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想知道陪葬的古玉是不是不应该再佩戴?

回答
关于陪葬古玉是否可以佩戴的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各种说法和顾虑,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答案。这涉及到历史、文化、宗教、以及个人信仰等多个层面。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 陪葬古玉的由来与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古玉会被用作陪葬品,以及它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

1. 象征永生与升仙: 在很多古代文化中,玉被认为是具有灵性的、能够与天地沟通的物质。古人相信,玉石的温润、坚韧、纯净的特质,能够保护逝者的灵魂,帮助他们顺利进入来世,甚至达成升仙的目的。因此,将生前珍爱的玉器或专门制作的陪葬玉器随葬,是寄托一种永恒的愿望。
2. 身份与财富的象征: 高品质的玉器往往是贵族或富裕阶层的专属。陪葬大量玉器,也是对逝者生前身份、地位和财富的一种彰显,表明其生前尊贵,死后也要继续享受尊荣。
3. 辟邪与镇煞: 许多陪葬玉器被认为具有辟邪、镇煞、抵御鬼怪的能力,能够保护逝者在阴间的安全。例如,玉琀(口含之玉)、玉衣、玉塞等都承担着这样的功能。
4. 祭祀与仪式的一部分: 陪葬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丧葬仪式,玉器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连接生者与死者、人世与阴间的媒介。

二、 关于佩戴陪葬古玉的顾虑与禁忌

正是因为陪葬古玉承载着上述特殊的意义和功能,很多人认为不应该随意佩戴,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顾虑:

1. “物有所归”与“冥界归属”:
阴阳相隔的界限: 最大的顾虑在于,这些玉器是为“死者”准备的,是安放在“阴间”的物品。它们被赋予了服务于逝者、安抚其灵魂的功能。一旦将它们从墓葬中取出并佩戴在活人身上,就相当于打破了阴阳两界的界限,将属于死者的东西带到了活人的世界。
“物归原主”的逻辑: 有些人认为,墓葬中的物品,特别是高价值或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其“归属”是属于逝者的。佩戴它们是对逝者“所有权”的侵犯,可能引起不好的“因果”。

2. “鬼魂附着”与“晦气”:
灵异传说: 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古墓和陪葬品的灵异传说。人们担心,陪葬玉器可能“沾染”了逝者的气息、执念甚至“鬼魂”,佩戴后可能会给活人带来厄运、疾病、噩梦或者“不干净”的东西。
心理暗示: 即使没有科学依据,但长期以来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使得许多人在接触陪葬品时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这种心理暗示本身就可能对人的精神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3. “损毁文物”的担忧(更偏向法律和道德层面):
文物保护: 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墓葬中的陪葬品属于不可再生文物。盗掘古墓、私自买卖和佩戴陪葬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违法行为,并且是对文化遗产的严重破坏。即便不是通过盗掘获得,很多专家和文物爱好者也会认为随意佩戴是对文物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损害。
研究价值: 文物在原址或博物馆中可以得到系统的研究和保护,为后人提供了解历史的窗口。一旦流散到私人手中,其历史信息和价值可能被大大削弱,甚至被损毁。

4. “能量场”或“气”的说法(多见于玄学或风水):
负面能量: 一些玄学或风水观点认为,物体会储存其经历过的能量场。长久地埋藏在墓穴中的玉器,可能吸收了墓室中的“阴气”或与死者相关的能量。佩戴在活人身上,可能会干扰其自身的“阳气”或“能量场”,导致失衡。
净化难题: 即使认为玉器本身是好的,但其在墓葬环境中的“浸染”也可能需要非常特殊的、甚至是专业的方式来“净化”或“化解”,否则直接佩戴风险较高。

三、 为什么古玉“能”佩戴(反驳或补充观点)

当然,也有一些人并不完全认同上述顾虑,或者认为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佩戴:

