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生儿脐带该怎么护理?

回答
新生儿的脐带护理可是个大学问,别看它小小一条,做好了能避免不少麻烦,尤其是预防感染。我给你好好唠唠,保证让你明明白白,操作起来心里有底。

首先,我们得明白,宝宝出生后,脐带连接着妈妈的胎盘,就像是宝宝的“生命线”。剪断脐带后,在肚脐上留下的那截小尾巴,就是我们需要特别照料的“新血管”。它会慢慢干燥、收缩,最终在出生后的三到二十一天内自然脱落。这个过程中,保持干燥、清洁是最关键的。

怎么给宝宝护理脐带?

1. 保持清洁和干燥,这是总原则!
勤换尿布,保护脐带不受污染: 最最重要的一点!每次给宝宝换尿布的时候,都要小心点,尽量不要让尿布接触到肚脐。如果尿布边缘会蹭到肚脐,可以用干净的手指稍微往上抬一下尿布,或者把尿布的边缘往外折一下。实在不小心弄脏了,要立刻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棉签沾生理盐水或者清水轻轻擦拭干净,然后用干纱布吸干。
给宝宝洗澡要小心: 在肚脐没有脱落之前,尽量选择擦浴,也就是用温水和温和的婴儿沐浴露或者清水,蘸湿干净的纱布或者棉布,轻轻擦拭宝宝的身体。肚脐处就用另一块干净的、微湿的纱布轻轻擦拭周围,不要直接让肚脐浸泡在水里。如果是不小心弄湿了肚脐,一定要用干净的干纱布或者棉签轻轻吸干,别用力揉搓。
穿衣要宽松: 给宝宝穿的衣服,尤其是肚脐附近,尽量选择纯棉、透气的宽松衣物。避免穿太紧或者化纤材质的衣服,那样容易摩擦刺激肚脐,也不利于空气流通,影响干燥。有些专门为新生儿设计的肚脐服,肚脐处是敞开的,会更方便护理。

2. 关于肚脐的消毒:
传统做法和现代观点: 过去,很多人习惯每天用酒精或者碘伏给宝宝的肚脐消毒。但现在,很多儿科医生认为,对于健康的宝宝来说,如果护理得当,保持干燥清洁,不一定非要每天消毒。过度消毒反而可能刺激皮肤,影响肚脐的自然愈合。
什么时候需要消毒? 如果你的医生建议你消毒,或者你发现宝宝的肚脐周围有红肿、有分泌物、有异味等感染迹象,那就要遵医嘱使用消毒产品了。常用的有75%酒精或者碘伏(比如2%碘伏)。
怎么消毒(如果需要的话):
准备工具: 干净的一次性棉签(最好是独立包装的,无菌的更好)、医用75%酒精或者2%碘伏。
操作步骤:
洗干净你的双手,或者戴上一次性手套。
用棉签蘸取适量的酒精或碘伏(不要太多,湿润即可)。
轻轻从肚脐根部往外擦拭,绕着肚脐转圈擦。
如果脐带还连着,要轻轻提起脐带,将棉签伸进去,将肚脐的根部也擦拭一下,特别是脐窝里面可能积聚的粘液。
换一根新的棉签,重复擦拭脐带的外部和脐窝。
确保脐带及其周围区域都用消毒液擦拭到。
让肚脐自然风干,或者用干净的干棉签轻轻吸干多余的液体。
注意: 千万不要用手指直接触碰消毒过的棉签头部,否则会失去无菌性。

3. 肚脐脱落后的护理:
肚脐脱落后,肚脐眼处可能会有一点点血迹或者渗液,这是正常的。继续保持清洁干燥。
脱落后的几天,肚脐眼可能还没有完全愈合,这时候还是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浸水。可以继续按照之前的方法,小心地给宝宝穿衣服和换尿布。
如果肚脐眼一直有渗液或者看起来红红的,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继续护理或消毒。

观察宝宝的肚脐,发现这些情况要警惕!

红肿: 肚脐周围的皮肤发红,甚至有些肿胀。
分泌物增多: 肚脐有大量的黄色或者绿色的分泌物,甚至脓性分泌物。
异味: 肚脐散发出明显的臭味。
发热: 宝宝出现发烧等全身感染症状。
出血不止: 肚脐脱落后,出血量比较大,或者出血时间很长。

如果出现了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防止脐炎等感染的发生。

一些小贴士让你更省心:

耐心点: 肚脐的护理需要点耐心,每个宝宝脐带脱落的时间都不一样,别着急。
信任你的直觉: 如果你总觉得宝宝的肚脐有点不对劲,即使没有明显的感染迹象,也最好咨询一下医生。
和医生沟通: 在宝宝出院前,医生护士一般都会告诉你具体的护理方法。回家后有什么疑问,一定要及时问医生或者月嫂。
别听信偏方: 网上有些奇奇怪怪的肚脐护理偏方,比如撒滑石粉、爽身粉什么的,这些都可能引起感染,千万别乱用。就遵医嘱,保持干燥清洁就好。

