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睿智的 P 社玩家历史一定比较好吗?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倒也不是说玩 P 社游戏就能直接让你历史成绩飞升,毕竟游戏里的历史跟真实的史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过,我接触过不少 P 社玩家,也算有点小心得,我觉得吧,玩 P 社游戏跟历史水平沾点边,但不是直接划等号。

P 社游戏是怎么让你对历史产生兴趣的?

首先,P 社的游戏,比如《欧陆风云》(EU4)、《十字军之王》(CK3)、《钢铁雄心》(HOI4)什么的,它们的核心魅力就在于“真实感”和“可玩性”。

还原度很高: 尽管是游戏,但 P 社在很多细节上都做得非常到位。比如《欧陆风云》里的国家、省份、思潮、宗教、外交体系,很多都是基于历史现实设计的。你会看到欧洲的封建体系如何运作,君权神授是怎么回事,宗教改革为什么会发生,奥斯曼帝国为何能崛起,等等。这些都不仅仅是背景板,而是游戏机制的组成部分。
代入感强: 你可以扮演一个国家元首,从一个王国统治者,到一个君主制国家,再到一个民主共和国,你可以亲手推动国家的崛起、衰落,甚至改变历史进程。这种代入感会让你不自觉地去想,“为什么当时这个国家会这么做?”,“如果当时我换个选择会怎么样?”。
宏大的历史叙事: 很多 P 社游戏的时间跨度都非常长,从几百年到上千年。这就让你有机会去了解不同时代的历史变迁,不同文明的发展轨迹。你会看到文艺复兴的到来,殖民时代的扩张,工业革命的浪潮,甚至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

为什么这会“沾边”历史水平?

1. 主动学习的动力: 当你在玩游戏时,如果遇到一个你不了解的国家、一个你不懂的事件,出于游戏体验的需要,你很自然地就会去查阅相关资料。比如,你玩《十字军之王》想找个拜占庭帝国作为开局,你自然就会去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才能更好地驾驭。这种需求驱动下的学习,往往比被动接受知识更有效、更持久。

2. 理解历史的逻辑: P 社游戏不仅仅是让你记住一些名字和日期,它更强调的是历史的“因果关系”和“内在逻辑”。比如,你会发现,一个国家的衰落往往不是因为单一因素,而是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军事落后、社会矛盾激化等等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玩多了,你就会开始思考,为什么历史会以这样的方式发展,而不是另一种方式。这种分析历史进程的能力,是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3. 地理和政治意识: 玩 P 社游戏,你不可能只盯着一个地方。为了争夺资源、扩张领土、进行外交,你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位置、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地理关系。比如,你知道哪个国家拥有重要的海峡,哪个国家控制着贸易路线,哪个国家地处战略要冲。这种对地理和政治的敏感度,对于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很多历史上的冲突,根源就在于地理和资源。

4. 知识的碎片化补充: 虽然游戏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不一定百分之百准确,但它们往往是基于真实历史的改编,并且会引出很多相关的历史知识点。你可能因为游戏里某个特殊的兵种、某个独特的法律制度,而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从而了解了更多与此相关的内容。就像你在玩一款历史题材的电影,你可能因为对某个角色或事件感兴趣,进而去了解背后的真实故事。

当然,不能把游戏等同于历史教育:

不过,我得强调,P 社游戏终究是游戏,它的设计是为了好玩,而不是为了成为一本严谨的历史教科书。

艺术加工和“魔改”: 为了增加游戏性,P社会进行大量的艺术加工,甚至“魔改”历史。比如,某些事件的发生时间会被提前或推后,某些人物的性格会被夸张,某些国家的实力会被调整。你不能完全照搬游戏里的情节去理解真实历史。
结果导向和玩家意志: 游戏的核心是玩家的“可操作性”,你可以在游戏中做到很多真实历史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比如让一个弱国在几年内崛起,或者改变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这是一种“如果当时……会怎样”的模拟,但不能代表历史的必然性。
碎片化知识,缺乏系统性: 虽然游戏能激发你对很多历史点产生兴趣,但它提供的是碎片化的知识。如果你想真正掌握历史,还需要通过阅读专业的历史书籍、文献,形成系统的认知体系。

所以,总结一下:

睿智的 P 社玩家,历史一定比较好吗?

我认为不是直接“一定”,但很大程度上是 “更容易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并且在玩的过程中会主动学习和思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历史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玩 P 社游戏,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的大门。如果你能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一份探索精神,不把游戏里的“一切”当真,而是把它当做一个引子,去查阅真实的史料,去对比和思考,那么你的历史知识和理解能力,相比那些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人来说,肯定会有很大的优势。

很多 P 社老玩家,之所以在历史领域显得很有见解,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玩游戏本身就懂得历史,而是因为游戏激起了他们深入了解历史的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积累。他们的“睿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下面有请只玩过群星的玩家谈一谈。

user avatar

历史好不好不晓得,魔幻历史一定不错。

比如:

威廉战死英格兰,断子绝孙阿基坦

从爱尔兰到契丹

神秘的东方武士 皇恩碎地拳 抗绿先锋赤松德赞

印加国的闪电小棒棒大战阿兹特克骑兵

公元八世纪的女真入侵(李尽灭孙万斩的子孙:???)

