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反传武人事,我给传武洗个白。。
戚继光在兵书里曾经写过传武的问题
原文找着费劲,大致意思如下
中间的解释我删了。。下面看戚继光原文吧。。我这语文水平说出来丢人。。
我的语文水准说不出戚继光大帅那么文雅(人家还文言文呢~),大意没错就好。。
戚大帅没记错自己也弄过类似拳谱之类的,让下面士兵练这些战场上真正有用的武术。
传武不是没好东西,关键看留下了什么。。
再说题目,练过拳击的话,不知道有没有人学过这么一个,出重拳,头一定不能超过自己的前脚,我是这么学的,不保证对毕竟是业余,解释就是,如果上步后手拳,脸送到前脚前面了,结果就是重心不稳收不回来被人轻松迎击。可以理解为下盘要稳固。
所以,下盘稳固没错,错的是现在的“传武人士”。。
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进或退?平日十分武艺,临时如用得五分出,亦可成功;用得八分,天下无敌;未有临阵用尽平日十分本事,而能从容活泼者也。谚云:到厮打时,忘了拿法。兵岂易言哉?俞公棍所以单人打不得,对不知音人打不得者,正是无虚花法也。长枪单人用之,如圈串,是学手法;进退,是学步法、身法。除此复有所谓单舞者,皆是花法,不可学也。须两枪对较,一照批迎、切磋、扌崩挤、著拿、大小门圈穿,按一字对戳一枪,每一字经过万遍不失,字字对得过,乃为成艺,后方可随意应敌,因敌制胜也。藤牌单人跳舞,免不得,乃是必要从此学来。内有闪滚之类,亦是花法。定须持标与长枪对杀,先标使去,亦要不早不迟;标既脱手,要进得速、出刀快,方为成艺。钩镰叉钯如转身跳打之类,皆是花法,不惟无益,且学熟误人第一。叉钯花法甚多,铲去不尽,只是照俞公棍法以使叉钯钩镰,庶无花法,而堪实用也。
里面加粗一段,很明显我国古代传武也是有讲究真打不玩套路的。。只能说在传武这件事上,我们是真的去其精华取其糟粕了。。
其实我一直觉得,传武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靠游戏来回答,毕竟竞技和游戏都是game不是。
现代人应该都玩过一两款带天梯排名排位之类的游戏,你们可以回忆回忆自己的游戏生涯,是不是越低的分段,套路越是百花齐放,而一旦你冲到了什么王者/传说/大师之类的地方,是不是就剩下那么几个打法来来回回。你在天梯20级也知道要保场面抢节奏,在青铜5也知道要打好线上补刀压制,在传说/大师/王者,其实也强调这么些东西。可你自己知道,同一句话在不同的地方意味着什么。
现在的传武,就是那些游戏里在冲分的时候被淘汰掉的套路,你能说它一定不能打吗?
不能,只要回到那个鱼塘,还是可以快乐遨游,又或者加入各种针对策略,随着分段不断变化,也可以继续玩,只可惜,这两样,传武都做不到,或者说,不愿去做。它即不想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低分段一天赢一把,赢一把乐一天),走出去呢又敝帚自珍,不愿意学习其它现代技法,天天想维护自己那点神秘性(兼收并蓄正经冲分),各种可笑的新闻自然就层出不穷了。
正经说点论据吧,了解过螳螂拳的朋友可能知道,螳螂有所谓“八打八不打”,其中的不打指的是人身体8个要害,不下死手的时候禁止攻击。其中有一条叫不打中间剑突,这个部位就是人体胸腔的上部,差不多锁骨中间的位置。因为这里有软骨,击中之后很容易造成软骨骨折,倒插入肺,有生命危险。这个经验对不对,以古代的人体营养摄入和医疗条件,这个经验太对了。但是放到现代呢,实际这里对于很多运动员甚至非运动员来说,已经不像诸如太阳后脑那样危险了,更好的训练和营养条件使得人体的抗击打能力强化了很多,你就没见过到现代搏击禁止打这个部位吧。这就是与时俱进最简单的地方,不要小瞧一个点,多了攻击部位,意味着可以开发更多的技巧和套路,实际搏击的策略和战术也会有更多的变化,搏击的进步正是这样一点一点变化的。
所有的搏击运动都在一点点进步,没有一种竞技运动可以身免。毕竟人都是两条胳膊两条腿,能攻击的地方也只有那么十几二十个,太阳底下哪来那么多新鲜事。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防御侧鞭腿,这么一个最基本的格斗动作,散打从有比赛之后,主流方法变化过多少次。现在人人推崇的MMA,刚成立的时候和现在,运动员的主流技术特点又变化了多少次。巴西柔术刚出来的时候,夸一句各种出奇制胜没毛病吧。现在是个无限制格斗运动员,他敢不会地面技术?