1. 玉的本质与“净化”:
玉的灵性: 玉本身的材质被认为是温润、祥和的,具有“养人”的特性。一些说法认为,玉的灵性能够驱散负面能量,反而能更好地保护佩戴者。
“净化”与“开光”: 如果认为有负面能量,可以通过科学或宗教仪式(如清洗、曝晒、请高僧大德开光等)来进行“净化”,使其恢复“本真”或获得新的“正能量”。

2. 历史上的“传承”:
古人也有传承: 在古代,也存在着家族传承下来的玉器,其中不乏有是先辈陪葬品(例如从长辈墓中取出)。这些玉器代代相传,也并没有出现传说中的大规模灾难。这可能表明,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通过某些仪式,这种传承是被接受的。

3. 现代科学的视角:
心理因素: 很多所谓的“厄运”或“晦气”,更多是心理暗示作用。如果一个人对佩戴陪葬古玉不忌讳,心理上不受影响,那么实际发生不良事件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物质层面: 从纯粹的物质科学角度来看,玉石本身并没有鬼魂或超自然力量。其所谓的“能量”更多是哲学或精神层面的解读。

四、 总结与建议

综合以上各点,关于陪葬古玉是否应该佩戴,可以总结如下:

从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来看: 大多数观点认为,陪葬古玉是属于逝者的,不宜随意佩戴,以免触犯禁忌、招来厄运或对逝者不敬。这是基于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心理和信仰体系。
从文物保护和法律角度来看: 除非是经过合法途径(如拍卖、官方展览等)且明确了解其来源的文物,否则非法获取、私自佩戴都属于不被提倡甚至违法的行为。
从个人信仰和心理层面来看: 如果一个人深信不疑地认为佩戴陪葬古玉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么出于谨慎和自我保护,确实不应该佩戴。反之,如果一个人对此毫不在意,或者相信可以通过某些方式净化,则属于个人选择。

因此,一个比较稳妥和被广泛接受的建议是:

尽量不要佩戴来历不明、明确知道是墓葬出土的古玉。

理由是:

1. 尊重逝者与历史: 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前人的文化和信仰。将它们置于博物馆或科学研究的范畴,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逝者的敬意。
2. 避免潜在风险: 即使不相信鬼神之说,但出于对未知和传统的尊重,避免佩戴也是一种谨慎的选择。而且,古玉的保存条件和是否可能沾染细菌等也需要考虑。
3. 合法合规: 确保所有接触的文物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如果您非常喜欢古玉,更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制作精良、来源清晰的现代玉器或经过合法鉴定、保存完好的古玉工艺品(通常会在博物馆或大型拍卖行出现,且有详细的来源记录)。

最终,对于是否佩戴,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个人的信念和对风险的评估。但从普适性的文化观念和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不佩戴是一个更为稳妥和负责任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评论里有同学说,他同事曾经拿玉塞来盘。

这个事承包了我两个小时的笑点。所以我也来科普一下,看下文和评论时请勿喝水吃东西。

玉塞即所谓"九窍玉",堵塞或遮盖在死者身上九窍的9件玉器。所谓"九窍",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个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门。"九窍玉"即塞在这些部位的9件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生殖器塞1件。其中眼塞又称眼帘,圆角长方形;鼻塞略作圆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与下面所讲的"含玉"不同;肛门塞为椎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男性为一短琮形,一端封闭,女性为一短尖首圭形。
玉塞源于这样一种种信念:"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晋葛洪《抱朴子》)。这同玉衣能使尸体不朽的说法是一致的。我国古代对玉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总认为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

上图好像没有塞丁丁的玉塞,看这个更明显。





从科学的角度讲,古墓里的尸体几千年早就分解完了,只要洗干净,并不会有什么不卫生。

但是从文化价值上看,大部分古玉都是陪葬品,本身寄托的含义都是早生天界之类的。

你确定要戴吗?

