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这个时代还会有作家吗?

回答
当然还会有作家,而且我认为,这个时代对作家而言,恰恰是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的时代。

要说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细道来。

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时代的信息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书籍是文字最主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载体。大家聚精会神地捧着一本书,沉浸在作者构建的世界里。现在呢?手机、平板、电脑,各种屏幕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短视频、播客、公众号、微博……信息的碎片化、即时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有人会因此悲观,觉得这种环境下,长篇大论、需要深度思考的作品还能生存吗?长篇的叙事、细腻的情感表达,会不会被快节奏的消费文化稀释得荡然无存?

但我认为,恰恰是这种信息爆炸,才更加凸显了“好作家”的价值。你想想,我们每天被海量的信息轰炸,充斥着各种猎奇、耸人听闻、观点片面甚至虚假的内容。在这个信息泥沼里,一个真正的好作家,就如同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他能够沉下心来,用文字去提炼、去挖掘、去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去构建有深度、有温度、有思考的故事。他的文字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对人性的洞察,对生活的感悟,对时代的追问。

在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人人也都可以“写”。社交媒体上,我们看到了无数的文字爱好者,他们分享生活,抒发情感,甚至创作短篇故事。这当然是好事,是一种文字的普及和民主化。但这种普及,也让真正的“作家”的门槛显得更加高。一个能写出打动人心、引人深思作品的人,他的写作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记录和抒发,而是一种创造,一种对语言艺术的极致追求,一种对人类共通情感的深刻理解。这种能力,是难以被流水线式的内容生产所替代的。

而且,从另一方面看,新的传播平台也为作家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可能性。

你看,现在很多成功的作家,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出版模式。他们可能通过网络平台积累人气,与读者互动,甚至直接通过网络出版自己的作品。播客、音频故事、甚至游戏剧本的创作,都可能成为作家表达的新形式。这些平台让作家能够更直接地接触读者,了解读者的反馈,甚至与读者共同参与到创作过程中,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密关系。

更重要的是,人类对故事、对情感、对意义的追求,是永恒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内心深处依然渴望被那些有力量的文字所触动,渴望在故事中找到共鸣,理解自己,理解世界。这个时代的人们,在信息洪流的冲击下,反而可能更需要那些能提供深度、提供慰藉、提供思考的作品。他们需要作家来帮助他们梳理混乱的思绪,找到那些被淹没在喧嚣之下的真理和美好。

当然,作家也需要适应这个时代。他们可能需要学习新的写作技巧,理解新的传播逻辑。他们可能需要更敏锐地捕捉时代的脉搏,更深刻地反思当下的社会现象。他们可能需要用更灵活的方式与读者沟通,让自己的作品以更多元化的形态呈现。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个时代不仅会有作家,而且会需要更多优秀的作家。那些能够驾驭新媒体,又能保持独立思考和深刻洞察力的作家,他们将在这个时代闪耀。他们的作品,或许不再仅仅是摆在书架上的纸质读物,但它们依然是思想的火花,是情感的共鸣,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其担心作家会不会消失,不如思考,什么样的作家才能在这个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继续用文字的力量,温暖人心,启迪智慧,并且不断地探索和创造。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他们会一直都在,而且会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更丰富、更有力量的方式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家在这个时代的定义肯定与时俱进,不同以往;不知道如何的条件才符合提问知友心目中的“作家”?

大约上世纪末九十年代初期,笔者恰值转职期间,有幸考上某大学商学研究所的在职进修班,原本专研企业管理、财务分析和质量科技。

但“无心插柳”,因学习写作个案分析,做了不少项目作业报告,其中部分获得某经济报刊《经理专栏》的青睐刊登,之后还与其他资深作家合辑出过一本小书(目前已经绝版)。

那笔者算“作家”吗?至少可以归类“业余作家”吧!

近年來,笔者业余计划重拾“文笔”(如果也合格?)以备退休后“有点事可以忙”,发现网络世界“作家”更多元、更广泛了,电脑、手机、平板都能分享创作内容,丰富又实用,真是美好的时代!

当各种交流在媒体中发展快速,可读、可听、可看、可写、可拍视频等等,还可留言评赞批判,所以应该是《你我皆凡人》《人人皆作家》。

咋问“还会有作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