总之,护理新生儿的脐带,核心就是“防感染”。保持它的干燥、清洁,避免摩擦和污染,密切观察宝宝肚脐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就及时就医。做好这些,宝宝的肚脐就能健健康康地愈合,成为肚脐眼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凌楚眠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 1.什么是脐带
  • 2.护理脐带的意义
  • 3.新生儿脐带的院内处理
  • 4.常见脐带处理方法
  • 5.居家脐带护理方法及注意
  • 6.脐带观察要点

讲下脐带护理的问题,首先明确脐带是什么

其实大部分在医院生产的新手妈妈应该没亲手摸过自己的脐带…(脐带和胎盘一起,都是医院标准化处理的;即使签字带回去,产妇也很少自己接触,毕竟…怪瘆人的…)

脐带给人的手感是非常粘非常软的胶质物,呈螺旋状,温热粘腻,是孩子在宫内生存的全部营养物质管道。

同时,脐带也是新生儿乃至成年人腹部的先天性生理薄弱点,解剖上缺乏组织支撑,病理上是脐炎感染的好发部位。作为细菌入侵新生儿体内的一道门户,如果护理不到位,轻者引起脐炎,重者可能导致播散的腹部感染或新生儿败血症。

所以新生儿脐部护理非常重要。

在科普居家脐带护理之前,觉得有必要描述下产房/手术室内,助产士是如何处理新生儿脐带的。

顺产/剖宫产新生儿娩出/剖出后,产科医生迅速用两把血管钳夹住中间段脐带,然后把脐带从两把血管钳之间剪短(减少脐带血丢失)。

此后,新生儿连着半米左右的脐带残端,被助产士迅速抱到产台/新生儿复苏台上,这里一般有红外加热灯、保温的包布、吸引器、氧源、新生儿气管导管等等复苏/抢救器材备用。

给孩子迅速给氧、口鼻吸引分泌物(一般是胎脂胎粪)、擦拭全身皮肤胎脂、弹足底拍背后,孩子如果面色红润,呼吸、哭声、活动一切OK的话,就进入脐带处理阶段。

产台上的脐带处理相对简单,也只是日常护理中的一个环节;不同医院不同产科的具体处理手法是有区别的,大体一致的步骤有:消毒、夹闭、挤血、修剪或剪除、缠线(结扎线)、包扎。回病房时,孩子身上只有短短一截或者树桩般的脐带残端。

有的产科习惯用脐带夹,就是用消毒干净的硬质夹子固定脐带末端,日常消毒处理,待脐带自然干枯、坏死、脱落后取下即可。



有时回病房后,在新生儿出生2-3天,会有护士来二次剪脐(放心,脐带本质不属于新生儿自己的组织,没有感觉神经支配,孩子不会觉得疼)。


回家之后,日常的脐带护理其实不复杂,主要是消毒:每日沐浴洗澡后用蘸有75%乙醇/5%碘伏的棉签仔细擦拭、涂抹2-3遍,保持清洁干燥,可以不盖包布或者敷料。

脐带失去母体血液供应后,会逐渐坏死,表现出来就是逐渐干枯、发黄发黑,最终脱落,而孩子的脐部也逐渐发育完整。

这里要注意:

1.进行脐部护理时,应当严密观察脐部有无特殊气味和脓性分泌物,有明显增多的脓液要及时就医。

2.脐带还未自然剥脱时,不要强行“拔苗助长”,试图尽快剥离脐带,更不要暴力拉扯结扎线(结扎线的作用是压迫残端让其尽快坏死脱落,以及封闭开口,防止过多病菌顺期待进入孩子体内,非常重要!),如果结扎线松了要重新结扎。

3.有条件,脐带应该每天护理一次,如果孩子的包裹、衣物被打湿,应该及时护理,直至脐部痊愈。

最后,新手爸妈要善于观察

1.脐带有无出血:主要是结扎线/脐带夹脱落,出血较多可用碘伏消毒脐带及周边皮肤,再加固结扎。

2.脐部是否干燥:一旦被液体浸湿或被尿液污染,应该马上用干棉签擦干,然后用碘伏棉签消毒。

3.脐部是否有渗液:残端如果有清亮、淡黄色的粘稠液体,是脐带残端自然的渗出,属于正常情况不用担心;脐带脱落后,脐窝会有些潮湿,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用75%乙醇消毒(消毒手法是用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一天2次,一般2-3天内就会干燥。

