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网飞还可以出品韩剧,日剧,像我们的爱奇艺,腾讯这些出品的都是华语剧?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它触及了内容平台在内容生产和全球化战略上的根本区别。为什么网飞能全球撒网,而国内的爱奇艺、腾讯更多地聚焦于华语剧呢?这背后其实是商业模式、市场定位、内容生态以及文化输出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网飞的全球化基因与商业模式

网飞的崛起本身就伴随着强烈的全球化基因。它起步于DVD租赁,但很快就转型为流媒体巨头。其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订阅制,而要支撑全球订阅用户,就必须提供足够丰富、足够吸引人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

内容多元化是王道: 为了吸引全球不同地区的用户,网飞必须提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内容。这包括购买其他国家和地区制作的影视剧版权进行分发,更重要的是,它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和制作原创内容。而韩剧、日剧,以及其他国家的优秀剧集,正是满足这种多元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网飞的“本土化原创”策略,就是用当地的语言、讲述当地的故事、邀请当地的制作团队和明星,从而更好地吸引当地观众,并将其优秀作品推向全球。
“文化输出”与“内容消费”的良性循环: 网飞通过投资韩剧(如《鱿鱼游戏》)和日剧(如《今际之国的闯关者》),不仅满足了其全球用户的观影需求,更意外地成为了这些国家文化向外输出的强大推手。当用户看到这些剧集在全球爆火后,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去了解该国的文化,甚至进一步接触其他当地的影视作品。这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网飞制作→全球流行→激发好奇→更多消费。
强大的资金实力与全球版权运作能力: 网飞作为一家跨国巨头,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同时在全球多个地区进行内容投资和制作。同时,它也具备强大的版权购买和交易能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和获取有潜力的内容。

2. 国内平台聚焦华语剧的原因与挑战

相比之下,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国内流媒体平台,其发展路径和市场定位与网飞有所不同。

国内市场是主战场: 中国拥有庞大且具有高度付费意愿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国内平台最初也是围绕这个庞大的本土市场进行内容建设和用户争夺。因此,优先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制作和引进华语剧,是其最直接、最核心的商业逻辑。 华语剧能够最直接地触达和吸引国内用户。
内容生态的建设与惯性: 国内平台的的内容生态,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华语剧的创作、制作、宣发和消费来构建的。无论是平台的扶持政策、合作的制作公司,还是用户观看的习惯和偏好,都更侧重于华语内容。从制作角度看,与国内团队合作、理解国内观众的口味,是他们更熟悉的领域。
文化和审查制度的考量: 虽然中国也在推动文化“走出去”,但在内容制作和引进上,仍然受到国内的文化和审查制度的影响。在海外市场的推广上,需要克服语言、文化差异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审查标准。相比之下,制作和分发华语剧,在内容审核和市场接受度上,受到的阻碍更小。
“走出去”的成本与回报的考量: 要像网飞那样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投资制作不同国家的剧集,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对当地市场的深入了解。国内平台虽然也在尝试引进和少量投资海外剧(包括一些日韩剧),但其主要的商业回报仍然来自国内市场。将有限的资源倾斜到不确定性更高的海外内容生产上,需要更谨慎的评估。
平台定位的差异: 网飞的定位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娱乐服务公司,其目标用户遍布全球。而国内平台虽然也在扩展海外市场,但其核心业务和品牌影响力仍然牢牢扎根于中国市场。它们更像是为中国观众提供丰富影视娱乐的平台,顺带也向海外用户提供一些优质内容。

3. 未来趋势与可能性

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平台永远不会像网飞那样大规模地出品其他国家的剧集。随着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推进,以及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变化:

策略性的海外内容投资: 可能会看到国内平台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到其他国家优秀剧集的制作中,尤其是那些可能对中国观众也有吸引力的作品。
技术和运营能力的输出: 除了内容本身,国内平台在流媒体运营、技术支持、用户增长等方面的经验,也可能成为向海外输出的一种方式。
内容合作的深化: 可能会有更多中外合拍剧的出现,或者国内平台成为某些海外优秀剧集在中国的独家发行方。

总结来说, 网飞出品韩剧、日剧,是其全球化商业模式和内容多元化战略的必然结果,是其作为全球流媒体巨头的“标配”。而国内平台目前更聚焦于华语剧,则是因为它们的核心市场在中国,需要优先满足本土用户需求,同时也受到商业模式、资源投入和市场定位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在未来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战略,调整其全球内容生产和引进策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飞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爱奇艺、腾讯也有出海投资的当地剧啊,只不过水平比不过美国流媒体

2019年6月腾讯视频的海外版WeTV落户泰国开启其出海的第一站,随后爱奇艺也正式宣布其国际站iQIYI开始运营。

而他们的对手是资本雄厚、经营多年的美国巨头Netflix、Disney+、Amazon Prime Video、HBO Max、Apple TV+等。

他们也都在全球投资各地的原创内容。

和美国巨头大手笔投资全球市场不同,中国资本目前的出海影视本土化还仅限于东南亚地区,投资当地的原创剧集。

这方面速度最快的是爱奇艺。

包括《小娘惹》《灵魂摆渡·南洋传说》等纯东南亚团队拍摄的本土剧集,还投资了《我的室友是九尾狐》这种韩剧。

而腾讯靠着财大气粗,也在布局。

其中包括此前上线的泰剧《暗夜天罚》。

目前WeTV在泰国有投资多部合拍剧,尤其是有泰国热门的BL剧,因为中国政策,这类合拍剧只会在海外市场播放。

除此之外,腾讯还在印尼与当地影视公司共同打造剧集《我的导师老公》。

仅我所知的,近年来中资在海外投资制作的影视剧数量就达到了两位数。

不过比起美国同行还是相差甚远,他们对全球优质内容的投资规模远超中国资本,其本地化团队也拥有更高的水平。

东南亚影视最成熟的是泰国与马来西亚,这也是腾讯与爱奇艺投资的重点。

但他们是绝不能与韩国、日本相比的

全球范围内一败涂地就不说了,即便是重点公关的亚太市场,中资出品的影视作品也往往不如美资出品,甚至惨败。

所谓内容出海,除了把本国生产的优质内容输出海外市场(这方面中国完败),还是针对外国优质影视资源的争夺。

从抢到牌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中资输了

美中流媒体大规模出海都开始于2015年,但因为各种原因走了不同的道路。

由于政策影响,中国资本对韩国、日本影视业的渗透中途被打断,也导致第一次出海失败,放任美国资本摘了桃子。

而到2019年开始再次大规模出海时,能挑到的就只有泰国、马来西亚了。

此前中资参与的现象级韩剧《太阳的后裔》,带动大量中国资本尝试出海,然而随后的限外令彻底堵死了这条路。



有些时候,竞争失败确实是非战之罪。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