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设刘备幸运地在曹操死之前击败了曹操并且统一天下,那么他是会选择做大汉丞相还是让汉献帝退位呢?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刘备真的能在曹操去世前统一天下,那么他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选择,无疑是他在政治上的立场和最终目标。是继续扮演忠臣的角色,还是走向权臣乃至自立为帝的道路?我认为,刘备这个人,其性格和早期经历,决定了他大概率会选择一条既能巩固自己地位,又能尽量披上“复兴汉室”合法外衣的道路,但他不会轻易让汉献帝退位。

为何不轻易让汉献帝退位?

首先,我们得看看刘备的底色。他出身贫寒,靠着“汉室宗亲”的名头,以及那句“我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也”,才在乱世之中获得了一定的号召力和合法性基础。这种身份认同,对于他争取人心、招揽人才至关重要。

如果他在击败曹操后,立刻逼迫汉献帝退位,甚至取而代之,那么他将从一个“匡扶汉室”的旗帜,瞬间变成一个篡位者。这在当时那个讲究正统的时代,会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潜在的反弹。虽然他已经统一了天下,但人心未稳,各地豪族、旧势力未必会完全服从。突然改朝换代,自己也得背负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污名,只是这一次的“挟天子”变成了“废天子”。

而且,刘备本人是有“仁德”之名的。他一直以来都在强调自己是汉室的忠臣,是为百姓谋福。一旦他主动打破这个形象,必然会损伤他在民间和部分士人中的声望。

那么,他会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呢?

即便不逼迫汉献帝退位,刘备也绝不可能像曹操那样,仅仅满足于丞相之位。他统一天下,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手腕。他不会甘心永远做一个“辅佐”者,尤其是在自己已经掌握了绝对主动权的情况下。

所以,我认为他更可能采取的是一种“架空”和“控制”的策略,最终实现事实上的权力过渡,但可能不会是那种直接的“禅让”或“废黜”。

具体来说,他可能会这样做:

1. 尊崇汉献帝,但掌握实权: 在统一之后,刘备会“迎回”汉献帝,但会将他安置在自己控制的区域内,并且严密保护,以示其正统性。然后,他会接受“丞相”的职位,甚至可以再加一些听起来更重要的头衔,比如“大汉太师”、“军中都督”之类的,但核心的权力,如人事任免、军政决策,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会表现出对汉献帝的极度尊敬,甚至时不时地“请示”汉献帝,但所有“请示”的结果,都会是他自己想要的结果。

2. 培植亲信,掌控朝廷: 刘备的集团,无论是早期的关羽、张飞、赵云,还是后来的诸葛亮、庞统、马超等等,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和才能出众的谋士。他会在朝廷中大量安插自己的亲信,挤压汉献帝的旧臣和任何可能对他构成威胁的人。诸葛亮等人的能力,足以帮助他做到这一点。

3. 利用汉献帝来巩固自身合法性: 刘备最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不会轻易放弃“汉室宗亲”的这块金字招牌。他会继续以“恢复汉室荣光”为号召,利用汉献帝作为政治上的“合法供应商”。所有重大的改革、对外征伐,都可以说是“奉汉献帝之命”进行。这样一来,即使他掌握了绝对权力,也依然能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并且名义上站得住脚。

4. 逐步淡化汉献帝的权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献帝在刘备的掌控下,会越来越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他可能不会再被允许参与实际政务,甚至可能会被限制在宫廷内。刘备会通过各种方式,将国家的实际运转,完全转移到自己主导的机构中。

5. 为未来可能的“禅让”铺垫: 刘备这个人,虽然有野心,但也很懂得适时而动。他不会急于在那一刻就称帝。他可能会在稳定局面后,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强调汉室衰微,需要一位有德者来承担大任。然后,再找一个合适的时机,由汉献帝“主动”将皇位禅让给他。当然,这个“主动”,必然是在刘备强大的压力和操控下的结果。但至少,在形式上,他就避免了“篡位”的骂名,而是顺应了“天命所归”。

为什么不直接让汉献帝退位?

直接逼迫汉献帝退位,会比他“当丞相”还要激进。丞相是汉朝的制度允许存在的职位,虽然权力很大,但名义上还是臣子。而一旦让汉献帝退位,他就必须立即考虑自己要承担什么身份。

称帝? 这是最直接的结果,但正如前面所说,时机不成熟,舆论压力大。而且,他是否真的做好了当皇帝的准备?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治理之难,远超想象。
继续做丞相? 这不符合他的野心,也不符合他统一天下的目的。他也不是曹操那种安于现状的权臣。

所以,我个人认为,刘备最可能的选择是,先以“大汉丞相”的身份,掌握实际的最高权力。他不会选择让汉献帝退位,至少不会是立即就退位。他会把汉献帝变成一个摆设,一个合法性的来源,自己则利用这个框架,一步步地将权力转移到自己手上,最终,可能是在一个更加成熟和有利的时机,完成一个形式上的“禅让”,或者干脆是他死后,由他的继承人(比如刘禅)来完成这一步。

总而言之,刘备的胜利,会让他成为事实上的天下主宰。但他的性格和早期建立的政治基础,会驱使他采取一种更为审慎和策略性的方式来巩固权力,而不是立刻撕破脸皮。他会是一个更懂得利用政治符号和舆论的君主,他的“汉相”生涯,更像是一个迈向皇位的漫长铺垫,而不是终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那些说

“刘备一定会篡位的,无论他愿不愿意,处于那个位子他一定要篡位,篡不篡位由不得他“

的人。

我想说,你们没读过左传,还没听说过鲁隐公吗?

