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东电正式提交核污水排海申请,预计 2023 年春开始排放,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日本东电于 2021 年 4 月 13 日正式向日本政府提交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处理水排海的申请,并预计于 2023 年春开始分批排放。这一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其潜在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环境、经济、社会、健康等多个层面。

以下将尽量详细地讲述这些可能的影响:

一、 对环境的影响:

1. 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和累积:
Tritium (氚) 是主要关注点: 核处理水中含有大量的氚,虽然经过稀释后氚的浓度会大大降低(低于日本国家标准的千分之一),但其放射性依然存在。氚是氢的同位素,具有半衰期约 12.3 年。它容易融入水体,并可能被生物吸收。
其他放射性核素的残留风险: 尽管日本政府声称经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处理后,绝大部分放射性核素(如铯137、锶90 等)的含量都已低于法定标准,但对ALPS处理效果的质疑和潜在的故障风险仍然存在。一旦ALPS无法完全去除某些核素,它们可能随海水扩散。
长期累积效应: 尽管每次排放的浓度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排放数十年(预计过程长达 3040 年),放射性物质总量会不断增加。这可能导致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累积,尽管其具体累积量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尚需更长期的监测和研究。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放射性物质可能被海洋生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和富集。这可能对鱼类、贝类、浮游生物等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基因等方面产生潜在影响。尤其是对于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生物,它们受到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对海底沉积物的影响: 部分放射性物质可能会沉降到海底,影响海底生态环境。

2. 洋流扩散和全球性影响:
太平洋洋流的作用: 福岛核电站位于太平洋西岸,排放的核处理水会通过洋流扩散。虽然初期主要影响日本附近海域,但随着洋流的运动,放射性物质最终会扩散到整个太平洋,甚至更远。
全球海洋生态系统担忧: 这种全球性的扩散引起了对整个太平洋生态系统的担忧,包括可能影响到远洋渔业资源、海洋哺乳动物以及依赖海洋生存的其他物种。

二、 对经济的影响:

1. 渔业和水产业的冲击:
消费者信心下降: 即便放射性物质浓度在安全标准内,但“核污染水”的标签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会严重打击消费者对日本海产品的信心。这将导致日本国内外的海产品销售量下降,价格下跌。
出口受限: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对日本海产品实施进口限制,如果排海开始,这些限制很可能会继续或扩大。中国、韩国、香港、澳门、东南亚等日本海产品的重要市场,都对此表示强烈担忧。
渔业从业者的生计: 渔业是日本沿海地区重要的产业,排海计划将直接威胁到数万名渔民的生计,可能导致渔业收入锐减,甚至迫使部分从业者转行。
养殖业的风险: 海水排入后,可能影响近海的养殖业,例如海藻、贝类等,增加其放射性污染的风险。

2. 旅游业的影响:
负面形象和游客担忧: 核污染水排海可能在日本沿海地区,尤其是在福岛周边地区,产生负面的环境形象。这可能导致外国游客对前往日本,特别是沿海地区旅游产生顾虑,影响旅游业的收入。
食品旅游的受影响: 日本的海产品美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排海计划可能影响到游客对日本美食的体验和信心。

3. 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影响:
贸易壁垒和争议: 排海计划可能引发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并可能导致更多的贸易壁垒。
国际关系紧张: 邻国(如中国、韩国)以及太平洋岛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排海计划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关系,损害日本的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

三、 对社会和健康的影响:

1. 公众健康担忧和心理影响:
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尽管政府强调安全,但公众(尤其是中国和韩国等邻国居民)对于长期摄入可能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质的食品存在普遍的担忧。这种担忧可能导致对包括日本海产品在内的各类食品的抵制。
心理影响和信任危机: 排海决定可能加剧民众对政府和东电公司在信息公开、风险评估和管理方面的信任危机。长期暴露在潜在的核污染阴影下,可能对当地居民和全球公众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虑。
科学争议与信息不对称: 尽管科学界对氚的安全性有一定共识,但对于ALPS处理效果的长期有效性、核素累积的程度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仍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和争议。信息的公开透明和科学解释至关重要,但公众往往难以获得充分且易于理解的信息。

2. 社区发展和复兴的阻碍:
福岛地区的长期阴影: 福岛核事故已经给当地社区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核处理水排海的决定,可能使得当地在复兴和重建的道路上继续承受“核污染”的标签,阻碍其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当地居民的反对: 福岛当地的渔业团体、居民以及环保组织,对排海计划普遍持反对态度,他们担心排海会葬送过去多年努力恢复的信誉和生计。

四、 技术和管理层面的潜在影响:

1. ALPS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处理效果的长期保证: ALPS并非万能,虽然号称能去除大部分放射性核素,但其处理效果和长期稳定性仍需持续验证。设备可能出现故障或处理效率下降,导致排放水的放射性超标。
核素的去除程度: 关于碳14等某些核素是否能被有效去除,也存在一定的讨论和疑问。

2. 监测和监管的有效性:
持续的监测体系: 排海过程需要建立一个强大、透明且独立的监测体系,持续监测排放水和周边海域的环境放射性水平。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公开性至关重要。
应对突发事件: 需要制定完善的应对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泄露或排放异常等突发事件。

3. 国际合作与协调:
区域合作的挑战: 日本需要与邻国和太平洋岛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回应他们的关切,并在科学监测和风险评估方面展开合作。
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的作用: IAEA对日本排海计划给予了初步认可,但其后续的监测和评估作用依然需要被密切关注。

总结来说,日本东电福岛核处理水排海计划的潜在影响是复杂且深远的:

环境上: 存在放射性物质长期扩散和累积的风险,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可能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经济上: 对日本渔业、水产业和旅游业将造成严重打击,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并可能影响区域经济合作。
社会健康上: 进一步加剧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可能引发信任危机,并阻碍福岛地区的发展。
技术管理上: 考验着ALPS设备的可靠性、监测体系的有效性以及国际合作的顺畅程度。

尽管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一再强调其排海方案符合国际标准且安全,但其长期影响的评估仍需持续的科学监测、透明的公开以及负责任的国际合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根据东电提交的排污计划来看,日本还是在中韩的压力下妥协了一些,核废水是排入福岛核电站1公里处的近海,而非5月份公开计划那样用船运到更靠近中韩的海域排放。

2. 至于排放核废水的影响嘛,如果日本能够严格按照计划标准执行,那至少短期不会有显著影响。可日本哪里有能力和意愿遵守计划和标准呢?有这个本事福岛也不会闹到如此地步。而日本偷漏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太大了。

3. 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邀请中韩两国进行监督,对此日本和美国也没反对。

4. 所以俺建议,我国要在排放期在排放海域常驻一个考察船队对海水进行检测,因为有一定风险让民船干不太合适,最好是一队军舰去那常驻。

5. 为了军舰上的人能够得到休息和补给,有必要在福岛外建设一个真的“浮岛”,正好我国有现成的方案,根据“浮式保障平台工程”项目,超大型浮体的单体模块长300米,宽100米,最大组合件为5个,即长1500米。它完全可以满足运9、空警500、轰6K、运20远程运输机、空警2000预警机等大型战机的起降(上面那句划掉)。它完全可以满足监督日本排放的中国船队补给和休息使用。

user avatar

大多数牵涉到的国家和组织的反对,以及可能的抵制。

反对东电排放核污水的有:

联合国有毒物质及人权特别调查员Macros Orellana

联合国食物权利特别调查员Michael Fakhri

联合国环境及人权特别调查员David Boyd

韩国、朝鲜、中国、俄罗斯、菲律宾、新西兰、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墨西哥等国政府

太平洋岛国论坛全部13个成员国

绿色和平组织等17个民间环保组织

70个美国民间环保团体


支持的有:

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席 拉斐尔·格罗西

日本、美国两国政府

user avatar

会带来又一轮对日本海产品的质疑和抵制,在南朝鲜等地挑起稍微高一点的反日浪潮,并和去年一样吓哭一些民众。

我照旧建议日本公务员将核废水稀释后拿来喝,喝上几十吨,世界各地的媒体看到没惨事就作鸟兽散了,对日本来说这成本也很低。

不敢喝就别排。

当然,即使核废水完全没经过处理,环境上的影响仍将局限在距离排放点 10 千米到 20 千米内,读者自己不跑去那里的话,这些核废水不会影响到读者的身体健康。当年福岛核泄漏时搞到海水里的排放量更大,影响范围也就那样而已。太平洋太大。2011 年以来我国多次检测近海海水,辐射量没有风险——科学上的这些事实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就不多重复了。

去年我国有些被还没排的核废水吓哭的民众在网上发视频,十分可怜,这显然是某些过度吹嘘核废水恐怖的媒体与自媒体导致的。这帮家伙的报道连核废水有没有开始排都不写。

我国已经派专家去日本监测核废水的情况了。这并不能减轻东亚各国的国民(包括日本自己的国民)对核废水的担忧,因为他们普遍觉得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不可信。在日本民众都这样恐核的情况下,我国民众对核废水的担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请其他科普作者和核电人士避免指责我国民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