那么这些,抱残守缺的传武,做了吗?
就这个问题,本人曾经请教过一位武林老前辈。他老人家住在武当后山不问世事,精心钻研武学六十年。据他的说法,武术要登峰造极,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具体合一的门道太过复杂,讲出来估计你们也听不懂,简单说就是身体和地面需要深度融合,打个比方就像百年老树,树根深扎地面五尺,所以才风吹不倒,雨打不断。
但是,现在的传武为什么下盘不稳了呢?是马步扎的不好嘛,地不平嘛?非也!关键在于鞋不对!鞋乃身体和地面的接合之处,是立人之本。你们都回想一下,路要走得舒服,是不是鞋最重要?!大了不跟,小了挤脚,底厚了不稳,底薄了硌得疼,是不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以前的武林老前辈穿什么鞋呢?千层底老布鞋,纯棉土布为原材料,经过棉线千穿百纳,既厚实,又透气,软硬还适中。穿这种鞋打拳,接!地!气!人之功与地之气通过透气凉爽的鞋底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就像树根紧紧抓住泥土一个道理嘛。
可惜,这种材料和工艺现在都已经失传了!但看现在比赛都穿什么鞋,拳击鞋?跑鞋?乔丹鞋?完全的错误!这些鞋子都是塑胶材料,不透气!完全切断了脚与地的联系,所以好的功夫就发挥不出,再稳的马步没有了根,自然就站不牢了嘛!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没错!
因为他们不够胖,说真的。
很多人以为超人是最佳格斗身材,错,这是最佳观赏身材,宽肩细腰长腿倒三角身。克拉克肯特的下盘稳,那是因为他是氪星人。如果他是地球人,准被量级比自己低的撂倒。
下盘稳靠的是什么?
不是马步,不是扎根,不是天人合一更不是鞋子。是粗腿,是肥腰,是低重心。
你想想古代力士的形象是怎么样的?腰大膀宽,腿似铁塔,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两腿一迈、双手一叉,撂倒我,你倒是来呀...
有人说,力气是大,能不能打啊?我来分析一下不能打是什么情况:
就算战力到达572250,依然是弱鸡一枚。为什么?因为他练出了腹肌!腹肌是力士最不能容忍的,是一种巨大的浪费。首先我们要明白腹肌是自始至终存在的,但是体表脂率的减少让它凸显出来,所以练腹肌最快捷的方法是塑形锻炼后做有氧减脂,而不是猛做卷腹和仰卧起坐。但对于保镖力士来说,能打才是硬道理,体表油脂集聚在腰腹之间,能够有效地保护内脏、缓解冲击,你拿空心铁棍敲到石板上都能震得头昏眼花,人家用大斧劈断钢刀屁事没有。拳击手有腹肌那是有量级限制,要减重,重量级拳击哪个上身是倒三角的,哪个腰是不是厚实厚实的?
再看看真正的许褚的手和腿。他的膀虽然不大,只有头那么大,但也有普通人腰那么粗,更重要的是他的上臂和膀一样粗,他的小臂和上臂一样粗,说明他没有刻意练大臂。他的大腿有脑袋两倍粗,小腿也比普通人腰更粗,要抱住这条大腿恐怕两个人全力都做不到。如果真有人长到这样,泰森也不敢和他打拳。按照拳克拿、拿克摔、摔克拳,摔跤对打击有一定优势,力士玩摔跤的多、传武练摔跤却很少。
所以传武追求下盘稳固,恰恰就是因为其弱点是下盘。这是体格限制,站姿步法只能改善情况,不能解决问题。你总不能让大师顿顿牛肉,吃成许褚那个样子吧
因为审美导致的身材变化
很多明清古代的高手,身材其实是
上窄下宽,腰邦宽大,虎背熊腰,腿短粗。是古人认为“健美","能打"的身材。
先不论传武和现代搏击的高下,就视频哪几个小伙,
细胳膊细腿的,体格首先就不行了。
什么叫虎背,
就是结实,厚实。但不宽。
熊腰
就不解释了
大侠霍元甲,172,90kg。这身材换一个现代人,胖的不行吧?
