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大口呼吸可以减肥吗?我吸进去 O₂ 呼出 CO₂ 带走了我的碳,这个效果显著吗?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大口呼吸和减肥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有趣但常常被误解的观点。

首先,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您提出的“大口呼吸可以减肥,吸入 O₂ 呼出 CO₂ 带走了碳”这个想法。

1. 呼吸与身体代谢的基本原理

氧气(O₂)的吸收: 当我们大口呼吸时,确实会吸入更多的氧气。这些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然后被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细胞。在细胞内,氧气参与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化过程——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主要目的是将我们摄取的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ATP)。这个过程大致可以简化为:
葡萄糖(C₆H₁₂O₆) + 氧气(O₂) → 二氧化碳(CO₂) + 水(H₂O) + 能量(ATP)
如果您摄入的是脂肪,过程会更复杂,但最终也是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二氧化碳(CO₂)的呼出: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从细胞回到血液,然后被运送到肺部,最终通过呼气被排出体外。

2. 减肥的本质: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

减肥的根本原则是能量负平衡,也就是说,您消耗的能量要大于您摄入的能量。

能量消耗(TDEE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基础代谢率(BMR): 维持生命基本功能(呼吸、心跳、体温等)所需的能量。
活动消耗: 包括日常活动(走路、站立等)和有计划的运动。
食物热效应(TEF): 消化、吸收和代谢食物所需的能量。
能量摄入: 通过饮食获得的卡路里。

3. 大口呼吸与减肥的效果分析

现在我们来结合上述原理,看看大口呼吸对减肥的影响:

“吸入 O₂ 呼出 CO₂ 带走了我的碳”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从化学角度看,是的,呼吸过程确实会将碳以二氧化碳(CO₂)的形式排出体外。当我们身体分解脂肪或碳水化合物来获取能量时,这些分子中的碳原子最终会与氧气结合,变成二氧化碳被呼出。
例如,分解脂肪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脂肪(如甘油三酯)主要由碳、氢和氧组成。当脂肪被分解并与氧气结合时,碳原子会形成二氧化碳,氢原子会形成水。
一个形象的比喻: 想象您的身体是一个小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工厂运转(消耗能量)需要氧气,同时会产生废气(二氧化碳)和废水(水)。
这个效果显著吗?
结论:仅凭“大口呼吸”本身,对减肥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原因如下:

呼吸量的增加是有限的: 即使您刻意大口呼吸,您的肺活量和呼吸系统的能力也是有上限的。您能通过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总量,与您身体通过分解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相比,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能量消耗的决定性因素是基础代谢和活动量: 身体绝大部分能量消耗来自于基础代谢(维持生命功能)和您日常的活动以及运动。您通过大口呼吸所增加的这部分能量消耗,相对于您的总能量消耗来说,可能不足以产生显著的体重变化。
碳的排出与总脂肪储存量: 人体储存的脂肪量是巨大的。要排出足够多的碳来显著减少脂肪,需要极高的呼吸速率,这在生理上是难以持续的,而且身体的能量代谢过程是被精细调控的,不是简单地通过增加呼吸量就能突破的。
身体的反馈机制: 如果您试图通过过度呼吸来强制排碳减肥,身体会有自身的调节机制来防止这种情况。例如,如果体内二氧化碳水平过低,可能会导致头晕等不适感。

4. 为什么会有“大口呼吸减肥法”的说法?

这种说法可能源于对一些概念的误解或片面理解:

对“呼出碳”的过度解读: 有些人可能听说了呼吸可以将碳排出体外,然后将其夸大,认为只要多呼吸就能多排碳减肥。
与深呼吸的混淆: 深呼吸(腹式呼吸)本身是有益健康的,它可以提高氧气利用效率,放松身心,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新陈代谢。有些人可能将深呼吸带来的放松感和健康感误解为直接的减肥效果。
某些特定运动的辅助效果: 在某些需要大量氧气的运动(如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中,呼吸会自然加深加快,而这些运动本身就能消耗大量能量,从而促进减肥。人们可能将运动带来的减肥效果归因于呼吸的改变。

5. 真正有效的减肥方法是什么?

减肥的关键在于科学的能量平衡管理:

健康饮食: 创造能量缺口,减少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规律运动:
有氧运动: 如跑步、游泳、快走、骑自行车等,能有效燃烧脂肪,提高心肺功能。
力量训练: 增加肌肉量,而肌肉是比脂肪更“耗能”的组织,能提高基础代谢率。
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会影响荷尔蒙分泌,可能导致食欲增加和新陈代谢减慢。
管理压力: 长期压力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这可能促进脂肪储存。

总结一下:

您吸入氧气,通过细胞呼吸将食物分解产生能量,并将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体外,这是生命维持的基本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呼吸确实是带走身体碳元素(来自食物和脂肪)的一个途径。

