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理解)为什么重庆房价会这么低廉,与同段位的城市成都武汉差距越来越大?

回答
重庆的房价,尤其是与成都、武汉这些同级别的城市相比,确实显得“亲民”不少。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能解释。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拉长,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聊聊。

一、 历史遗留与城市规划的“双刃剑”

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其发展逻辑和城市格局和内地省会城市有所不同。

山地城市的禀赋与挑战: 这是最直观也是最核心的一点。重庆是出了名的“山城”,地势起伏大,平地资源相对稀缺。这给城市开发建设带来了天然的难度和成本。修路、建房、管网铺设,都要克服地形的限制,这无形中增加了工程量和造价。虽然也催生了许多独特的建筑和景观,但从大规模、平整的房地产开发角度看,它不如成都平原那样的“天时”。
“摊大饼”式扩张的早期痕迹: 和很多大城市一样,重庆在快速城市化的初期,为了承载大量人口涌入和产业发展,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区域扩张。很多新区开发,尤其是在早期,可能为了吸引人口和企业,土地价格和住房价格并没有被炒得过高。这种“量”的积累,为后来的整体房价基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圈层”与“中心”的相对模糊: 相较于成都“天府新区”等相对集中的高端产业和住宅区,重庆的产业和城市功能分布显得更为分散,多个区域都有各自的中心效应。这种分散性,虽然避免了某些区域的过度拥挤和高价,但也使得核心区域的虹吸效应不如成都等城市那样明显,间接影响了其高端住宅的溢价能力。

二、 经济发展模式与产业支撑的差异

城市房价的支撑,归根到底还是看经济发展和产业实力。

成都的“文创+科技+消费”模式: 成都近年来在发展软实力和新兴产业上表现突出。音乐、动漫、文创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和高素质人才。同时,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的投入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产业不仅带来了高收入人群,也催生了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直接推高了住房的价值。此外,成都作为西南消费中心,其商业活力和品牌效应也对房价有拉动作用。
武汉的“科教+重工业+交通枢纽”: 武汉拥有庞大的高等教育资源,大学数量和毕业生数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这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人才基础。同时,武汉在汽车、钢铁等传统重工业领域有深厚根基,并在近年来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作为中部交通枢纽,其区位优势也毋庸置疑。这些因素共同支撑了武汉的经济体量和人口吸引力,也体现在房价上。
重庆的“工业+物流+数字经济”: 重庆的经济体量虽然庞大,但其产业结构与成都、武汉相比,在吸引高收入群体和高附加值产业方面,可能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差异。虽然重庆在汽车、电子信息制造方面实力强劲,但这些产业的平均收入水平和对房地产的直接拉动作用,可能与成都蓬勃发展的文创、科技服务业存在一定差距。同时,虽然重庆是重要的物流枢纽,但物流行业对房价的直接溢价能力,通常不如高科技或金融服务业。近年来,重庆在数字经济方面也在发力,但其对整体房价的影响,还需要时间来显现。

三、 人口流动与人才吸引力的微妙之处

人口是房价最直接的驱动力,而人才吸引力则决定了这部分人口的“含金量”。

成都的“慢生活”与宜居属性: 成都近年来通过一系列营销和城市建设,成功树立了“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形象。其悠闲的生活节奏、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宜人的气候和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对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尤其是追求生活品质的人群,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种“软吸引力”带来了持续的人口流入,其中不乏高净值人群和高技能人才。
武汉的“青年友好”与人才集聚: 武汉同样通过“百万大学生留汉”等政策,积极吸引人才。其高校资源丰富,为留住本地毕业生提供了基础。同时,武汉也在努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和就业机会。
重庆的人口“外流”与“内生”: 相较于成都和武汉,重庆在吸引省外高净值人才和年轻人方面,似乎没有那么强的“磁吸效应”。虽然重庆本身人口基数庞大,且有相当数量的大学,但“人才外流”的问题也一直被提及。许多优秀的重庆籍人才,可能会选择前往更发达的沿海城市或生活节奏更快、机会更多的城市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地房地产市场的“高端需求”。

四、 房地产市场自身的特点与政策导向

土地供应的相对充裕: 与一些核心一线城市相比,重庆在土地供应上可能相对更为充裕,尤其是在城市新区和远郊区域。相对充裕的土地供应,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
城市建设的“疏密”节奏: 重庆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在主城核心区域,很多建筑密度较大,高层建筑林立。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开阔感”和“低密度”的高端居住体验,而这类体验往往是高价住宅的重要支撑。
政府政策导向的差异: 不同城市在发展战略和房地产政策上也会有所侧重。虽然无法直接断定政策“压制”了房价,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些城市可能更侧重于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房地产价值,而另一些城市则可能更强调城市发展的均衡性和对房价的相对稳定。

