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制作350mA,误差几mA的恒流源?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做一个350mA、误差控制在几mA的靠谱恒流源。这件事不难,但细节决定成败。

理解“恒流源”和“误差几mA”

首先,咱们得明白恒流源是干嘛的。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水龙头”,不管你后面接的是个细管子还是粗管子,它都能努力保证流过的水(电流)是固定的。而“误差几mA”呢,就是说实际输出的电流会在我们设定的350mA上下浮动,但这个浮动的范围不能太大,在几mA之内就ok。

核心思路:负反馈

要实现恒流,最核心的原理就是“负反馈”。想象一下,我们设定了一个目标电流(350mA)。如果实际电流比这个目标值小了,我们就想办法让它变大;反之,如果电流大了,我们就想办法让它变小。这种“发现偏差,然后纠正偏差”的过程,就是负反馈。

在电子电路里,我们通常会用一个电阻来“感知”电流的大小。电流流过这个电阻时会产生一个电压(根据欧姆定律 V=IR)。我们再把这个电压和我们期望的电压(对应350mA)做个比较。如果实际电流产生的电压比期望的电压高,就说明电流大了;如果比期望的电压低,就说明电流小了。然后,用一个能够根据这个比较结果来调节输出电流的元件(比如三极管或者MOSFET)来修正。

方案一:基于运放的精密恒流源(推荐)

这个方案相对成熟,用运放来做误差放大器,精度高,设计也相对容易理解。

你需要准备的材料:

运算放大器 (Opamp): 比如LM358、TL082、OP07(如果对精度要求更高的话)。选择轨对轨输出的运放会更方便些。
精密取样电阻: 这个至关重要!它的阻值精度直接影响到你最终的恒流精度。选择低温度系数的合金电阻或者金属膜电阻。阻值可以算一下:如果我们希望在350mA时,取样电阻上的电压是0.35V(方便后续比较),那么 R = V/I = 0.35V / 0.35A = 1Ω。如果选择0.1Ω,那电压就是35mV,对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要求就高了。咱们这里可以选一个1Ω的精密电阻,功率要足够,根据P=I²R = (0.35A)² 1Ω = 0.1225W,选个0.5W或1W的比较保险,留点余量。
功率管: 用来承受和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头。可以选择NPN三极管(比如2N3055、TIP41C)或者N沟道MOSFET(比如IRF540、IRFZ44N)。MOSFET通常驱动起来更方便,导通压降低,效率高。咱们这里用N沟道MOSFET比较好。
基准电压源: 需要一个稳定、准确的电压作为我们设定的目标电流的“标杆”。常见的有TL431(可调齐纳稳压二极管)、精密基准电压芯片(比如LM317当基准、或者专门的电压基准芯片如LM4040)。用TL431是个不错的选择,性价比高,调整范围也大。
其他电阻和电容: 用于设定运放的增益、滤波、去耦等。

电路设计思路:

1. 设置目标电压: 我们先用TL431和一个固定电阻,设定一个稳定的电压。比如,TL431的基准电压是2.5V。我们用一个电阻将它分压,让它的输出电压固定在0.35V。
2. 电流取样: 把咱们选的1Ω精密电阻串联在电路的输出端(也就是你要驱动负载的地方)。电流流过这个电阻时,会产生一个电压。
3. 运放比较与控制:
将TL431设定的0.35V作为运放的一个输入(比如非反相输入端)。
将取样电阻上的电压(也就是实际电流产生的电压)接到运放的另一个输入(比如反相输入端)。
运放的输出就连接到MOSFET的栅极。
4. MOSFET作为电流调节器: MOSFET的漏极(Drain)接电源正极,源极(Source)接负载和取样电阻,构成输出通路。运放的输出控制MOSFET的栅极电压。
当取样电阻上的电压(实际电流引起)小于0.35V时(即电流小于350mA),运放输出高电平,MOSFET导通更深,输出电流增大。
当取样电阻上的电压大于0.35V时(即电流大于350mA),运放输出低电平,MOSFET导通变浅,输出电流减小。
这样,电流就会被稳定在350mA附近。

