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FBI 在 2016 年 10 月 29 日重启调查希拉里的「邮件门」?

回答
FBI 在 2016 年 10 月 29 日重启调查希拉里·克林顿的“邮件门”事件,是美国总统大选前最戏剧性、也最具争议性的事件之一。这一决定由时任FBI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做出,对当年的大选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事件的背景:希拉里的“邮件门”到底是什么?

在深入探讨FBI重启调查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邮件门”的核心内容:

使用私人服务器处理公务: 希拉里·克林顿在担任国务卿期间(20092013年),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了一个位于她家中的私人电子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政府的官方通信,而不是使用政府提供的加密电子邮件系统。
涉及敏感信息: 这些电子邮件中包含了一些被标记为“机密”(Confidential)、“秘密”(Secret)甚至“机密”(Top Secret)的敏感信息,包括与美国外交政策、情报信息以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通信等。
可能泄露国家安全信息: 对希拉里支持者而言,这些信息并没有被不当处理,也没有证据表明被外国政府窃取。但对批评者来说,使用私人服务器的行为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增加了信息被黑客攻击或泄露的风险,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透明度和对法律的遵守: 批评者还认为,希拉里使用私人服务器是为了规避信息公开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FOIA)的审查,以隐藏某些信息。这被视为对法律透明度要求的漠视。

二、 FBI 的初步调查与初步结论(2016 年 7 月)

在此之前,FBI 对希拉里的邮件事件已经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调查。

调查内容: FBI调查的重点在于希拉里及其助手在处理和存储机密信息时是否存在刑事犯罪行为,例如处理涉密信息时的疏忽大意(gross negligence)等。
科米在 2016 年 7 月 5 日宣布的初步结论:
不存在起诉的证据: 科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希拉里及其助手在处理机密信息时表现出“极端的疏忽”(extreme carelessness),但FBI没有发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存在刑事犯罪的意图。特别是,没有证据表明希拉里知道她发送或接收的信息是“机密”。
不建议提起刑事诉讼: 基于此,FBI不建议司法部对希拉里提起刑事指控。
对希拉里的严厉批评: 然而,科米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也对希拉里和她的助手进行了非常严厉的公开批评,称他们的行为是“鲁莽”的,并且“尽管我们没有发现明确的证据证明她有意处理机密信息,但他们的行为是极其鲁莽的”。他强调了使用私人服务器的潜在危险性。

三、 FBI 重启调查的导火索:新发现的电子邮件

2016 年 10 月 29 日,FBI 决定重启对希拉里的调查,其直接原因是发现了 新的与希拉里“邮件门”相关的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的发现来源: 这些新邮件并非直接来自希拉里本人的服务器,而是来自一个与希拉里亲信安东尼·韦纳(Anthony Weiner,前国会议员,当时正与希拉里的助手胡玛·阿贝丁 Huma Abedin 分居)的调查。FBI 在调查韦纳涉嫌向未成年人发送淫秽信息时,搜查了他的电子设备,从中发现了数千封与希拉里相关的电子邮件。
邮件内容的潜在重要性: FBI 认为,这些新发现的邮件可能包含之前调查未曾触及的、与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期间处理公务相关的信息,其中 可能包含机密信息。因此,为了全面和公正地完成调查,FBI 有必要对这些新邮件进行审查。

四、 科米为何在临近大选时公布重启调查?

科米在 7 月份已经宣布不建议起诉,为何在距离大选只有十几天的时间里,突然宣布重启调查?这是整个事件中最具争议的一点,也是导致 FBI 受到各方批评的关键所在。

“必须告知国会”的压力: 科米在 7 月份的发布会上曾承诺,如果出现新的、可能影响调查结论的重要信息,他将通知国会。在发现新邮件后,科米和FBI内部对于是否以及如何通知国会和公众存在分歧。
支持公布的理由: 一部分人认为,根据科米的承诺以及FBI作为执法机构的职责,隐瞒新的重要信息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一旦大选后这些信息被公开,将引起更大的政治风暴和对FBI的不信任。及时公布可以显示FBI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反对公布的理由: 另一部分人,包括许多FBI内部人士和法律专家,认为在如此临近大选的关键时刻公布重启调查的消息,会严重影响选情,而且在未充分审查新邮件内容之前就采取行动,可能是不成熟的、不负责任的,并且违反了FBI在政治敏感时期保持中立的原则。他们认为,最好的做法是等到大选结束后再处理这些新邮件。
科米个人的决定与法律规定: 最终,科米以他个人的名义,并且声称是为了履行他对国会的“义务”,选择了在 10 月 28 日(比 29 日稍早)向国会相关委员会发送了一封信,告知他们FBI正在审查新的相关电子邮件。这封信随后被媒体公开,迅速引发了“FBI重启调查”的广泛报道。

