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陈凯歌的新作《道士下山》?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陈凯歌导演的新作《道士下山》。

《道士下山》(Monk Comes Down the Mountain)是陈凯歌继《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搜索》之后执导的一部奇幻武侠喜剧电影。影片改编自徐皓峰的同名小说,由王宝强、刘昊然、吴建豪、王宝强、林志玲、范伟、李雪健、陈思诚、张震、舒淇等众多明星出演,阵容堪称豪华。

要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1. 故事与主题:野心勃勃却失焦的寓言?

徐皓峰原著的精髓与改编的取舍: 徐皓峰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武侠世界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以及哲学思辨而著称。《道士下山》原著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作者意图,讲述了民国时期,一个道士为了躲避战乱下山,卷入一系列江湖恩怨和命运纠葛的故事。
改编的挑战: 将一部充满东方哲学和细腻情感的武侠小说改编成商业大片,本身就存在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大众化叙事和作者意图之间找到平衡,是陈凯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题的模糊与叠加: 影片试图探讨的主题是多层次的,包括人生的无常、欲望的诱惑、武术的真谛、命运的摆弄,以及在时代洪流中的个人选择。然而,这种多主题的叠加并没有形成清晰的主线,反而让故事显得有些散乱和失焦。观众可能难以抓住一个核心的情感或思想,去理解何为“道士下山”的真正意义。

叙事节奏与结构: 影片的叙事节奏并不统一。前半部分围绕王宝强饰演的何安下展开,节奏相对明快,充满喜剧元素。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尤其是后半部分,影片试图融入更多的严肃主题和复杂的恩怨纠葛,导致节奏变得拖沓,人物关系和动机也显得有些模糊不清。结构上,影片更像是一个个片段的拼凑,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贯穿线索将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

2. 风格与视觉:陈凯歌的东方美学与尝试

浓烈的东方美学: 陈凯歌一向擅长营造宏大的东方意境,这一点在《道士下山》中依然有所体现。影片的服装、布景、道具都力求精致,试图展现民国时期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场景设计: 无论是道观的清幽,还是民国的市井景象,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呈现出一种复古而考究的美感。
动作设计: 影片中的武打场面也颇具看点,特别是王宝强、张震、刘昊然等人的对手戏,动作设计流畅,充满写意和想象力,符合陈凯歌对武侠电影的理解,即武术不仅是打斗,更是人生的哲学。

奇幻元素的引入: 影片大量引入了奇幻元素,比如妖精的存在,以及一些超现实的想象。这使得影片的风格更加多样化,也为故事增加了想象空间。
“妖”的象征意义: 影片中的“妖”可以被理解为各种欲望和诱惑的象征,而道士下山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欲望丛林中保持本心、寻找真我的过程。这种解读增加了影片的寓言性。
融合的争议: 然而,这种奇幻元素的引入与写实的民国背景结合得并不总是那么融洽,有时会显得有些突兀或用力过猛,削弱了故事的现实感。

色彩与光影的运用: 陈凯歌对色彩和光影的运用依然有着独特的品味,影片的画面构图讲究,色调丰富且具有象征意义。

3. 表演:群星璀璨,但略显分散

王宝强: 王宝强饰演的何安下是影片的核心人物。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单纯、善良但又有些笨拙的道士形象,承担了影片大部分的喜剧色彩。他的表演自然真诚,是影片中比较令人信服的部分。

其他演员:
张震: 饰演的查老板,是影片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与王宝强有精彩的对手戏。张震的表演沉稳内敛,赋予了角色一种亦正亦邪的魅力。
林志玲: 饰演的豫晋,是影片中一个极具争议的角色。她的表演被一些观众认为不够自然,尤其是与王宝强的对手戏,显得有些刻意。但也有人认为她的表演符合角色设定,展现了一种女性的柔弱和魅惑。
刘昊然: 在影片中饰演一个青年医生,他的戏份不算太多,但表演中规中矩。
范伟、李雪健: 这两位老戏骨的出现无疑为影片增色不少,他们的表演自然到位,即便戏份不多,也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吴建豪、陈思诚、舒淇: 这些演员虽然出场时间不长,但都在影片中塑造了各自鲜明的角色,为影片增添了看点。