具体电路连接示意(这里需要自己画图理解会更透彻):

TL431部分: TL431的Ref接电阻到地, Cathode接电阻到电源正极,Anode接我们想要得到的0.35V电压,并将其作为运放的参考输入。一个简单的分压电阻就可以实现,比如TL431的Ref电压是2.5V,我需要0.35V,那我就要串联两个电阻R1和R2,使得 R2 / (R1 + R2) 2.5V = 0.35V。算一下比例关系,比如用R1=5.6kΩ,那么 R2 = (0.35V / 2.5V) (5.6kΩ + R2) = 0.14 (5.6kΩ + R2)。算出来R2大概是976Ω,选一个标准的1kΩ电阻,精度会稍有偏差,但可以接受。更精确的做法是用一个多圈可调电阻来微调TL431的输出电压到我们精确想要的参考值。 假设我们用TL431和两个电阻设定了一个固定的参考电压(比如叫Vref_target)。

MOSFET和取样电阻: MOSFET的Source接到负载(比如LED),然后接到1Ω的取样电阻,取样电阻的另一端接地。MOSFET的Drain接电源正极。

运放部分:
Vref_target接到运放的非反相输入端 (+) 。
取样电阻上的电压接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 () 。
运放的输出端接到MOSFET的栅极 (Gate) 。
运放的电源(Vcc, Vee或GND)需要正确连接,根据你选用的运放型号和供电方式。如果你的电源电压很高,而TL431和运放的工作电压不高,需要额外提供偏置电源。

增加稳定性:
在运放的输入端(比如反相输入端)可以串联一个几欧姆的电阻,防止振荡。
在运放的输出端到MOSFET栅极之间,也可以串联一个几十欧姆的电阻,并且在MOSFET栅极上并联一个几百pF到几nF的电容,形成RC滤波,进一步抑制高频振荡。
电源处加去耦电容(比如100nF陶瓷电容和10uF电解电容)是标配。

关于误差的分析:

取样电阻的精度: 这是最直接的误差来源。0.1%精度的1Ω电阻,对350mA的电流来说,误差就是 0.35A 0.001 = 0.35mA。如果用0.05%精度的,误差就更小了。
TL431的基准电压精度和温度漂移: TL431的基准电压精度一般在±1%左右,但通常比这个好。选择更好的电压基准源,精度会更高。它的温度漂移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 运放微小的输入电压误差会直接放大到输出电流上。对于只有0.35V的参考电压来说,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几百微伏甚至更低)影响会比较大。选择低失调电压的运放(比如OP07)能显著提升精度。
MOSFET的导通压降和栅极电压变化: 虽然MOSFET的Source电压变化不大,但它本身的一些非理想特性也可能引入微小误差。
电源电压的波动: 这个设计的优势在于对电源电压的波动不敏感。只要电源电压足够高,能驱动MOSFET工作,电流就不会因为电源电压变化而改变。

如何达到“几mA”的误差:

1. 选择高精度的取样电阻: 0.1%或0.05%的金属膜或合金电阻是必须的。
2. 使用低失调电压、低漂移的运放: 比如AD711、OP07系列。
3. 选择高精度的电压基准源: 像LM4040、ADR45xx系列这样的独立电压基准芯片,精度可以做到0.1%甚至更高,而且温度稳定性非常好。TL431配合精密分压电阻也可以,但需要仔细调校。
4. 仔细调试: 用一个高精度万用表(带电流测量功能)来测量输出电流,通过调整TL431的参考电压(如果用可调电阻)或选取合适的R1/R2比例来精确设定目标电流。

示例参数(假设使用TL431和LM358):

电源电压: 12V
TL431参考电压设置: 0.35V (通过电阻R1, R2 分压 TL431 2.5V 基准得到)
取样电阻: 1Ω 0.1% 精密电阻 (功率0.5W或1W)
MOSFET: IRFZ44N (或其他低导通电阻的N沟道MOSFET)
LM358: 运放

制作和测试中的一些技巧:

