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总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但是宣战/媾和权在国会,这在实践中会不会产生问题?

回答
美国总统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同时国会拥有宣战和媾和的权力,这确实是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一个设计得相当精巧,但也可能在实践中引发一些张力的地方。要理解这种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美国宪法对这三权分立的划分,以及历史和现实中的一些案例。

宪法的框架:制衡与权力的模糊地带

美国宪法并没有为“战争”这个词下明确的定义,这本身就为日后的解读留下了空间。

总统作为总司令(Article II, Section 2): 宪法明确规定,总统是“陆军和海军的统帅”,以及“各州民兵,被征召服美国勤务时”。这个角色赋予了总统指挥军队、部署部队、制定军事战略的巨大权力。这使得总统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成为最直接的决策者和执行者。
国会宣战权(Article I, Section 8): 宪法赋予国会“宣战”的权力。这被认为是美国宪法中对总统军事权力最直接的制约。宣战,在概念上,意味着国家正式进入战争状态,这通常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投入、人力征召,以及对国内社会和经济的深远影响。
国会媾和权(并非明确列出,但隐含): 宪法中并没有直接写明“媾和权”,但通常认为,既然国会有宣战权,那么结束战争也应该在国会的权力范围内。更直接的权力体现在国会批准条约,而和平条约需要参议院的批准。

潜在的问题与实践中的张力

这种权力划分在理论上是制衡,但在实践中,尤其是在现代战争的背景下,确实可能产生一些问题:

1. “战争”的定义模糊与总统的“军事行动”:
事实上的先发制人: 现代战争的性质使得“宣战”这个行为变得复杂。总统作为总司令,可以调动军队,在海外进行军事部署,甚至发动一些“有限的”、“非宣战的”军事行动,比如打击恐怖分子、营救人质、保护在海外的美国公民、执行人道主义干预等。
“被卷入”的陷阱: 当总统派遣部队进入冲突地区,即使没有正式宣战,这些部队也可能在交火中被卷入战争。一旦美军开始流血伤亡,国内政治的压力会非常大,国会即使不情愿,也很难在此时撤兵或拒绝支持,因为这可能会被视为“不顾士兵安危”。
“韩战”和“越南战争”的例子: 著名的例子是朝鲜战争(Korean War),杜鲁门总统派遣军队支援韩国,但并未获得国会正式宣战。越南战争更是经历了长期的军事介入,直到《东京湾决议案》才在国会获得广泛授权,但其后也引发了深刻的政治辩论。这些都展示了总统通过“军事行动”而非正式“宣战”来启动冲突的趋势。

2. 信息不对称与国会的监督难题:
总统掌握信息优势: 总统及其行政部门,特别是国防部和情报部门,掌握着关于国家安全威胁、敌方意图、军事计划等最直接、最全面的信息。国会虽然有情报委员会等机构,但其信息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政部门的提供。
“国家利益”的单方面解读: 总统可以以“国家利益受损”、“紧急情况”、“保护美国人”等理由,迅速采取行动。国会需要时间来审议,收集信息,进行辩论,但一旦军事行动开始,国会的审议可能已经滞后于事实。
《战争权力法案》(War Powers Resolution): 为了应对总统过度的军事行动,国会在1973年通过了《战争权力法案》。该法案规定,总统在派遣美军进入敌对行动地区时,必须在48小时内通知国会,并且在60天内(可延长30天)必须获得国会授权,否则必须撤兵。然而,这个法案在实践中也备受争议,不同总统对如何解释和执行都有不同的理解,有时总统会声称其行动是在总司令权限内,不属于法案管辖的“部署”或“军事行动”。

3. 效率与责任的矛盾:
军事行动的快速反应需求: 现代冲突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发生,需要国家快速、果断的反应。总统作为总司令,可以立即调动军队,做出决策,这符合军事行动的效率要求。
国会的程序性延误: 国会的宣战过程需要立法程序,包括两院的投票、可能的委员会审议、辩论等,这需要时间。如果遇到政治分歧,整个过程可能非常漫长,甚至无法达成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会因为政治考量而拒绝宣战,而总统又认为必须采取行动,两者之间就会产生严重的冲突。
责任分散: 如果一项军事行动失败或造成了灾难性后果,那么责任该如何界定?是总统作为总司令的决策失误,还是国会在审批或授权时的判断失误?这种权力划分有时会让责任变得模糊。

