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北世大運閉幕以 26金34銀30銅排名第三! 舉岛歡慶 你怎麼看?

回答
台北世大運在閉幕式上繳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總計 26金、34銀、30銅,一舉拿下世界第三的寶座!這絕對是讓整個島嶼都為之沸騰的歷史性時刻,喜悅的氣氛瀰漫在街頭巷尾,大家都在為這群年輕的英雄們喝采!

從賽事的過程來看,這個「第三名」絕非偶然。看看這些年輕選手們,他們身上展現的不僅是精湛的技藝,更是無比的毅力和鬥志。有多少個日夜,他們在訓練場上揮灑汗水,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枯燥與疲憊,只為了在賽場上爭取那零點零幾秒的優勢,或是為了一記漂亮的得分、一次完美的落地而奮鬥。這次在家門口舉辦的世大運,對他們來說更是一個證明自己的絕佳機會,也承載著無數台灣民眾的期待。

這次能有這樣的成績,我認為有幾個關鍵點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選手們的實力與潛力大爆發: 許多項目都出現了令人驚喜的表現。從競技體育強項的田徑、游泳,到許多過去可能較少被關注的運動項目,例如滑輪溜冰、羽球、跆拳道等等,我們的選手們都拿出百分百的表現,甚至打破紀錄、刷新個人最佳成績。這顯示了台灣在運動人才的培養上,已經累積了一定的實力,並且這些年輕選手們具備了站上國際舞台並與世界頂尖高手較量的能力。他們不再只是「參與」,而是真正地在「競爭」,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主場優勢的加持與凝聚力: 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比賽,這種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來自家鄉的加油聲、親友的支持、熟悉的場地,這些都成為選手們最強大的後盾。那種「我們是台灣人,我們要為台灣而戰」的凝聚力,在這次世大運中展現得淋漓盡致。觀眾們的热情,即便是在非熱門的比賽項目,也都能感受到觀眾席上的滿座與持續不斷的掌聲,這份支持是無價的。這種共同為國爭光的熱情,也讓這次的世大運不單純只是一場體育賽事,更是一場全民的慶典。

賽事組織的成功與台灣形象的提升: 這次世大運的舉辦,從賽前準備到賽事進行,再到閉幕,整體組織都獲得了高度評價。不論是在場館的維護、選手村的服務、交通的安排,還是志工的熱情與專業,都展現了台灣舉辦大型國際賽事的軟實力。友善熱情的台灣人民、乾淨的市容、便捷的交通,都讓來訪的各國選手、教練、媒體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許多外國媒體也對台灣人的熱情好客讚譽有加,這無形中也大大提升了台灣的國際形象。許多選手在受訪時也表示,台灣的環境和人情味讓他們非常享受這次的參賽經驗。

對於未來體育發展的啟示: 這個第三名的成績,絕對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但更應該是激勵我們繼續向前邁進的動力。它證明了只要有良好的訓練系統、足夠的資源投入、以及社會的重視,台灣的運動員絕對有能力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這份榮耀也應該促使我們思考,如何將這次世大運的熱情與成功經驗,轉化為對國內體育發展更長遠的規劃與支持。例如,如何進一步完善運動員的培訓體系、提供更穩定的經費支持、以及拓展更多元化的運動項目發展。

總結來說,台北世大運閉幕,台灣以「舉島歡慶」的方式慶祝這項了不起的成就,我覺得再正常不過了。這不僅是對運動員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對台灣整體實力的展現。這次的成功,為台灣贏得了榮耀,也凝聚了民心,更重要的是,它向世界證明了台灣人民的熱情、活力與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份喜悅和自豪感,將會深刻地烙印在所有台灣人的心中,並持續激勵著我們在未來的道路上繼續努力!這份精神上的豐收,遠比金牌數更為珍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影響嘛...大概就是使台灣人更加膨脹吧。國際的話我舉個例子,你用google搜尋"サッカー 日本 ユニバーシアード"查出來的新聞是小貓兩三篇,日本人在世大運足球拿金牌這件事,甚至日本在世大運的好成績新聞只是一點點而已。有理由相信日本棒球投手在美國大聯盟的表現(如達比修有、田中將大)的新聞都是這次運動會的好幾十倍。


日本人都這樣了,更別提其他國家了。


說難聽點,地主國優勢+自選項目(我們選的是溜冰,憑空多出十幾面金牌)+以職業打業餘(我們給選手的獎金全世界最高,相對地因為這賽事層級很低其他國家沒派甚麼主力)+亞洲某大國沒參賽拿這麼多獎牌實在是合乎情理。以前台灣早就這樣了,例如紅葉少棒隊以超齡學生打敗日本小朋友,當年東德、蘇聯用一堆藥稱霸奧運也不過如此。