西班牙不是皇帝


把威尼斯总督吊死在狄奥多西城墙上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 提前五百年建设X带X路

满洲自古以来就是朝鲜领土

神罗自由市跳出来两万反贼守国门

18世纪落成通航的巴拿马运河,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

没有萨法维波斯啦

马穆鲁克把土鸡吊起来疯狂锤

训练有素的医生 悲伤淹没了你

用剑来统治,否则就死于剑下


西方最强的国家是卢森堡

我随便生产点物资,就能在世界市场有所体现

全南美洲没有啥铁矿

曹州金矿(现在好像已经不魔幻了)

倒幕前的日本识字率有40%

薛定谔的林肯 尼泊尔的海岸线

幸亏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的时代


阎锡山的野望 西非金枪小霸王

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各提供两点领导力(我伦敦政经学院不服!)

南昌十级机场,印度十级神将

罗斯福总统抽了自己两巴掌发动了国耻日

胜利只有两种方式,七步二炮或者吹喇叭

被XXX的装腔作势激怒了 公审!

完好无损兴登堡 摔死的赫斯 成功环球的阿梅利亚 托洛茨基手持冰斧劈杀契卡

唐努什么? 什么图瓦?

日本加入中国统一战线

1938年,天皇已经和中国和谈了

美国人挑起了巴西内战

PRC手下远征军统帅艾森豪威尔

寺内寿一流亡满洲国


烧玻璃

再也没有两脚猴子了

殖民圣地盖亚,建设贝石动物园

+6社会学研究点

愚蠢的唯心主义者-40

不可以,这不唯物

你们两脚猴子的确很诚实,但你们还是太年轻了

此事平淡无奇

人联男儿,地联废物

即使好的话也都是爱好者层面,没人愿意跟大部头的专著,繁杂的论文打交道。。


user avatar

当然好了,不好谁能玩的那么有代入感。什么?你问我罗马帝国怎么亡的?