然而,仅仅通过“大口呼吸”来试图显著增加碳的排出量以达到减肥目的,是不可行的。您的身体有一套精密的能量代谢和调节系统,通过改变呼吸量来绕过这个系统并实现快速减肥,效果微乎其微。减肥的有效途径始终是建立长期的、健康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的平衡。

如果您对减肥有兴趣,建议您咨询专业的医生或注册营养师,他们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提供科学的指导。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够帮助您理解这个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亲,可以的。但是不得不提醒你,这种情况很危险。


作为碳基生物,由于你的呼吸带走了大量的碳,那你会因为碳的流失变身为“基生物”。这个时候如果你不小心接触到了硅,很可能会变成硅基(Silica-based)生物,感官会因砂化而逐渐麻痹,这就是俗称的砂痹。


另外,根据研究,每当你大口呼吸60秒,就会减少一分钟的寿命;每天坚持大口呼吸的话,有极高的概率在100年内死去。


如果你只是想减肥的话,正常呼吸也能达到很好的减肥效果。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你能坚持正常呼吸1000次,换算下来竟然相当于消耗了呼吸1000次的热量。


就没有安全的方法通过大口呼吸来减肥吗?


答案是有。


十年前我在终南山爬山,一位偶遇的姓马的道长教了一个通过呼吸吐纳来减肥的秘方(亲测有效而且效果极其显著):

1,站在镜子前;

2,深吸一口气;

3,用力地呼出;

4,神奇的事情很快就会发生——


你的肚子真的会消下去一些!


喜欢本文的小伙伴,也可以看看我的盐选专栏

当悟空闯入美漫宇宙,他的精神和能力能到达什么高度? 西游师徒四人是因为魔戒踏上了取经路? 孙悟空在复联什么水平,能硬刚灭霸吗? 跟随脑洞无双的灵魂作者,踏上齐天大圣的自我救赎之路,看一个热血、执着、且话痨的悟空,挑战美漫世界。

user avatar

啊,过了这么久终于让我遇上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

实际上,题主搞反了这个逻辑关系。大口呼吸实际上是机体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的结果而非原因

一上来直接讲理论可能难以理解,我先举一个通俗的例子

由于新冠疫情,某罐头厂积压了一批猪肉(脂肪)。在疫情风险逐渐降低后,因为市场需求量增加,无论工厂生产出多少罐头(二氧化碳),都不会造成积压。如果厂长刀杨想要尽早处理掉这批猪肉,他应该选用的方法是:

A:增加每天来厂里运输罐头的车辆(加快呼吸频率

B:提高罐头厂产能(加强运动

我觉得,但凡思维正常的人都应该选B选项,提高罐头厂的产能。因为罐头不会积压,只要能生产出来,来运输的车辆自然会增多。但单纯的增加运输车辆的数目并不会使产能提高,其结果只能是每辆车运输的罐头数量减少了,不仅没有缓解库存压力,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不良影响


以下是学术时间

下面,我将按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排出的顺序,从细胞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运输与呼吸的反射性调节的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1.减肥原理(呼吸作用)

减肥的关键无非两点:管住嘴 & 迈开腿。管住嘴就是吃得少(绿色箭头),在一般情况下,这只能保证我们不再长胖,但无法减掉已经长在肚子上的肉。而迈开腿则主要强调多运动(红色箭头),可以消耗掉已经存在的糖类与脂肪

血液中的糖类去路只有三种,而减肥就是通过增强肌细胞的呼吸作用来增加血糖的消耗,体内的脂肪则会转化为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三羧酸循环(TCA)供能,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于此同时,肌细胞则因为呼吸作用而生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运输

由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自由扩散进入血液中后,通过

  • 溶于水(物理性溶解)
  •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根与氢离子(主要):
  • 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

三种方式“溶”于血液,经静脉回心后,通过肺动脉进入肺,在肺泡“析出”二氧化碳后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3.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化学感受器

化学感受器是一种可以接受等化学物质刺激并激活传入神经的器官,在呼吸的反射性调节中起作用的化学感受器主要接受 、 和 的刺激。根据部位可分为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两种

和 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 主要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使肺通气增强
  • 主要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导致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所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1. 进行适量有氧运动
  2. 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大大增强,消耗葡萄糖的同时生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3. 二氧化碳从肌细胞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血液
  4. 二氧化碳在红细胞内生成碳酸氢盐与氢离子,并随着血液流动扩散至全身
  5. 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和氢离子的血液流经位于流经外周化学感受器与中枢化学感受器
  6. 引起反射性的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肺通气量增加,也就是题主所说的大口呼吸

可见,大口呼吸是二氧化碳增加的结果而非原因

如果在正常静息状态下长时间的大口呼吸,不但不能促进生成,反而会导致血液含量过低,引发呼吸性碱中毒,严重者可导致头晕、感觉异常,这种情况一般常见于精神性过度通气的癔病患者。