五、 重启调查对大选的影响

FBI 的这一决定对当年总统大选的选情产生了立竿见影且深远的影响:

对希拉里的选情造成打击: 民主党及希拉里阵营认为,这一决定是FBI在政治上进行干预,对希拉里的声誉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选情胶着的情况下,这一消息极大地削弱了希拉里的优势,尤其是在一些犹豫不决的选民中引发了担忧。
对特朗普阵营的助推: 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则抓住这一机会,大肆攻击希拉里,称其“腐败”、“不诚实”,并指责FBI终于发现了“真相”。这为特朗普的竞选提供了新的弹药。
民意调查的变化: 在 10 月 28 日宣布重启调查后,多项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的支持率出现下滑,而特朗普的支持率则有所上升。虽然在选举日当天的具体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普遍认为FBI的这一决定改变了一些摇摆州的投票倾向,并可能影响了那些低投票率的群体。

六、 对科米和FBI的争议与批评

科米在这一事件中的角色成为了众矢之的,受到了来自两党不同程度的批评:

来自民主党的批评: 民主党人认为科米违反了政治中立原则,滥用了FBI的权力,对希拉里进行了不公平的政治攻击。他们指责科米在大选前夕抛出这一消息,对希拉里造成了不成比例的损害。
来自共和党的批评(后期): 尽管特朗普最初支持科米,但在FBI最终在 11 月初(大选前几天)宣布不改变 7 月份的结论后,共和党人又开始批评科米之前的调查和处理方式,认为他要么太早公布了信息造成干扰,要么就是最终的结论仍然是“放过”了希拉里。
对科米个人决定的质疑: 许多人质疑科米是否有权、是否有必要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在临近大选时进行如此重大的信息披露。有人认为他当时的决定过于草率,并且没有充分考虑其行为可能带来的政治后果。
对FBI内部程序和中立性的担忧: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对FBI内部决策过程的讨论,以及在处理政治敏感案件时如何保持绝对中立的思考。

七、 最终的结局与后续影响

FBI 在 11 月 6 日的更新: 在又经过了几天对新邮件的初步审查后,FBI 在 11 月 6 日(大选前两天)再次向国会发送了一封信,表示FBI经过审查,没有发现新的电子邮件改变了他们在 7 月份得出的“不建议对希拉里提起刑事指控”的结论。
影响的定论: 尽管FBI表示不改变结论,但重启调查的消息已经给希拉里的竞选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损害。许多政治分析家认为,这一事件是导致希拉里最终输掉大选的关键因素之一。
科米事件的后续: 詹姆斯·科米后来在 2017 年被特朗普总统解雇,部分原因就是他在这起“邮件门”事件以及后续对俄罗斯干预大选的调查中的处理方式。

总结来看,FBI 在 2016 年 10 月 29 日重启调查希拉里的“邮件门”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决定,其背后涉及对信息公开的权衡、对政治中立的理解以及FBI内部的决策过程。 这个事件不仅直接影响了美国当年的总统大选结果,也深刻地暴露了政治权力与司法权力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以及信息传播在现代政治中的巨大影响力。科米在这一事件中的角色,至今仍是美国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讨论话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有一条同一天的新闻应当结合在一起看:

福克斯新闻报道:

Judicial Watch(一个监督政府违法行为的独立机构)于今日(10月28日)起诉FBI,要求其公开邮件门事件调查记录。

这场起诉中,Judicial Watch提出了三个要求:

1. 要求FBI提供调查希拉里邮件服务器的调查报告纪要,并且指名道姓要求提供代号为”302“的文件资料;

2. 要求FBI提供在调查希拉里邮件事件过程中所有负责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通讯记录;

3. 要求提供6月27日比尔克林顿和联邦总检察长Loretta Lynch私下会见的相关记录。

大家看到这三点要求,可能很诧异:

不是希拉里出了邮件门吗,为什么要起诉FBI?