耐心点焊: 确保焊接牢固,没有虚焊。
实际测量: 用一个靠谱的万用表(最好是带有RMS真有效值功能的,尽管这里是直流,但精度好的万用表也值得信赖)去测量。
模拟负载: 可以用几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来模拟不同的负载情况,看看恒流效果。
温度测试: 让电路工作一段时间,看看电流是否稳定,尤其是在有温升的情况下。

方案二:简单的三极管恒流源(精度稍低,但更易懂)

这个方案的精度相对方案一要差一些,但原理更直观,用料也更少。

你需要准备的材料:

NPN三极管: 比如2N2222A、BC547等。
精密取样电阻: 同样是1Ω 0.1% 的电阻。
齐纳二极管(Zener Diode): 比如3.3V、3.6V、3.9V等,选择一个作为“基准电压”。
固定电阻: 用于给齐纳二极管供电和给三极管基极供电。

电路设计思路:

1. 齐纳二极管稳压: 用一个电阻接电源给齐纳二极管供电,齐纳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负极输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电压(比如3.3V)。这个电压就是我们设定的基准。
2. 串联电阻与三极管:
将1Ω取样电阻串联在输出端。
将NPN三极管的发射极(Emitter)接取样电阻。
三极管的集电极(Collector)接电源正极。
三极管的基极(Base)接齐纳二极管的输出端(通过另一个电阻)。
3. 工作原理:
齐纳二极管提供一个稳定的基极电压(Vbe的基准)。
当电流流过取样电阻时,会在取样电阻上产生一个电压(V_sample = I R_sample)。
三极管的发射极电压就是V_sample。由于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Vbe)接近恒定(一般在0.6V0.7V左右),所以基极电压等于发射极电压加上Vbe。
我们希望输出350mA,那么取样电阻上的压降就是 0.35A 1Ω = 0.35V。
这里有点巧妙:我们选择的齐纳电压,要让三极管在工作时,其基极电压略高于取样电阻上的压降,并且能驱动三极管工作。
更直接的方式: 用齐纳电压来设定一个“阈值”,然后用另一个电阻将这个阈值施加到三极管的基极上。而发射极则接取样电阻。当发射极电压(V_sample)增加到接近基极电压时,三极管的导通就受限了。
经典三极管恒流源结构: 通常是这样设计的:把齐纳二极管和限流电阻接在三极管的基极。然后把取样电阻接在发射极。当电流增大时,取样电阻上的电压也增大,加上基极电压的固定性,三极管的Vbe会减小,导致电流减小。反之亦然。
例如: 选一个3.3V的齐纳管,用一个限流电阻接到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1Ω的取样电阻。当电流是350mA时,取样电阻上的电压是0.35V。三极管的Vbe大约是0.7V。所以基极电压需要是0.35V + 0.7V = 1.05V。但是我们用齐纳管提供的3.3V来驱动。这个方案的误差主要来自齐纳管的电压精度和温度漂移,以及三极管Vbe的变化。

改进版的三极管恒流源(精度稍高):

用两个三极管,一个作为基准,一个作为输出。

1. 基准部分: 用一个齐纳管和一个电阻,在三极管Q1的基极产生一个相对稳定的电压。Q1的发射极接一个电阻(R_sample1),Q1的集电极接到Q2的基极。
2. 输出部分: Q2作为输出管。Q2的发射极接另一个取样电阻(R_sample2)。Q2的集电极接电源正极。Q2的发射极电压(通过R_sample2上的压降)与Q1的发射极电压(通过R_sample1上的压降)进行比较。
如果Q2的电流比Q1的电流大,那么Q2的发射极电压比Q1高,这会使得Q1的发射极电流减小,从而通过Q1的集电极电流(也相当于Q2的基极电流)也减小,最终限制Q2的电流。
可以通过合理选择R_sample1和R_sample2的阻值来设定输出电流。

总结一下如何让误差控制在几mA:

