到毕业工作了,才发现,靠自己的工资买不起房,于是一直娶妻困难。

他努力一生,不知道为什么,就算再努力,也还总是有很多不如意。工作上不会拒绝,不懂请别人帮忙,不敢请吃饭,混不开。老婆嫌他太抠,不浪漫,儿子嫌他没用,挣钱不多。也就这么磕磕绊绊的过来了,回首,发现自己好多次在抑郁的边缘,耳边时常响起父母的道德绑架“我们以后指望你呢”,孩子的诉求“爸爸,我想要更多的玩具”,老婆的喋喋不休“工资怎么这么少?"....

这就是我的儿子,在我穷养下的儿子。

如果是女儿,我没办法富养,也只能穷养了。她在我的影响下,也很努力上学。一直很节约。

上大学不知道打扮,很土,没人追。

工作了,她不肯打扮,钱都寄回家里。

她一直很懂事,我很满意,以此为骄傲,却不知道她一直对自己特别抠。

直到她嫁人了,生产后在家没有工资,我太穷给不了支持,她老公开始有点意见,毕竟两家买房我啥也没出,在老公的脸色中她终于抑郁了,自杀未遂,我心疼得不行,此后她在婚姻中一直唯唯诺诺...

这就是我穷养出的孩子呀,一个在21世纪的没钱的孩子。

于是我有点后悔生孩子,想把孩子养在深山里,保护起来,即使外面沧海桑田,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再也不会受到外面世界的伤害。

呸呸呸,怎么可能?!我并不想成为活在深山里的野人,我要在城市里生活,于是再不敢没钱生小孩了。

没钱别生娃了,自己都过不好,何必多一个人受苦。


2020年5月13日

我的随手一写没想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说几点哈

1.本意不是卖惨呀,超讨厌被同情。只是想让大家多努力赚钱。

2.别总把自己不想生孩子归结到没钱上,也许很多人自己本身就不想生孩子。

3.有人问我愿意要孩子吗?我开头不是说了吗,生,一定要生。所以我至今努力搬砖。

4.很多人有类似经历,也有很多人看不惯大家的怨恨。谁穷谁明白个中滋味哈

5.教育问题,不多说了,咱得靠这个翻身农奴把歌唱呢,你说呢

6.还有,找对象也是命运改变的契机 哈,我不是媒婆,这就帮不了你了,祝好哈

7.亲身经历告诉你,人生处处有攀比,没钱别说亲戚,连 鬼 都 不搭理 你。

8.最后说一点,钱不是一切哈,买不到爱,也有贫穷但很有尊严的家庭的,但是少呀,你能保证自己又穷又会教育,那你牛呀 ,反正 我不能, 我还是老老实实先赚钱再说。

记住啊 ,生不生孩子 不由别人说了算,这个别人也包括钱,包括我,包括什么婆婆,妈妈之流,由你和你的另一半决定,你们说了算,切记切记。



2020年5月14日

一觉醒来发现评论特别多,看到大家的感同身受,就算我早早窥探到了生活的真相,以为自己已经够淡然,但还是被浩浩荡荡的受伤群体所震惊了。我知道,也许这样的数目还只是社会的一鳞半爪,现实中应该还有更多的这样的家庭。

现实中的剧本发展方向也不一定如我所写啦,有的更绝对,比如大家说的,男孩走向犯罪道路啦,女孩走向堕落啦,这么写的话实在让人心痛,怕是这样会让不富裕的你们更不敢生孩子了,我可背不动这个锅呀。

还有很多人不赞同,我觉得他们说的也有道理,穷人家的小孩大多懂事的早,必然知道努力,很多也通过努力学习改变了自己的阶级地位。

宝贝们,我还是要强调教育呀,不念书靠什么打拼,咱没有爹可拼,没有票子可砸,难道要靠愚笨的大脑赤手空拳打天下吗?

希望还是要有滴,你看《Flipped》(中文名《怦然心动》,电影名)里的小女孩的爸爸,也并不是很富裕的那种,小女孩的叔叔甚至还是个病人。但是父亲并没有自怨自艾,他说的很多话,打开了小女孩的心灵。你知道吗?带孩子看世界也并不一定要花很多钱,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些也不是物质上十分奢侈的事情,你说呢?

评论没办法 一一回复 了,要去为挣钱忙碌了。记住哦,琼楼玉宇里也一样会冷清,茅草屋里同样会有笑声。

user avatar

可能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世界。

在诸位眼里,穷人也可以让孩子一生快乐。

只要有爱情,再贫穷的夫妻也不会有一件事哀。

女性不会被物化,结婚不需要有房有彩礼。

只要读书,精神之高维可以解决一切困难。

纺织女工,餐馆服务员都获得了尊重。

穷人也有生育的权利。

我们应该尊重繁衍作为人的本能的观念。

看来2020我们不仅进入了小康社会,我们已经大踏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

理解万岁!




