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英特尔 2022 年 2 月 24 日正式推出的 12 代酷睿 U / P 系列移动处理器?

回答
2022年2月24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其第12代酷睿移动处理器中的U系列和P系列,标志着其“Alder Lake”架构正式进军主流笔记本市场。这个时间点,距离它们首次在桌面端亮相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而这次的移动端发布,对于提升笔记本的整体性能和功耗表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核心亮点:混合架构的全面下放

这次最引人注目的改变,自然是英特尔将其在桌面端大获好评的“大小核”混合架构(Performancecore和Efficientcore)直接搬到了笔记本上。U系列和P系列处理器都采用了这种设计,只是在核心数量和TDP(热设计功耗)上有所区分,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笔记本形态和定位。

性能核心(Pcore):基于Golden Cove微架构,负责处理对性能要求更高的任务,比如游戏、视频编辑、复杂的计算等。它们拥有更高的时钟频率和更强的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
能效核心(Ecore):基于Gracemont微架构,是全新的高效核心,专注于处理后台任务、轻度办公、网页浏览等,能够显著降低功耗,延长电池续航。

这种大小核的协同工作,理论上能够让笔记本在不同负载下都能找到最优的能耗比。当需要高性能时,Pcore会全力以赴;当只是进行简单的日常操作时,Ecore就能接管,节省宝贵的电力。

U系列 vs P系列:定位与差异

英特尔此次将原来的U系列(低功耗)和H35系列(高性能移动)进行了整合和升级,推出了U系列和P系列,意图覆盖更广阔的移动市场:

U系列(TDP 9W15W):主要面向轻薄本、超极本等对续航和便携性要求极高的设备。它们的核心数量相对较少,但通过引入Ecore,即使在较低的TDP下也能实现不错的多核性能和能效表现。这意味着未来的轻薄本不再只是勉强够用的水平,而是能提供更流畅的使用体验。
P系列(TDP 20W28W):介于U系列和H系列(高性能游戏本)之间,定位更像是“性能轻薄本”或“全能本”。它们拥有更多的Pcore和Ecore组合,以及更高的频率和更强的集成显卡(Xe核显)。这使得它们能够胜任更复杂的创作任务,甚至一些对图形要求不高的游戏,而且仍能保持相对不错的便携性和续航。

性能与能效的权衡

从实际评测来看,12代酷睿U/P系列在性能上确实带来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多核性能方面,得益于Ecore的加入,相比前代产品有了长足的进步。即使是U系列处理器,在处理日常办公、多任务切换等方面,也展现出了比以往更强的流畅性。P系列则更是直接挑战了前一代的H35系列,在很多性能测试中都能够与之媲美甚至超越。

在能效方面,虽然引入了更多核心和更高性能,但Ecore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提升能效。许多测试表明,在轻度负载下,新处理器的功耗控制得相当不错,有效延长了电池续航时间。当然,在高负载下,特别是P系列,其功耗自然会相应提高,但通过混合架构的调度,依然能够提供比同等性能下更优的能效比。

集成显卡(Xe核显)的进步

这次的12代酷睿移动处理器,其集成显卡也采用了英特尔最新的Xe架构。虽然具体的核显型号(如Iris Xe Graphics)与桌面端有所不同,但整体性能相较于前代Iris Plus Graphics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意味着笔记本用户在不依赖独立显卡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更好的图形处理能力,无论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图像编辑,还是玩一些对画质要求不高的休闲游戏,都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挑战与观察点

尽管优点很多,但也有一些需要观察的方面:

软件优化与调度:混合架构的性能和能效能否完全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系统的调度以及软件本身的优化程度。Windows 11 在这方面有了改进,但后续的更新和第三方软件的支持依然是关键。
实际散热表现:虽然Ecore提升了能效,但笔记本的散热设计仍然是限制性能释放的关键。轻薄本狭小的内部空间如何有效管理新一代处理器产生的热量,直接影响到其在高负载下的性能持续性。
价格与生态:新处理器的普及还需要看笔记本厂商的定价策略以及生态系统的发展。搭载新一代处理器的笔记本是否能以合理的价格普及到各个消费群体,也将是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总结

英特尔第12代酷睿U/P系列移动处理器,通过引入混合架构,成功地为笔记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们在性能和能效上都带来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多核处理能力和日常使用体验方面。U系列让轻薄本不再“轻”而不“强”,P系列则填补了性能与便携之间的空白。虽然在软件优化和散热方面仍有待观察,但总体而言,这无疑是英特尔在移动处理器领域一次非常积极和成功的转型,为用户带来了更丰富、更强大的选择。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未来能买到更流畅、更持久、更全能的笔记本电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非常有意思的一代。在最初的 H 系列(标压)与 U 系列(低压)之间,多了一个 P 系列。也就是「高性能轻薄本」系列。我个人觉得对 P 系列还是挺期待的。