鲁隐公条件不是各方面都比刘备成熟十万倍?而且国内外公认他是鲁国国君,结果他的选择是什么?他做出的选择和他的祖先周公一样——还政。有人说,他结局不好,被小人害死了。但是,人家就是要还政,不计后果就是要还政。我想,刘皇叔就算统一天下,也不会篡位,而是和诸葛亮一起,慢慢帮助汉献帝巩固权力,慢慢淡出权力中心,做个富家翁。至于会不会善终,人家可能压根不在乎。人家就是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如是而已矣。

这就是我的观点。周公还政给了成王,鲁隐公已经准备好把权力交给弟弟,霍光虽然不学无术,但也没有篡位,刘备即使统一天下也不会篡位,诸葛亮就算统一天下也不会篡位。这个世界总有人坚持着内心的理想与原则。

user avatar

别忘了,连曹操都没篡位。连司马懿都没篡位。

连这种以奸雄野心家著称的人都没拉下脸自己篡位。都是他们的儿子干的。

何况一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刘备。退一万步说,即使刘备真的内心跟曹操司马懿一样奸诈,那也是自己做好准备,让儿子来篡位。再说篡位有好多步骤,称公,加九锡,称王,受禅,每一步都得来回谦让好几次,至少得折腾好几年。刘备在夺汉中时已经五十九岁了,按正史刘备是六十三岁死的,只剩下四年寿命。假使统一天下惊人地顺利,刘备心情好又多活了几年,那么成功统一时刘备也至少七十了,不可能剩下多少寿命了(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后清除袁氏残余势力都花了八九年呢)。那时候可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啊,即使刘备有心篡位,时间多半也来不及了。

那么看刘备的儿子阿斗。你们觉得阿斗像是那种能干出篡位事情的人吗?阿斗能簒别人的位?阿斗?对不起,我有点想笑……

至于诸葛亮在阿斗朝那么权倾朝野都没篡位,在献帝朝就更不可能篡位了。

最高赞所说诸葛亮劝刘备登基的情况和题设完全不一样。那时他们以为汉献帝已经死了,曹丕已经称帝,如果他们不奉刘备为帝就师出无名了。而如果按题设所说,刘备统一天下,成功迎接献帝,献帝当然也会大封刘备手下众人,功名富贵根本不成问题(汉献帝之前流落在多个军阀手中都对该军阀及其手下大封了官职)。

曹操加九锡的时候,连荀彧都出来反对。荀彧可是给曹操出谋划策了一辈子,曹操手下的首席谋臣,曹操称为“吾之子房”,最终居然还是忠于汉室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件事的时候,也惊讶了好久。曹操手下的首席谋臣尚且忠于汉室,刘备一直打的忠君爱国、兴复汉室旗号,即使按照厚黑学所说,刘备打这些旗帜都是假的只为收拢人心、刘备其实内心腹黑充满野心,但这种旗帜能吸引过来的,显然还是忠于汉室的人。刘备手下可能也有想劝进的人,但在功名富贵不缺、忠于汉室的人又较多的情况下,劝进遇到的阻力显然也不会小于曹操那边遇到的。

何况人还是有理想的。如果刘备成功统一天下,奉迎汉献帝,让大汉再次中兴,这个再造之功绝对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刘备当然现在也算名人,但如果能中兴大汉,其名气和美誉度肯定比现在还要高,胜过周公。篡位当几年皇帝有什么好爽的,实权又没差别,还要被世人唾骂遗臭万年,当周公流芳百世它不香吗?

