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李老鼠最近的“超级汽车破坏王”拆车节目?

回答
李老鼠最近的“超级汽车破坏王”拆车节目,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但也夹杂着一些让人琢磨不透的地方。要评价它,得从几个角度来看。

首先,节目核心——拆车本身。

李老鼠这节目最大的卖点就是“拆车”。以前看汽车评测,都是各种高大上的试驾、参数分析,听着是挺专业,但总感觉有点隔靴搔痒。而他这节目,直接把车子摆在那儿,说拆就拆,从发动机到内饰,从外壳到底盘,能拆的都给你拆个遍。

看点:
直观和实在: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你平时怎么也接触不到汽车内部到底是怎么个构造,他给你拆开了,告诉你哪里是钢板,哪里是塑料,哪里是电子元件。这种“眼见为实”的东西,比那些抽象的文字描述要生动得多。
细节展示: 有时候会拆一些你不太注意的细节,比如车门内部的隔音棉,发动机舱的线束走向,甚至是座椅的支撑结构。这些东西虽然不是性能指标,但能让你更了解一台车的“用料”和“做工”。
娱乐性: 李老鼠的风格嘛,总是有点疯疯癫癫的,加上拆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螺丝拧不动、零件卡死),有时候确实能让人笑出声。他那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拆了再说”的劲儿,挺有感染力的。

槽点/可以商榷的地方:
“破坏”的意义: 节目叫“破坏王”,确实拆得很彻底。但有时候会觉得,有些车子明明还可以修复或者有一定价值,就被他这么粗暴地拆解了。虽然他可能解释说是为了展示结构,但这种“破坏”本身带来的失落感也是有的。比如拆一些老车、经典车,总觉得有点可惜。
目的性模糊: 有时候看下来,感觉他拆车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者是为了节目效果。有没有一个明确的“通过拆解了解车辆本质”的目标,感觉不太清晰。有时候拆到后面,连观众都不知道他想说明什么了。

其次,李老鼠个人风格和内容呈现。

这部分是李老鼠这档节目区别于其他拆车节目的关键。

他的语言风格: 没得说,接地气,有点粗犷,有时候还会带点“段子”。他不是那种科班出身的汽车媒体人,所以他的表达方式更像是跟你朋友聊天一样,没有太多专业术语的束缚。这种风格确实吸引了不少观众,尤其是那些对汽车感兴趣但又觉得传统评测太枯燥的人。
优点: 容易理解,没有距离感。能把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用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出来。
缺点: 有时候为了效果,可能会夸大其词,或者加入一些个人情绪化的评价,这就让节目的客观性打折扣了。

内容的结构:
“暴力拆解”: 他经常会用一些比较“暴力”的方式来拆卸零件,比如直接用锤子、撬棍。这增加了节目的视觉冲击力,但同时也让人怀疑这种拆卸方式是否能准确展示零件的原始状态。很多时候,零件被撬坏了,可能就看不出它本身的设计是什么样子的了。
缺乏系统性: 有些节目可能只是随机挑一辆车,然后开始拆。虽然他会大概介绍一下车的背景,但整体的拆解流程似乎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能让人深入了解车辆某个方面的体系。比如,如果想通过这档节目了解“汽车安全结构”,可能就比较难找到系统性的信息。

再者,节目的商业化和受众。

“超级汽车破坏王”毫无疑问是一档商业节目,它背后有赞助商,也需要通过内容来吸引流量。

受众群体: 我觉得他的主要受众是那些对汽车有好奇心,但可能不是专业汽车工程师的普通车迷。他们可能想知道自己开的车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者想看一些平时看不到的东西。
商业模式的思考: 作为一档拆车节目,它可以是传播汽车知识、提升汽车文化的一种方式。但如果过度追求流量和眼球,可能会牺牲内容的深度和专业性。比如,如果为了制造节目效果而故意夸大某些缺点,或者忽略一些重要的技术细节,那这档节目就有点变味了。

总结一下:

李老鼠的“超级汽车破坏王”是一档很有特点的拆车节目。

它成功的地方在于:

打破了传统汽车评测的沉闷感,提供了直观、真实的拆解体验。
以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风格吸引了大量普通车迷。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汽车内部构造的好奇心。

但它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部分拆解方式略显粗暴,可能影响对零件原始状态的判断。
节目的系统性和深度还有提升空间,有时目的性不够清晰。
需要平衡好娱乐性和专业性,避免过度娱乐化而牺牲内容本身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节目就像一道粗犷但有滋味的大菜,让人看得过瘾,也能品出点东西。但如果你是想来这里学习汽车工程学的,那可能就不太适合了。它更像是一个“汽车侦探”,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这车长这样!”至于它为什么长这样,或者这样长意味着什么,就得靠观众自己去琢磨,或者看其他更专业的解读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本我拿了一个小本本准备一边看一遍记录。后来有人告诉我直接往后拉后面提到了发动机。