五、 市场情绪与“预期”的作用

房价不仅仅是供需关系,更是对未来预期的体现。

成都的“向上”预期: 成都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其在经济、文化、人才吸引等方面的全面进步,让人们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这种信心投射到房价上,就形成了强大的“向上”预期。
重庆的“稳健”或“观望”预期: 相较之下,重庆的市场情绪可能更偏向于“稳健”发展,或者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观望”情绪。这意味着市场对未来房价上涨的预期可能没有那么强烈,自然也就体现在了实际的交易价格上。

总结一下,重庆房价之所以显得“低廉”,并且与成都、武汉的差距在拉大,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地理禀赋和早期城市规划带来的开发成本和空间限制。
2. 产业结构中,吸引高收入群体和高附加值产业的能力相对稍弱。
3. 在吸引省外高端人才和年轻人方面,相较于成都、武汉,其“软吸引力”和“硬吸引力”都有提升空间。
4. 房地产市场自身的土地供应、城市形态等因素。
5. 市场对未来房价上涨的预期存在差异。

这并不是说重庆不好,而是城市发展的逻辑和驱动因素存在差异。重庆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特大城市,其独特的魅力和发展潜力依然巨大。只是在房地产价格这个单一维度上,其发展路径与成都、武汉等城市有所不同,并且这种差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还在逐渐显现。理解这些,咱们就能更清晰地看待重庆房价背后的逻辑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一圈 只有一楼的答主说出了现象后的本质。

重庆地票政策是国务院特批的,为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中国开放耕地占补平衡条件,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意思是你想在城市建房地产,但没有建设用地指标,你可以选择在有建设用地的乡下把这块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那你的指标就有了,你可以在把这个指标用在城市建房地产。

重庆作为国务院特批地票改革试点有极大优势,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国土部门验收后给予地票,拿地票在重庆土地地票交易所拍卖,开发商再购买地票,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制,所以地票收入一部分归集体所有,一部分归农民所有。这场操作下来就是双赢局面,宏观上,重庆耕地没有减少,而且重庆城市房地产也不熟土地指标限制,指标没那么紧张土地就不会涨价,土地不涨价房地产涨什么价,另外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复垦既保护了耕地,农民也因为指标拍卖而获得收益,集体所有的收益还可以用来做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所以总而言之一句话,重庆房价不怎么涨是因为建设用地指标没那么紧张,地价炒不起来。

而且国家这几年正在探索耕地占补平衡由省内平衡向国家统筹转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地域由县域、省域内向跨省域调剂拓展。