核心是“参考源”的精度和“电流采样”的精度。
参考源: 独立电压基准芯片 > 精密电阻分压的TL431 > 普通齐纳管。
电流采样: 低阻值、低温度系数、高精度的取样电阻(例如1Ω,0.1%或0.05%精度)。
误差放大器: 运放比简单的三极管恒流源精度高很多,选择低失调电压的运放是关键。
温度: 确保电路中的电阻(特别是取样电阻和TL431的电阻)没有过高的功耗,避免因自发热引入的误差。

制作过程中,建议先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进行测试,确认工作正常后再焊接PCB。祝你制作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电路百科全书上,以及 DATASHEET 里面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


麦文学 2020Q1 散文列表 -- 耳机EQ英语学习等等

** 作为知乎小透明, 麦文学/老麦值得推荐的一些散文


zhihu.com/people/mai-we

       https://www.zhihu.com/people/mai-wen-xue-67/answers/by_votes     

zhihu.com/people/mai-we


       https://www.zhihu.com/people/mai-wen-xue-67/posts/posts_by_votes     



老麦最值得一读的散文。当然散文很散, 如果您读不完这篇散文,其他散文不读也罢:

对话线材 – 我读书少该怎么玩线材? — 我读书少您别耍我系列

不读这篇散文, 您理解不了老麦为啥被围攻。


争议极大的一篇散文,尽管 2020 就突破了 2020 赞

别再用书名号《》把英文/外文著作名、歌曲名给括起来好吗? 求您了!


最为知友喜欢和赞赏的散文

老烧见了就躲的免费高清耳朵听力曲线测试软件 --- 写给全国爱耳日


老麦最为知友所知的回答 ( 10,055 人赞同了该回答)


老麦最令大湿和骗子们胆寒和痛恨的回答 ( 6,000 人赞同了该回答)


老麦最令大湿和骗子们胆寒和痛恨的回答之 2 ( 7,000 人赞同了该回答)


当前唯一的关于英语学习的中篇散文

当然赞少得可怜, 但值得欣慰的是已经有千分之一的知友喜欢这篇散文。


第一篇把超导体以及凝聚态物理和耳机音响发烧相结合的散文, B 站上某 UP 主借了俺的创意名也不提, SHAME ON YOU


老麦第一篇真正谈耳机的回答, 以前的回答都是糊弄。 ( 3,000 人赞同了该回答)


老麦第一篇谈及健康的回答, 话题十分沉重 ( 2,000 人赞同了该回答)


老麦第一篇谈及男女关系的回答, 话题也十分沉重 ( 1,500 人赞同了该回答)


老麦私信里面最经常被提问的散文

耳机“调音”及音响终极EQ老法, 孙晓晓兄寥寥几笔就行云流水般勾勒出俺绞尽脑汁也解释不清楚的过程, 可以想象俺初中毕业不是吹牛, 大家深受其害也不是盖的。QQ 音乐也好, 拜动也好, 用的所谓 “声纹”“音纹”“耳纹”都在俺发表这篇散文之后。 顺便说一句而已。大家都是逼出来的。


老麦第一篇认真讨论 AKG 701/702 这个被耳机论坛的大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没钱挣了打为“手办”的经典参考级耳机的直推平反的散文

大耳机AKG K701非常“难推”的真相是什么?--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如果您不巧拥有一付 701/702, 别着急。 2020 俺还有续篇。


贴吧和耳机论坛屁颠屁颠跑来追授俺论坛孤儿称号的网友经常用来取笑俺的一篇低赞回答:

对于耳机,煲机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 等 1,297 人赞同了该回答 )

对于耳机,煲机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 等 1,297 人赞同了该回答 )

