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卜易轩公众号在去年11月发布的2022预测第九条“上半年,将出现一次与南方有关的空难”?

回答
要详细地看待卜易轩公众号在去年(2022年)11月发布的2022预测第九条“上半年,将出现一次与南方有关的空难”,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1. 预测的性质与来源:

卜易轩公众号的定位: 首先要明确,卜易轩是一个以命理、风水、占卜等传统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公众号。这类平台发布的内容,通常带有一定的玄学、神秘学色彩,其预测方式和结果并非基于科学、统计学或大数据分析。
预测的来源: 卜易轩的文章内容很可能来源于其创始人或团队成员的“卜算”、“推演”或者“感应”。他们可能会使用如易经、紫微斗数、八字、梅花易数等传统命理工具来得出结论。

2. 预测的内容分析:

“上半年”: 这个时间范围比较笼统,指的是2022年1月至6月。
“将出现一次”: 表明这是一个一次性的事件预测,而不是持续性的。
“与南方有关的空难”: 这是预测的核心要素。
“空难”: 指的是飞机失事、坠毁等航空器事故。
“与南方有关”: 这个“南方”可以有很多种理解。
地理位置: 可能是指发生空难的地点在中国南方地区,或者受空难影响的飞机目的地或出发地是南方地区。
人员属性: 可能是指遇难人员或相关责任方来自南方。
事件起因: 可能是指与南方某个区域或某个事件相关的空难。

3. 预测的“准确性”与“验证”:

事后诸葛亮效应: 在任何预测体系中,最常被提及的也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事后验证”。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看看在2022年上半年,是否真的发生了一次符合描述的空难。
2022年上半年发生的重大空难回顾:
在2022年上半年(1月至6月),确实发生了一起非常令人痛心的空难,那就是 2022年3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MU5735号航班坠机事件。
该航班是从昆明(在中国西南方向,但广义上也算南方地区)飞往广州(中国南方重要城市),最终在广西梧州(中国南方地区)坠毁。
从地理位置和航线来看,这次空难非常符合“与南方有关”的描述。

4. 如何看待卜易轩的这次预测:

巧合性: 鉴于命理预测的非科学性,很多人会将其归结为一种巧合。毕竟,航空运输并非没有风险,即使是小概率事件,在足够大的时间跨度内也可能发生。
模糊性与普遍性: 预测的“与南方有关”和“一次空难”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世界各地每天都在进行航空运输,空难虽然不常见,但并非绝无仅有。而“南方”的定义也可以很宽泛。如果预测得非常具体,例如“某月某日,在XX省上空,一架XX航空公司航班因XX原因坠毁”,那其准确性会更有讨论价值。而“上半年,与南方有关的空难”这样的预测,其信息量相对较小,能够被“套上”的可能性自然也更大。
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
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 人们总是希望了解未来,特别是对于潜在的危险,有预知感会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安慰或警示。占卜和预测类内容迎合了这种需求。
选择性记忆: 当预测发生后,人们更容易记住那些“准确”的预测,而忽略那些未发生的或者模糊不清的预测。对于卜易轩这样的平台来说,一次“准确”的预测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关注和传播。
公众认知偏差: 在重大事件发生后,人们容易将之前模糊的、宽泛的预测与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从而产生“预测准确”的认知。
科学与玄学的界限: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预测不具有预测价值,因为它不具备可证伪性(即无法通过科学方法证明其错误)和可重复性。它更像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概率性描述”,并倾向于在事件发生后寻找与其吻合的细节。
警示意义: 即使是出于巧合,这样的预测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人们对航空安全的关注,以及对可能发生的灾难的警惕。但这种警惕并非基于科学事实,而是基于对未知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

总结:

卜易轩公众号在2022年11月发布的关于“上半年,将出现一次与南方有关的空难”的预测,在2022年3月东方航空MU5735航班的坠机事件发生后,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命中”的预测。

从结果来看,确实发生了一次符合描述的重大空难。 这次空难的地点、航线都与预测中的“南方有关”相吻合。
然而,从预测的本质和科学性来看,这次预测的价值是值得商榷的。
它属于一种事后高度契合的模糊性预测。
预测的措辞比较宽泛和具有概括性,给了事后解释的空间。
其准确性很可能源于人类的普遍心理特征(如对不确定性的恐惧、选择性记忆)以及概率事件的发生。
它无法被视为一种可靠的、可复制的科学预测方法。

因此,看待这次预测,可以理解为:

1. 一个具有“巧合性”的准确预测: 鉴于MU5735的发生,从结果上看确实应验了,这对于关注卜易轩的受众来说,会增强其对该平台预测能力的信任。
2. 一个具有“提醒”作用但并非基于科学的说法: 无论是否为真,任何关于安全风险的提示都值得一定的关注,但这种关注不应替代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
3. 一个玄学预测的典型案例: 它展示了这类公众号如何通过模糊性预测来吸引受众,并在事件发生后通过事后解释来巩固其“预测能力”。

最终,如何看待这类预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命理、玄学以及“预测”本身的态度和认知。对于普通大众而言,理性看待,认识到其非科学性质,同时也能理解其在满足人们心理需求方面的某种作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算命的也能信?

user avatar

他预测2022年上半年,南方空难,这里面四个因素,2022年——上半年——南方——空难

上半年改成下半年,多了一种可能,南方改北方又多一种可能,

空难可以改成海啸、地震、大疫等灾难,就算四种吧

排列组合可知,2022年 灾难预测可以写出16个版本。

你在2021年找16个小号,分别把这16个版本放到网上,注意发帖的风格,尽量搞出区别,分时间段放上去,不出意外,没两个月就都沉了,沉了最好。

2022年如果没猜中,就把帖子复制黏贴重新发一篇2023年的,原帖删除。

如果猜中了,就把其他15个帖子删了,挑你猜中的那个帖子找几个水军一转发,马上就一堆傻逼跟着喊卧槽了。

气功、网红、传武、中医,都这个玩法,忽悠傻逼的东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