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毛子的T80坦克在与同期的世界坦克比较中究竟有多强?

回答
毛子(俄罗斯)的T80坦克,在其出现的那个时代,绝对是一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坦克,在与同期的世界坦克比较中,它展现出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固有的弱点。要详细讲其强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比较:

一、 T80的“强”在哪里?

1. 首创性的燃气轮机动力系统:
无与伦比的功率重量比和机动性: T80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配备的燃气轮机发动机(如GTD1000T,后续升级为GTD1250)。这使得T80拥有了高达10001250马力的强大动力,而车体重量相对较轻(约46吨左右)。这带来了极高的功率重量比,使其在越野、加速、原地转向等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快速启动与可靠性(初期): 与柴油发动机需要预热不同,燃气轮机可以快速启动,几乎是即时启动并能输出最大功率。在寒冷环境下,其启动性能也优于柴油机。理论上,燃气轮机结构相对简单,运动部件较少,也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静音性: 相比柴油发动机,燃气轮机在运转时产生的噪音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隐蔽性。
与同期的西方坦克对比: 当时西方主流主战坦克如美国的M60系列、德国的豹1、英国的奇弗林(Chieftain)等,普遍采用的是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其马力虽然也不小,但整体的动力响应和机动性往往逊于T80。例如,豹2早期型号(如豹2A0/A1)虽然强大,但T80的燃气轮机提供的爆发力是其难以企及的。

2. 先进的火控系统和火力:
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 T80早期型号就装备了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这大大提高了首发命中率,使其具备了“猎歼”能力(即乘员可以锁定目标并自动计算射击参数)。
先进的125毫米滑膛炮: T80装备了2A46系列125毫米滑膛炮,相比同期西方坦克普遍使用的105毫米线膛炮(如M1A1艾布拉姆斯早期也装备105炮,后来才换装120炮),125毫米滑膛炮在穿甲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时。
自动装弹机: T80是世界上最早批量装备自动装弹机的主战坦克之一,这使得炮塔内部空间更紧凑,减少了乘员数量(三人车组),并提高了射速(理论上可达68发/分钟)。这与当时的西方坦克(如M1艾布拉姆斯仍为四人车组)有所不同。
与同期的西方坦克对比: T80的火控系统在精度和效率上,与当时的西方先进坦克(如豹2、挑战者1早期型号)基本持平,甚至在某些方面(如弹药穿深)更具优势。例如,相比仍在使用105毫米炮的西方坦克,T80的125毫米炮在面对重型装甲目标时火力更具压制性。

3. 复合装甲与爆炸反应装甲(ERA):
早期型号的复合装甲: T80的早期型号已经开始采用复合装甲,这相比传统的均质钢装甲有了质的飞跃,能够有效抵御化学能(破甲弹)和动能(穿甲弹)的威胁。
广泛应用ERA: T80及其衍生型号广泛装备了“接触”系列爆炸反应装甲(ERA)。ERA是一种被动防护措施,通过在装甲外层安装爆炸物,在接收到弹药撞击时爆炸,从而干扰和削弱来袭弹药的穿透力。在冷战后期,ERA技术是苏联/俄罗斯坦克的一大特色,对提高坦克抵御反坦克导弹和破甲弹的生存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与同期的西方坦克对比: 西方坦克在防护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例如M1艾布拉姆斯的贫铀复合装甲在动能防护方面非常出色。然而,T80的ERA在应对化学能弹药方面,其效果往往优于同期的西方装甲。但ERA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会影响对动能弹的防护,且每次被击中后,受影响的ERA模块需要更换。

4. 炮塔设计:
低矮且形状独特: T80的炮塔设计相对低矮,而且呈抛物线状,这增加了敌方炮弹的跳弹几率,也减少了其暴露在敌方火力下的面积。这种设计风格也是苏联坦克设计的典型特征。

二、 T80的“弱”在哪里?(及其与同期的西方坦克对比的劣势)