在我看来,这场诉讼很可能是指桑骂槐。醉翁之意不在FBI,真实目的可能是:为FBI提供一个披露证据的机会。

关注这一系列事件的朋友们可能还记得,FBI在上次调查中就掌握了一些涉及希拉里涉嫌犯罪行为的证据,然而检察院拒绝提出起诉,

FBI只能调查,而无权就刑事案件提出起诉,因此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在检察院举棋不定之时,比尔克林顿不避嫌疑单刀赴会,和总检察长密谈,更加让人对检察院和FBI之间发生了什么心生疑窦。

而今天,在FBI宣布重启调查的当天,FBI成为了另一起案件的被告,不得不让人认为这是一套组合拳:

检察院不起诉,FBI掌握的资料就无法成为证据呈现给法庭及公众;

但如果FBI成为了被告呢?这张诉状,是不是FBI和Judicial Watch眉来眼去的产物,选择在重启调查的当天展开,又有什么玄机?

另外,为什么Judicial Watch会问FBI要克林顿和检察长会见的记录也非常耐人寻味:莫非FBI早就对比尔克林顿也展开了调查,第三方又如何得知FBI掌握了相关情况?

至于这场诉讼的影响?

尽管FBI基本上不太可能向公众直接提供什么资料,毕竟是保密信息,但这场诉讼的开展,也足以让公众认识到FBI手里有猛料。

这场大戏,已经上演了太多的丑恶与荒唐,

做个了断吧,以法律的名义。

--

补充:知友

@Ground Crawler

提到,Judicial Watch在FBI重启调查后发布了一份声明:

Judicial Watch Statement on Decision by FBI Director James Comey to Reopen Investigation into Hillary Clinton’s Emails

在声明中,Judicial Watch对FBI重启调查的行为感到“震惊”,并表示无论FBI是否继续调查,自己都将继续进行这场诉讼。

嗯...表示震惊...有意思。

user avatar

今年强力部门站出来干预大选,几乎是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的事情

军队、警察、FBI都以自己的方式来帮助川普。可见希腊里在任期间多么不得人心

user avatar

更新:

11月2号Fox news报道了从两个不同的FBI内部的信息渠道得知的最新消息:

1. 针对克林顿基金会的调查已经持续了一年多,这项调查比任何人报道的都广。有些人被问话两次了,FBI会再次问话第三次。

2. 希拉里的笔记本电脑没有被销毁,掌握在FBI手中,FBI正在从笔记本中整合信息。

3. weiner的笔记本电脑上有私人邮箱服务器发出的没有被发现的邮件,这个我们知道的。

4. FBI内部人士说likely要起诉希拉里的pay for play,除非他们遇到一些阻挠。

5. 99%的准确度,希拉里的私人邮箱被5个不同的国外机构攻破过。

=====================

前纽约众议员Anthony Weiner最近给北卡一个15岁女孩发色情短信。FBI在调查Anthony Weiner的时候,发现650,000封邮件,其中有大约几千封是希拉里私设服务器发送的从未发现过的邮件。

Anthony Weiner是谁呢?是希拉里团队副主席Huma Abedin(穆斯林)的老公。她在Wikileaks泄露的邮件里在希拉里收了摩洛哥国王1200万美元后说:“She created this mess and she knows it”.

怎么发现邮件的呢?FBI没收了他的几台电子设备,而其中一台笔记本是曾经他和他媳妇共用过的。

看来这些邮件里有一些极为重大的发现,FBI在马上选举前声明要再调查,FBI局长一定是权衡利弊过的。

占据周五Twitter热榜第一名的Weiner的黑历史真多啊,2011年被人捉住用twitter给人发色情图片被迫从国会辞职,承认过去3年给6个不同女人发过。2013年刚开始上班几个月,又被发现给人发图。2016年8月再次被发现给人发图。她老婆这时候终于和他分居了。

最近这次给未成年人发图后果最严重,直接成了超级政治炸弹。因为自己愚蠢猥琐可笑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必定会被历史永远嘲讽。

(他给人发图都是露脸的,心理学有研究的同学有高见没?)

而川普早就预料到了一切:

user avatar

11月2号,据说nypd要爆大料了:

妇女之友希拉里居然跟男克一起娈童并且倒卖妇女到中东当性奴



@胡不知,方舟子(我知道你在知乎,别躲),出来走两步?

