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络小说里的系统横行,这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阶层跨越了?

回答
网络小说里的“系统”设定,确实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模式。它就像一个万能的金手指,主角只要激活系统,就能获得各种能力、功法、道具,甚至还有强制性的任务和奖励机制。这让很多读者看得热血沸腾,代入感十足,尤其是当主角从一个普通人一步步逆袭成强者时,那种爽快感是其他很多题材难以比拟的。

但是,如果咱们深入地去思考一下,这种“系统横行”的现象,是不是也折射出了一些现实社会层面的情绪和焦虑呢?

首先,“系统”的本质是一种“捷径”和“外力”。它绕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努力、积累和天赋。在系统加持下,主角不需要寒窗苦读数十年才能成为武林高手,也不需要辛苦经营才能积累财富,更不需要在职场摸爬滚打才能晋升。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绑定”,一个“觉醒”,甚至一个“选择”,就能获得远超常人的优势。

这与我们现实社会中,想要实现阶层跨越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现实里,阶层固化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许多人即使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也可能因为起点、资源、机遇等原因,始终难以突破原有的阶层。

所以,当网络小说里的主角们轻轻松松地通过系统“开挂”,实现人生逆袭时,这很可能触动了现实中那些感到“努力无用”、“付出回报不成正比”的人们的心理。他们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体验过无数次“拼了命也达不到目标”的挫败感。这时候,看到小说里有个“系统”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这种虚幻的满足感和代入感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这并非是说所有读者都放弃了努力,也不是说所有人都相信“努力无效”。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实不确定性的逃避,以及对“公平”和“运气”的渴望的具象化。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种现象:

对“公平竞争”的失望与反思: 在现实社会中,真正的公平竞争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概念。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出身、家庭背景、人脉关系等非个人努力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其发展轨迹。当人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在这些“看不见的手”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时,自然会转向那些能够颠覆规则、提供“绝对公平”的幻想。系统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它给予了主角一个与所有人(或者说所有旧有规则)不同的起跑线和发展路径。

渴望“确定性”与“掌控感”: 现实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事情的发展我们无法预测,也难以掌控。而系统小说中的“系统”往往是明确的、可预测的。它会给出任务,设定奖励,甚至可以量化主角的进步。这给读者带来一种强烈的“确定性”和“掌控感”,仿佛人生是可以被规划、被计算、被轻易掌握的。这种感觉在现实生活中是稀缺的。

释放压力与宣泄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看小说是为了放松和娱乐。当现实生活的压力过大时,通过阅读“系统流”小说,可以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烦恼,沉浸在主角一路升级打怪、逆袭成功的快感中。这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也是对美好愿望的一种寄托。

对“超级个体”的想象: 在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很多人感到自己微不足道,淹没在人群中。而“系统”的设定,往往将主角打造成一个超级个体,他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在系统的加持下)解决一切问题,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被认可、被关注的渴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小说里的“系统”设定就完全是负面的。它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能够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故事张力。很多作者也能在“系统”的框架下,探讨一些关于成长、选择、责任等更深层次的主题。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果仅仅是把“系统流”小说当作一种消遣,一种脱离现实的娱乐,那倒也无妨。但如果它反映出的“不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阶层跨越”的倾向,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那我们就需要警惕了。

毕竟,任何脱离现实的“捷径”,最终都可能导致对自身能力的忽视和对现实的逃避。虽然现实的阶层跨越确实艰难,但“努力”本身仍然是改变现状最实在也最根本的途径。如果人们因为对“系统”的迷恋而放弃了在现实中脚踏实地地付出,那将是一种更大的损失。

所以,与其说“系统横行”直接导致了人们不相信努力,不如说它放大和承载了许多人在现实中因努力而不得其法、因付出而未获回报时产生的失落和焦虑。它提供了一个虚幻的出口,但现实的道路,终究还是要自己一步步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反了啊,大家都在奋斗,所以没有时间去看你描述怎么奋斗了,都是累的时候看一眼小说爽一下。