这种身材就算没练过,你想两下打翻也挺不容易。
古代这种上窄下宽,短粗腿,不倒翁的身材,
重心很低,
当然下盘非常稳。
而近代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认为粗腰、短腿很丑,
都喜欢那种倒三角,大宽肩,粗胳膊,细腰,细长小腿的健美身材。
你再看看古代将军的身材
秦朝将军的兵马俑
现代人不喜欢把腿练粗,不喜欢将军肚。
下盘又长又细,这种身材重心肯定上移,
武术套路再多,
身材不稳一样没卵用。
很简单。因为传武不能打。
其实现在的传武,起源既不是民间打斗,也不是官方军队,而是街头卖艺。
我们先来看民间打斗好了。
1,古代生产力低下,有钱有闲去习武的人本身就是极少数。
2,古代没有科学方法,训练效率低下。
3,古代没有飞机火车,根本不存在大规模的竞技交流,要统一规则更是天方夜谭。所以,古代即使存在所谓的民间高手,充其量不过是村霸。
古代不可能有博大精深的格斗技术。
再看官方军队。
1,军队打仗显然不可能靠格斗。 就连刀剑都不是重要的战争武器。
说骑马射箭,矛,戈,这些的,还有那么一丁点可信度。格斗,刀剑这些简直是扯淡。
2,古代打仗,个人武功可以忽略不计。真正重要的是后勤,士气,指挥,战术…
3,大将单挑,只有傻到把演义当史实的人才信。以一敌十的情况也会有,那是在敌军溃败时,将军精兵穿着完备的盔甲,收割那些士气崩溃丢盔弃甲的逃兵罢了。
4,因为古代国情的缘故,中国并没有像欧洲,日本那样,有贵族决斗的风气。所以不管是格斗还是械斗,都没有流传下来的机遇。
那为什么日本有传武剑道,欧洲有传武击剑呢?
本质上还是国情不同,他们有贵族决斗的风气。
而只有贵族,才有意愿,有能力,有资源去把“高贵”的活儿延续下去。
中国没有这样的国情,没有这样的决斗风气,没有这样的贵族阶级,在经历现代化战争后,就没什么古代武术流传下来了。
而且,剑道,击剑,说白了,仅仅在名头上是传武,实质上已经和传武没关系了。
剑道和击剑,都是经过现代化改造的,已经和古代的技法差异很大了,只是继承了一个名头罢了。
传武是从街头卖艺来的。
因为是卖艺,所以要有表演性,要耍花活儿才好看。
并不是只有中国有传武花活儿。 日本,美国都有。
日本有居合道。居合道就是表演花活儿。如果一个人纯粹只练居合道,上了剑道比赛,肯定是在第一轮被干下去。
美国有WWE。WWE表演很精彩,是按照剧本的表演。但纯粹的WWE选手是没法去UFC打的,上了UFC就会被打爆。
但是,我们会因此否定表演的价值吗? 不会。
居合道依然很酷。 WWE依然非常好看。
专精于表演,演技出众,照样能名利双收。
中国传武是中国特色的宝贵文化。
中国传武在影视,文学,游戏……等领域有突出的魅力。
传武不应该被侮辱,不应该被抹黑。
那么,是谁在侮辱传武?抹黑传武呢?
是暴打雷公太极的徐某人吗? 是吊锤马保国的格斗选手吗? 是TKO太极传人张麒的老将邓勇吗? 是揭露闫芳骗局的人吗?
都不是。
侮辱传武,抹黑传武的,正是那些表演魔术杂技,然后声称传武可以实战,声称气功内力,声称插眼踢裆武德高尚,气功内力术高莫用,实战技法一击必杀不能比赛,甚至还有宣称经络穴位真气可以治病的骗子们!!!
中国传武要发扬光大,必须把这些骗子们都清洗掉。让中国传武回归正经的表演路线。
那些尬吹传武的,不是X就是X。
他们妄图宣传虚假的中华文化,把中国传武扼杀掉。
他们看到黑客帝国里,中国传武的优秀表现,就知道一定要毁掉中国传武。
他们毁掉中国传武的方式,就是吹捧。
现在,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中国传武已经发臭了,到处是大师。
要重拾中国传武的优秀文化,必须干掉那些吹嘘传武实战,吹嘘传武治病的骗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