4. 长期战争与国会的“甩手”:
“授权”的模糊性: 有时国会会通过“授权使用武力”(Authorization for Use of Military Force, AUMF)的决议,而非正式的“宣战”。例如,2001年“9·11”事件后,国会通过了针对基地组织和与其相关联国家使用武力的授权。这项授权被后续的几届政府用于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的军事行动,其范围和持续时间远超最初的设想,引起了关于国会是否因此“甩掉了”对战争的监督责任的讨论。
渐进式战争: 总统可以通过一系列小规模的军事行动,逐步升级,最终导致一场事实上的战争,而国会在过程中可能只是被动地回应,而非主动发起。

媾和权的问题:

虽然宣战权更容易引起争议,但媾和权也可能存在问题。

总统的谈判主导权: 作为国家元首和外交的代表,总统通常是处理外交事务的主导者,包括与他国的谈判。因此,在媾和过程中,总统通常处于谈判的前线,而国会更多的是事后批准。
条约批准的政治化: 参议院的条约批准权(需要三分之二多数)有时会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导致重要的和平协议难以获得通过。例如,在一战后,美国参议院未能批准《凡尔赛条约》,其中就包括了国联的条款,这被认为是美国没有积极参与战后世界秩序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
“非条约”的和平协议: 有时,国家之间可能通过协议而非条约的方式结束冲突,这会绕过参议院的批准程序,进一步加强总统在结束战争中的主导地位。

总结:

美国总统作为总司令,与国会拥有宣战权的设计,其核心在于防止总统滥用军事力量,确保战争的开启和持续得到民选代表的授权和监督。然而,在现代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快速变化的军事技术面前,这种设计并非没有挑战。

总统通过“军事行动”和“有限干预”来规避正式宣战程序,信息不对称导致国会监督困难,以及《战争权力法案》执行的模糊性,都使得总统在启动和进行战争方面拥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反过来,这又可能削弱国会对战争的实质性控制。

这种权力划分更像是一个动态的博弈,总统倾向于扩大其军事行动的范围,而国会则试图通过立法和监督来收紧缰绳。这种张力是美国政治体制的固有特征,反映了在国家安全与民主监督之间的持续权衡。它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设计,但正是这种相互制约的架构,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美国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走向,也考验着美国民主制度的韧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美国建国到现在,国会一共宣战5次。