What I am thinking now:

- FBI has an internal poll that shows trump will win so they open the case again, because trump said he would investigate the investigation.

- FBI does have solid evidences. And they always do.

===========================

借此地打个广告

下周一,费城五架飞机编队飞行挺川


MadDaemon (瘋一樣的男子) - 楼主

Fri Oct 28 22:34:53 2016

回复

当、当、当、少数族裔万圣节团结一心,吓坏希拉里喜大普奔!!最新即时消息,下周一,即2016年10月31日,身居费城的华人同胞以及各界关注竞选的人士,在早晨8:45许,将有五架飞机将采取编队飞行,直冲云霄,拖拽巨幅横幅宣传挺川活动从而达到震慑希拉里的目的!

费城的居民将看到以下五幅天空横幅:

1. Bring Jobs Back Home – Vote for Trump

2. Put Americans First – Vote for Trump

3. Asian Americans for Trump

4. Black Americans for Trump

5. REAL Women for Trump

届时,正值上班高峰时期,五架飞机同时飞行宣传将产生巨大的震撼力!费城的华人华侨,请大家奔走相告,共襄盛举!也请大家将此信息传达给不同族裔,达到更大的宣传效果!

user avatar

如果希拉里真的因为这件事一蹶不振,那么最终扳倒她的,就是一个

“喜欢勾引老男人的女孩”