表演的整体评价: 群星璀璨的阵容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但由于剧本和叙事上的问题,许多演员的表演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整体上演员们的表现有些分散,未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 音乐: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

配乐的风格: 影片的配乐由著名音乐家谭盾操刀,旋律悠扬,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韵味,与影片的东方美学相得益彰。
情绪的烘托: 音乐在烘托影片的氛围、渲染人物情感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场景中,能有效地调动观众的情绪。
“妖”的配乐: 影片在表现“妖”的桥段时,配乐也颇具特色,营造出一种诡异而迷幻的氛围。

5. 争议与评价的两极分化

《道士下山》上映后,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

支持者认为: 影片有陈凯歌独特的东方美学,动作场面精彩,演员表演到位,故事也具有一定的哲学深度和寓言性。他们认为这是陈凯歌一次大胆的尝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武侠精神的致敬。
批评者认为: 影片故事混乱,主题不明,叙事节奏失控,奇幻元素的引入与现实背景结合不佳,人物塑造扁平化。他们认为影片辜负了强大的演员阵容和陈凯歌导演的名声。

总结:

陈凯歌的《道士下山》是一部野心勃勃但执行上存在明显问题的作品。

优点:
视觉风格突出: 保持了陈凯歌一贯的高水准视觉美学,服装、布景、摄影都相当出色。
动作设计新颖: 动作设计具有东方写意感和哲学意味,而非纯粹的打斗。
群星荟萃: 强大的演员阵容保证了影片的观赏性。
对中国文化的探讨: 试图通过一个道士下山的故事,探讨一些关于人生、欲望、命运的哲学命题。

缺点:
故事散乱,主题模糊: 叙事结构松散,未能将多重主题清晰有效地传达给观众。
节奏失控: 前后段节奏差异大,后期显得拖沓。
奇幻与现实的割裂: 过于突兀的奇幻元素与民国背景结合不够自然。
人物塑造不足: 部分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动机不清晰。

总的来说,《道士下山》更像是一场陈凯歌导演个人对中国文化、武侠精神和人生哲学的视觉化探索。它不是一部完美的商业片,也不是一部严丝合缝的艺术片,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某种混合体。喜欢陈凯歌风格的观众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亮点,但对于追求流畅故事和清晰主题的观众来说,可能会感到失望。它是一部有想法但未能完全实现的作品,其争议性也正源于这种“有想法”和“未能实现”之间的张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不知道陈凯歌是和范伟有过命之交还是跟林志玲有杀父之仇

user avatar

终极剧透预警
















没错我就是来吐槽的














没错我就是来剧透的
















begin…

sum:本片讲述了一个患上克师病的小道士,在他第一任师傅参破天机,借机将他赶下山后,相继克死两任师傅的故事。

  片子的开头陈导为我们乱入了《嘿,老头!》的场景,李雪健老头口齿不清忽悠宝宝下山的场景让我不禁穿越到了前不久看的这部电视剧。紧接着范伟在菜场偶遇宝宝并收其为徒。然后节奏进行到了《新白娘子传奇》,范伟回忆自己在西子湖畔偶遇志玲姐姐的场景,但见烟雾缭绕,沁人心脾。往后便是《芳香之旅》,范伟庞大的身躯又压在了另一个女神身上,不过这次不似《芳香》里面的秒男,本片中范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一夜七次郎的伟岸形象,深刻而生动。再进行下去,就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里面喜闻乐见的桥段,武松杀嫂,贤良的志玲姐姐没想到是个绿茶,兄弟一起睡,继而药鸩亲夫,还在老公头七那天和情夫出去浪,最终在野区河道被宝宝double kill。

  从小在道观长大的宝宝杀人之后内心甚是煎熬,于是找了一个佛寺去忏悔,没错,他去拜佛了。此时我的内心是奔溃的。画外音提示我们宝宝是因为内心价值观崩塌了,需要重建,但是道士拜佛是什么鬼啊!学圻大方丈忽然乱入了啊!面对一个陌生人,随随便便问了两句,就开始拿鞭子抽了啊!皮鞭啊!蜡烛啊!住手啊学圻!这是宝宝不是冰冰啊!!