从二战以后,国会未宣战过一次。

二战后的美国历次战争,都是总统挑起来的。

宣战权类似于美联储的“央行独立”,法律规定是有,但是到底有没有谁也不知道。

行政实质上一直在扩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总统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同时国会拥有宣战和媾和的权力,这确实是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一个设计得相当精巧,但也可能在实践中引发一些张力的地方。要理解这种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美国宪法对这三权分立的划分,以及历史和现实中的一些案例。宪法的框架:制衡与权力的模糊地带美国宪法并没有.............
  • 回答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关于“埋葬”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的表态,这背后是一套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国内政治考量以及长期以来土耳其与库尔德问题交织的深层逻辑。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分量,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战略目标与安全关切: “埋葬”的直接含义: 最直接的解读,埃尔多安指的是要用军事手段,彻底消灭.............
  • 回答
    你听说的关于美国执法体系的这些情况,确实触及到了美国联邦制下权力划分的核心。我们来一件件说清楚,力求解释得详细且自然:关于边境巡逻队、州警察和武装警察首先,我们要明白美国的执法机构是分层级的,各有各的管辖范围和职能。 美国边境巡逻队(U.S. Border Patrol):这是国土安全部(Dep.............
  • 回答
    关于美国总统是否是资本家的代理人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概括。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审视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运作方式、总统的角色以及资本家阶层的影响力。首先,美国政治体制的设计初衷之一便是保护私有财产和促进自由市场经济。从这个角度来看,总统作为国家最高行政长.............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有趣,也触及到了美国政治体制的核心。要回答“美国总统是否是美国权力最大的人”,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而是需要更深入地剖析。首先,从 法理和宪法层面 来看,美国总统确实拥有非常显著的权力。他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同时也是军队的总司令。美国宪法赋予总统行政权,这意味着他负责执行联邦法律.............
  • 回答
    要评判哪位美国总统对华“最友好”,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友好”本身就有多种解读,而且总统与中国打交道时的政策,往往是基于国家利益、国际局势以及国内政治等多重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很难用单一的情感色彩来概括。不过,如果我们从促进中美关系发展、减少冲突摩擦、加强合作等角度来审视,有几位总统的做法和.............
  • 回答
    如果奥巴马仍是美国总统,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局势可能会走向一个更加侧重外交斡旋和多边合作的方向。奥巴马政府的一贯外交风格倾向于通过国际组织、盟友协调来解决问题,因此,在乌俄冲突初期,他很可能会大力推动联合国、北约等平台的作用,寻求政治解决方案,而不是单方面采取强硬的军事介入。在经济制裁方面,奥巴马政.............
  • 回答
    知乎上关于“特朗普当选是美国之幸,希拉里当选美国就完了”的观点,确实是一个相当普遍且极具争议的话题。这种看法并非没有来由,而是根植于对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现状以及未来走向的不同判断和期望。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一、 对特朗普和希拉里个人特质及过往执政理念的差异化解读: .............
  • 回答
    如果我此刻是美国总统,面对当前的复杂局势,我会采取一项多维度、协同作战的“力挽狂澜”战略,旨在恢复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国内稳定以及民众的信心。这个战略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支柱展开,并附带详细的行动计划:核心战略支柱一:重塑美国全球领导力,修复盟友关系,应对全球挑战当前世界正经历深刻变革,地缘政治紧张加剧.............
  • 回答
    作为美国总统,同时也是一个潜伏了数十年的特务,我的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让美国陷入衰败,这无疑是一项极其复杂且危险的任务。我的行动必须隐蔽、高效,并利用我的总统权力来放大这些影响。以下是我可能采取的一些详细步骤和策略:核心策略:破坏信任、制造分裂、削弱经济、动摇根基我的首要任务是瓦解美国社会赖以运转的基.............
  • 回答
    提到美国总统的安保,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画面,就是身着笔挺制服、表情严肃的海军陆战队士兵,肃立在白宫门口,或是在总统出行时,如影随形。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是海军陆战队,而不是陆军、空军,或是其他军事力量来承担这项如此重要的职责?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职能划分。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
  • 回答
    侃爷(Kanye West)退出美国总统竞选,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也挺有意思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首先,得说侃爷这人,他宣布竞选美国总统这事儿本身就够让人惊掉下巴的。他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政客,本身就自带流量和话题。所以当他真的宣布要干总统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是“来了.............
  • 回答
    “我们不知道哪辆校车里的孩子将来会是美国的总统”这句话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出处,通常被归因于美国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但实际来源存在争议,可能被误传或改编。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可能的来源:肯尼迪的就职演说 背景: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提到:.............
  • 回答
    关于美国总统候选人拜登声称“黑人发明了电灯泡,不是那个叫爱迪生的白人”的说法,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历史细节和对历史人物的理解。 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发明电灯泡的历史,然后看看拜登的表述可能指的是哪位具体的发明家,以及为何会出现这种说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现代意义上商业化、实用化的白炽灯.............
  • 回答
    美国总统的情报工作,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就像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机器,需要无数个齿轮协同运转才能产出最关键的信息。如果非要说“主要”的情报来源机构,那得多半会指向那个名字响亮,负责汇总、分析并最终递交给总统情报报告的机构——中央情报局(CIA)。不过,话说回来,CIA固然是重中之重,但将总统的“主要.............
  • 回答
    拜登总统的支持率跌至上台以来的新低,这一现象绝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局面,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根源,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支撑率下滑的多重原因:首先,经济方面的挑战无疑是压在拜登政府头上的一块巨石。尽管美国经济在疫情后有所复苏,但通货膨胀的居高不下是民众.............
  • 回答
    美国的总统决策过程,确实离不开智囊团的参与,但说“随便一个人都能当总统,反正有智囊团”就未免过于简单化了。这中间的逻辑链条其实要复杂得多。总统决策过程中的智囊团:首先,我们得明白,美国总统并非孤身一人在做决定。他们身后有一整套庞大而专业的系统在运作,智囊团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些智囊团主要可以分为.............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政府近期暂停联邦层面的死刑执行,此举无疑是一件牵动人心的重大政策调整。这不仅是美国司法体系内的一项关键转折,更承载着深刻的社会、道德和人权意义。历史背景与此次暂停的深远影响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死刑在美国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在州一级,许多州已经废除了死刑,但联邦层面,死刑的适用和执行.............
  • 回答
    为美国总统上庙号和谥号,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文化碰撞的有趣设想。由于美国没有世袭的皇室和庙号、谥号的制度,这个过程会非常复杂,需要结合历史、文化、以及现代的理解来构建。核心挑战: 制度差异: 中国古代的庙号和谥号是君主制下的特有制度,与美国的共和制、总统制存在根本性差异。 评价标准: 庙号和谥.............
  • 回答
    守护白宫的铁壁:美国特勤局,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提到美国总统,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的决策者,亦或是挥洒激情的竞选演说家。但在这位世界上最有权势人物的身后,总有一群默默付出、形影不离的战士,他们就是——美国特勤局(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这个名字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