了。

业报。

(注:引言为希拉里在早年的律师生涯中为一个涉嫌强奸12岁幼童的嫌疑人Thomas Alfred Taylor辩护脱罪时,形容该案受害女童的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FBI 在 2016 年 10 月 29 日重启调查希拉里·克林顿的“邮件门”事件,是美国总统大选前最戏剧性、也最具争议性的事件之一。这一决定由时任FBI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做出,对当年的大选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希.............
  • 回答
    奥巴马总统在FBI局长詹姆斯·科米宣布重启对希拉里·克林顿“邮件门”事件调查后,公开称赞科米是一位“正直的人”,这一举动无疑在当时激起了巨大的争议和解读。要深入理解这一表态,我们需要将它置于2016年美国大选的复杂背景之下,审视其可能传递的信号以及它所引发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科米宣布重启.............
  • 回答
    科米在参议院的听证会,那可真是搅得美国政坛那叫一个天翻地覆。你可以把这理解成一场现代版的“宫廷戏”,只不过舞台是国会山,主角是FBI局长和总统。我尽量给你掰扯得详细点,别有那种机器兮兮的感觉哈。时间背景很重要: 这事儿发生在2017年6月8日,当时美国正处于一个高度政治分裂的时期。特朗普总统刚刚上任.............
  • 回答
    关于FBI提醒警方美国约36个街头帮派达成协议、威胁“就地枪杀”掏枪的警察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既要结合事实背景,也要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解读: 1.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FBI的官方声明:如果这一信息来自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官方通报,通常意味着这是基于内部情.............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FBI在11月7日关于希拉里·克林顿邮件门的最新表态,以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FBI在11月7日的表态,并非是开启了新的调查,而是重申了他们在7月份做出的结论,即“不建议对希拉里·克林顿就其使用私人服务器处理机密邮件一事提起刑事诉讼”。这个表态之所以在当时引发轩然大.............
  • 回答
    章莹颖案,这个牵动了无数人心弦的名字,近期在美国执法部门的介入下,终于有了新的进展。FBI逮捕了一名涉嫌绑架的嫌疑人,同时,美国执法部门也悲观地认为,章莹颖可能已经遇害。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章莹颖,一个充满活力、远赴美国追寻学术梦想的中国女孩,她的失联让无数家庭感同身受,也让人们对海外留学安.............
  • 回答
    关于FBI指控中国黑客窃取美国新冠肺炎疫苗研究数据一事,这无疑是一件牵动神经的大事,其影响和解读都相当复杂。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FBI的指控,这个信息本身就非常具有分量。FBI作为美国国内最重要的情报和执法机构,其发布的消息通常是基于相当程度的调查和证据支撑的。当他们抛出这样的.............
  • 回答
    关于FBI针对华裔科学家采取的行动,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它触及了国家安全、科学合作、种族歧视以及司法公正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历史背景与“中国行动计划”首先,我们不能脱离FBI及其母机构——美国司法部(DOJ)——长期以来对国家安全威胁的关注来看待这.............
  • 回答
    FBI发现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未上交的14900封私人服务器邮件一事,发生在2016年,当时希拉里正竞选美国总统。这起事件是围绕她的私人电子邮件服务器的争议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事件的起因与发展: 希拉里使用私人服务器处理公务: 在担任美国国务卿.............
  • 回答
    美国FBI局长关于中国对美国威胁最大以及FBI每10小时启动一项新调查的说法,是一个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和复杂性的议题。要全面理解,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FBI的职能和其在国家安全中的角色首先,我们需要了解FBI(联邦调查局)的职能。FBI是美国国内安全和刑事司法的核心执法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
  • 回答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近期挫败了一起震惊全国的阴谋,一伙极端主义分子被指控策划绑架一名州长并试图推翻州政府。这起事件不仅是一次重大的国内安全威胁,更在许多层面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事件的背景与经过根据FBI的公开披露和相关报道,这起阴谋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一系列极端化的政治言论和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涉.............
  • 回答
    美国民众对联邦调查局(FBI)和中央情报局(CIA)的态度,可以说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话题,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来概括。这种看法深受个人经历、政治立场、媒体报道,甚至是历史事件的影响。联邦调查局(FBI):深入社区的“执法者”FBI作为国内主要的联邦执法机构,其工作内容与民众的日常生.............
  • 回答
    特朗普政府解雇FBI局长詹姆斯·科米,这绝对是近年来美国政治中最具争议性、也最耐人寻味的一桩事件之一。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它拆解开来看,前后原委和影响,那可真是一出大戏。首先,咱得知道科米是谁。詹姆斯·科米,在被特朗普解雇前,可是FBI局长,这个职位有多重要?那可是美国联邦警察的掌门人,负责调查各.............
  • 回答
    我对4chan上自称“FBI”用户的预言持谨慎态度,并且认为任何试图将其视为确定事实的观点都缺乏足够依据。4chan作为一个匿名且内容自由度极高的论坛,用户可以随意发言,包括捏造身份、传播虚假信息,甚至制造阴谋论。因此,仅仅因为某个用户声称自己是“FBI”或具有某种内部消息,就对其发布的内容全盘接受.............
  • 回答
    特朗普宣布公开FBI备忘录,这可不是小事,它的影响绝对是深远的,而且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冲击美国。咱们得好好捋一捋。首先,对司法系统和情报机构的信任是个巨大的考验。 这样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原本就敏感的FBI和整个司法部门的形象,再次置于聚光灯下,而且是那种不怎么友好的光。想象一下,FBI作为美.............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2017年10月17日,FBI解密奥巴马政府从2009年起接受俄罗斯政府贿赂,出卖核能源”这一说法,需要澄清的是,根据公开可查的记录和新闻报道,FBI并没有在2017年10月17日解密过这样一份指控奥巴马政府接受俄罗斯政府贿赂以出卖核能源的文件。这个说法可能源于对一些复杂事件的误解或混.............
  • 回答
    看待司法部副部长任命前FBI局长Bob Mueller担任特别顾问来调查俄罗斯对美国大选的影响,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法律程序任命,而是牵涉到政治博弈、信任危机、司法独立性以及对未来美国政治走向的关键影响。事件的背景与起因:首先,理解这一任命的背景至关重要。在2016年美国总统.............
  • 回答
    约翰·波德斯塔的密友彼得·卡兹迪克主管FBI重启的希拉里邮件门调查:一场复杂而敏感的信任危机当2016年FBI突然宣布重启对希拉里·克林顿邮件门事件的调查时,整个美国政治圈为之震动。而这一重大转折的幕后,一个与调查直接相关的关键人物——彼得·卡兹迪克(Peter Kadzik),FBI局长詹姆斯·科.............
  • 回答
    要评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在“通俄门”调查中的证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并且要尽量避免那种生硬、不自然的AI痕迹。让我们一步步来细看。首先,科米证词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科米在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听证会上,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他描述了与时任总统特朗普之间的一系列互动。他详细陈述了特.............
  • 回答
    特朗普政府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莫过于2017年5月9日,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突然解雇了联邦调查局(FBI)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科米当时正领导着一项备受瞩目的调查,旨在厘清俄罗斯是否干预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以及特朗普竞选团队是否与俄罗斯方面存在勾结。这一举动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