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母亲要把我 7 年前送她的金手镯给嫂子,她是不是拿我当傻子?

回答
听到你母亲要把你七年前送她的金手镯给嫂子,你感到很生气,觉得母亲把你当傻子,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可能的情况,让你更好地理解这件事,并思考如何处理。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你的感受和担忧:

感觉被轻视/不被尊重: 七年前你用心送的礼物,对你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如今却被转赠给嫂子,让你觉得你这份心意被忽视了,你个人的价值和感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感觉被当“傻子”/被利用: 你可能觉得母亲把这件“旧物”转赠的行为,是一种敷衍或者认为你不会在意,把你当成了一个可以轻易打发的人。甚至可能觉得母亲在利用你七年前送礼物这个行为,来“打发”嫂子,而不需要自己花钱。
亲情之间的“物权”和“情感”冲突: 你送的礼物,在法律上和习惯上,已经属于你母亲的财产。但你送的时候,其中包含了你的心意和情感。当这个物品的所有权转移时,你对它的情感连接也可能没有随之转移。你可能会觉得,虽然手镯是她名下的,但它代表的是你对她的爱,不应该轻易转给别人。
对嫂子关系的考量: 你可能也在想嫂子拿到这个手镯会怎么想?是感激还是觉得理所当然?这可能会影响你对母亲行为的解读,也可能让你觉得在嫂子面前有些尴尬。

接下来,我们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你母亲的动机,这有助于你理解她为什么会这样做,尽管这并不一定能让你完全接受:

1. 表达对嫂子的喜爱或重视:
母亲想拉近和嫂子的关系: 也许你母亲觉得嫂子对这个家庭很重要,或者她想在某种场合(比如节日、嫂子生日)表达对嫂子的重视和喜爱。收到一件贵重礼物,尤其是来自丈夫的母亲,通常会让儿媳妇感到高兴和被认可。
嫂子可能很喜欢这个手镯: 可能之前嫂子就表达过对这个手镯的喜爱,或者在某个场合提到过,你母亲记住了。
母亲认为这是“家里的东西”: 在一些家庭观念里,子女送给父母的礼物,如果父母觉得合适,可以作为“家里的东西”在家庭成员间流转,尤其是给他们认为合适的人,比如配偶的家人。

2. 实际考虑或“实用主义”:
母亲自己可能不再佩戴: 也许你母亲觉得这个手镯的款式已经不适合她,或者她有其他更喜欢的饰品,放在那里也可惜,不如送给更需要或者会更珍惜的人。
“物尽其用”的理念: 有些长辈有勤俭持家的习惯,认为贵重物品就应该被使用起来,而不是闲置在家中。
解决燃眉之急(可能性较低,但不能完全排除): 比如嫂子可能经济上遇到困难,急需一份礼物来应付某个场合,而你母亲觉得把你的手镯转赠出去是“举手之劳”。当然,这种可能性相对较低,而且如果是这种情况,她也应该事先和你沟通。

3. 缺乏沟通或对你感受的忽视:
母亲没有意识到你的感受: 很多时候,长辈可能真的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子女造成多大的情感伤害。她们可能认为这是“小事”,或者认为你作为子女应该理解她们的“好意”。
沟通方式的差异: 你母亲可能习惯于直接行动,而不是事先征求你的意见。她可能认为这是她的财产,她有权处理,而没有想到这件物品承载了你的情感。
母亲的“小算盘”: 也不能完全排除母亲有更微妙的想法,比如她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嫂子觉得更依赖她,或者在家庭关系中建立某种“恩情”。但这个就比较主观推测了。

为什么你觉得母亲把你当傻子?