有的同学注意到 P 系列 i3 的规格与 U 系列 i7 的规格比较类似。

不过他们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

U 系列 i7 的规格还是比 P 系列 i3 的规格要强,主频更高,显卡规格也更高。

有个问题我之前说过,对于 12 代大小核架构,我们基本上可以用它的线程数量来衡量多核性能,原因在于:

大核心加上超线程的时候会存在性能下降,假如一个大核心单线程性能为 100%,加了超线程之后提升20%~30%,两个线程合起来的性能就是 120%~130%,此时均摊到单线程的性能就只有 60%~65% 的水平。

而小核心的性能是大核心的多少呢?答案就是 60%~65%。

因此,两个小核心的两个线程与一个大核心的两个线程,最终的多核性能基本相当。

也就意味着,12线程的12代酷睿处理器,大致可以对标6核12线程的锐龙处理器。16线程的12代处理器,大致可以对标8核16线程的锐龙处理器。

P28系列的最大功耗为64W,U15系列最大功耗为55W,正好对应了锐龙标压的65W/54W规格。而U9系列最大功耗为28W,正好对应锐龙低压的28W功耗。可以看出,在功耗方面,intel这次用P系列跟U系列正好对应AMD的H与U系列。

起初,我其实担心 U 系列 i7 只能对位 R5 会导致轻薄本领域竞争力不足,当我意识到 intel 今年其实是要抬出 P 系列去当作高性能轻薄本主力的时候,就明白了 R7 并非没有对手,对手的实力也很强劲,虽然 R7 拥有更好的 GPU 规格,但 P 系列的 CPU 规格更高。