如果渗出物属脓性,脐带周围红肿或有恶臭味,说明脐部可能出现感染,要及时就医处理。

4.可能的脐疝:脐疝处理超出了新手父母的能力范围,如果发现有脐部膨出,赶快看医生——大部分的脐疝随着孩子肌肉发育会慢慢痊愈,不用太担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生儿的脐带护理可是个大学问,别看它小小一条,做好了能避免不少麻烦,尤其是预防感染。我给你好好唠唠,保证让你明明白白,操作起来心里有底。首先,我们得明白,宝宝出生后,脐带连接着妈妈的胎盘,就像是宝宝的“生命线”。剪断脐带后,在肚脐上留下的那截小尾巴,就是我们需要特别照料的“新血管”。它会慢慢干燥、收.............
  • 回答
    新生儿夭折后家属向医院索赔200万元,卫健委指出医院“产前多次拒绝剖腹产建议”,这一事件涉及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认定问题。以下从法律、医学、司法实践三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法律层面: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18条,医疗机构在诊疗活动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损害的,应当承.............
  • 回答
    关于“新生儿会被换掉”的疑问,这涉及到非常严肃的医疗伦理、法律规定以及社会关注的敏感话题。我的回答将基于普遍的认知和现有信息,并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各个方面。核心答案:在正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中,新生儿被“换掉”的可能性极低,且是绝对不允许的非法行为。然而,“被换掉”这个词语可能包含多种含义,我们可.............
  • 回答
    看到宝宝因为鼻塞一直哭闹,做父母的心疼极了。宝宝鼻腔的黏膜非常娇嫩,一点点鼻涕或分泌物都能让他们觉得难受。清理鼻腔可不是件小事,得讲究方法,既要有效,又不能伤到宝宝。别担心,我来和你详细说说怎么做,保证条理清晰,让你一看就懂。首先,咱们得明白,新生儿的鼻腔跟成年人不一样。 他们的鼻腔非常狭窄,而且鼻.............
  • 回答
    “新生儿自带三天口粮”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并非绝对准确,需要详细解释才能理解其背后的生理机制和实际情况。这句话的核心指的是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内,身体内储存的能量和营养可以维持其生命活动,而无需立即摄入母乳或配方奶。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其中的科学原理:1. 胎儿时期的营养储备(能量和.............
  • 回答
    您好!关于新生儿黄疸,确实是让很多新手父母头疼的问题。下面我来详细和您聊聊,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什么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说的通俗点,就是宝宝皮肤和眼白部分变黄。这主要是因为宝宝出生后,体内一种叫做胆红素的物质水平升高了。胆红素是红细胞衰老死亡时产生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肝脏会.............
  • 回答
    听到宝宝尿里有红色的东西,新手爸妈们肯定一下子就揪心了。这确实是个需要我们仔细去了解和关注的信号。首先,咱们要区分清楚,这“红色像血的东西”具体是怎么个样子? 是像血丝一样吗? 比如能看到一小截一小截的细丝状血迹,或者尿布上有一些明显的血点。 还是尿液整体呈现粉红色或橙红色? 就像洗肉水一样.............
  • 回答
    刚出生的小宝宝,吃奶这件事可是头等大事,也是新手爸妈最常纠结的问题。到底多久喂一次奶才算合适呢?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数字,因为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让喂奶这件事变得更顺畅。一、理解“按需喂养”这个黄金法则对于新生儿来说,最核心的喂.............
  • 回答
    恭喜您迎来新生命!照顾新生儿是甜蜜又充满挑战的,其中“睡眠”无疑是让新手父母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刚出生的宝宝,他们的睡眠模式和我们成年人完全不同,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引导。别担心,今天我就来和您好好聊聊,怎么帮助您家的小宝贝建立起健康的睡眠习惯,让全家都能睡个好觉。第一步:理解新生儿的睡眠规律,放平心态首.............
  • 回答
    孩子平安出生,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中。不过,即将到来的出院,也是个需要仔细考量的大事,特别是怎么把小宝贝安全舒适地送回家。考虑到你们要开三个小时的车,这可是一段不短的路程,选择合适的出行装备至关重要。提篮(带底座)提篮,大家通常说的就是那种可以拆卸的婴儿提篮,它还有一个专门配套的底座,这个底座会固定在车.............
  • 回答
    看着那个小小的生命,在睡梦中或是被轻柔的声音逗弄时,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的弧度,那种纯粹的、不带一丝杂质的“笑”,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无疑是最动人的画面之一。但你知道吗?这小小的笑,可不仅仅是可爱那么简单,它承载着关于新生儿发育、感知和社交的丰富信息,而且,它不像我们成年人那样,是出于“好笑”这个概念。最.............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汉族新生儿占总人口比率下降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社会现象,其背后交织着经济、文化、教育、政策以及个体选择等多种因素。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主要层面来分析,并尽量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方式来呈现。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比率下降”这个表述背后的含义。 这并不意味着汉族人口在绝对数量上减.............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能理解你内心的复杂情绪。生育率下跌,本该是个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但你却从中感到一丝“幸灾乐祸”,这种感觉并非孤例,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个人经历、社会观察和情感共鸣。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看看是什么让这种情绪悄然滋生。首先,得承认,生育率下跌,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他们不必再承受“生孩子”的.............
  • 回答
    .......
  • 回答
    美国 2020 年新生儿数量下降至 41 年来的最低点,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其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并且可能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从可能原因和潜在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美国 2020 年新生儿数量创 41 年新低:可能原因分析2020 年的新生儿数量下降,并非单一事件或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