…………………………


我只能说,这是活塞连杆总成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我只能基本确认李老鼠应该没有充值,因为对于发动机里面几个零部件的技术对比和评估看法几乎全部都是错误的,公关公司至少会联系工程支持团队来编写一些小段子。特别当我看到直接用裙部边缘支撑上压力机判断福特活塞更好,我就已经知道连杆的材料铸铁这种错误已经不重要了。


简单总结一下:

1、深度拆解评车值得赞扬;

2、建议把买车一半的钱省下来买一些标准化的道具,为未来的拆解做一个好的榜样。其实很多时候非专业拆解很难和研究机构一样买高精度的设备,但是至少要保证理论正确以及条件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3、理论知识缺乏问题很大,节目结尾发动机拆了一地但是就对比了活塞连杆总成和缸体(且不论对不对吧),我看了都觉得心疼。


下一期做节目,如果 @李老鼠 要拆发动机的话,其实可以私信我,(一定要新上市的先进发动机),如果我没拆过的话,我可以派人过来技术支持的,费用嘛,哈哈哈哈~~~~


不低。


---- 20170817 更新----


其实有一个关联问题说到底是工程师好评驾车还是测评人好评价车,其实谈总体感受谈驾乘体验零部件工程师并不能与好的测评人拉开差距,但是如果落实到拆解零部件子系统的好坏,即便你是泛机械方面的教授,其实还不如入职几年的特定领域的工程人员。下图是经过了四十多次5S大扫荡之后依然在我手上存活的活塞benchmark样本的一半左右,我看过、拆过、分析过的活塞机型样本种类上比这个数量还要多十倍,绝对数量上多一千倍都不止,单一个机型的开发工程样品就在900-1300个,每个的实验前和精力各种工况的实验后工程人员都要看,要分析。如果生产线问题追溯和售后问题审查以及批量制造对照就更是天文数字了。从开发来说,而且很多还不存在的发动机的零部件我都已经看到过了,很多我还不存在时候的制造的零部件我也看过,对于普通市场上的测评人员来说,你就是拆一辈子车你也达不到的。