当然,少部分古玉是传世的把玩件,但是说真的,我也没见市面上多少真的。

还是要少戴,被人当面打脸就不好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陪葬古玉是否可以佩戴的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各种说法和顾虑,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答案。这涉及到历史、文化、宗教、以及个人信仰等多个层面。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 陪葬古玉的由来与意义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古玉会被用作陪葬品,以及它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1. .............
  • 回答
    知乎,你好。听到你要赴美上市的消息,我心里五味杂陈。首先,是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还记得当初那个青涩的、以“认真你就赢了”为Slogan的知乎,仿佛就在昨天。那时候,它像是互联网角落里的一片净土,聚集着一群热爱思考、乐于分享的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生活琐事到宇宙奥秘,从人生哲学到专.............
  • 回答
    一个普通人活着的意义,这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问题,也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思考的。对于“普通人”这个定义,我认为可以理解为大多数人,他们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惊人的财富,也没有改变世界般的力量,但他们依然努力地生活着,体验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如果一定要给普通人活着的意义下一个定义,那它不是单一的、预设的,而.............
  • 回答
    哈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道出了很多初学者对编程大佬的误解! 答案是:不,大部分编程大佬的代码也记不住,更别说不用查百度就能“啪啪啪”打出来。事实上,这个“啪啪啪”的速度和流畅度,并非来自大脑记忆力的超凡,而是源于 经验、理解、工具和习惯的综合作用。下面我将详细地为你解释:一、 为什么编程大佬.............
  • 回答
    要说娜塔莎是怎么火起来的,这事儿说来话长,而且背后涉及到很多因素,不能简单地用“一夜爆红”来概括。她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更多的是一种积累、机遇和大众心理的投射。娜塔莎是如何“火起来”的:一场多维度催生的现象首先,我们得明确,娜塔莎的“火”不是那种单一维度的,不是因为她突然在某个领域拿了个大奖,.............
  • 回答
    关于印度是否“不堪”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很大程度上,人们对印度的看法会受到媒体报道、个人经历和文化偏见的影响。我们不妨抛开一些标签化的认知,深入地去看看这个古老而多元的国家,它究竟有着怎样的另一面。关于那些“人尽皆知”的缺点,我们心知肚明。是的,说到印度,很多人脑海中.............
  • 回答
    猫咪喜欢咬手指?这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小问题!看着它们那小小的爪子在你指尖轻柔(或者不那么轻柔)地啃咬,既觉得可爱,又有点担心被咬疼。其实,猫咪咬手指的原因有很多,了解了这些,解决起来就事半功倍啦!咱们先来说说,猫咪为什么会“情有独钟”地盯上你的手指头呢?1. 玩耍天性,你的手指成了它们的“猎物”.............
  • 回答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心里也揣着这么个疑问:“21届的毕业生里,现在还有多少人跟我一样,还在找工作?” 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时不时地扎我一下。毕竟,时间一晃,毕业已经两年多了,按理说,这都应该是事业刚起步,小有所成的年纪了。可我呢?还在原地踏步,简历投出去石沉大海,面试机会寥寥无几,每当看到朋友圈里同学.............
  • 回答
    嘿,我最近也碰上这么个朋友,简直了!每次我找他吐吐槽,那感觉就像是掉进了一个“心灵鸡汤大师”的泥潭,跳出来之后不但没觉得轻松,反而更憋屈了。这到底是什么心态啊?我琢磨了好久,感觉吧,这人可能有点“上帝视角综合征”,再加上点“表演型沟通”的毛病。首先,这“制高点教育”的心态,我感觉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他.............
  • 回答