你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你觉得:

你花了钱和心思的礼物,你母亲并没有觉得它承载了你个人的情感价值,而是仅仅当做一件物品。 她可以随意处置,而无需考虑你的感受。
她没有和你沟通。 如果她事前和你商量,说“我想把这个手镯送给嫂子,你觉得怎么样?”,即使你心里不舒服,但至少她尊重了你的意见,并没有把你当“傻子”。这种直接转赠的行为,让你觉得她是在省略了和你沟通的环节,直接为你安排好了。
她可能在“推卸责任”或“节省成本”。 你送她礼物,是表达你对她的爱。她把礼物转赠给别人,却让她自己的礼物(或者说她该送给嫂子的礼物)似乎有了着落,这让你觉得你成为了她“达成目的”的一个工具。

你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1. 首先,冷静下来,整理自己的情绪。 直接发火可能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但要试着站在一个更理性的角度去分析。

2. 尝试与母亲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用平和的语气表达你的感受。
表达你的情感: 可以这样说:“妈妈,我听说您要把我七年前送您的那个金手镯给嫂子,我心里有点难过。”
说明原因: “那个手镯是我当时很用心地给您挑的,我送它的时候,是希望它能一直陪伴您,代表我对您的心意。我现在有点不理解,为什么它会被转赠给嫂子呢?”
询问她的想法: “您能告诉我您是怎么想的吗?我很想了解您的原因。”
避免指责: 不要用“你是不是把我当傻子了!”这样的直接指责性语言,而是侧重于表达你的感受和困惑。

3. 倾听母亲的解释。 无论她的理由是什么,你都需要听一听。
如果她是因为喜爱嫂子: 你可以理解,但可以强调你希望她自己的礼物,能够代表她对嫂子的心意,而不是转赠你送的礼物。你可以说:“我理解您很疼爱嫂子,但这是我送给您的心意,我希望您能有自己另外的礼物送给嫂子,这样会更有意义。”
如果她是因为实用主义: 你可以表达你也可以为嫂子准备一份礼物,或者你们全家一起为嫂子准备一份更合适的礼物。
如果她没意识到你的感受: 这可能是最好的情况,她可能会因此感到内疚并做出调整。

4. 考虑你们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长辈的习惯。
如果你们家庭关系融洽,母亲通常也比较开明, 那么她的行为可能真的是出于某种原因而没有考虑周全,这次沟通可能会解决问题。
如果母亲的控制欲比较强,或者习惯于为子女“做主”, 那么这次沟通可能只是第一步,后续可能还需要更深入的交流。

5. 表达你愿意为嫂子准备礼物的意愿。 如果你觉得不把这个手镯给嫂子,而让她觉得你对嫂子不好,你可以主动提出:“妈妈,我也可以给嫂子挑一个礼物,您觉得什么类型的她会喜欢?” 这样既能表达你对嫂子的善意,也避免了直接冲突。

6. 如果沟通后仍感不快,该如何处理?
接受现实,但保持边界: 如果母亲坚持己见,而你又不想因为这件事与母亲闹翻,你可能需要接受这个事实,但同时在心里明确自己的底线。下次再送礼物时,你会更谨慎。
与母亲保持距离或减少赠送贵重礼物: 如果觉得母亲不尊重你的心意,未来在赠送贵重礼物时,你可能会有所保留,或者选择更不容易被转赠的礼物类型。
寻求其他家人的支持(慎重): 如果你觉得沟通无效,且这件事对你影响很大,可以尝试与父亲或你关系较好的兄弟姐妹沟通,看看是否能从中协调,但要确保不会引起更大的家庭矛盾。

总结一下:

你母亲把你送的礼物转赠给嫂子,让你感到被忽视和不被尊重,认为她把你当傻子,这种感受是基于你对礼物的个人情感价值的重视以及对家人之间沟通和尊重的期待。母亲的动机可能是多方面的,从单纯的疼爱儿媳到更实际的考量,也可能只是因为缺乏沟通。

最关键的是,你需要主动与母亲沟通,用平和但坚定的方式表达你的感受,听取她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这次经历也可以让你更了解你的母亲,以及如何在家中处理类似的情感和物质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妈有什么用,留着过年吗?