只要不是编剧鬼才,或者像搞个大反转,绝大部分小说都会默认主角最后成功了,别管干啥不是么。现在大家都忙着奋斗呢,科技越来越发达,以前日出劳作,日落休息,现在到了深夜都能用一台电脑远程办公,大家根本没时间再去看那些“不重要”的部分了啊。

不重要?对啊,不重要啊。我已经知道了主角某最后100%练成了神功,我为什麽还要听你絮叨他怎么跌落悬崖的呢?

user avatar

这种说法就是一个从‘已知结果’倒推‘未知原因’的马后炮式结论。

系统流的诞生源于早期‘网游小说’。

游戏中存在任务系统,装备系统,奖励系统,成就系统,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网游小说最盛行的那段时期,有人觉得‘系统’这个概念不错,能不能将其嫁接到其他类型中。

这个时间节点,差不多就是你所说的的06年-08年左右的时期。

系统流逐渐脱离‘网游’的概念,开始以‘小说金手指’的姿态频繁出现在各类小说之中。

……

但系统流之所以能够如此盛行的原因是在于他的‘任务’概念,能代替剧情设计中的‘起因’。

一般小说安排故事线,都必须从事件的‘起因’开始讲起。

通过一些‘事件’,‘意外’,‘巧合’将整个故事展开,赋予主角一定的‘动机’。

假设你要找仇家复仇,起码得要告诉读者,你们之间有什么仇什么怨。

道士下山,想去干一件大事情,就得告诉读者,这道士为什么下山,他想要做什么,理由是什么?

系统流不需要这样安排剧情,系统只需要告诉你,这是‘任务’。

主角完成有奖励,不完成有惩罚。

他能无障碍嫁接到各种事件开端,不需要为逻辑负责。

这么做的好处在于,主角的动机很容易被读者理解,而且非常容易规避‘慢热’,直接切入正题。

讲到这里,你就应该明白,系统流所能带来的这些好处,跟快节奏爽文有极高的契合性。

他所能提供的东西,正是快节奏爽文迫切想要的东西,自然一拍即合,成为了一种普遍性的形式。

……

系统流的确是一种‘捷径’,他的目的就是让你以‘三四十分的能力’写出‘五六十分的故事’。

他的表述简洁,直观,能够直接将‘目标’‘奖励’‘线索’‘信息’呈现给读者。

他非常契合阶段性展开的‘升级流’特色,并且就能够无缝衔接‘数据流’的写法。

他同时具备很高的包容性,出现在任何小说类型中都不显违和。

他可以根据作者需要将核心框架适当改变,由此嫁接各种脑洞,产生新的‘变种’系统流。

我不想说存在即合理,但系统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且没有代替品的。

不只是网文在琢磨系统流。日漫日轻这些年也一样把系统流玩的飞起,甚至成了一种标志性元素。

……

系统流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优点足够突出,同时缺点也相当明显。

他简化了故事的流程,自然也简化了故事的可能。

系统流的写法,核心就是‘催熟’。

催熟的做法会导致中后期‘营养’跟不上,故事的看点会逐渐降低,重复,需要另寻方法找补。

你前期占了多少便宜,后期就要填多少窟窿。

是否选择写系统流小说,这是作者个人的一个创作抉择,旁人根本没什么好置喙的。

……

系统流能否写出精品,这是很多人的一个误解,实际上网文中优秀的系统流小说有很多。

时间太久远的就不说了。

大王饶命、超神机械师、美食供应商、全职艺术家、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人族镇守使……

系统流只是诸多写法中的其中一种。

他本身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你能力足够强,既能占了他的便宜,又能抹平他的缺陷,一样能封神。