今年的笔记本的产品线,可能会有一些新鲜空气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其第12代酷睿移动处理器中的U系列和P系列,标志着其“Alder Lake”架构正式进军主流笔记本市场。这个时间点,距离它们首次在桌面端亮相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而这次的移动端发布,对于提升笔记本的整体性能和功耗表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核心亮点:混合架构的全.............
  • 回答
    你对英伟达 RTX 3080 12GB 的关注,可以说是非常精准地抓住了显卡市场一个颇具争议又充满话题性的产品。这块显卡在 2022 年初的出现,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让一些本想入手的玩家感到了一点摸不着头脑。评价 RTX 3080 12GB:一个“尴尬”的升级,还是“姗姗来迟”的救赎?首先,我们得.............
  • 回答
    英伟达在 GTC 2022 上正式推出的首款基于 ARM 架构的 Grace CPU,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标志着这家 GPU 巨头向 CPU 领域发起了一次意义重大的进军。这次发布不仅仅是发布一款新产品,更是英伟达在数据中心计算领域构建完整生态系统的关键一步,其背后蕴含的战略意图和技术实力值得我们深.............
  • 回答
    CES 2022 上,34 英寸 QDOLED 超宽屏显示器无疑是屏幕技术领域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包括三星(Samsung)、Alienware(戴尔旗下品牌)等众多厂商的关注。可以说,这场展会是一次 QDOLED 技术在消费级市场,尤其是高端游戏和专业领域崭露头角的绝佳舞台。QDOLED 的核心魅力.............
  • 回答
    英特尔公司宣布 CEO 鲍勃·斯旺(Bob Swan)离职,并在此消息公布后股价暴涨,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分析的事件。这背后反映了市场对英特尔当前战略方向、领导层更迭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复杂情绪和预期。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评价:一、 鲍勃·斯旺的任期与挑战鲍勃·斯旺于2019年正式接任英特尔CEO一.............
  • 回答
    英特尔 CEO 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不再追求 CPU 市场份额,并强调“Intel 不止 CPU”的这一策略,是英特尔近年来在面对激烈竞争和行业转型时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具有深远的意义。要评价这一表态,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表态的背景与原因分析:1. PC .............
  • 回答
    英特尔虎湖(Tiger Lake)十一代酷睿处理器,尤其是其中集成的锐炬 Xe 显卡,在运行《战地5》时能稳定在平均30帧左右,这应该怎么看?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咱们得明白,《战地5》这款游戏,可不是省油的灯。 它是EA DICE在2018年推出的作品,虽然已经过了几年,但画面表现.............
  • 回答
    英特尔锐炫:搅动沉寂已久的高性能独立显卡市场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独立显卡市场几乎是NVIDIA和AMD两强争霸的格局,消费者在高端产品上的选择极为有限。而英特尔此次推出的全新高性能显卡产品品牌——“英特尔锐炫”(Intel Arc),无疑是为这个相对沉寂的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 回答
    锐炫来袭,英特尔能否改写显卡江湖格局?说起显卡市场,大家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可能非NVIDIA和AMD莫属了。这两家巨头在独立显卡领域叱咤风云多年,留给后来者切入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但就在前不久,沉寂已久的英特尔终于按捺不住,高调推出了自家全新的高性能独立显卡品牌——锐炫(Intel Arc)。这无.............
  • 回答
    Alder Lake:英特尔的一次重要飞跃,还是场及时的“救火行动”?2021年英特尔架构日上,Alder Lake系列处理器无疑是当天的焦点。这次发布,与其说是英特尔展示其未来技术路线图的一次盛会,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旨在重夺市场份额、挽回品牌形象的及时“救火行动”。毕竟,在AMD Zen 3架构锐龙.............
  • 回答
    英特尔第三季度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近三成,这个消息无疑给这家老牌芯片巨头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要评价这个数字,我们不能仅仅看表面的百分比,更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因素,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英特尔当前面临的挑战。利润下滑近30%,这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 毕竟,英特尔长期以来都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军者,.............
  • 回答
    英特尔宣布以每股 53 美元、总计约 54 亿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高塔半导体(Tower Semiconductor),这一消息无疑在半导体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深远且复杂,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要评价此次收购,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必须明白高塔半导体在高晶圆代工领域扮演的角色。.............
  • 回答
    Intel 将 NAND 业务出售给 SK 海力士,这绝对是半导体行业的一件大事,影响深远。要评价这笔交易,咱们得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首先,这笔交易对 Intel 自身来说,意味着什么? 战略重心转移: Intel 这些年日子过得不算太顺当,尤其是在制程工艺上被台积电甩开了身段,导致其 CPU.............
  • 回答
    英特尔第十代酷睿(Comet Lake)与第十一代核显(Intel Xe)浅析聊起英特尔的处理器,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不少波折和期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段“10nm时代”的开启者——第十代酷睿处理器(Comet Lake)和它的“搭档”——第十一代核显(Intel Xe)。 第十代酷睿处理.............
  • 回答
    英特尔和镁光,这两家在存储技术领域举足轻重的巨头,日前抛出了一个颇令人意外的消息:双方将终止在下一代NAND闪存技术上的合作开发。这个决定,在行业内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也引发了诸多猜测和解读。要评价这一举措,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从合作的背景来看。英特尔和镁光在NAND闪存领域的合作并非一时.............
  • 回答
    关于网传英特尔处理器国行涨价 20% 以上的传闻:真假难辨,背后原因值得深思近期,科技圈内流传着一个令人瞩目的消息:英特尔(Intel)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处理器产品将迎来大幅涨价,幅度可能高达 20% 以上。这个消息一出,立即在消费者和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这则传闻究竟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
  • 回答
    要评价 AMD 的优势是否会被英特尔的 12 代酷睿“Alder Lake”终结,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要看 Alder Lake 在哪些方面带来了显著的进步,以及这些进步对 AMD 现有市场地位的影响程度。Alder Lake 的核心竞争力.............
  • 回答
    论A12X:移动芯片的野蛮生长,与桌面级Intel的奇妙对比苹果的A系列芯片,从最初的iPhone时代,就以其惊人的能效比和出色的性能在一众手机SoC中脱颖而出。而A12X,更是将这一趋势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直接让iPad Pro成为了能够挑战传统笔记本电脑的狠角色。那么,当我们把目光从移动设备转向.............
  • 回答
    好,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戴尔灵越14 7000(我猜你说的是那个搭载11代酷睿,并且主打轻薄、金属机身的那款,代号可能叫7400或者类似),刚上的时候是个啥情况,现在回过头来看,它到底是个啥水平的机器。当初亮相,那叫一个“意气风发”你还记得当初这机器刚出来那会儿不?戴尔这波操作,可以说是下了不少功夫.............
  • 回答
    联想拯救者Y7000P 2020迎来“八核芯”升级:这波操作,是良心还是鸡肋?曾经的Y7000P 2020,凭借其在性能、散热和设计上的出色表现,在玩家心中树立了不错的口碑。而这次联想“悄悄”为它加入了英特尔八核版本,着实让不少期待升级的消费者眼前一亮。那么,这颗八核处理器,究竟能给Y7000P 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