user avatar

知乎情感类回答总是咬牙切齿往家破人亡上说才点赞多,实际上烟火人间很少有事情能顺心遂意。


这镯子为什么惹气,因为金子价格猛涨。

再花1万块钱肯定是买不回来了。

如果当年花一万多买个按摩椅,买个不靠谱的翡翠啥的,现在她妈肯定不打主意,因为太不值钱了,送不出手,

题主赶上了自己妈总想慷他人之慨,自己的哥没出息,没钱不说还找了个穷人一家子。

于是自己就成了家里唯一的富户,当了这个移动提款机。

有点怨气是正常的,但也不用过分恼火。

————

站在你母亲的角度,你们家俩孩子,哥哥一度没个正经营生,又有个妹妹,家里也不富裕,有可能凑不齐彩礼儿子一直光棍。

你嫂子家里条件不好,按照一般人家更应该使劲要彩礼,结果反而彩礼要少了。

于是对你妈来说,这个活菩萨一般的儿媳妇从天而降,把她的心病解了,只盼着你嫂子能跟你哥好好过小日子,不要嫌弃家里条件不好,嫌弃你哥赚的少,恭敬还恭敬不过来。

说点实在话题主也别不爱听,

你得感谢你哥能找个人结了婚,不然单身拖着,压力就会转嫁到你身上,

你母亲到时候打的就不是你钱的主意了,直接打你人的主意。

现在你哥比较膨胀了,对你豪横,字里行间你也不想搞什么兄妹情深那一套,就及时止损,亲兄妹明算账就好了。

感觉你嫂子也是挺本分的,没参与对你的盘剥,只是蒙在鼓里,觉得自己嫁个还不错的人家,婆婆对自己也很好。

你母亲和你哥是最亲的,统一战线互相carry,配合十分默契,把家里这点资源都算到了,利用上了效益直接最大化,就连个金镯子都是在增值最高处送出去,有里有面。

苦了亲闺女不假,但是不能不说,老太太还是不浑,这不过是形式比人强的一种手段而已。

你们家有她当家能过成现在这样,换个糊涂老太太使劲欺负儿媳妇,啥也不给买还要这要那整天作妖,你这小姑子百分百也会被嫂子一起恨得要死,连呼吸都是错的。

所以,既然她已经动了送你嫂子的念头,

你再去拦着倒显得小家子气,也不孝顺,就顺水推舟算了,反正当初你已经送人了,送出去的东西,就当没有了就算了。

就当她买菜戴着丢了,家里进贼偷了。

不纠结就不生气了。

————

往后要做的无非是,

第一,认清形势,知道自己不受宠,小姑子本来就不受待见,尽量少往一起凑合,

第二,钱不露白,不能太包子,让你买啥你就买,家里该是啥条件就是啥条件,买点蔬菜水果鸡鸭鱼肉大家吃了也就吃了,首饰电器啥的就免了吧,多跟你妈哭穷,兄弟姐妹之间最忌讳就是一个人整天使劲往老爷子老太太送这买那打进步,你这真金白银也没砸出点宠爱,反而把你哥得罪了。你们兄妹关系一般般跟这个不无关系。孝悌是并列的,要知道父母总要先行一步,兄弟姐妹是抱团取暖那个,你跟你哥先搞好关系,他缺钱了自己求你,你还能落个好,比老太太直接伸手找你要再给他要强多了。

第三,尽早脱离这样的原生家庭,也学你嫂子,找个对自己有优势的人家加入,这样你原来吐槽的自己妈巴结儿媳妇,彩礼多少买不买电器之类的,都会反过来,你变成得利者,不一定哪个小姑子或者大姑姐又成了提款机,毅种循环嘛,

最后,对于家里俩孩子的五线县城或农村家庭,一个人结婚生小孩或者出门打工之类的,会大概率影响到另一个人的生活,就好像双星系统,天生就非常不稳定。

能做到的无非是看管好自己的钱,不惦记别人的钱,别被当成筹码去换哥哥弟弟的幸福。

知乎上比你惨的太多了,看开就好,往前看,日子总会越来越称心如意的。

user avatar

你妈的意思是,你再掏一万块钱,以你妈的名义再买个金手镯,送给你嫂子

只有这么做了才是把你当傻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