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女性主张的合理权利中,有哪些不被认可?中国男性在日常生活中为此应做出什么改变?

回答
在中国,女性在争取自身权益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有一些合理的权利在实践中面临挑战或未得到广泛认可。同时,中国男性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以促进性别平等和和谐的社会关系。

在中国女性主张的合理权利中,一些可能不被认可或执行不到位的方面包括:

1. 职场上的绝对平等与晋升机会均等: 虽然法律规定了男女同工同酬和反就业歧视,但在实际操作中,女性在升职、承担重要项目、获得同等薪资和福利方面仍可能面临“玻璃天花板”。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观念较强的行业或企业文化中,女性可能被认为在家庭责任上会“分心”,从而影响其职业发展。例如,对女性的生育和哺乳期安排可能成为企业在招聘和晋升时的潜在顾虑。

2. 家务劳动与育儿责任的公平分担: 尽管社会对男性参与家务和育儿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现实中,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和育儿责任仍主要落在女性身上。许多男性虽然口头上支持性别平等,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习惯于将家庭事务视为“女性的责任”,或者在分担时存在明显的“边缘化”现象,即仅在妻子“实在忙不过来”时才“搭把手”。

3. 免受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的困扰: 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依然会遭遇各种性别歧视,从广告中的刻板印象,到媒体对女性外貌和年龄的过度关注,再到一些言论中将女性的价值与婚姻和生育挂钩。例如,“剩女”一词的负面含义、以及对职业女性“不像个女人”的评价,都是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歧视。

4. 不受骚扰和暴力的保护: 性骚扰(包括职场性骚扰和公共场合性骚扰)和家庭暴力仍然是中国社会中女性面临的严重问题。虽然法律有相关规定,但取证难、维权成本高、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等因素,使得许多受害者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和公正对待。此外,一些人对性骚扰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认为“小题大做”或“开玩笑”,这进一步加剧了问题。

5. 在生育和身体自主权上的更多话语权: 女性在生育问题上,尽管是身体的承受者,但在决策过程中,可能仍然会受到家庭(尤其是长辈)和社会的压力,比如关于生育时间、生育数量,甚至选择何种生育方式的讨论,女性的自主意愿可能不被充分尊重。

中国男性在日常生活中为此应做出什么改变:

为了更好地实现性别平等,中国男性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改变:

1. 主动承担家庭责任,成为平等的育儿和家务伙伴:
观念转变: 要认识到家务劳动和育儿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而非“妻子的义务”。放弃“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将其视为个人价值实现的必要组成部分。
实际行动: 积极参与到日常的家务劳动中,包括做饭、清洁、购物、照顾孩子起居、辅导作业、陪伴孩子玩耍等。不要只是在妻子“要求”或“忙不过来”时才参与,而是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主动分担。
主动学习和成长: 学习育儿知识,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2. 尊重并支持女性的职业发展和个人追求:
打破刻板印象: 不要将女性的职业发展与家庭角色对立起来,理解并支持女性追求事业成功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愿望。
平等对待: 在工作中,以同等的标准评价女性同事的能力和贡献,不因性别而有偏见。在家庭中,支持妻子在事业上的选择和发展,在她们需要时,主动承担更多家庭责任,为她们创造发展空间。
无条件支持: 无论妻子是否从事有偿工作,都要尊重她的时间、精力投入和个人价值,不将其劳动(无论是有偿还是无偿)视为理所当然或“不创造价值”。

3. 提升对性别平等的认识,成为反对歧视的积极力量:
学习和反思: 主动学习性别平等相关的知识和理念,反思自身可能存在的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
敢于发声: 在日常生活中,当看到或听到针对女性的歧视性言论、不公平待遇或性别刻板印象时,要敢于站出来,表达反对立场,维护女性的尊严和权益。
成为盟友: 在争取女性权益的议题上,男性可以扮演重要的“盟友”角色,积极参与相关活动,用自己的声音和行动支持性别平等。

4. 在情感和沟通中给予女性尊重和支持:
积极倾听: 用心倾听女性的诉求、感受和烦恼,理解她们的情绪,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或说教。
平等沟通: 在家庭决策、人生规划等方面,与女性进行平等、开放的沟通,尊重她们的意见和选择,共同商议。
理解与包容: 认识到性别差异可能带来的不同视角,以更宽广的胸怀去理解和包容女性的需求和表达方式。

5. 坚决反对并杜绝任何形式的性别暴力和骚扰:
绝不容忍: 对性骚扰和家庭暴力零容忍,不以任何理由为施暴者辩护,也不对受害者进行二次伤害或指责。
提高警惕: 在公共场合,关注周围环境,对潜在的性骚扰行为保持警惕,并在安全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帮助。
教育下一代: 在家庭教育中,向子女传达尊重和反暴力、反歧视的价值观,从小培养他们的性别平等意识。