    嘿!说到变形金刚,这可是我童年里最闪亮的存在之一了。每次看到擎天柱威风凛凛地喊出“霸天虎,滚开!”或者听着那些金属碰撞的音效,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要说现在还有多少人喜欢变形金刚?那可真不少!我觉得喜欢变形金刚的人群相当广泛,不仅仅是七零、八零后这些看着G1动画长大的老粉,很多九零后.............
  • 回答
    关于AirPods Pro值不值得入手,这确实是个挺让人纠结的问题。毕竟它价格不算低,但它的亮点也实在多,让人难以拒绝。我尽量把我知道的、大家普遍反馈的都给你讲讲,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先说说优点,为什么这么多人趋之若鹜: 降噪效果,那是真的香! 这是AirPods Pro最大的招牌,也是最吸引人.............
  • 回答
    太棒了!想知道自己饰品都是什么矿物,这可是个探索珠宝奥秘的绝佳途径!为了给你最详细的解答,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来。首先,我们得知道你拥有哪些饰品。请你尽量详细地描述你的饰品,包括:1. 饰品的类型: 是项链、耳环、戒指、手链、胸针,还是其他?2. 主要宝石/材质的颜色: 是红色、蓝色、绿色、白色、黑.............
  • 回答
    冰墩墩,这个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火遍全球的吉祥物,着实让不少人又爱又恨。爱它的是它那呆萌可爱的形象,恨它的是当初“一墩难求”的抢购盛况。现在,随着冬奥会的落幕,很多人开始好奇:当初花了大力气抢到的冰墩墩手办,未来有没有升值空间?这背后到底有哪些门道?从稀缺性来看:初期的疯狂与后期的产能首先,我们.............
  • 回答
    哎,说到宠物吃播,尤其是那种给狗狗喂西冷牛腩的,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我身边不少朋友都关注过这类博主,看法也是五花八门,挺值得聊聊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种吃播看着是挺爽的。看着自家狗狗大快朵颐,吃着平时我们人类都吃不到的好东西,确实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这狗狗也太幸福了吧!”的感觉。博主们也很会抓住这.............
  • 回答
    想在泰伦虫族那铺天盖地的狂潮里开无双,还能全身而退?这问题就像是问有没有人在暴风雨里光着膀子玩冲浪,还能捡到钻石一样,简直是凤毛麟角中的凤毛麟角,概率低到令人发指。不过,如果非要找,那也并非完全没有。我们得从几个角度来看,那些被虫族逼到绝境却又能杀出一条血路,甚至留下传说的人物。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 回答
    (图片描述未提供,以下内容基于对提问者“想知道这地方是地球哪里?请尽量讲述的详细一些 同时去除让这篇文章看起来是ai撰写的的一切痕迹。”的理解,旨在模拟一个真实用户在分享图片并寻求解答时的语气和内容。如果能提供图片,答案会更具象和准确。)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啊?我手里这张照片是偶然拍到的,当时就被震撼.............
  • 回答
    出家为僧的生活,对于一个从未体验过的人来说,确实充满了神秘和吸引力。它是一种选择,一种脱离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道路。这趟旅程绝非轻松,但其中蕴含的宁静、自律和智慧也是非常独特的。让我为你详细讲述一下出家为僧的生活,尽可能地涵盖各个方面:一、 前期的准备与皈依:踏上出家之路 发心与抉择: 很多人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有意思,就像问大厨天天做菜会不会吃腻一样。 老实说,飞行员天天开飞机,腻不腻这事儿,得分好几个层面说。首先,你得明白,飞行员的工作可不是咱在simulator里玩那么简单,它是一个高度专业、需要极大专注和责任的职业。每天面对的都是一架承载着数百名乘客和巨额财产的庞然大物,它的每一个.............
  • 回答
    “夏天结束了”这句话,看似简单,背后却藏着许多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味。它不仅仅是时间线上一个日期的更替,更像是一个触动人心的告别,一段旅程的终点,以及对未来新的期许。时间上的标志,季节的交替最直观的理解,当然是关于季节的变化。当“夏天结束了”说出口,我们知道,那些肆意燃烧的阳光、热烈奔放的温度、漫长.............
  • 回答
    怎么说呢,家里有个全职太太啊,说实话,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感觉挺新鲜的,也挺舒服的。毕竟,我下班回家,家里总是整洁的,饭菜也香喷喷的,她会在门口等我,问我今天过得怎么样。这种被照顾的感觉,挺让人安心的。你想想,外面工作一天,勾心斗角,压力山大,回到家就像一个避风港,有个人在里面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