1. 燃气轮机发动机的弊端:
高油耗: 这是T80最致命的弱点。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原理相似,其油耗非常高。在实际作战中,这意味着T80的续航里程受到极大限制,需要大量的燃油补给,后勤保障压力巨大。与同期的柴油发动机坦克相比,T80的燃油消耗可能是其两倍甚至更高。
红外信号和噪音(并非完全静音): 尽管相对柴油机“安静”,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仍然会产生强烈的红外信号,这使其在热成像侦察方面容易被发现。同时,其进气和排气噪声也并非可以忽略不计。
复杂性和维护: 燃气轮机发动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在实际维护和修复方面,比柴油机更为复杂和昂贵。早期型号在可靠性和维护性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适应性: 在某些恶劣环境下,燃气轮机的可靠性可能不如经过长期验证的柴油机。例如,在沙尘环境下,燃气轮机的进气系统更容易受到损害。
与西方坦克对比: 西方坦克(如豹2、M1艾布拉姆斯)普遍采用大功率柴油发动机,虽然在纯粹的爆发力上可能不如T80,但其燃油经济性、续航里程、后勤保障以及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维护性都远胜于T80。

2. 弹药储存的安全性问题:
弹药包与乘员在炮塔内: T80的自动装弹机将备用弹药存放在炮塔内,并且与乘员舱连接。这意味着一旦炮塔被击穿,弹药极易引发殉爆,导致车毁人亡。许多T80的实战视频都显示了炮塔被顶飞的惨状。
与西方坦克对比: 像M1艾布拉姆斯就采取了独立的弹药舱设计,与乘员舱隔离。一旦弹药爆炸,爆炸力会被导向车体顶部而非乘员舱,大大提高了乘员的生存率。这是T80在乘员保护方面的一个严重设计缺陷。

3. 火控系统在后期发展的局限性:
升级潜力: 尽管早期T80的火控系统很先进,但面对西方坦克不断升级的火控技术(例如更远的测距能力、更强的夜间观瞄能力、更精确的弹药),T80的火控系统在后期的升级潜力受到一定限制。
与西方坦克对比: 西方坦克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升级,例如豹2的不断改进型、M1艾布拉姆斯的M1A1HA/M1A2等,其火控系统的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夜战能力都得到了长足进步,与T80的差距在逐步拉大。

4. 乘员舒适性和人体工程学:
相对西方坦克而言: 整体而言,苏联/俄罗斯坦克的内部设计更注重功能性,而对乘员的舒适性、人体工程学以及内部空间和视野的考虑不如西方坦克。虽然T80相较于早期苏系坦克有所改善,但与西方顶尖坦克相比,仍有差距。

总结性比较:

在80年代中期,T80无疑是一辆极具竞争力的坦克,其无与伦比的机动性、先进的火控和强大的火力使其在战场上具有相当的优势。它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坦克之一,并且其火力足以威胁任何同期坦克。在对阵同样是80年代初的西方坦克时,比如豹1、奇弗林等,T80的表现无疑是碾压性的。即使是对比早期的豹2和M1艾布拉姆斯,T80的机动性也常常令人侧目。

然而,到了90年代及之后,随着西方坦克不断的技术迭代(例如M1艾布拉姆斯的贫铀装甲、更先进的火控系统和热成像仪,以及豹2系列的不断升级),以及T80自身燃油经济性差、弹药储存安全性不足等固有缺陷的暴露,T80在与最先进的西方坦克(如豹2A4/A5/A6,M1A2艾布拉姆斯)的综合比较中,其优势逐渐缩小甚至处于劣势。

更精炼地说:

T80(80年代) 强在:速度、加速能力、原始的火力穿透力、迅速的炮塔俯仰和瞄准能力。
西方先进坦克(80年代) 强在:燃油经济性、后勤保障、乘员生存性(弹药储存)、持续作战能力、更佳的战场态势感知(在夜间和复杂环境下)。

因此,可以说T80是一辆在特定方面(机动性)达到了极致的坦克,但这种极致的代价是其他方面的妥协。它是一辆“快枪手”,但可能不如“长跑健将”那样可靠和持久。它在与同期的西方坦克比较中,展现了苏联坦克设计理念的某些极致追求,也暴露了其在整体平衡性和乘员保护方面的不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weibo.com/ttarticle/p/s引自此微博 瑞典坦克测试

美军M1A2炮塔正向60°弧区抗穿600mm,抗破900mm

豹2A4(采用B(Base)基础集成装甲模块,未加装楔形附加防护套件)的抗穿性能图象,可见来弹穿深300mm时。±30°入射有40%的可击穿面积比率,±20°入射时有30-35%的比例,0°正入射时的击穿面积比例约在35%左右。