  后面乱入了李小龙(雾,李小龙是蜘蛛神教掌门人包租公的徒弟,来买药酒给师傅庆生,为咩买药酒?原来他要跟师傅比武,怕把师傅打伤(什么簋!),不成想被包租公阴死。包租公的儿子龙太子找不到师兄于是寻访到了宝宝的药房,和宝宝一起嗑了药(说好的戒毒?),然后俩人色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跑去道观偷功德箱(什么gui?)结果被神之道士——富城.郭打走,郭在显露武功时露出了蜘蛛神教的文身被龙太子看到。

  宝宝顿觉天外有天,拜郭为师。原来蜘蛛神教的招牌武功是猿击术,传说此功是由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之后忽然感悟(雾,后来传给蜘蛛侠,由蜘蛛侠传给蜘蛛神教(要不然为什么他们的logo那么像!!)。这里陈导为我们展现了猴王出世的画面,而我神游到了几天后上映的《大圣归来》里,甚至一度觉得这是陈导植入的先导预告。而包租公的爸爸兼师父表示深谙知子莫若父的道理,觉得自己儿子太险毒,遂将独门绝技猿击术传给外人小徒弟——厚道的富城.郭,两人元是师兄弟,但因此埋下间隙。

  包租公得知郭之所在后来寻仇,不成想郭使出眞·猿擊術の代表月亮消滅你,包租公被重伤,气不过的龙太子找了把枪打死郭,此处导演生动为我们诠释了“武功再高,也怕补刀”的道理,李菊福。

  郭的死引出了本片的女主张震(大雾。原来郭和张震有过一段《情深深雨蒙蒙》的过去,在战场相遇,届时张震因为吸毒不想活了,郭感同身受决定帮他重新活过,后面两人一起在石桥上相拥奔跑,在草地上你侬我侬,在水潭里嬉戏打闹,堪称官方cp。战争结束后两人一起在山里修炼玉女真经,哦不,是猿击术,显然这里乱入了《神雕侠侣》的桥段,暗指郭张郎才女貌(貂呢?哦不,雕呢?)。

  神功终成,郭觉得世界那么大,应该去看看,于是抛弃了张震,俩人分别时依依不舍,似乎进入了《断背山》的片场,我们可见陈导引经据典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

  宝宝找到张震,告诉他郭的死讯,此时张震已是梨园名角。张震闻知丧夫后大受打击,决定罢演林雪的戏,林雪怎能受这羞辱,于是带了二百兄弟,找了条小巷,跟张震重新上演了一遍《一代宗师》,咦,为什么没有下雨?

  张震把林雪兄弟团灭后飘然离去,然后和包租公约定好在野区solo,包租公怕打不过,先找了几个师弟去打一波消耗,结果被张震无伤击退,俩人于是决定用念力战斗,没错,我们进入了《英雄》的片场,激斗正酣时,先前的师弟趁俩人念力对决前来补了一刀,对张震造成了1000点暴击伤害,张震从(bu)容(de)地(bu)退出战斗状态。

  包租公见有机可乘,交闪现上去收人头,没想到张震的大忽然CD,放大反杀了包租公(论了解对线英雄技能的重要性)。就在诘问包租公是否杀了自己老公(雾时,龙太子忽然出来秀存在,拿了一把没子弹的枪进行嘲讽,被宝宝反杀,包租公忽然闪耀起人性的光辉,决定代子受过,自杀,临了还来了句“快拜他为师,把我们的猿击术学回来!”拜你麻痹啊!人家凭什么收你啊!你蛾几是杀了人家老公的人好吗!你一生这么阴险为什么会觉得大家就都是圣母!这时候林雪又跑出来秀存在,给了张震腿一枪,张震开了疾跑,追上去把林雪干死。(膝盖中了一箭还跑得比车快这是什么gui设定!男神了不起么!)

