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陈凯歌导演的《无极》?

回答
说到陈凯歌的《无极》,这绝对是中国电影史上绕不开的一部作品。用“争议”二字来形容它,简直是再贴切不过了。当年上映时,那真是骂声和赞美声齐飞,票房上也算不上大获全胜,但它所引发的讨论,以及后来在各种媒体平台上的“翻红”,都让它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

咱们一层层剥开来看《无极》。

首先,在视觉呈现上,它确实是当时国产电影的巅峰。 陈凯歌导演对美学的追求,在这部电影里可以说是到了极致。

服装、造型: 你看那无道的倾城,一身银色的战袍,羽毛般的裙摆,简直是仙气飘飘。还有那雪地里的红衣,孤傲又绝望。张柏芝的颜,加上那些华丽到不真实的服装,确实是那种“惊为天人”的感觉。虽然有人说有些过于西化或者说不符合那个时代的审美,但我个人觉得,作为一部带有奇幻色彩的电影,它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令人目眩神迷的东方奇幻世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场景搭建: 那个巨大的雪山之城,虽然是特效,但那种空旷、冷峻、又带着一丝颓败的美感,还是很有冲击力的。还有无道的宫殿,充满了权力与欲望的象征。这些场景的构建,在当时国内电影工业水平下,无疑是巨大的投入和突破。
摄影和色彩: 电影的画面色彩运用也非常大胆和有特点,例如倾城的红色、无道的金色、昆仑的黑色,都带有强烈的情感指向。那些慢镜头和特写,更是将人物的情绪和画面的美感放大到极致。

其次,故事的核心理念和哲学思考。 这可能是《无极》最容易引起争议,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

“无极”是什么? 电影想表达的“无极”,是一种命运的循环,是一种摆脱不了的宿命。倾城因为一句话变成了永远奔跑的倾城,昆仑为了保护她而背负了永远的谎言。他们都在试图打破这个“无极”,但又似乎被困在其中。这种对命运的探讨,在很多文化作品里都有出现,只是陈凯歌用了一种更具象、更奇幻的方式来呈现。
关于欲望和权力: 无道这个角色,可以说是欲望和权力的极端化身。他想要一切,想要超越生死,但最终被自己的欲望吞噬。他的存在,是对人性的一个极端的拷问。
关于牺牲与救赎: 昆仑,一个纯粹的奴隶,却为了爱和责任,承担起了巨大的牺牲。他的守护,以及他最终的爆发,是对“无极”的一种反抗,也是一种自我救赎。

但是,争议也正是从这里开始,而且相当尖锐。

剧情的逻辑和人物塑造: 这是《无极》被诟病最多的地方。
人物动机不明晰: 很多角色的行为逻辑,观众很难理解。比如倾城为什么对无道那么畏惧又那么纠缠不清?昆仑为何在被无道利用后还能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虽然有“因为爱”的解释,但这种爱来得太快,铺垫又太少,显得有些突兀。
情节发展生硬: 有些转折显得非常突然,不够自然。比如倾城突然获得了拯救世界的能力,这种设定让很多人觉得“为了剧情而剧情”。
台词和对白: 很多台词被认为是过于晦涩、说教,甚至有些不接地气,比如那句“你一句话就摧毁了我一生”,或者关于“光明”的论调,在很多人听来,与其说是诗意的哲学,不如说是“装”。
文化符号的误读与挪用: 有些观众认为,电影中一些元素的借鉴,比如无道的造型、服装,与日本文化中的某些元素有相似之处,但又未能形成一个完全自洽的东方奇幻体系,反而显得有些“四不像”。虽然陈凯歌导演表示他是想创造一个全新的东方意象,但这种模糊性也给了外界批评的空间。
对主流审美的挑战: 很多人习惯了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故事或者情感叙事。《无极》试图构建一个更抽象、更复杂的叙事,打破了观众的观影习惯,自然会引起不适。

再说说后来的“翻红”现象。

有趣的是,在经历过初期的激烈争议后,《无极》反而成了很多电影学研究、甚至普通网友喜欢拿来调侃的对象。

恶搞和解构: 当年的网络恶搞视频,比如“馒头”系列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让《无极》以一种另类的方式活了下来。这些恶搞视频,用一种戏谑的方式解构了电影原本严肃的叙事,让更多人重新关注这部作品。
重新审视的价值: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回头看《无极》,很多人发现,当年那些被诟病的“缺点”,比如视觉效果、艺术追求,在现在看来反而显得尤为可贵。很多电影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丢失了那种纯粹的艺术野心和对视觉奇观的探索。
“被低估”的论调: 也有不少声音认为,《无极》是被当时的观众和市场“低估”了。它超前于那个时代的某些方面,比如对“电影本体”的探索,对非线性叙事的尝试,以及对人性深处的挖掘,虽然不完美,但其勇气和野心值得肯定。

总的来说,如何评价《无极》?