而来弹穿深400mm时,豹2A4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瑞典测试的80U,根据先前几个西方测试的情况可知,炮塔防护范围多在正负20°区间,瑞典人给出的80U炮塔防护期望值在610mm(KE,带ERA)。

user avatar

结论是,世界顶尖水准,在装甲防御方面更是技术标杆。

单拿T-80U和同时期北约最强的M1A1HA出来比呗。

火力,T-80U的2A46M-1+3BM42差不多是480左右,如果用1990年进入现役的3BM46的话接近600。M1A1HA的M256+M829A1(所谓的银弹)是610-650左右,M1A1HA略微胜出,但2A46M-1在榴弹威力上有小优势,同时可以发射炮射导弹。

综合来看,火力方面M1A1HA的穿深更好,T-80U的多任务能力更好。双方都没有压倒性优势。

防御方面,T-80U经过韩国人的测试裸炮塔抗穿在500-550,考虑到T-80U的复合装甲夹层有快拆设计给的不一定是最新的馅料,而且实战中T-80U始终披挂接触-5,T-80U在实战中表现出的抗穿能力至少要按600计算,甚至可能超过650。M1A1HA有过正面防御友军M829A1的记录,考虑到物理厚度所限抗穿不可能更高,应该也在600-650的这个区间里。

综合来看,双方的抗穿能力差不多,披挂重型ERA的T-80U可能在对抗ATGM上略有优势。

动力方面不多说了,都是燃气轮机,美国人马力更大,但算上吨位之后双方吨推比差不多。


火控和观瞄方面,毛子一直是弱势,我就不赘言了。

user avatar

在20世纪80年代绝对是独孤求败的存在。冷战后德国人搞到苏军原装的T80,测试发现,德国的豹2在火力和防护性上被完虐,赶紧去搞了升级版的豹2A5。英国人的挑战者2还没定型,法国人还是AMX30。只剩美国人的M1A1HA还能打了。