  然后,然后宝宝和师娘在了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等等,为什么前面范伟弟弟在哥哥死后和嫂子在一起就被我们批判一番,而宝宝在师傅死后和师娘在一起就这么和谐?批判也要根据基本法啊!

  不过后来我想了想,这样首尾呼应,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主题,就是“师娘教你做绿茶。”

  全剧终。

user avatar

有个印度朋友说,中国片和印度片本质一样,一个是扯淡一会儿开始跳舞,一个是扯淡一会儿开始打架。两部《杀破狼》和《道士下山》都不幸被他言中。那么《道士下山》的观感究竟如何呢?想必如果你看过,都会基本同意豆瓣上的这条短评:“一地鸡毛,二弟出彩,三D坑人。王宝强的狞笑林志玲的呻吟,郭富城张震的打滚野合山洞双休,范伟的发型元华的潮服房祖名的瘫痪脸。骨骼惊奇隔空打物,月夜扫地烈日灼心。王学圻说,没看到大家都在吃饭吗?”


其实这部电影也并非一无是处。陈凯歌作为学院派出身,许多镜头语言还是讲究的。比如林志玲和范伟,在形象上是两个极端,对立如此夸张,制造了喜剧效果,也是为了反讽。林志玲登场时,两人一明一暗,一个由柱子隔开,一个居高临下,看似荒诞的结合其实已经暗示了背后的不和谐。再比如吴建豪的形象,很多观众觉得很2,但这不就是一只公鸡吗?吴建豪还养了一只白公鸡,这暗示已经不能更明显了。再如王宝强一只飞镖射中“快活林”的“活”字,范伟的葬礼上左右“忠义”二字反讽林志玲不忠吴建豪不义等等,都能看出这部电影至少在一些细节上还是用心的。




那么为什么这部电影整体观感这么差呢?野心太大了嘛。《霸王别姬》是一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的旷世之作,也是陈凯歌难以背负的包袱。说《霸王别姬》是其父代拍固然荒谬,但它显然不是陈凯歌一人之功。他是个有才华的导演,然而观众的评价和期待却是他不能企及的高度。背负着这个包袱,他总力求在每一步作品中尽可能的包含各种创新元素,同时道出深刻的主题。《无极》和《道士下山》都是这样的尝试,却只暴露出了他在操刀自己不熟悉的类型和题材时的进退失据。《杀破狼》系列的叶伟信和郑保瑞都是功夫黑道类型片的好手,他们明白自己的长处并努力做到了最好,可从《霸王别姬》和《黄土地》下来的陈凯歌却野心来一个民国传奇剧,科幻片,武侠片,喜剧的集大成之作,同时还想夹带点自己的恶趣味以及所谓的时尚(卖腐),比如范伟x林志玲,张震x郭富城。


结果就是这片所有元素的全面崩坏,首位不能相顾。虽然也是扯一会儿淡开始打架,但打架像在棉花上,扯淡又像在烂泥里。王宝强亘古不变的狞笑摧毁了所有其他正经或不正经的创作表达,张震和郭富城抱在一起翻滚又如何能让观众有心思去想这背后的深情大义?


所以拍电影不要总想着来一部影史留名的集大成之作,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想得太多,火力分散,最后满盘皆输。而用心把一个类型做到极致,指不定10年后还有人翻出来回味并交口称赞呢。


肥嘟嘟看电影 - 知乎专栏

微信公众号 - 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