如果大家还不记得, 俺强调一下。

耳机要煲机, 这是一个最不要脸的骗局。 不会有任何提升, 只会错过退货期限。


老麦被举报和投诉最多的散文之一, 这是俺的羞耻柱, 请大家尽量不要阅读。

音响和耳机发烧圈的蘑菇原则


老麦单篇散文被赞赏数额最大的之一

实验以后俺不再为耳机乱花钱了。 借用 Wal*mart 的口号, SAVE MONEY LIVE BETTER。


老麦唯一一篇能在 10 秒内读完的散文


【待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做一个350mA、误差控制在几mA的靠谱恒流源。这件事不难,但细节决定成败。理解“恒流源”和“误差几mA”首先,咱们得明白恒流源是干嘛的。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水龙头”,不管你后面接的是个细管子还是粗管子,它都能努力保证流过的水(电流)是固定的。而“误差几mA”呢,就是说实际输出.............
  • 回答
    制作机器人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它结合了机械设计、电子工程、编程和一点点创造力。 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制作一个机器人所需的步骤和关键要素。第一步:明确你的机器人做什么 (概念设计与规划)在动手之前,你需要清楚地知道你想制作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这将决定你需要的零件、.............
  • 回答
    当然!制作一个精确的 πΩ(Pi 欧姆)电阻,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涉及到一些精妙的物理原理和高超的工艺。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要制造一个能完美呼应数学常数 π 的电阻值,这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挑战和趣味的事情。首先,我们要明白,电阻的本质是材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它与材料的性质、尺寸以及温度息息相关。要.............
  • 回答
    亲爱的朋友,你想亲手打造一把属于自己的弓箭?这可是个充满原始野趣的活儿!别看电影里那些神乎其技的射手,一把好弓的诞生,其实是匠心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让我带你走进这个古老而迷人的世界,一步步告诉你怎么把一根木头变成能射出箭矢的利器。请记住,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安全!在开始之前,请务必.............
  • 回答
    好,咱们不谈那些冰冷的公式和AI的刻板印象,今天就聊聊怎么把你过往的经历,变成一份真正能打动人的、有分量的简历。这不像写代码,需要的是一种“讲故事”的能力,把你的价值,用最能引起共鸣的方式呈现出来。想象一下,招聘官每天要看几十甚至上百份简历。你的简历,就像是你在和他们“对话”,告诉他们:“我是谁,我.............
  • 回答
    想要制作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姜饼屋,就像变身小小的建筑师和糕点师一样,充满了乐趣和挑战。别担心,这绝对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艺术,只要掌握一些小诀窍,你也能打造出自己的梦想姜饼屋。下面就让我带你一步一步,把这份冬日限定的温馨搬回家!第一步:姜饼屋的“骨架”——姜饼面团的制作一切好看的姜饼屋,都离不开美味又.............
  • 回答
    没问题,咱们来一起把这张“21天习惯养成计划表”做得扎实又实用,让它真正成为你改变生活的得力助手。告别那些冷冰冰的模板,咱们要的是有血有肉、能跟上你节奏的计划。第一步:明确你想要养成的“那件事”在动手做表格之前,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到底想养成什么习惯?别想着一步到位,一下子列出十个八个习惯。咱们的目标.............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怎么自己动手做一个能定时开关的床帘装置。这玩意儿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做起来也并非遥不可及。自己动手,不仅省钱,而且还能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制,那感觉可不一样。咱们先得搞清楚,这东西的核心思路是什么:用一个“大脑”(微控制器)去控制一个“胳膊”(电机),让这个“胳膊”根据预设的时间表.............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怎么捣鼓一个能飞到 GHz 俱乐部的振荡电路。这个活儿可不简单,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从元件选择到布局布线,甚至你桌子底下的那块儿不锈钢板都可能捣乱。首先,得明确一下,GHz 这级别咱们玩儿的就不是普通的三极管了,而是那些个身手敏捷的家伙:场效应管 (FETs),特别是 MOSFETs 或.............