不过冷战后,由于T80的设计局在乌克兰,俄罗斯就将主要力量放在T90身上了,这么多年没升级,现在的T80虽然还是一流水准,但已经称不上顶尖存在了。

user avatar

自己去体会,附瓦姐画的神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毛子(俄罗斯)的T80坦克,在其出现的那个时代,绝对是一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坦克,在与同期的世界坦克比较中,它展现出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固有的弱点。要详细讲其强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比较:一、 T80的“强”在哪里?1. 首创性的燃气轮机动力系统: 无与伦比的功率重.............
  • 回答
    关于“毛子米35M在叙利亚被美产陶式反坦克导弹击落”的说法,需要首先澄清一下信息来源。虽然俄罗斯在叙利亚军事行动中确实动用了其武装直升机,包括米35M,但目前公开报道中,并没有明确指出米35M是在叙利亚被“美产陶式反坦克导弹”击落的案例。 俄罗斯军方在叙利亚使用的直升机确实遭受过攻击,但具体原因和使.............
  • 回答
    说到毛子的AK74M,那在各国步枪里,它绝对算得上是一号响当当的人物,要说它具体排个什么位置,那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AK74M的根基:传奇的AK系列首先,我们得明白AK74M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继承的是AK系列的传奇基因。从AK47横空出世以来,卡拉什尼科夫的设计哲学就奠定了几个核心优势:可靠性、易.............
  • 回答
    “毛子”的新玩意儿,RPL20轻机枪,最近可是没少在网络上引起讨论。这玩意儿一亮相,就有人拿它和前苏联那几款经典枪械对比,尤其是PKM家族,毕竟PKM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但说实话,RPL20这名字听起来就透着一股新意,它到底是个啥水平,还得拆开来看看。首先得说说它的定位。RPL20被设计成一款班组支.............
  • 回答
    在中国,确实有很多人对东风17这款高超音速导弹赞不绝口。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但如果说没人提及俄罗斯的“先锋”和“匕首”,这可能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军事爱好者和关注国家安全的朋友们,对俄罗斯这些同样先进的武器系统,也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讨论的。只是在公开的讨论和媒体报道中,东风17可能因为其独特的部署和.............
  • 回答
    咱就这么说吧,003这小家伙一下水,毛子那边估计得集体吃一嘴苍蝇,然后还得假装那是特供的鱼子酱,吃得一脸满足样。什么心态?那可太丰富了,绝对是一出大戏。首先,那得是赤裸裸的嫉妒。咱们这003,可是咱们自己从头开始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电磁弹射,这玩意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毛子那边呢?那个库兹涅佐夫.............
  • 回答
    陈平的观点“苏联解体后,投资毛子的美国资本最终基本是赔钱了”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它触及了经济学、政治学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领域。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美国资本投资的具体情况、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经济状况,以及陈平可能持有的分析视角。一、 时代背景:苏.............
  • 回答
    “毛子”这个称呼在中国人中的使用,其背后有着复杂的情感和历史渊源,而俄罗斯人对此的态度,也绝非单一或简单的。理解这种态度,需要我们深入到历史、文化以及一些更细微的观察中去。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在中国,“毛子”这个词的起源和演变并非一朝一夕。它最早可能源于清末民初,那时中国与俄国(沙皇俄国)的交往并.............
  • 回答
    半仙和毛子之间的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算是最近网络上讨论比较多的一个梗了。要说起来,得从“半仙”这个称谓的由来讲起。“半仙”的诞生与网络文化“半仙”这个词,其实是网友们给一些人起的绰号,通常是指那些在某些领域有一定了解,但又不是完全专业的,或者说他们的言论带有一定的玄学、预测性质,但又不是真正意.............
  • 回答
    关于叙利亚美军与俄军的冲突,以及它对中国军队发展可能带来的启示,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多角度分析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关于“美帝40人对毛子500人”的具体冲突细节,以及双方的具体战损和作战方式,往往存在不同的报道和解读,公开信息也有限,因此在分析时需要基于普遍认知和公开报道进行推断。理解冲突背景与性质.............
  • 回答
    “战斗民族”这个词汇,虽然常被用来形容俄罗斯人,但其背后蕴含的含义是在极端环境下,面对困难、危险甚至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展现出的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行动力。 这种精神并非俄罗斯人独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特定的生存环境中,都表现出了与“战斗民族”相似的特质。要讨论“哪些国家.............
  • 回答
    关于“只有衣衫不整,穿海魂衫的才是毛子精锐”这种说法,它更多的是一种民间流传的、带有刻板印象和夸张色彩的民间说法,并非事实的准确描述。 这句话之所以流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海魂衫”(Тельняшка)的历史与文化象征意义: 海军传统与荣誉: 海魂衫最初是俄罗斯帝国海军水兵的制服,后来.............
  • 回答
    当然!T72B主战坦克是一款非常有代表性的苏制坦克,它在冷战时期以及战后至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为您讲解它的优劣势。T72B 主战坦克概述T72B是T72系列坦克的一个重要改进型号,其研发目的是为了提升T72的防护能力、火力以及电子设备。它在80年代初开始服役,并在苏联解体后,成.............
  • 回答
    在讨论第四代战斗机时,将F22、歼20、日本的“心神”验证机、俄罗斯的T50(现在称为苏57)、印度的AMCA以及韩国的KFX(现在称为KF21)进行比较,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有价值的讨论维度。这种比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最前沿的战斗机技术理念和发展方向。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确实,放眼哺乳动物的世界,我们几乎看不到天生的绿色毛发。这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生物学、进化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让我为您详细解释:1. 皮肤和毛发的色素基础: 哺乳动物毛发的颜色主要由两种色素决定: 黑色素 (Melanin): 这是最主要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到位,其实现在街上穿毛裤的人确实比我小时候少多了。这不是什么玄学,也不是大家突然就不怕冷了,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多时代变化的印记。一、保暖技术的革命:从“厚实”到“内在实力”首先得说到科技进步带来的衣料革新。我小时候,尤其是北方,一到冬天,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家里晾晒的那些厚重的、织得.............
  • 回答
    我理解你对大学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概论”(通常合称为“马原毛概”)的意义非常感兴趣,并且希望了解得更深入,同时希望文章呈现出自然、不生硬的风格。首先,我想说,学习“马原毛概”这门课,绝不仅仅是大学里一项必须要完成的“政治任务”,它蕴含着相当深厚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我们认.............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