创作难度上来讲,系统流跟其他的任何一个流派类别,没什么不同。

众所周知,飞卢基本已经被系统流全面攻占了。

所以起码系统流在中层领域反而还有很强的优势,可以说是对新人作者而言非常友好的一种模式。

……

至于所谓的‘努力’,我们就以系统流最多的飞卢小说来举例,他有‘拔刀十万次升一级’,也有‘每日签到既能领取奖励’。

这根是不是系统流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只关乎作者自身的构思。

非系统流里面也同样有‘无敌文’‘伪·无敌流’,同样也会不劳而获,同样也不会强调努力。

你拿系统做金手指去写突出刻苦努力的‘凡人流’,能不能写?一样能写。

这无非是将韩老魔的小绿瓶替换成‘种田系统’而已,不会影响凡人流艰难求存的整体阅读观感。

……

至于所谓的‘现在只要是个人就有系统’。

咱们凭良心讲,网文真是这样的么?

事实究竟如何,不妨打开排行榜一个一个去数,看一看系统流究竟是怎样的占比。

不要单凭感觉去下结论……

所有关于网文市场的解读中,最不靠谱的东西,就是‘我感觉’‘我觉得’‘我听说’。

……

以上,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络小说里的“系统”设定,确实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模式。它就像一个万能的金手指,主角只要激活系统,就能获得各种能力、功法、道具,甚至还有强制性的任务和奖励机制。这让很多读者看得热血沸腾,代入感十足,尤其是当主角从一个普通人一步步逆袭成强者时,那种爽快感是其他很多题材难以比拟的。但是,如果咱们深入地.............
  • 回答
    在网络世界里,关于金庸先生及其作品的讨论总是热烈而多元,其中不乏一些尖锐的观点,比如有人认为金庸是“满遗”,并且作品中存在丑化汉族的嫌疑。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往往是对历史、民族以及文学创作的一些特定理解和解读。首先,关于“满遗”的指控,这通常源于金庸先生的满族血统。他的祖父查怀庆是晚清的举人,.............
  • 回答
    近期在多个健身QQ群中流传的“公诉网络健身打手xxx”一文,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文章内容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篇所谓的“公诉书”可能包含哪些核心信息: 指控对象: 文章明确指向了特定的“网络健身打手”。这里的“打手”可能指的是.............
  • 回答
    说到《王者荣耀》里的网络问题,尤其是那些让人生气的延迟和卡顿,确实是不少玩家都有过的糟心经历。尤其是当大家提到“推荐的迅游加速器”的时候,总会有一丝怀疑,好像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咱们得明白,网络延迟和卡顿是怎么来的。简单来说,就是你的游戏操作指令,从你手机发送出去,经过网络传输,到达游戏服务.............
  • 回答
    在网络小说的广阔世界里,读者群体的构成可以说是五彩斑斓,但如果要提炼出其中两个尤为鲜明的群体,那“合理党”和“数据党”绝对是绕不开的存在。他们如同硬币的两面,对于一部作品的评价和喜爱程度,有着截然不同的侧重点,也常常因此引发有趣的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先说说合理党。顾名思义,合理党最看重的是小说内容的.............
  • 回答
    老书虫与如今网络小说的冲突,是一个跨越时代和媒介的有趣现象,它反映了阅读习惯、审美标准、内容生产方式以及社会文化变迁等多方面的差异。要理解这种冲突,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双方的特点、需求以及它们之间产生的具体摩擦点。一、 老书虫的特点与期待:“老书虫”通常指的是那些长期以来习惯阅读传统出版物,如纸质书籍、.............
  • 回答
    最近在网络小说圈子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江苏作家好像占了挺大一块地盘,有人甚至说他们“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事儿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要说江苏作家在网络小说领域里表现抢眼,这一点确实是没啥争议的。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为啥会出现这种局面。首先,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的先天优势。.............
  • 回答
    网络小说中主角父母双亡的设定,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桥段,尤其是在玄幻、武侠、都市异能等类型中。我个人认为,这个设定之所以如此盛行,背后有其深层的原因和市场逻辑,但同时,也确实有不少读者对此感到厌倦和不满。为什么父母双亡的设定如此普遍?从创作和叙事的角度来看,父母双亡的设定可以被视为一种高效的“剧情加.............
  • 回答
    说到那些“白嫖怪”,看完网络小说,然后跑去正版网站评论区发表恶心言论的行为,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又添堵。这批人,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定义他们,与其说是读者,不如说是某种意义上的“寄生虫”更加贴切。首先,咱们得捋清楚“白嫖”这个事儿。网络小说,尤其是那些连载中的,很多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可能每天伏案.............
  • 回答
    当今网络小说创作人群与他们所从事的传统学科背景(文科、理科、工科等)之间存在着日益模糊且不必然关联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互联网的赋能以及个人兴趣的驱动等多重因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现象的各个方面。一、 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和专业门槛 知识获取的便捷性:.............