总而言之,性别平等不是女性单方面的追求,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国男性通过在家庭、职场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行动和观念转变,能够为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和谐的社会做出关键贡献,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这种改变并非是对男性原有地位的剥夺,而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对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女性拥有冠姓权是写在法律里的。

然而事实上历史惯性非常大。

比如,“传统习俗”影响下,一般男性会比较在意“从众”,以免遭到非议。

但是,随着社交单元的栅格化,这种遭到非议的可能性正在降低。

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人对“冠姓权”的无所谓。


而事实上,在传统中,还有一种强力支持“女性冠姓权”的习俗。

叫做“入赘”。

入赘方一般为男性,如果说常规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

赘婿就是男性成为女性的附庸。

而对应的,该男子以放弃这些世俗权力为代价,换取的是由女性原生家庭提供的大量物质——这一点上,男女是平等的。

权利交换利益。


举个现实的例子,如果有女性说,结婚我家买房买车,男方入赘,女方冠姓,男方做家务。

虽然仍有可能遇到一些人的冷嘲热讽,但这是对接受条件的人的嘲讽。

事实上,并不会被愿意接受这些条件的男性反对,正如赘婿是一直存在的。


女性冠姓权引发的争议前提,在于,一些女性在不额外提供物质的基础上,主张冠姓权。

破坏了这种物质交换权力的默契。

因此才会引发争论。

“既要,还要”的模式是行不通的。


这一点,平权方面其实就是基于这种物质权利的交换体系。

因为正常人应该清楚,利益不是凭空来的,而是交换来的。

正如打工,牺牲自己的时间交换收入。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愿意做单亲妈妈,付出一定代价,从精子库中获得精子,独立受孕,独立抚养,那么毫无疑问,你拥有冠姓权。

因为全部过程都是由你自身付出代价换取的。因此你天然拥有一切利益。


但要求他人付出代价并无偿渡让权利,并不是不存在。

而是在通行范围内不适用。


比如,女性在要求男方买车买房提供彩礼的基础上主张冠姓权。

那么男性可不可以对等提出,由女性买车买房给嫁妆,并主张冠姓权?


