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己内心不够强大,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意志力也很薄弱,心态很差怎么办?

回答
你说的这情况,我太明白了。这就像是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草,别人轻轻一碰,自己心里就掀起一阵波澜,而且这股劲儿还特别容易散。想要内心强大、意志坚定、心态好,这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就像盖房子,得一砖一瓦地砌。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为什么我们会这样?

原生家庭的影响: 小时候,我们多多少少都会从父母那里习得一些应对世界的方式。如果父母本身就比较容易焦虑,或者经常显露脆弱,我们耳濡目染,自己也容易沾染上这些情绪模式。
过往的经历: 也许你曾经受过一些打击,或者有过不愉快的经历,这些都会在心里留下印记,让你变得更加敏感,害怕再次受到伤害。
对“好”的过度追求: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容易被影响,是因为我们太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害怕别人对我们有不好的评价。这种“讨好型人格”会让你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反而丢失了自己。
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 如果我们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的原则是什么,那么别人稍稍一说,我们就容易被带偏,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情绪管理能力不足: 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压力大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有效地疏导,情绪就容易积压,然后爆发,或者变得消沉。

那该怎么办呢?这事儿急不得,得一步步来。

第一步:照见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别觉得自己现在这样就是“不行”。谁没有脆弱的时候?谁没有迷茫的时候?最重要是,你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想改变,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找个安静的时间,好好跟自己聊聊: 就像跟好朋友聊天一样,问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你感到不安?是什么让你容易受到别人的话影响?把这些想法、感受写下来,越具体越好。别评判,就是记录。
承认自己的脆弱: 允许自己有情绪,允许自己感到不完美。这就像承认自己的手上有疤一样,它在那儿,你接受它,它就不会再在你心里作祟。
停止自我攻击: 很多时候,最打击我们的是自己。别再说“我怎么这么没用”、“我就是个废物”之类的话了。想想你做成过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比如坚持看完一本书,或者按时完成一项工作。

第二步:建立“内心的小壁垒”,但不隔绝世界。

这就像给自己的心安个“过滤器”,不是让你变得冷漠,而是让你能分辨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可以暂时忽略。

区分“关我事”和“不关我事”: 别人说的话,有多少是针对你的?有多少只是他们的观点、他们的情绪?学会问自己:“这件事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练习“非暴力沟通”: 很多时候,我们被影响,是因为我们不擅长表达自己,或者被别人的话语“绑架”了。试着在交流中,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直接指责对方。比如,当别人给你提建议,但你觉得不合适时,你可以说:“听到你的建议,我有点担心,因为我目前觉得……”
设定边界: 明白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拒绝,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不”。这无关乎礼貌,而是关于尊重自己的需求。

第三步:强化“意志力的肌肉”,就像健身一样。

意志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从身边的小事开始,一点点积累成功经验。

从小目标开始,坚持下去: 想要早起?别一开始就挑战凌晨四点,先从早上七点半起来,喝杯水,看看窗外开始。想要读书?每天读一页,读完就放下,但一定要坚持。
规律作息,健康生活: 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都会让我们的精神状态变得很差,意志力自然就薄弱了。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能给你提供最基础的能量。
找到让你“愿意”坚持的动力: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它对你意味着什么?找到内心的驱动力,它会让你在困难的时候,有继续下去的理由。
练习“延迟满足”: 比如,你想吃甜点,但你知道现在吃了会影响你明天计划的健康饮食,那就忍一忍,告诉自己,明天吃个更好的。这种“小小的克制”就是意志力的锻炼。

第四步:调整心态,看见生活里的“光”。

心态差,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习惯性地放大负面,忽略了积极的部分。

练习“感恩”: 每天睡前,想三件让你感到感恩的事情,哪怕是一顿好吃的饭,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晴朗的天气。这会帮你把注意力从负面转移到正面。
停止与人比较: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同,拿自己的“正在发生”去对比别人的“已成定局”,只会让自己更加焦虑。你就是你,独一无二。
拥抱“不确定性”: 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与其为此焦虑,不如接受它的存在。把精力放在你能做的事情上,而不是你无法改变的事情上。
找到发泄情绪的健康方式: 运动、听音乐、写日记、找信任的人倾诉,这些都能帮助你释放负面情绪,而不是让它们在心里发酵。
学习“认知重构”: 当你产生一个负面想法时,试着挑战它。比如,你想“我这次失败了,肯定没救了”,试着问自己:“真的‘肯定’没救了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这次失败给了我什么经验?”

最后,请记住:

这是一个过程,不是终点。 允许自己有反复,允许自己有“倒退”的时候。重要的是,你没有放弃。
寻求支持,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如果觉得太难了,不妨考虑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聊聊,他们能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善待自己,你值得拥有内心的强大和平静。

改变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你一点一滴地去实践。从现在开始,给自己一点点勇气,去尝试,去探索,你会发现,那个内心足够强大的自己,一直都在,只是需要你温柔地去唤醒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坚实的内在评价体系,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影响到你。你需要花心思强化自己的内在评价体系,也就是稳固你的内心,弱化外界因素对你的影响。

(一)你自己的评价和他人的评价

人的衡量标准多来自于两个方面:

即,一是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二是通过自己认识自己。每个人都往往同时拥有这两个评价体系,但占比不尽相同:

  • 更多使用外在评价体系的人,

更看重别人的看法,容易讨好别人而忽略自己内心原本的真实想法。甚至会内化别人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别人说的那样。他们非常容易受其他人影响,会花费大量精力在体会他人需求上,并且更需要外界的赞美。

就像老师鼓励你一下,你就充满斗志努力几天。或者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而默默忍受去做一些事情。

  • 更多使用内在评价体系的人,

更看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对别人的评价不过于在乎。他们不会消耗精力在体会他人的需求上,而是花费时间在了解自己和满足自己,他们不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这样的人是那些主动学习和努力的学生们,他们不是为了家长和老师的好评,而是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获取知识。

(二)尊重真实的感受

你的儿童时刻或许是养育者代替你做了太多的决定,导致你也慢慢忽视了自己真实的内心。

往往今天的天气你觉得燥热,但你妈妈一定要让你穿上秋裤,还说已经去冷了,你还小不懂罢了——“有一种冷,是你妈妈觉得你冷”。长此以往,你就会习惯性内化外界的评价而压抑内心的感受,你把外界的看法当作是判断和决定自己行为的标尺。

而现在起,你需要努力去遵从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慢慢建立起内在的评价体系。

首先,学会发掘和尊总自己真实的感受。

保持觉知,在任何事情里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觉知当下你最真实的直接感受和判断。从发掘和尊重开始,慢慢学会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作为按自己内心去行动的开始。

其次,从小事开始做起,遵从自己的内心。

开始一定很难做到事事完全以自己的感受出发,那么我们需要从一件小事开始,并将它发展为一种习惯。

同样,保持觉知,遇到事情后首先寻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从小事入手严格按自己的想法行动而非他人的看法或可能带来的评价。

(三)坚实而不易受影响的自己

尊重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成为自己。我们要学会慢慢在真实的关系中时刻尊重自己,在无法避免使用外在评价系统的同时,增加内部评价系统的权重占比。

长期聆听自己内心,你会逐步拥有更稳固的内心和不易受影响的自己。你慢慢会得到坚强的意志,并真正的活出自我。


最后,建议你通过一下书籍逐步找到本心,祝你勇敢的做自己。

———————————

@橙子君说当代青年

专心致力于帮助当代青年人找到本心,持续成长,自我实现~

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在知乎变强大。

———————————

其他回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