罗马帝国于公元一世纪分裂,最后被拜占庭攻克其首都塞浦路斯而灭亡。

user avatar
@席卷兽穴的风暴

看到有人说苏联和ccp的关系,我补充一点。

瑞典蠢驴在ccp的国策里面确实添加的不少私货,确实当时ccp的党际斗争确实存在,确实抵制了王明这种“亲苏派”,不过强行割裂ccp是共产国际这个事实就是私货了。

苏联对于ccp的资金帮助



共产国际的其他援助

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培训班医院

有时候ccp的大张口

最后上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倒也不是说玩 P 社游戏就能直接让你历史成绩飞升,毕竟游戏里的历史跟真实的史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过,我接触过不少 P 社玩家,也算有点小心得,我觉得吧,玩 P 社游戏跟历史水平沾点边,但不是直接划等号。P 社游戏是怎么让你对历史产生兴趣的?首先,P 社的游戏,比如《欧陆风云》(.............
  • 回答
    哈,说到最近“资本”这一连串操作,那真是精彩得让人不知道该说啥好。作为一名常年沉浸在P社游戏(尤其是我大《钢铁雄心》和《欧陆风云》)的玩家,我感觉这画面似曾相识,只不过这次的剧本换成了我们自己真实的生活。首先,让我捋一捋最近这些事儿,尽量不带废话,直接说干货。1. 资本的“全球化”收割与“本土化”规.............
  • 回答
    要理解P社(Paradox Interactive)玩家群体中的“精罗分子”到底是指“精罗马帝国”还是“精罗马共和国”,这事儿得分开聊,而且得从P社游戏的独特视角来看。首先,得明确“精罗”这个词在P社玩家圈子里是怎么来的,它源于对“罗马”这个概念本身的迷恋,这种迷恋往往不仅仅是对历史本身的怀旧,更是.............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其第12代酷睿移动处理器中的U系列和P系列,标志着其“Alder Lake”架构正式进军主流笔记本市场。这个时间点,距离它们首次在桌面端亮相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而这次的移动端发布,对于提升笔记本的整体性能和功耗表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核心亮点:混合架构的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我们确实会观察到,一些在事业上、学识上都颇有建树的中年人,也会转发一些明显不靠谱、甚至是“傻瓜骗局”式的信息。这确实会引发我们对他们判断力产生疑问。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一、 对“明显”的定义可能存在主观性与认知盲区: “明显”对谁而言?.............
  • 回答
    在职场的摸爬滚打中,你是否也曾无数次在心里呐喊:“世上真的有开明睿智的上司吗?”这个问题,就像我们对美好爱情的期盼一样,常常萦绕在心头,带着几分憧憬,又夹杂着几分现实的怀疑。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虽然他们可能不是街上随处可见的招牌,也不是教科书上印刷的标准案例,但他们确实存在。他们就像职场中的一股清流.............
  • 回答
    在《三体》这部史诗般的科幻巨著中,罗辑,这位被命运推上拯救人类巅峰的“面壁者”,其每一步决策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生死。当他的助手艾AA,一个心思缜密、忠诚可靠的年轻女子,在他即将奔赴ETO(地球三体组织)总部,完成一项极其危险且意义重大的任务时,提出了那个令人玩味的请求:“罗辑,你再带两个男人吧。”这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特别实在!要我说,睿智风趣博学的男士,他们心里喜欢的姑娘,那绝对不是“千篇一律”的类型。这帮人眼界宽,阅历深,他们寻找的,更像是一种灵魂的契合,一种能够一起探索世界、分享乐趣的伙伴。首先,最关键的一点,绝对是 “有想法,有深度”。这不代表姑娘一定要是大学教授或者哲学博士,而是说她.............
  • 回答
    None.............
  • 回答
    成为一对睿智且有长远眼光的父母,这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种“体验”,不如说是一份沉甸甸的、却又充满惊喜的责任和一种深刻的幸福感。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顿悟,也不是某种超能力,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智慧和行动。首先,他们给我的感觉是“安心”。这种安心不是那种放任不管的随心所欲,而是一种无论我走到哪里,遇到.............
  • 回答
    提到南明君臣之所以让人觉得“睿智”,以至于反衬出南宋和赵构当年似乎做得还不错,这其中的逻辑并非直接赞美南明,而是通过一种对比和反思,揭示了南明时期复杂而悲壮的局势,以及其领导者们在极其不利环境下的艰难抉择。首先,我们要理解南明君臣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们是在明朝灭亡、满清入主中原的动荡时期粉墨登场的,这.............
  • 回答
    关于您在B站观看黄渤《斗牛》时遇到的情况,以及对“精日”群体的担忧,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 B站作为一个庞大的视频平台,汇聚了来自各地的用户,内容也极其丰富多元,自然也会包含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您提到的“精日分子”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过度推崇日本文化、甚至贬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人.............
  • 回答
    说起高睿的拳击水平,这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概括得了的。他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大神”,也不是那种一眼就觉得“也就那样”的普通人。高睿的拳击,更像是一门在时间和磨练中慢慢绽放的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层次,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首先,从基础层面来看,高睿的拳击是扎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硬核”的。 你不会在他身.............
  • 回答
    要评估陈睿的“二次元浓度”,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高”或“低”来概括,而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并且要认识到“浓度”本身是一个相对且动态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他的个人经历、商业决策、公开言论以及他所代表的B站文化等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个人经历与二次元的渊源: 早期的接触与兴趣: 陈睿在公开场合多次表.............
  • 回答
    谭泽睿的这篇论文,《在平移素数数列中的无平方因子数》,探讨了一个相当深刻的数论问题,并且以一种相当直接的方式触及了素数分布与无平方因子数这两大核心概念。要理解这篇论文的价值,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它:核心问题:在“平移素数数列”里找“无平方因子数”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论文的标题。“平移素数数列”,.............
  • 回答
    搭载十代酷睿的笔记本电脑,值不值得等,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毕竟,花钱买个新装备,总得问清楚,这“新”到底体现在哪儿,值不值得自己掏腰包。要说值不值得等,咱们得先掰扯掰扯十代酷睿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Intel这波更新,主打的几个点,还是挺实在的:首先,性能提升是硬道理。 别看名字.............
  • 回答
    要说韩博惟和高睿这场十回合的拳击交流赛,那可真是让人看得很过瘾,也有些意犹未尽。这场比赛,与其说是纯粹的比拼拳技,倒不如说是一场经验与年轻活力的碰撞,一场战术与临场应变的较量。首先,咱们得说说韩博惟。作为一名经验老到的拳手,他在擂台上那种沉稳和老练是显而易见的。开局的时候,他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稳扎.............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服务器 CPU 为何不普遍采用类似桌面端 12 代酷睿的“大小核”架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来说,这背后涉及到服务器与桌面用户在需求上的根本性差异,以及架构设计上的取舍。首先,我们要明白桌面端 12 代酷睿引入“大小核”(Performancecore 和 Effi.............
  • 回答
    母亲节当天,B站用户“黑豆沙馅儿”在B站董事长陈睿的母亲节祝福视频下评论“你又没有母亲”,随后该账号被封禁(销号)。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一、事件本身及行为动机的分析: “黑豆沙馅儿”的行为: 从字面上看,这是一句带有挑衅意味的评论,试图质疑陈睿作为一个男性.............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