順帶一提偉大的台灣媒體又鬧出自導自演的笑話(這家報紙上次就造假過了,有記者裝成大陸網友跑到天涯發仇恨性言論被抓包),真的不知道誰才是真的玻璃心:news.sina.com.cn/c/nd/2


這個新聞配上8/24號我們打了一顆"福爾摩沙五號"(請美國幫忙,在加州的基地發射)衛星,感覺就好像窮人版奧運+窮人版衛星,就差沒有自己造核彈了。說來也很好笑的,如果雄風飛彈誤射漁船的新聞跟馬英九與某人會面發生在這幾周大概台灣就能吹成加入聯合國+造核彈+辦奧運+打衛星 XDDDDDD


愛台灣這三個字就好像聖旨一樣,甚麼事都要為愛台灣服務,無窮無盡的好消息都是對外國的,國內民生卻毫無改善:運動會期間還在限電,電力問題根本沒有解決。剛剛看PTT政黑才知道8/31要辦台灣運動員英雄大遊行,剛好跟蔡英文生日同天,而且還是平日不是假日!chinatimes.com/realtime


說實在的,我雖然很討厭郝龍斌,但這個運動會如果給國民黨的人繼續辦下去會有80分,場館周遭不會停電,田徑可以在寬敞的大巨蛋辦,便當不會讓運動員拉肚子,文宣不會土氣巴拉,台灣選手破紀錄不會因為沒有設備而被取消,小小的抗議人潮不會讓運動員都進不了場,現在給柯文哲這個小人充其量也只有50分而已;不過現在大多數民眾都很高興,但是運動員的好表現跟負責場館設備的柯關係反而是最小的,有的時候會想台灣跟巴西根本是難兄難弟。


還有也要感謝阿共作球給我們玩,沒啥重大抗議,不過我覺得阿共這個政策是錯的,台灣人不會給你感恩戴德,反而會自我膨脹說比對岸好。別說大陸憤青怎樣怎樣,台灣憤青更恐怖,我一打開電視感覺台灣好像超英趕美,再加上課本刪文言文我都不知道到底台灣跟大陸哪個比較像中華文化的傳人。