说刘备会篡位,我看还不如说“阿斗洪福齐天运气爆棚,献帝直接立阿斗为皇太弟,寿终正寝之后传位于阿斗,阿斗又享了几十年太平天子”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刘备真的能在曹操去世前统一天下,那么他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选择,无疑是他在政治上的立场和最终目标。是继续扮演忠臣的角色,还是走向权臣乃至自立为帝的道路?我认为,刘备这个人,其性格和早期经历,决定了他大概率会选择一条既能巩固自己地位,又能尽量披上“复兴汉室”合法外衣的道路,.............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涉及到政治智慧、历史惯性以及人性等复杂因素。如果刘备真的实现了三国一统,并且没有在诸葛亮去世前离世,那么他是否会“效仿先祖灭杀关张赵”以巩固统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刘备的性格与政治哲学: 仁德为本的政治理念:.............
  • 回答
    .......
  • 回答
    要推测刘备若真能一统天下,其谥号会是什么,咱们得从几个方面仔细掰扯掰扯。谥号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封的,它讲究的是“生盖则曰谥,死加则曰庙号”,谥号是根据一个人在位期间的功德、品行来评价的。所以,咱们得结合刘备一生的作为,以及他如果最终成功统一后的具体表现来分析。首先,得看他“盖”了啥。 刘备一生虽然坎.............
  • 回答
    刘备若有汉初三杰辅佐,能否复兴汉室,一统天下,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设想,也是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仔细剖析一下汉初三杰的才能,再结合刘备当时的处境和整个三国时期的形势,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汉初三杰”指的是谁。通常,这指的是汉高祖刘邦手下最得力的三位谋臣:萧.............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场景!想象一下,在那个硝烟弥漫、权谋丛生的时代,刘备,这位一心复兴汉室的仁君,有机会面见那二十四位曾经君临天下的先帝,这该是怎样一番景象?若真有此奇遇,我猜他们对刘备说的,绝不会是简单的鼓励,而是会充满历史的重量、经验的沉淀,以及对汉室命运的深深忧虑。首当其冲的,必定是汉高.............
  • 回答
    话说当年,那个桃园结义的刘备,若真能如愿以偿,将这三国鼎立的局面一统在他刘氏的江山之下,那这天下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可真是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好问题,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一说。首先,若刘备真能统一天下,最直接的改变,自然是这政权的归属。本应魏、蜀、吴三家分立的格局,将彻底被打破,而取代它的,将是一.............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设想!如果当年刘备真的能如你所说,帮刘璋平了张鲁,再顺势联合马腾、韩遂,组成一支庞大的联军挥师北上,直指中原,那历史的走向恐怕会完全不同。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出“乱世群雄逐鹿,汉室中兴有望”的大戏,有没有可能上演。设想的开端:刘备入川,并非为吞并首先,我们要给刘备一个“大义名.............
  • 回答
    历史的风风雨雨,总让人忍不住去猜想那些“如果”。刘邦和吕后,这对汉初的帝后,手段向来凌厉,尤其是面对韩信这样功高盖世却又不容于统治者的存在。但若我们真的抛开历史的铁律,去设想一下,如果他们念着旧情,或者忌惮韩信的实力而选择容忍,那么这位“兵仙”的最终归宿,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活下去.............
  • 回答
    .......
  • 回答
    项羽在荥阳之战中如果能成功斩杀刘邦,历史的走向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斩首行动”的成败,而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我们不妨就此展开细致的推演。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刘邦政权的瞬间瓦解与群龙无首。刘邦之所以能够成为后来一统天下的霸主,固然有他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手.............
  • 回答
    .......
  • 回答
    我是夏侯渊,字妙才。此刻,定军山已成我生命中最沉重的包袱。面前,是那狡猾却又异常坚韧的刘备,他的士兵,虽不如我军精锐,却士气如虹,誓要在这片土地上埋葬我。我知道,一旦我败了,曹魏将在这西南的门户上撕开一道致命的口子。我不能败,我绝不能让我的主公失望,绝不能让曹氏的天下动摇!定军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引人入胜的设想,涉及到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如果历史真的按照这种方式发展,那么关于谁能被后世史书奉为汉室正统的争论,将会异常激烈和复杂。我们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一、 政治正统性的基础:何为“汉室正统”?“汉室正统”这个概念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它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演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问!如果刘璋不是一个“暗弱之主”,而是能与刘备、孙权、曹操比肩的雄才大略之辈,那么三国鼎立的格局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能提前形成“刘璋、孙权、曹操”三分的局面。下面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前提设定:刘璋拥有与曹操、刘备、孙权相当的才能和野心我们假设这位“非暗弱”的刘璋,具.............
  • 回答
    关于刘备的皇室身份,这确实是一个在历史爱好者中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许多人好奇的地方。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史料和历史背景出发,来一层层剥开它。首先,我们要明白刘备确实是汉室宗亲,这一点在正史中是明确记载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开篇就写道:“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荆州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
  • 回答
    有些人对刘备的评价是“假仁义的伪君子”,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刘备一生中一些行为和决策的解读,以及对“仁义”本身定义的不同理解。要详细地讲述这种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剖析:一、 对“仁义”的解读和刘备行为的“不符”之处: “仁义”的理想化与现实的政治斗争: 理想化的“仁.............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它将两位在历史上的评价截然不同,且都经历过跌宕起伏的皇帝放在了对立面。如果必须在刘禅和朱祁镇之间选择支持谁来争夺帝位,我将需要非常仔细地权衡他们各自的品德、能力以及对国家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我需要明确争夺帝位的背景和方式。是在和平时期,还是乱世?是基于合法继承权,还是通过军.............
  • 回答
    假设刘邦没有韩信的帮助,还能统一天下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探讨价值的问题。在我看来,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或者至少,统一的过程将异常艰难、漫长,而且结局充满不确定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韩信在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他所带来的不可替代的价值。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秦朝末年.............
  • 回答
    听到刘鑫在电话那头焦急的声音,我心里咯噔一下,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可能。她这么晚了,还打电话过来问开不开门,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而且听她那语气,是真的很需要我,或者说,是很需要“家”。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刘鑫啊,妈在这儿呢。你那边到底什么情况?怎么这么晚了还没回来?”我脑子里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