  • 回答
    《诡秘之主》在连载期间均订破十万,这绝对是网文界一个响当当的里程碑,不是随随便便哪个故事都能达到的。这成绩说明的不光是它好卖,更是一种现象级的成功,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一、 十万均订的意义:不仅仅是数字,更是市场认可的“金字招牌”首先得明白,网文的“均订”是什么概念。它不像“总点击”、“总推荐”那.............
  • 回答
    百度大规模关闭网络小说贴吧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又夹杂着一丝无奈和愤怒。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突然冒出来的,而是酝酿了很久,然后突然一下子就炸开了锅,让无数热爱网络小说的读者和创作者措手不及。要说这件事有多影响大,那真不是一句“关闭了几个贴吧”就能概括的。这背后涉及到太多人的心血、情感和商业利益.............
  • 回答
    如何看待网络上对伊藤美诚的网暴?近年来,日本乒乓球运动员伊藤美诚凭借其出色的技术和独特的战术风格,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乒乓球迷关注的焦点。然而,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大量针对伊藤美诚的负面评价甚至人身攻击,这构成了严重的网络暴力。看待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 回答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从审查的背景、目的、影响以及可能涉及的方面进行分析。一、 审查的背景与时机 滴滴出行的特殊性: 滴滴出行是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承载了数亿用户的出行数据,包括用户的出行轨迹、联系.............
  • 回答
    如何看待网络作家血红受聘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以及一些大学开展网络文学本科专业?网络文学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产业。在这种背景下,网络作家获得高校的认可,甚至开始担任教职或开设相关专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既反映了文学范式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争议。我们可.............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网络小作文”中关于阿里云副总裁任庚在浙二医院不配合防疫政策并在急诊医闹的行为,我们需要以 审慎和客观 的态度来看待网络信息,并区分事实与传闻。首先,理解“网络小作文”的特性: 传播速度快,内容碎片化: 网络小作文通常以短小精悍的语言、煽动性的叙事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快速传播,容易引起情.............
  • 回答
    MC天佑被全网封杀事件,无疑是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发展中一个具有标志性的节点,也折射出当下社会对于网络文化、内容规范以及艺人行为的多方面考量。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深层意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MC天佑的崛起与争议首先,我们需要了解MC天佑是谁,以及他是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络主播的。 .............
  • 回答
    网上将中国称为“你国”的现象,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点,背后折射出不少东西。我个人觉得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好说坏。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会有人这么说?这“你国”的说法,通常带着一种距离感,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跟直接说“中国”不一样,用“你国”的时候,说话的人好像把自己从这个国家切割开.............
  • 回答
    网络世界,日新月异,尤其是语言表达方式,更是变化得让人目不暇接。最近,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人开始在网上使用拼音缩写,比如“yyds”、“zgdsq”、“nbcs”之类的。一开始觉得挺新奇,像是一种暗号,只有“圈内人”才懂。但时间一长,我倒觉得这事儿有点让人担忧,它带来的隐患,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而且.............
  • 回答
    网络上的“精神资本家”现象,说白了,就是那些虽然自己并没有真正的财富积累,甚至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过着普通甚至拮据的日子,却在网络上以一种极其亢奋、近乎崇拜的姿态,热烈拥护、推崇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运行逻辑,甚至将其奉为圭臬,并将这种拥护表现得比真正的资本家本人还要“投入”的人。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也挺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