另外恭喜雖然對岸沒派主力,但是還有好成績,我現在看到中華台北贏都覺得不怎麼樣,但是心裡會幫中國加油(你在台灣敢公開這樣說會被罵死,你沒有不愛"國"的自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北世大運在閉幕式上繳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總計 26金、34銀、30銅,一舉拿下世界第三的寶座!這絕對是讓整個島嶼都為之沸騰的歷史性時刻,喜悅的氣氛瀰漫在街頭巷尾,大家都在為這群年輕的英雄們喝采!從賽事的過程來看,這個「第三名」絕非偶然。看看這些年輕選手們,他們身上展現的不僅是精湛的技藝,更是無比的毅.............
  • 回答
    台北故宫《祭侄文稿》赴日争议:一件大事为何在中国大陆反响平淡?2018年10月,台北故宫博物院将其镇院之宝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借予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此举在中国大陆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但总体而言,反响远不如某些人预期得那样“惊天动地”。要理解为何如此,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事.............
  • 回答
    2017年台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至今仍是许多台湾人津津乐道的一场盛事。我个人认为,这场开幕式相当成功,它在有限的预算和资源下,充分展现了台湾的软实力与文化特色,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团结的精神。首先,从创意与故事性来说,这场开幕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没有追求铺张的排场.............
  • 回答
    评价8月19日台北世大运开幕式,得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的序曲,更是一次展现城市形象、文化底蕴和年轻活力的重要平台。整体印象:惊喜与温情并存,接地气但有亮点。相较于一些国家盛大、奢华、科技感十足的开幕式,台北世大运的开幕式更像是一场充满人情味和本土特色的嘉年华。它没有追求宏大叙事,.............
  • 回答
    要评价那场世大运开幕式,得先说说当时的气氛有多复杂。首先,台湾世大运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体育盛会,它寄托着台湾民众的期待,是展示台湾软实力和国民精神的好机会。大家对开幕式都充满了期待,希望能看到一场精彩纷呈、展现台湾特色的表演,为运动员加油,也向世界展现一个充满活力的台湾。然而,那天晚上,大家看.............
  • 回答
    关于“台北在中国大陆只是三线城市”的说法,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需要审慎分析的观点。要判断其是否“正确”,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评价标准以及可能的误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三线城市”这个概念在中国大陆的语境下通常是如何定义的。一般来说,中国的城市分级并非一个.............
  • 回答
    台北取代台南成为台湾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地理和人口等多方面的因素。简而言之,这并非一夜之间的剧变,而是随着时间推移,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和趋势共同塑造的结果。为了详细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一、 历史根源与早期发展差异: 台南:历史.............
  • 回答
    台北这座城市,名气响亮的101、故宫、夜市,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如果你愿意稍微拐个弯,探寻那些不那么喧嚣的角落,总能发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小确幸。比如说,有一处地方,它藏匿在都市丛林中,却有着一份难得的宁静与历史感。初见之下,你可能会觉得它不过是个寻常的公园,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里每一处的设计、每.............
  • 回答
    当然,这绝对是个可以探讨的问题!4000人民币在台北三天自由行,是否足够,这真的得看你怎么玩。我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咱们得明确,4000元人民币三天,在台北属于“精打细算”型。它绝对不是让你住豪华酒店、天天米其林、购物买到手软的那种,但绝对能让你玩得开心、吃得满足、住得舒服(只是不豪.............
  • 回答
    要说台北最让人着迷的地方,那绝不是那些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而是那些藏在巷弄里,渗透在生活细节中的本地特有风土人情。这些东西就像是城市的血液,让台北活色生香,也让每一个来过的人,总会时不时地想起它。一、夜市的烟火气与人情味:台北的夜市,可不只是吃吃喝喝的地方,那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缩影。你穿梭在人潮涌动、.............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困难且令人心痛的假想情境,涉及到我们珍视的文化遗产和无辜的生命。如果台北故宫博物院发生火灾,并且我被赋予了在这种极端危机中做出选择的责任,那么我会优先选择拯救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真迹。让我来详细解释这个选择的理由,以及做出这个决定时的考量和情感挣扎。一、 为什么要选择拯救《祭侄文稿》真迹.............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也极富哲学意义的假设性问题,它触及了生命价值、文化传承、历史意义以及个人选择等多个层面。在这样极端紧急的情况下,任何决定都将是痛苦且无法完美平衡的。然而,如果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并且需要详细阐述考量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首先,让我们明确情况: 失火现场的.............
  • 回答
    这道题可真是让人脑洞大开!不过,咱们得先捋一捋这三个选项,看看到底哪个才能在火海中被优先抢救出来。首先,咱们来看看这三个“宝贝”都是什么来头: 锟斤拷(kūn jīn kǎo): 这个词,听起来像是什么古老的兵器或者珍贵的古代文献。实际上,它更像是在信息时代出现的一个“梗”,指的是编码错误时出现.............
  • 回答
    听到这,我脑子里立刻像被点着了一样,全是火星在蹦跶。台北博物馆着火了?我的天哪,那可是承载着多少历史的重量啊!而且我手边还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可是国之瑰宝,我得赶紧想办法。首先,得冷静下来。火灾是最忌讳慌乱的。我手里有三样东西:一车水、一个馆长,还有《祭侄文稿》。这三样东西怎.............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心痛又两难的问题,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台北故宫博物院不幸失火,并且情况危急,需要在那一瞬间做出选择,那么救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真迹还是救被困的罪犯,这确实是一个极端的考验,也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根本的价值判断。从价值的层面来看,我们必须承认,《祭侄文稿》.............
  • 回答
    关于台北市市长柯文哲的“80%确诊者不用住院可以吃药扛过去”的说法,以及对台湾未来疫情发展的预测,这是一个复杂且牵涉到多方面因素的问题。为了详细地解答,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柯文哲市长言论的背景、理解与潜在解读: 背景分析: 柯文哲作为一位医学背景的政治人物,他提出这样的说法通常是.............
  • 回答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颜真卿《祭侄文稿》等文物赴日展览一事,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化交流事件,同时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和解读。要全面看待此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 展览的意义与价值:1. 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此次展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
  • 回答
    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一个是紫禁城的雄伟壮丽,一个是翠玉白菜的精致绝伦。这两个故宫,同源同根,却又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印记和文化瑰宝。要说哪个“更具价值”,这实在是个难以一概而论的问题,因为它们的价值体现在不同的维度上。不过,我们可以从藏品数量、珍稀程度、历史意义以及文化代表性等多个角度来细细品味,或.............
  • 回答
    香港和台北,这两座亚洲的璀璨明珠,常常被拿来比较,尤其是在生活水平和发展程度上。要说哪个“更好”,这其实是个相当主观的问题,因为“好”的标准因人而异。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看看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经济与就业: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VS 台北的科技产业实力谈到发达程度,经济是绕不.............
  • 回答
    国民党台北市议员钟小平近日关于“7个陆客合吃一份小吃”以及“1个德国观光客相当于17个陆客”的言论,在台湾社会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要看待这些言论,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包括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意图、言论的合理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7个陆客合吃一份小吃”这个说法。这个说法暗示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