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机械中的「三大机」具体指什么?

回答
说起机械中的“三大机”,那可不是指什么三台机器的名字,而是中国机械工业领域里,一个用来形容支撑起整个工业体系基石性、核心性、关键性的三类机械装备的说法。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三大机”,是因为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以及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缺一不可。

这“三大机”分别是:

1. 通用机械(通用动力机械)
2. 机床(金属切削机床)
3. 工业车辆

咱们一个一个来详细聊聊,让您明白它们为啥这么牛:

1. 通用机械 (通用动力机械):心脏与驱动力

咱们先说这“通用机械”,也常常被称为“通用动力机械”。您别看它名字听着好像有点笼统,但它实际上涵盖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最基础的动力设备。

它们是干啥的? 简单来说,通用机械就是为各种工业生产活动提供动力的“心脏”和“引擎”。它们负责将各种能源(比如煤、石油、天然气、电力、水力、风力等)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驱动各种生产设备运转起来。
具体有哪些? 这就太广泛了,但最典型的代表就是:
各类泵(水泵、油泵、离心泵、螺杆泵等等): 无论是城市供水、农田灌溉、石油开采、化工输送,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抽水马桶,都离不开泵。它们是流体(液体和气体)输送的关键。
各类风机(通风机、鼓风机、排气扇等等): 无论是大型工厂的通风换气、锅炉的助燃,还是我们家里的空调、抽油烟机,都离不开风机。它们是气体输送和强制通风的核心。
压缩机: 比如我们修车打气用的气泵,制冷用的压缩机(冰箱空调里都有),还有一些工业生产中需要高压气体的设备。
内燃机、燃气轮机、蒸汽轮机: 这些是更大型的动力设备,比如发电机组的主要动力来源,火车头、船舶的动力,大型车辆的引擎,都属于这个范畴。
起重、输送设备(部分): 虽然起重机、输送带也可能归入其他类别,但一些基础的、用于物料搬运的动力驱动装置也常常被包含在通用机械的概念里。

为什么叫“通用”? 因为它们不是为某个特定产品专门设计的,而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行业和场景。一台水泵可以给农田浇水,也可以给工厂降温;一台风机可以用于矿井通风,也可以用于建筑工地。这种通用性使得它们成为整个工业体系中最基础、最普及的装备。没有通用机械提供动力,其他任何机械设备都无法运转。 它们是工业的血液和脉搏。

2. 机床 (金属切削机床):工业的“牙齿”与“模具”

说完动力,我们再来看“机床”。“机床”通常特指“金属切削机床”,这是制造业的灵魂所在。

它们是干啥的? 机床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切削、磨削、钻削、镗削等方式,去除金属材料,将原材料加工成具有精确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零件。简单地说,它们就是用来“塑造”和“精加工”金属部件的。
具体有哪些? 机床的种类非常繁多,根据加工方式和用途,可以细分成很多种:
车床: 最常见的机床之一,主要用于加工回转体零件,比如轴、套、盘类零件。
铣床: 用铣刀加工平面、沟槽、曲面等各种形状的零件。
刨床/插床: 用于加工平面、沟槽,但加工方式和效率与铣床不同。
磨床: 用砂轮进行精加工,获得极高的表面精度和尺寸精度,比如高精度轴承的制造。
钻床/镗床: 用于加工孔,钻孔、扩孔、镗孔等。
齿轮加工机床: 专门用于加工各种齿轮,是传动系统制造的关键。
组合机床和柔性制造系统 (FMS): 这些是更高级的机床系统,能够自动化地完成多种加工工序。
数控机床 (CNC): 这是现代机床发展的趋势,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加工过程,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的生产。