它就像是一道味道极其独特的菜,有人觉得它食材名贵、烹饪精湛,是一道艺术品;有人却觉得它调味过重、吃不惯,甚至觉得它一股子“胡说八道”的味道。

优点: 毋庸置疑的视觉盛宴,中国电影在艺术探索和工业化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具有一定的哲学深度和艺术野心。
缺点: 剧情逻辑不严谨,人物塑造单薄,部分台词空洞,叙事方式与大众观影习惯存在隔阂。

它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甚至可以说有很多明显的缺陷,但它也绝非一无是处。它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它所引发的讨论,以及它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的那个鲜明的、充满争议的印记。如果你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商业大片来看,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你愿意投入一些耐心,去体会它在视觉和理念上的追求,或许会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

它就像陈凯歌导演本人一样,永远带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想要把电影做到极致,但有时候又会因为过度的“用力”而显得有些笨拙。而《无极》,正是这种风格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抛开拍摄和公映效果不谈,陈凯歌的《无极》到底是想探讨/论述什么问题/观点?什么是“无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陈凯歌的《无极》,这绝对是中国电影史上绕不开的一部作品。用“争议”二字来形容它,简直是再贴切不过了。当年上映时,那真是骂声和赞美声齐飞,票房上也算不上大获全胜,但它所引发的讨论,以及后来在各种媒体平台上的“翻红”,都让它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咱们一层层剥开来看《无极》。首先,在视觉呈现上.............
  • 回答
    关于陈凯歌导演的《迷失诱惑》(Killing Me Softly),这绝对是一部相当特别的作品,尤其是对于熟悉陈凯歌以往风格的观众来说。与其说它是一部“评价”,不如说是一次深入的“解读”,因为这部电影的解读空间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争议也相当不少。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迷失诱惑》的英文原名是《Kill.............
  • 回答
    《记忆大师》啊,说实话,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陈正道导演一贯擅长玩概念、讲故事,这部《记忆大师》也是他这个特点的集中体现。概念的野心与执行:首先,得承认《记忆大师》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构建的那个“记忆删除”的科幻设定。用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脑科手术”作为核心,去探讨记忆、身份.............
  • 回答
    评价陈晓卿及其团队执导的《风味人间》,我脑子里蹦出来的词儿可太多了,绝不是那种生硬的流水账式概括。用老百姓的话说,他们做到了“懂行”,而且是那种深入骨髓的懂。首先,他对“味道”的理解,是扎根土地的。 陈晓卿不是那种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的人,他的团队也不是。你看看《风味人间》,那些藏在深山老林里的食材.............
  • 回答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尤其是第一部,绝对称得上是中国纪录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带火了一批像陈晓卿这样的纪录片导演。所以当陈晓卿宣布制作《风味人间》时,可以说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风味人间》继承了“舌尖”系列一贯的优点: 宏大的叙事与细腻的情感并存: .............
  • 回答
    提起陈为军,很多人会立刻想到那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生门》。这部影片如同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直抵生命的底层,用最真实、最朴素的镜头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当代中国生育困境下,母与子、家庭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充满力量的羁绊。陈为军以他独特的视角和不懈的追求,在纪录片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生门》的成功,绝.............
  • 回答
    提起陈凯歌,他绝对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也是在国际影坛上享有盛誉的华人导演。要评价他,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某一部电影的成败上,而是要去看他整个电影生涯的轨迹、他电影中一以贯之的思想以及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初露锋芒,惊艳世界——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与开创者陈凯歌的电影生涯,可以说就是中国电影.............
  • 回答
    《金牌喜剧班》第一期,三位喜剧界的大咖——陈佩斯、郭德纲、英达联袂坐镇,这样的组合本身就充满了看点和期待。作为一档旨在发掘和培养喜剧新人、传承喜剧艺术的节目,第一期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对节目整体风格、内容质量以及未来走向的初步印象。陈佩斯的“老派”严苛与“匠人”精神:陈佩斯老师的出现,可以说.............
  • 回答