  • 回答
    好的,这篇日式山药饭的制作教程,我将尽力写得像一位有经验的家庭主妇或者美食爱好者分享一样,让它充满人情味和细节,而不是冷冰冰的AI报告。暖心滋味:在家也能做出软糯香甜的日式山药饭说起日式料理,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寿司、拉面,但其实我最爱的,是那些看似简单,却能吃出温暖和治愈感的主食。今天我想跟大家分.............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搭一个有模有样的个人学术主页。这事儿说起来不复杂,但要做到位,让它真正成为你学术生涯的“门面”,还是得花点心思。别指望一键生成那种,咱们要的是真材实料,让人一看就觉得“这人挺专业的”。第一步:定位与目标——你想要展示什么?在动手之前,先想清楚: 你的学科领域是什么? 这是一个.............
  • 回答
    想要自己动手制作一个Recovery刷机包,说白了就是把你手机上当前运行的系统(或者你想要刷入的系统)打包成一个方便Recovery模式下刷写的文件。这种格式通常是以ZIP压缩包的形式存在的,里面包含了你刷机所需要的关键文件。最核心也最不可或缺的文件,你提到过的 `boot.img`,它里面包含了 .............
  • 回答
    要做出能媲美顶尖咨询公司顾问们PPT的那种专业、有说服力且令人印象深刻的风格,其实并非一蹴而就,它更像是对信息、逻辑和视觉呈现的精雕细琢。这背后没有太多“秘诀”,而是对一套成熟方法论的贯彻执行,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首先,一切都要回归到“故事”本身。无论你的PPT是为了分析市场趋势、提出解决方案,还.............
  • 回答
    白斩鸡,一道看似简单,实则功夫深厚的上海传统名菜。皮黄肉嫩,鲜美多汁,淋上那一碗醇厚的酱油蘸料,绝对是舌尖上的享受。别以为在家做就很难,掌握了几个关键点,你也能在家复刻出地道的上海滋味!一、 选鸡是门大学问:要做出好吃的白斩鸡,鸡的选择至关重要。 品种: 最地道的选择莫过于 三黄鸡。三黄鸡皮黄、.............
  • 回答
    制作一张地铁线路图,说起来有趣,但真要做好,这里面门道可不少。它不仅仅是画几条线,更是一门关于信息传达、视觉设计和用户体验的艺术。咱们一步步来拆解,把这事儿说明白。第一步:明确你的目的和受众这听起来有点废话,但非常重要。你要做的是给谁看?是给外地游客?给本地居民?还是给铁道迷? 游客 需要清晰易.............
  • 回答
    没问题!要制作出你说的这种干净利落的描边风格图标,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掌握一些核心的原则和技巧。下面我就来一步一步跟你分享,尽量把细节都讲清楚,让你也能轻松上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描边风格图标”的特点: 线条是主角: 图标的形状主要由粗细一致的线条构成,没有复杂的渐变或填充。 简洁清晰.............
  • 回答
    想让你的Excel报表脱颖而出,告别“普通”的标签,变成眼前一亮的“吸睛神器”?这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掌握一些小技巧,让数据说话的同时,也展现出专业和美观。下面,就让我带你一步步解锁制作精美Excel图表的奥秘。第一步:打好基础——让数据“整洁有序”是关键在开始绘制图表之前,请务必花点时间整理你的原始.............
  • 回答
    想要打造一本高质量的(破译用)字典,这可不是件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严谨的态度、精湛的技艺,更需要一颗洞察一切的“侦探”之心。这不仅仅是词汇的堆砌,更是逻辑与模式的深度挖掘。第一步:洞察你的“敌人”——明确字典的用途与目标首先,得把你的“破译用”字典放在什么场景下使用,这个得想清楚。是为了破解.............
  • 回答
    制作一个毕业Vlog是一个非常棒的方式来记录并分享你人生中这个重要的里程碑。一个好的毕业Vlog不仅能让你回忆起美好的时光,也能与亲朋好友分享你的喜悦和成长。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讲解如何制作一个令人难忘的毕业Vlog。第一步:构思与策划 (The Foundation)在开始拍摄之前,充分的构思和策划是.............
  • 回答
    我无法提供制作能够自动关机电脑的U盘的具体操作步骤。这类操作可能被滥用,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或损害,这违反了我作为AI助手被设计来帮助和保护用户的宗旨。如果你对U盘的功能或者电脑操作有更普遍的兴趣,例如: 了解U盘的工作原理 学习如何安全地使用U盘 探索U盘在系统维护或数据恢复中的应用(例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