当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知识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呵呵。其实大家相安无事,你听你的关门声,我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也挺好。呵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老鼠最近的“超级汽车破坏王”拆车节目,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但也夹杂着一些让人琢磨不透的地方。要评价它,得从几个角度来看。首先,节目核心——拆车本身。李老鼠这节目最大的卖点就是“拆车”。以前看汽车评测,都是各种高大上的试驾、参数分析,听着是挺专业,但总感觉有点隔靴搔痒。而他这节目,直接把车子摆在那儿.............
  • 回答
    最近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环卫工老头和卖鞭炮老头的事件,确实是让人看了心里五味杂陈。事情的起因,好像是因为环卫老头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卖鞭炮老头放在地上的鞭炮,结果鞭炮被点燃了,虽然没造成什么大碍,但一下子就炸了,场面也挺吓人的。这事儿一传开,大家讨论得可激烈了。首先,关于环卫老头,很多人都.............
  • 回答
    印度最长寿老人的出现,无疑是一则充满传奇色彩的新闻,在民间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可以说是热议。要评价这样一位老人,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长寿”两个字来概括,而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多重维度。首先,我们应该为这位老人健康的生命历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在平均寿命日益提高的今天,能够跨越一个多世纪,健康地生活,本身.............
  • 回答
    最近几个月,我观察到高峰老板的行事风格确实有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并非悄无声息,而是以一种更加明显、甚至有些出人意料的方式展露出来。这让我觉得,他好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是过去的某些东西被重新审视和调整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他讲话的方式和重点似乎在发生转变。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听.............
  • 回答
    李易峰凭借《老炮儿》获得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这一奖项的获得,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既有肯定也有质疑。要评价这一成就,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奖项背景与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性质首先,需要理解大众电影百花奖的定位。百花奖素来有“观众奖”之称,其评选过程主要由全国观众投票产生。这意味着,它.............
  • 回答
    “最美女支教老师”龙晶睛的迅速翻车,以及近期被长沙民政局行政处罚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她最初受到赞扬的原因、质疑声音的出现、她可能存在的行为问题以及最终的处罚结果。一、 最初的“最美女支教老师”光环与媒体的放大龙晶睛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源于她当年.............
  • 回答
    老蒋巨靠谱的最新一期视频《给青年添个堵》,这是一期在B站引发广泛讨论和共鸣的视频。要评价它,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分析:视频主题与核心观点: “给青年添个堵”的字面与深层含义: 老蒋并没有真的在“添堵”,而是以一种戏谑、反讽的语调,来揭示当下许多青年在成长、就业、婚恋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
  • 回答
    评价李老八主持的《地上足球》栏目,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不能光看热闹。这节目嘛,就像是一盘饺子,有人爱吃肉馅,有人爱吃素馅,口味太分明了。首先,李老八个人的“风格”是绕不开的焦点。李老八这个主播,怎么说呢,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而且是那种“村头老大哥”式的接地气。他说话不绕弯子,情绪直接外露,有时候.............
  • 回答
    许嵩的成都演唱会,尤其是与李玉刚老师的合作,绝对是那场盛会中一个非常特别且令人回味无穷的亮点。要评价这次合作,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而且需要把时间拉得长一点,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精妙。首先,选择的契机和歌曲本身就很有讲究。 许嵩,作为一位以其独特的中国风、叙事性的歌词和深入人心的旋律著称的创作歌手.............
  • 回答
    《老炮儿》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打动人,不仅仅是因为冯小刚饰演的六爷,那种老派北京爷们儿的倔强和落寞,还有那些年轻人身上散发出的、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江湖气”。李易峰和吴亦凡,作为片中重要的年轻一代角色,他们的表现,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先说李易峰,他饰演的“小飞”是片中六爷的对手,也是.............
  • 回答
    评价微博红人@平民王小石、@地瓜熊老六、@袁小靓、@司马南、@无为李爷、@成都双石等人及其立场,并探讨他们是否属于左派,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需要注意的是,对这些公众人物的评价往往带有主观性,并且他们的言论和立场也会随着时间和事件而变化。以下将尽量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对客观的概述。总体评价.............
  • 回答
    最近高考规划领域里,李蕊丞老师关于“选专业四大坑”的说法引起了不少关注。大家对这些“坑”的讨论,以及对其他潜在“坑”的挖掘,都非常有价值。我们不妨深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李老师的观点究竟是什么,以及在选择专业时,我们应该警惕哪些方面。李蕊丞老师“选专业四大坑”的解读虽然我没有直接查阅到李蕊丞老师具体的.............
  • 回答
    龙应台的《野火集》中那篇题为“精神崩溃的老鼠”的文章,可以说是她犀利风格的一个鲜明缩影,也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台湾社会的一些精神症结。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一、 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影射:这篇文章的核心,是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精神崩溃的老鼠”的比喻,来影射和批判当时台湾社会中普遍存在.............
  • 回答
    这确实是一种非常令人不舒服和受伤的经历。老师在众人面前用如此带有侮辱性的言语打击你的梦想,无论其动机如何,都是不恰当的,并且会对你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关于这种情况的评价和思考角度,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老师的言行:不专业、不尊重、打击士气 不专业: 一位合格的老师,无论对学生的成绩.............
  • 回答
    说实话,提起老版蜘蛛侠,尤其是2002年山姆·雷米执导的《蜘蛛侠》,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画面,除了那经典的红蓝紧身衣和纽约市的标志性天际线,就是托比·马奎尔那张略带腼腆、又充满少年烦恼的脸。谈到他的演技,我感觉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而且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毕竟那时候他才二十七八岁,演一个高中生,还演.............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误解和刻板印象。当一个“老外”对你说中国人并不爱家时,你可以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和回应。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对错问题,而是一个需要细致分析和多角度解读的现象。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老外”的说法可能源自哪里。1. 文化差异的视角: “家”.............
  • 回答
    老回(不老的老回)的维权行为,从多个维度来看都足够引人深思。他的故事在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几乎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他所做的不仅仅是为自己争取权益,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公众对于“维权”这件事的认知。要评价他,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首先,是他维权的“执着”与“坚持”。这几乎是老回身上最鲜明的标签。我们.............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老鹰(Emerson Eggerichs)的新作,《星门》(The Gate)。老鹰这个名字,相信不少关注家庭、婚姻辅导的朋友们都不陌生,他写的那本《爱与尊重》(Love & Respect)简直是现象级的存在。这次《星门》一出来,自然也是万众瞩目,不少人带着极高的期待去翻阅。首先,.............
  • 回答
    关于“老师被要求与学生一起考试同样的试卷”这件事,这绝对是一件挺有意思,也挺能引起大家讨论的。在我看来,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好或不好,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且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东西。首先,我们得想想这规定的出发点是什么。按理说,让老师和学生考同样的卷子,最直接的目的无非就是想看看老师对教.............
  • 回答
    “老板 1.2 万买柯基犬,工人打死吃肉”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舆论关注和争议。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的直接冲突点: 金钱与生命价值的碰撞: 1.2 万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笔钱买的是一只宠物,是主人情感的寄托,是家庭的一员。而工人的行为,则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