另外这里指正我文章里一个不严谨的说法,脂肪在体内并不能完全转化为糖类,而是直接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脂肪酸主要通过β-氧化生成乙酰-CoA,而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而甘油则是在甘油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3-磷酸甘油,而后变为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酵解或转变为葡萄糖。所以,脂肪中只有一小部分甘油会转变为葡萄糖,其余都是直接参与产能的。

而且脂肪酸氧化是机体ATP(能量通货,各个反应的直接供能物质)的重要来源,每一分子软脂酸氧化能生成108个ATP,相比之下一分子葡萄糖仅能生成32~34个ATP。所以在减肥中说“燃脂”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知乎大透明第一次回答破3000赞

user avatar

这个俺知道, 强答一番。挣点盐值。


我大口呼吸可以减肥吗?我吸进去 O₂ 呼出 CO₂ 带走了我的碳,这个效果显著吗?

故意地持续地大口呼吸有两个效果显著的直接后果: 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和脱水(dehydration)。


       减肥可以通过参加长期的重体力劳动或者极重体力劳动来完成,  而不太可能通过“过度通气”来达到目的。另外, 一个令人震惊的是 工业化肉猪饲养已经找到了减肥的答案, 那就是瘦肉精。而某些人类也 从工业化肉猪饲养得到了启发,借鉴到了宝贵的经验用来给别人减肥, 但这些药物都不是没有问题的(甲状腺激素; 2,4-二硝基苯酚(DNP);  安肥他明及同系物;5-HT激动剂;西布曲明;奥利司他;芬特明和托吡酯; 利莫那班;盐酸氯卡色林;利拉鲁肽)。     


我大口呼吸可以减肥吗?我吸进去 O₂ 呼出 CO₂ 带走了我的碳,这个效果显著吗?

提升基础代谢率, 或者基础代谢率提升是甲状腺的事情, 还记得吗。基础代谢率莫名其妙地提升那就是甲亢了, 甲亢患者一般会出现体重减轻的。但要通过过度通气来导致甲亢, 这绕的弯可太大太长了。



呼吸性碱中毒主要是由于呼吸频率增加和(或)潮气量增大(过度通气)导致Pco2下降(低碳酸血症)。

一般通气增加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最常见于低氧血症(如,高海拔)、代谢性酸中毒、及代谢率增高时(如发热)。另外,疼痛、焦虑和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癫痫发作)可使呼吸加强,虽然此时并无生理上的需求(也就是 2般 的情况)

呼吸性碱中毒可以是急性的或者慢性的。呼吸性碱中毒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呼吸性碱中毒可引起头晕、精神错乱、外周及口周感觉异常、抽搐和昏厥。

一般认为其机制是脑血流及pH的改变。呼吸急促或呼吸过度常是唯一的体征;病情严重者可以出现手足痉挛,由于血钙水平下降,(钙离子进入细胞以交换质子)。

慢性呼吸性碱中毒通常没有临床症状,也没有特殊的体征。(恭喜!)


呼吸性碱中毒可分为三类:疾病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意外诱发; 人为诱发(治疗性)。意外性呼吸性碱中毒由机械通气设置不当造成,或与体外膜肺氧合作用有关。只有当颅内高压或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时,呼吸性碱中毒或低碳酸血症才需要治疗。


呼吸性碱中毒治疗:

1.积极防治原发病。

2.降低病人的通气过度,如精神性通气过度可用镇静剂。

3.为提高血液Pco2可以增加呼吸死腔,减少CO2呼出和丧失, 也可吸入含5%CO2的氧气,达到对症治疗的作用。

4.手足搐搦者可静脉适量补给钙剂以增加血浆[Ca++]浓度。  






好吧, 顺便介绍呼吸性碱中毒解救的简单办法。

呼吸性碱中毒并不危及生命,可以通过重复呼吸(如口鼻套上不太密封的纸袋)增加二氧化碳吸入是常见的方法。




"我大口呼吸可以减肥吗?我吸进去 O₂ 呼出 CO₂ 带走了我的碳,这个效果显著吗?

如题。期待可以得到一些理论上的支持以及定量的(而非定性的)分析。"


还记得一摩尔二氧化碳是多少升吗, 您自己动笔算吧。

对了, 水又叫一氧化二氢。




为啥有些人会笑抽筋?

狂笑(大口呼吸)也是一个过度通气的过程,

狂笑太久这个人就呼吸性碱中毒,

然后您就能观察到呼吸性碱中毒的典型表现:

头晕、精神错乱、手足痉挛、抽搐和昏厥。




回答问题所用的参考资料京东有售:

user avatar

当然可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刻意的大口呼吸和你自然呼吸的氧消耗量差别并不大,或者说,你大口呼吸会增加呼出的氧含量,所以效果不显著,尤其是考虑到呼吸与新陈代谢的关系的话,这个效果就更加不显著了。


但是,这个思路是对的,譬如说,你呼吸和不呼吸对减肥的效果就很显著了……如果你停止呼吸,那么你肯定就停止了减肥的进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