之前我向我妈透漏我不想生孩子的想法时,我妈很极力的反驳到:“不生孩子,我们养你干嘛。”

我说:“我不希望他的生命没有质量。”

她说:“那没钱的孩子不也养大了。”


你会发现很可怕的是,并不在于贫穷富有。

而是一些人的认知毫无底线,他们连最起码的对于生命的敬畏都可以漠视。

我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认为,无论贫穷富有,孩子一定是要生的,能拉扯大就行。

就像一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连一个稳定的居所都是困难,却依旧执意于因为爱情所以要迎娶这个女孩。

女孩子愿意跟你吃苦是她对你的爱情。

不让她跟着你吃苦是你对她的爱情。


许多人反驳我的观点,并向我高谈阔论一些“爱情就是这样,哪怕两个人没饭吃了,只要有彼此在,就会幸福。”

他们的自洽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他们既不尊重爱情,也不尊重生命,他们又无比贪婪的想要享受一切情感需求。

于是他们开始自洽。

他们以各种奇谈怪论来论证痛苦,磨难,是我们人生经历中的必不或缺的东西。

他们会在爱情充满痛苦时说这才是爱情。

他们会在孩子遭受伤害时说这才是成长。

他们甚至在自己痛苦煎熬的时候说这是生命的意义。

他们自慰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各种奇谈怪论来自洽于如今自己并不满意的生活。


改变现状我无能为力。

心理自洽我重拳出击。


甚至说这个问题下的各种回答,各种论证佐证就算是贫穷,也可以让孩子活得幸福快乐。

你看看你自己,你觉得这个谎言它成立吗?


父亲酗酒,母亲做保洁,从来没有新衣服穿的孩子长大了一定比各种才艺乐器,从小礼仪培养的活得更好,说这个它没有道理。

但是从小我们不就是这样自洽过来的吗?

富人家的孩子都是纨绔子弟,游手好闲。

挺起这一代人的脊梁还是要靠我们贫下中农。

但是这个梦做到十八岁就可以了,十八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经历,还没有把你打醒吗?


父母一辈,精神世界很荒芜。

他们承接着“光宗耀祖 传宗接代 养老送终”的血脉传承。

他们又下放着“光宗耀祖 传宗接代 养老送终”的血脉传承。

他们的生命意义逃不了“香火”两个字。

这是哪怕地里不长粮食了,精神依旧要坚守的事情。

他们坚守到无视生命需要质量,无视人生需要快乐。

哪怕一生身处苦痛,也要完成自己的使命。


可是你我不一样,你我看过世界读过书。

依旧欺骗自己是一种悲哀。

无论你以各种论调来论证生孩子的必要性,我都希望你记住,生命需要质量,亦需要尊重。

user avatar

我认识的亲戚朋友中,家庭年收入不到十万的家庭,人家生活美着呢。生了一胎生二胎,生了二胎坐等国家政策继续放开。买一只鸭子炖熟的成本十几块钱,够一家人吃一顿,还没有你买一杯奶茶贵。人家小孩壮得跟小牛犊一样,比我同年龄还高还壮。

公立的学校一分钱学费不收,人家该上学上学,该写作业写作业,该钻黑网吧钻黑网吧,该偷摸开房偷摸开房。最后上一本的概率,并没有显著低于每年花二十万上补习班的那些人。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当今中国仍然有穷有富,但没人就至于饿死了。有些人不生小孩的原因有一百个,其中唯独不包括穷。

user avatar

肯定啊。对于抚养孩子,很多人有误解,以为物质条件最重要。

其实正好本末倒置了。物质需求基本的条件总能满足,哪怕你贫困,义务教育阶段根本不是问题,国家都有各种帮扶政策,甚至是“控辍保学”,确保完成法定教育阶段任务。

更重要的是给其精神营养,让其能够对这个社会有一个客观而正确的看法。

但是这里得强调,首先你自己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什么叫做“知道自己将贫困一生”?自己不愿意奋斗吗?还是不具备条件?

如果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而且会用“知乎”提问,相信完全可以改变自己。

而提出“是否愿意生孩子”这样的问题,正是说明还是充满对生活的理想和希望。

从改变自己做起,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去一点点改变自己,未来一定会属于自己。

user avatar

生啊,越是穷才越要生。

中产生孩子才亏本,穷人生孩子反而赚啊。

亲爱的朋友,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不管是国内国外,黑皮白皮黄皮,穷人总是比中产更爱生,总是有人“越穷越生”?