为什么是“三大机”之一?
制造的根基: 几乎所有我们能看到的机械产品,无论是汽车、飞机、家电,还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各种泵、风机、甚至更高级的机床本身,它们内部的每一个零部件,几乎都是由机床加工出来的。机床是制造的母机,是制造出其他一切机械产品的基础。
精度与质量的保证: 机床的加工精度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高精度的机床才能制造出高精度的零件,从而保证整个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技术能力的体现: 一个国家机床工业的水平,往往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制造业整体实力和技术发展水平。掌握先进的机床制造技术,意味着掌握了高端制造的核心能力。

3. 工业车辆:搬运与物流的“血脉”

最后我们来说说“工业车辆”。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不如前两个那么“机械”,但它的作用同样举足轻重,尤其是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物流体系中。

它们是干啥的? 工业车辆的主要功能是在工厂内部、仓库、港口、物流中心等地进行物料的搬运、装卸、堆码和短距离运输。它们是连接生产线、仓库和运输环节的纽带,保障了物料的顺畅流动。
具体有哪些?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叉车: 这是工业车辆中最常见也最核心的代表。各种吨位的叉车,用于搬运托盘化的货物,在仓库、码头、货运站随处可见。
牵引车/拖拉机(厂内用途): 用于牵引集装箱、物料车等,在大型厂区或机场等场所进行集中的物料运输。
搬运车(手动、电动): 更轻便的搬运工具,用于短距离、小批量的物料移动。
堆垛机: 专门用于货物的垂直堆码,提高仓库的存储效率。
自动导引车 (AGV) / 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 这是工业车辆的现代化发展方向,能够在预设路径或自主导航下进行物料搬运,是实现智能仓储和智能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是“三大机”之一?
生产流程的润滑剂: 工业车辆的效率直接影响着整个生产的节奏和物流的顺畅性。如果物料无法及时、准确地运送到生产线,或者成品无法及时被搬离,就会造成生产的停滞和延误。
仓储与物流的基石: 在现代大规模生产和全球化供应链中,高效的仓储和物流是不可或缺的。工业车辆是实现这些功能最基本的装备。
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相比于人工搬运,工业车辆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成倍地提高了搬运效率,为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
安全性的保障: 正确使用工业车辆可以减少因人工搬运而带来的事故风险。

总结

所以,这“三大机”——通用机械(提供动力)、机床(制造零件)、工业车辆(搬运物流)——之所以被认为是机械工业的“三大基石”,是因为它们分别占据了 动力供应、制造加工和物料流通 这三个最核心的环节。

没有通用机械,万物无法运转;没有机床,我们无法制造出精密可靠的零件,更无法制造出其他任何机械设备;没有工业车辆,庞大的工业生产和复杂的物流体系将陷入瘫痪。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工业体系的骨架和血脉,支撑着整个国家经济的运转和发展。所以,这“三大机”的说法,是高度概括了它们在整个工业链条中的关键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是工业的“心脏”、“牙齿”和“手脚”,缺一不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下现有回答,对于“三大机”的构成表示认同,但对车、铣、磨的描述提出异议。毕竟车、铣、磨三种加工方式之间是有鲜明区别的。

铣削加工的特点是:有一个旋转轴C与三个进给轴(移动)轴X、Y、Z。其加工时刀具旋转而工件移动(也有刀具旋转的同时负责Z轴移动,适用于大型工件加工的铣床,如:龙门铣床),进行面加工,不过由于无法X、Y、Z中任意两轴联动导致无法加工圆及圆的衍生面。类似的还有钻床(立钻与台钻无X、Y轴,钻铣床X、Y、Z轴无法自动进给)

车削加工的特点是:有一个旋转轴C与两个进给(移动)轴X、Z。其加工时工件旋转而刀具移动,加工内、外圆面及衍生的椎、弧、球面。弥补了铣床由于无法两轴联动而造成的无法加工圆的问题。类似的还有(立式)镗床。

