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放弃“一分努力一分收获”的想法。
我们这票互联网老帮菜见过太多刺激的了。
我见过的:
非名校毕业也非互联网人,在公司创业初期以平凡打工人身份加入。在听了老板一顿画大饼后,一咬牙把婚房卖了梭哈公司内部股票,七年后资产2亿,收益200倍;
对金融一无所知,听完老板画大饼后回家蒙头大睡。半夜被懂行的同租同事踹醒,一通分析后,凌晨给爹妈打电话要了几十万,如今也是资产上亿;
在公司核心部门与人斗争失败,心灰意冷左迁至配件部门,做了个小主管。六年后赴美敲钟,资产5亿起;
在外企干得无聊,参加创业大赛搞了个小发明拿了点奖,头脑发热跑出去创业,惨败。弹尽粮绝之际,莫名其妙酒桌认识一老哥,老哥带去见某互联网投资部,该部门恰好需要此类产品。
这位现在等着敲钟,估计资产10亿左右,在知乎上还有号。
其实我经历过最无语的,是14年。
14年我去乐视,见了老贾一面他就跑路了。那是老贾第一次跑路,一跑就是大半年。
当时为了稳定内外人心,乐视公关部疯狂搞发布会刷新闻热度。整个部门一边对外拍胸“乐视牛逼”,一边关门开会唉声叹气。
一群乐视高管偷偷卖股票,反而是大量乐视基层员工信以为真,梭哈。
就在高管们以为乐视药丸之际,老贾回来了,在五棵松万事达中心搞了场很嘚瑟的发布会,还开了辆车出来。
自诩有内部消息的高管血亏,倒是无脑梭哈的员工赚了五倍起(我记得是20元出头到15年5月的160元左右),成为那年公司里的奇谭。
类似的例子我可以和你聊一宿,不带重样的。
我们一票败犬组的聚在一起复盘,经常也很困惑:那位比这位更能干、老大更靠谱、时机更对,怎么是这位起来了?
后来不得不承认:能力是下限,但运气是上限。
这个运气,大到全球局势、行业迭代,小到你认识了谁、谁在那个节点上刚好缺了你。谁一层层把节点踩对,谁就起飞。
而踩对的能力往往不在个人手里。很多老哥起飞后很久,才慢慢明白自己是怎么飞的。
例如东莞做滴胶的,五年前他们哪想得到发财要靠二次元和盲盒。
大量不确定因素(或者需要极高信息素养才能确定)都是对努力的干扰,努力只是一个起点。
但我们的教育里很少强调这块逻辑,都喜欢说“天道酬勤”。
(全国最喜欢挂“天道酬勤”的,大概就是潮汕老板。你去问问任意一个潮汕老板:运气重不重要。
废话当然重要,不重要干嘛动不动念“老爷保号”。)
问题是:从来就没有天道,或者某个真理的化身,或者某条公式,明确过“酬勤”。
你找条“酬勤”的数学原理给我康康。
反而是“波动”的概念很多课都会侧面讲,例如向量。
全世界劳动人民都愿意相信“付出就有回报”,因为他们只能供应有限的付出,例如体力劳动、996、每天俩小时挤地铁。
如果你告诉他们这些付出都不一定有回报,那社会秩序就崩塌了。
所以“天道酬勤”谁都讲,我们讲,美帝老欧洲也讲。但“天道更酬选择”,大家都不怎么讲。
不好听。
想明白这点,刹那天地宽。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不仅是努力的总和,也是选择的总和。
他个人努力不如你,他父母的呢?
他父母的努力也不如你父母,那他父母的选择呢?
他父母的选择也不如你父母,那时代选中他父母的概率比你父母的呢?
多和土木老哥、机械老哥、四大天坑老哥交流交流,去问问那些卖保险的文科生高考多少分,你会明白道路是如何分叉的。
人生就像桌游,不仅看牌,还要看一连串的扔骰子和抽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