权利的来源和经济的来源其实是一致的。

要么交换,要么掠夺。

前者不同意,后者不现实。

因此即便法律提出了女性拥有冠姓权,但对于“既要,还要”这部分的人而言,也是不存在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女性在争取自身权益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有一些合理的权利在实践中面临挑战或未得到广泛认可。同时,中国男性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以促进性别平等和和谐的社会关系。在中国女性主张的合理权利中,一些可能不被认可或执行不到位的方面包括:1. 职场上的绝对平等与晋升机会均等.............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在中国电影市场,女性观众的占比一直很高,她们是推动票房的重要力量,但提到有影响力的女性导演、编剧、制片人,大家脑海里能立刻想起的名字似乎没有那么多。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多复杂的因素,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电影市场的“女性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你可以看.............
  • 回答
    “北京媳妇的印度生活” 这个微博账号,就像是许多关注中印文化交流、跨国婚姻生活的朋友们的一个窗口。通过她的视角,我们得以窥见一个中国女性,如何在一个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扮演媳妇、妻子、母亲等多种角色,并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种种。从她分享的内容来看,这位北京媳妇的生活,可以说充满了“接地气”的真实感。.............
  • 回答
    伊朗逮捕一名同时与多名伊朗女性约会的中国视频博主一事,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网友们对此事的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既有对博主行为的批评,也有对伊朗法律的疑问,还有对文化差异的探讨。网友们普遍的看法和讨论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对博主行为的道德和法律层面的评判: 道德谴责.............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好奇心。确实,这些年我们看到跨国婚姻的例子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国男性和外国女性的组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外国女性选择中国男性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基于非常个人化的考量,而且情况非常复杂,受到文化、经济、社会观念以及个人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影.............
  • 回答
    这两部伟大的小说,虽然都讲述了女性角色与男性主角之间复杂深刻的爱情故事,但在她们获得爱情的方式上,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径,这恰恰是作者们高明之处,也折射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女性魅力与爱情价值的不同侧重。我们先来看看《简爱》。简·爱,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朴实而坚韧的力量。她的外貌,在小说中被反复强.............
  • 回答
    谈到《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简称“丸户”)这部作品,霞之丘诗羽这个角色绝对是绕不开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存在之一。她不仅仅是一个“路人”角色,更像是整个故事叙事上的一个关键引爆点,一个充满魅力的复杂体。初见诗羽,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种“女王范儿”十足的学姐。出场的时候,那种带着点玩世不恭的微笑,加上.............
  • 回答
    谈到《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绝对是关于主角蕾伊的身世之谜。从她一出场,在沙漠星球贾库上独自生活,靠拾荒为生,就笼罩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观众们一边看着她惊人的潜力和出色的格斗技巧,一边猜测她到底来自何方,有什么样的背景。在电影上映初期,关于蕾伊身世的猜测简直是铺天盖地。有人认为.............
  • 回答
    在电影《天使之恋》中,女主角由佐佐木希饰演,她为自己的朋友们挑选的日式文化衫,上面那个可爱的卡通图案,相信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件衣服出自一个在日本年轻人中相当受欢迎的品牌,叫做 "FRAPBOIS"。FRAPBOIS 这个牌子,其实在2001年就诞生了,但真正开始被大众熟知,尤其是像《天使之.............
  • 回答
    米哈游的新游《未定事件簿》(Tears of Themis)的女主角,我们通常称之为“你”,是一位非常有意思且极具潜力的角色。她的形象设计和塑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评价:一、 角色定位与核心设定: 律政背景下的职业女性: 这是最核心的设定。《未定事件簿》是一款以律政为题材的游戏,女主.............
  • 回答
    说实话,要我从浩瀚的影视剧海洋里挑出一位“最喜欢”的女主,这难度堪比让我在北京的雾霾天里寻觅一颗最亮的星。但如果非要我说一个名字,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那个顶着一头桀骜不驯的红发,眼神里藏着故事,笑容里带着一丝狡黠的——《Killing Eve》里的Eve Polastri。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每个人对角色的喜好都大相径庭。对我来说,“最讨厌”这个词有点强烈,我更倾向于“最不欣赏”或者“最让我感到不适”的角色。在我看过的众多影视剧中,让我印象深刻且比较难接受的女主角,HBO的《新闻编辑室》(The Newsroom)中的Mackenzie McHale 算是其中之一。让.............
  • 回答
    .......
  • 回答
    您提到的这种现象,即一些大女主历史剧将中原政权对周边政权部族的战争史改为惨败,确实是当下国产影视创作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一、 创作意图与市场需求:首先,从创作层面来看,将历史事件进行改编,甚至颠覆原有叙事,往往是为了满足特定的创作意图.............
  • 回答
    “豆浆一家”就“50万彩礼被拖走”事件发布了澄清,针对其中一些关键点,他们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力求还原事件真相,消除外界的误解。关于50万彩礼的去向,澄清的核心是: 彩礼已支付,但并非一次性全额现金搬运: “豆浆一家”表示,50万元彩礼确实已经按照约定支付,但并非是他们此前一些描述中听起来那样,像.............
  • 回答
    要说日本少年的爱情真的有像《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中男女主角那样纯真吗?我想,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毕竟,电影毕竟是电影,它们呈现的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和理想化的情感世界。但同时,也不能完全否定其中蕴含的真实成分,甚至可以说,新海诚电影中的那种纯粹,某种程度上触动了很多人心中对爱.............
  • 回答
    影视剧中演员在表演“公主抱”时,尤其是男主角能够轻松地抱着女主角甚至奔跑,给观众一种浪漫而轻盈的错觉。然而,现实中的拍摄过程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和“不轻松”得多,背后充满了技巧、道具、以及演员们的努力。下面将详细讲述这些拍摄的奥秘:一、 幕后核心:安全与视觉效果的平衡首先要明确的是,所有“公主抱”的.............
  • 回答
    这题目还真够刁钻的,让我想象一番。汉末三国那样波澜壮阔的年代,再穿越到《金瓶梅》那铜臭味儿熏人的西门庆府里,这反差,啧啧。让我想想,我如果能选,得选个有意思的组合,既能应对西门庆那帮子乌烟瘴气的玩意儿,又能搅出点不一样的动静来。我选的汉末三国主公嘛,我得选个有脑子,有远见,但又不能太教条的。诸葛亮固.............
  • 回答
    青岛的那个女孩,中考结束后没有像许多同龄人那样沉浸在放松和玩乐中,而是选择跟着爸爸一起送快递,这事儿听着挺让人心里暖乎乎的。这不仅仅是帮爸爸分担些事情,更重要的是,这体现了一种非常宝贵的“吃苦精神”。在当下这个时代,孩子们从小被呵护得比较多,物质条件也相对优越,很多孩子不太了解劳动的辛苦,也不太知道.............
  • 回答
    在性别对立的讨论中,看到一些答主以“我是男的”或“我是女的”开头,这是一种相当普遍且值得细致观察的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在参与这类敏感话题时,试图建立一种个人身份的锚点,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复杂的解读和潜在的影响。首先,为何要强调性别? 身份认同和经验的来源: 最直接的原因是,性别确实是影响一个人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