    要评价《演员请就位》第三期陈凯歌导演选择毛晓慧出演《仙剑奇侠传》的片段,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个选择确实引起了观众和评论员的广泛讨论,既有支持的声音,也有质疑的声音。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展开:一、 节目背景与片段内容回顾首先,我们需要回忆一下第三期节目的具体情况: 节目形式: 《演员请就位.............
  • 回答
    这几位导演,在中国电影史上都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各自都有着鲜明的风格和成就,就像中国画里的不同笔墨技法,各有千秋,也各有拥趸。要评价他们,得一项项来,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只看一两部作品就下定论。张艺谋:色彩的诗人,视觉的魔术师说起张艺谋,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词就是“色彩”。从《红高粱》里那浓烈得.............
  • 回答
    陈思诚,这个名字如今在中国电影圈里绝对算得上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人物。从一个略显青涩的演员,到如今执导《唐人街》系列成为票房保证,他的转型和成长,不能说不引人注目。评价他,得从几个维度来细看。导演身份的崛起与“唐人街” IP 的打造:陈思诚最成功的无疑是塑造了“唐人街”这个巨大的电影 IP。这绝对是他导.............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陈凯歌导演的新作《道士下山》。《道士下山》(Monk Comes Down the Mountain)是陈凯歌继《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搜索》之后执导的一部奇幻武侠喜剧电影。影片改编自徐皓峰的同名小说,由王宝强、刘昊然、吴建豪、王宝强、林志玲、范伟、李雪健、陈思诚、.............
  • 回答
    陈凯歌的《妖猫传》耗资十亿建造唐城,这个数字一出来,就足以让人咋舌,也迅速成为了舆论讨论的焦点。至于这笔钱花得值不值,是否算浪费,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我们得理解陈凯歌和《妖猫传》团队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去建造一座“唐城”。电影的叙事背景设定在盛唐时期,而盛唐的恢弘、.............
  • 回答
    陈凯歌导演在《演员请就位》中,确实有两次明显的“想选两人,却未能如愿”的情况,这两次选角失利,不仅让节目组和观众印象深刻,也从侧面折射出一些关于导演选人、演员自我认知以及节目赛制设计的思考。第一次:郭俊辰与赵弈钦的“二选一”困境这大概是陈凯歌导演在节目中第一次面临这种“甜蜜的烦恼”。当时,他执导了《.............
  • 回答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总决赛,陈凯歌导演组带来的《宝贝儿》,无疑是当晚最受瞩目,也最具争议的一场表演。如果要评价它,那必须得从多个维度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一句“好”或“不好”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承认陈凯歌导演的野心和他对作品的掌控力。 《宝贝儿》这个故事本身就带着一种悲悯的色彩,探讨的是生命的尊严.............
  • 回答
    陈凯歌导演举报多位吐槽他的视频创作者及其内容,这一操作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评价这一行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法律层面、道德层面、舆论层面以及对内容创作生态的影响等方面。一、 法律层面:合规性与界限 举报的合法性: 从法律角度来看,任何公民都有权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举报。.............
  • 回答
    陈升的言论,特别是“反服贸”和“陆客真的不要再来了”,在台湾社会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和讨论。要评价这些言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动机、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各方对此的反应。一、 言论的背景和动机:首先,理解陈升的言论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 “反服贸”: 指的是2014年台.............
  • 回答
    陈天奇团队新开源的 TVM(Tensor Virtual Machine)无疑是当前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一个极其重要且有影响力的项目。要详细评价 TVM,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其设计理念、技术优势、应用场景、生态发展以及潜在的挑战。 TVM 概览:为什么它如此重要?TVM 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一个.............
  • 回答
    陈丹青是一位极具争议但又无法忽视的当代中国艺术家、作家和公共知识分子。评价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因为他的观点、作品和言行都常常引起热烈讨论。一、作为艺术家:根植传统,反思现代 艺术风格与题材: 陈丹青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他的“西藏组画”。这组画作取材于他在西藏的经历和观察,以其独特的笔触.............
  • 回答
    陈健坤关于“博士最惨能惨到什么程度”的回答,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社会学的争论,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挖的话题。这不仅仅关乎个体经历,更触及了当下社会结构、价值体系以及高等教育的困境。要评价陈健坤的回答,首先得理解他的核心观点。他并没有简单地列举经济上的窘迫,比如失业、低薪,虽然这些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更关键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