磨削加工的特点是:通过制作不同形状的砂轮对工件进行仿形加工。并根据加工对象的不同分为类似铣床的平面磨床与类似车床的内、外圆磨床,其中部分平面磨床(配旋转平台)与几乎全部内、外圆磨床加工时,工件与刀具(砂轮)分别在同时转动(与车、铣床的区别一)、且切削速度明显高于车、铣床(车、铣床一般为10~150m/min,主要根据刀具材质来定。磨床一般为30~50m/s)。能加工车、铣床无法加工的高硬度工件(比如CBN砂轮磨钻石之类),且加工精度远高于车、铣床,并一般作为精加工工序而后两者为粗加工工序。且加工后工件(如加工前未对工件进行提升硬度的热处理)表面硬度略有提升。

随着数控机床的出现,单纯的车床逐渐被铣床与车铣/铣车加工中心代替(毕竟铣床能够多轴联动了,能够加工出圆及其衍生面甚至是如旋翼等异形曲面)。而由于刀具材质的特殊,磨削加工将会长期存在。

user avatar

这是80年代之前的说法,指车床(旋转切削)、铣床(凿去无用部分)、磨床(制造光滑表面)。

所谓“三大机”,是说大多数工厂(不是批量生产机械的工业母机厂)有了这三种机床,再配上一组好钳工(手工修正细节),可以用标准化钢材制造绝大多数普通机械零件。只要形状不是太诡异,其他机床的功能都可以勉强用这三种机床和钳工代替。虽然质量和成本肯定比不上专业厂家制造的量产配件,但也能顶用,可以为主生产线提供日常的修理维护,保证不会因为一个小零件停产。