你想想,反正你供不起ta上重点学校,重点大学,辅导班,出国留学,买买买,剩下的,那可能还真的就是一双筷子的事儿了。

长到桌子那么高了,就帮家里扫地做饭了,十一二岁赶下地干活儿,十四五岁看看造化,脑子还行的送去读最便宜的高中,毕业要是能混个大专,县城找个工作算光宗耀祖了,要是运气好还考个本,那就是中头彩了。

脑子不好的直接送出去打工,就等着往家里寄钱了。

即使不出去打工,儿子留家里壮门面,女儿送出去换彩礼。这样的孩子,多生几个,辛苦是辛苦点,但绝对不会亏呀。

人家早把孩子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反正我已经这么低了,孩子只要稍微比我好一点,不作大死,我就没白活,最差最差也不过跟我差不多。运气好点出一两个SSR,就咸鱼翻身了。

你再对比一下城市中产孩子当祖宗养,你说哪个省心呀?


城里的小中产才老拿自己的思路套穷人,觉得人家穷,给不起孩子这个那个你有什么资格生孩子。想多了,就是因为给不起,才不怕生啊。

花了大价钱读了书,回头给人打工挣死工资,天天担心着经济打个喷嚏,大人物手一抖,自己就阶级跌落了的伪布尔乔亚才会害怕生孩子呢。

毕竟虽然穷养富养都是养,但谁会甘心自己孩子比自己差呢?


P.S.我虽然没种过地,但不算是很不接地气。我家有男性长辈,就是家里种地,8个兄弟姐妹,只有他一个人祖坟冒青烟,天生开挂,考上了985大学,考进体制内,进城当凤凰男娶了城里独生女。

我小时候也在他们乡下生活过一段时间。从小我妈就教育我: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你这样的好条件,要去多看看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家最幸运的一点就是,你能从我们这一大家子人里,看到社会最最顶端10%的人,和最最底端10%的人,这对你认识社会是非常有好处的。

他的原生家庭就是纯放养,父母只管饭,其他不管,孩子们的成长纯天然绿色无公害,所以好坏纯粹看资质。他们剩下7个兄弟姐妹,不是种地,就是进城打工,有比较淳朴的,有勤劳致富的,但也有品行比较友善度的,还有精神有疾病的,真个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但不管怎么说,好种孬种都是种,家里的地位在村里还是因为孩子多而杠杠的,盖房都可以理直气壮往别人家篱笆里盖三寸。

所以一旦你贫穷了还生孩子,到底会发生什么, 我也算是了解的非常清楚了。

对于他的家庭来说,赌有一两个非常有出息的子女,这种事件虽然几率小,但投入也低啊。


这不是说穷人就对孩子没感情,生孩子就纯是为了自私,他们大多也关爱自己的孩子,尽力给他们能给的。但你要想想为何有“越穷越生”的现象,为何穷时敢生,小富起来了却不敢了,这不是用爱能解释的现象。

很多人见不得父母从利己的角度出发来决定生不生孩子,仿佛这就是否认亲情,否认人性,这种观点纯粹是鸵鸟行为。世界上从未考虑过生孩子对自己的利弊,考虑过生养的投入产出的人,只有一种:还没开始思考自己生不生孩子的人。

人的行为除了感情,也会被“逐利”这一条基本原则驱使,生养孩子是消耗巨大的工作,所以更难完全断绝“利己”心理的作用,这不是你禁止人谈论,用政治正确和圣母心能掩盖的问题。

都说越穷越生,如果生孩子对贫穷的人来说非常有害,他们不会有这么高的生育热情。5000块治疗费就只能弃疗命都不要的部分穷人,他们的孩子要真的都是吞金兽,你觉得他们会没有办法计划生育吗?

穷人的孩子事实上确实很工具人,原生家庭能给他们的更少,他们回馈给原生家庭的价值却更大,比我们这些中产子女对家庭的价值更大。 这不是我瞎编,也不是我在做什么美梦。我只是借着这个主题告诉你社会现实。


总的来说就是想告诉你,穷的时候生孩子未必真的是什么艰难的选择,反倒是有点儿小钱的人,更加瞻前顾后。



P.S.有人持续逼问我,非要我明确表态赞不赞同这种现象,不说明白就给我扣帽子。

可是请问,按着我的头把这表态逼出来,有什么意义吗?

这种现象源于贫穷,只要贫穷存在,这种事情就一定会存在。

是个正常人都会知道贫穷不好,这难道是一个需要表态的事情吗?

我可以在这里表态贫穷不好,我不喜欢贫穷,这样做不好,但是,这种态表出来,相对于这个现实来说,就像放P一样,太轻飘了。

我认为认清现实,把它根植于你我的心里,根植于尽可能多的人的心里,再去生活,才有可能一点点地从细微之处改变什么。

相比之下,无聊而轻佻的表态,才是对现实的大不敬。


如果你看不懂我在说啥,那我只好给你笑一个狗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