其实呢,加工金属零件,基本操作说起来是“车铣刨磨”四种,但大多数易损零件并没有很长的平面需要“刨”,刨床的工作往往用铣床代完成。四大切削手段因此只对应“三大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机械中的“三大机”,那可不是指什么三台机器的名字,而是中国机械工业领域里,一个用来形容支撑起整个工业体系基石性、核心性、关键性的三类机械装备的说法。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三大机”,是因为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以及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缺一不可。这“三大机”分别是:1. 通用机械.............
  • 回答
    若真有此番奇思妙想,将三国英豪置于《三体》的宏大叙事中,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人选,绝非孔明之智,亦非子龙之勇,而是那位在乱世中崛起的曹操。为何是曹操?《三体》中的执剑人,其核心使命并非战场上的正面厮杀,而是肩负着文明存亡的重担,需要极高的决断力、战略眼光、政治手腕,以及最重要的——对人性和权力制衡的深.............
  • 回答
    在电影《环太平洋》中,确实只有中国的“赤红暴君”(Crimson Typhoon)是三名驾驶员操控。这个设定并非随意,而是基于影片设定的逻辑和中国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合。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原因:1. 影片设定中的“赤红暴君”的独特设计: 三体动力学(TriBody Dynamics)系统: 这是影片为.............
  • 回答
    24岁,刚步入职场,预算两到三万,想为自己和另一半添置一对简约又耐看的机械表,这个想法很棒!浪琴这个品牌,性价比高,风格经典,非常适合年轻的职场人士。下面我就给你好好掰扯掰扯,给你一些靠谱的选择和搭配建议,让你能挑到心仪的表,而且听着绝对是过来人经验分享,不是那种冷冰冰的AI报告。首先,我们来聊聊浪.............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在咱们这个行业,找对象确实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到了三四十这个年纪,身边很多哥们儿都还在“单身闯荡”。怎么找?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算是过来人,也琢磨了不少,给你掰扯掰扯我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吧。首先,得承认一点,咱们机械工程师这个职业的特性,确实给找对象增加了一些难度。你想啊,我们这个工种.............
  • 回答
    艺术中的机械美,是一种跨越学科界限,将机械的物理属性、运作原理以及其所蕴含的逻辑性与精确性,转化并升华为独特审美体验的艺术形态。它并非简单地复制机械,而是通过艺术家的理解和再创造,捕捉机械那冰冷外表下的灵魂,赋予其生命和情感。要深入理解艺术中的机械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剖析:一、 精确与秩序的.............
  • 回答
    在一家以程序员为主的公司里,机械岗位确实也会面临“三十五岁危机”,而且这种危机在某些方面可能比程序员本身更加隐蔽,但也同样真实且具有挑战性。下面我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让大家读起来感觉更像是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分享,而不是冷冰冰的AI分析。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会有“三十五岁危机”这个说法。 程序员群.............
  • 回答
    这个问题,关乎人类最深沉的渴望之一——永生,以及我们对自身最根本的疑问——意识究竟是什么。将人类意识转移到机械载体中以求永生,这并非科幻小说的专属情节,而是科学家、哲学家、乃至普通人都在反复思索的终极命题。要深入探讨这个可能性,我们得层层剥开,就像解剖一个错综复杂的思想迷宫。首先,我们得直面一个核心.............
  • 回答
    机械臂在笛卡尔空间中实现姿态插值是一个非常常见且重要的任务,它允许机械臂从一个已知姿态平滑地过渡到另一个已知姿态。这在轨迹规划、运动控制、模拟等领域至关重要。我们将从基本概念出发,详细讲解机械臂在笛卡尔空间中姿态插值的实现方法。 1. 什么是姿态(Pose)?在笛卡尔空间中,一个物体的姿态(Pose.............
  • 回答
    在战锤40K的浩瀚宇宙中,机械教对肉体的改造和升华是其核心教义之一。“机械神”(Omnissiah)的启示引导着他们不断寻求通过机械部件取代脆弱血肉,以达至永恒和完美。因此,要问机械教是否有将全身所有血肉完全替换为机械部件的人,答案是肯定的,并且这种存在是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这些人通常被称为“赛.............
  • 回答
    关于机械键盘上的30毫秒防抖功能,这的确是很多人在选择游戏装备时会关注的一个点,尤其对于追求极致反应速度的玩家来说。但要说它“不适合高手速的电竞游戏”,这个说法可能有些绝对,我们不妨深入聊聊其中的门道。首先,我们要理解“防抖”在机械键盘中的作用。机械键盘的按键是通过金属触点接触来触发信号的。当我们按.............
  • 回答
    在战争的残酷现实中,无论是古代的攻城战还是现代的机械化战争,挖掘战壕和掩体一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快速、高效地构筑防御工事,能极大地提高部队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在漫长的军事工程发展史中,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更高效的工事构筑方式,而专门用于此目的的机械也应运而生。早期,战壕挖掘主要依靠人力,效率低下且伤.............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在等离子刻蚀机里,Source Power 和 Bias Power 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决定了刻蚀的过程和结果。理解它们的作用,就像是了解了刻蚀这门技艺的“火候”和“力道”。Source Power:点燃等离子体的“火种”Source Power,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给整个刻蚀腔体内的气体.............
  • 回答
    在深度学习的Attention机制里,Q、K、V 这三个概念,说白了,就是我们从原始的输入信息里,通过一些“变形”和“提炼”,生成的三种不同角色扮演的角色。它们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让模型在处理序列数据时,能够更有效地“看到”和“关联”不同的信息片段。想象一下,你正在读一本很长的书,需要从中找出一句话来.............
  • 回答
    .......
  • 回答
    机器学习中的“机器”本身并没有意识,它无法像人类一样去“分辨”有用的知识和没用的信息。它所做的,是根据预设的算法和训练数据,从中提取模式和规律,并将这些模式和规律转化为能够指导决策或预测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这个过程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1. 数据的本质:信号与噪声在机器学习的世界里.............
  • 回答
    PR曲线,也就是精确率召回率曲线(PrecisionRecall Curve),是评估二分类模型性能的重要工具。它描绘了在不同分类阈值下,模型的精确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之间的权衡关系。很多人在看到PR曲线的绘制方式时,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PR曲线一定会过(1, 0)这个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