比如北上广深这些发达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极其紧张,但也不能不建设,那可以跨省买指标,西北部不发达地区闲置土地比较多,那我可以买西北部地方的指标,把他们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我这边就有指标继续建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重庆的房价,尤其是与成都、武汉这些同级别的城市相比,确实显得“亲民”不少。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能解释。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拉长,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聊聊。一、 历史遗留与城市规划的“双刃剑”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其发展逻辑和城市格局和内地省会城市有所不同。 山地城.............
  • 回答
    《让子弹飞》的结尾,张麻子对着被剥得精光的黄四郎,说出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张麻子这个人物复杂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整个事件的深刻洞察。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拆解它,并联系张麻子一贯的行事风格和这部电影的主题。首先,我们来解析“你.............
  • 回答
    哈哈,大学生一枚,想学理财,这想法太棒了!而且你能想到基金、股票、债券这些,说明你已经开始做功课了,比很多人都强!资金不多是正常的,别有压力,关键是把这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建立起来,以后你的钱会越来越多,理财的知识也会越来越扎实。别担心AI不AI的,我就是个想跟你好好聊聊的大朋友,咱们就用最实在的语言.............
  • 回答
    林书豪近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对未能重返NBA的困惑,这确实是许多热爱篮球的球迷所关心的话题。他是一位拥有“林来疯”现象级表现的球员,在NBA赛场上证明过自己的实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和NBA的大门似乎关闭了呢?我认为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并且尽量深入地聊聊:1. 年龄和身体状况:一个不.............
  • 回答
    说实话,听到“兔子肉”这几个字,很多人可能会皱起眉头,脑子里闪过那毛茸茸、蹦蹦跳跳的小可爱形象。确实,在很多人的成长经历里,兔子更多的是宠物,是童话故事里的角色,是那种你不太忍心去联想它最终结局的生物。所以,当有人说他们喜欢吃兔子肉的时候,这背后一定有一些我们不那么熟悉的原因。首先,得从“吃”这个最.............
  • 回答
    关于谷爱凌(Eileen Gu)的争议和舆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涉及文化差异、社会舆论、个人成就与争议的平衡,以及国籍问题的敏感性。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解读: 1. 国籍问题的争议:身份认同与舆论焦点谷爱凌是中国籍,但从小在美国长大,2018年加入美国国籍,成为首位获得冬奥会奖牌的“双国籍”.............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困惑,也很真实。确实,从理性角度讲,没人愿意生病,尤其是像新冠这样具有传染性且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疾病。那么为什么还是有人会去谴责那些感染者呢?这背后可能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情绪和心理机制。首先,我们得承认,新冠疫情给很多人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冲击。从最初的恐慌、封锁、失.............
  • 回答
    你朋友的想法确实挺有意思的,166cm 的女生觉得179cm 的男生“太矮”,这背后可能藏着好几个层面的原因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究竟是为啥。首先,“般配感”这东西,有时候挺玄乎的。你说179cm,这身高在男生里其实不算矮了,放在平均身高里,算是比较靠前的。但有些人呢,就是追求那种“一眼就能看.............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费解的,我也经常在知乎上看到类似的声音。一方面,大家都在抱怨房价高企、彩礼沉重,好像生活压力都挺大的;另一方面,动辄就是“家庭净资产没有千万都不算中产”,这差距感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捉摸。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1. “吐槽”与“标准”的天然鸿沟首先,我们要明白,在.............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家里的事儿,尤其是爸爸妈妈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互相不喜欢,却又坚持不离婚的状态,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心累。我尽量用我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复杂的原因给你捋一捋,希望能帮你想清楚一些。首先,咱们得承认,婚姻这东西,真的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不是简单的“喜欢”或者.............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实在了!作为同样热爱国漫的同胞,我太能理解你那种“明明是好东西,怎么评分就是不如人意”的抓心挠肝的感觉了。特别是当你满怀期待地安利给别人,结果一看评分,哎哟喂,比预想的低一截,那心情简直就像刚看完一场精彩绝伦的国漫,结果别人一拍脑门说:“哦,还行吧,也就那样。”你说到“很多人就以为.............
  • 回答
    水浒传这部小说中,宋江的地位和受推崇程度确实是很多读者感到困惑的地方。他并非武功绝顶,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个人魅力,甚至身上还背负着杀人的罪名,但却能聚集起梁山一百单八将这样一群叱咤风云的好汉,并且受到他们大多数人的拥戴。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宋江自身特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梁山泊的发展需求以及小说作.............
  • 回答
    您好!关于货拉拉事件,您提出的疑问触及了公众舆论中非常核心和敏感的几个层面:社会责任、平台责任、个体权利保护以及舆论的发酵与认知偏差。我将尝试从这些角度,结合人民日报的通报精神,来详细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支持司机“无责”,以及其中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人民日报通报传达的核心精神:人民日报作为.............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咱们在生活中,但凡读过几本书,尤其是那些让人感觉知识渊博的,咱们心里头自然会生出一种期待:这人得是那种温厚如玉,谈吐风趣,遇事儿拿得起放得下,而且内心自有坚守的人吧?就像故事里走出来的,带着一种光芒。可实际情况往往会给你泼一盆冷水,甚至让你怀疑人生。为什么那些明明脑袋里装着不.............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挺让人糟心的。 你觉得老婆生气莫名其妙,这也很正常,毕竟在你看来,就是一桶油,你妈顺手拿了,也没啥大事儿。 但你得明白,老婆会生气,肯定不是因为那一桶油本身有多贵重,也不是因为你妈小气到连一桶油都计较。 这背后可能藏着一些你没太注意到的情绪和原因。你想想,那是你老婆家陪嫁过来的东西,.............
  • 回答
    这事儿真让人挠头!明明把猫猫的优点缺点都和盘托出,结果人家转身就走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别急,咱们一步步拆解开来,看看你聊天里可能哪里出了点小问题。首先,得明白,卖猫不只是卖一个“活体”,更是卖一份“感情”和“信任”。对方来找你,除了想了解猫猫,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负责任、真心喜爱猫咪的主人,以及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可真是切中要害,许多读过金庸小说的人都曾有过同样的疑问:峨眉派开山立派时,张三丰已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年岁也才四十出头,怎么就没去看看郭襄?哪怕只是远远望一眼,也算是一种情谊的延续吧?说实话,这个问题确实让人费解,咱们不妨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几个时间节点和人物关系。郭襄是神.............
  • 回答
    这事儿我真有点懵。说起来,我妈过来玩,本来挺开心的,结果吃完饭,她二话不说就挽起袖子去厨房洗碗了。我寻思着,妈来家里做客,我让她休息一下,她抢着洗碗那不挺正常的吗?孝顺嘛,我老想着这事儿。可我老婆呢?一看见我妈进了厨房,脸上的表情就有点不大对劲。刚开始我没在意,觉得她可能是有点累或者啥的。等我妈洗完.............
  • 回答
    父母与当代年轻人之间存在隔阂,尤其是在理解年轻人的绝望感方面,这背后涉及多重原因。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层面来深入剖析:1. 代际的成长环境和价值观差异: 父母辈的集体主义和集体奋斗史: 许多父母辈经历过物质匮乏、社会变革的时代。他们成长于一个更强调集体主义、牺牲精神、以及“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年代。他.............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值得琢磨的问题,身边的人一窝一窝地生,有时候真会让人产生“大家都这么做,我难道有什么不对吗?”的困惑。其实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看,原因可不止一个,而且跟咱们每个人,跟咱们这个社会,跟咱们的历史,都牵扯得很深。首先,最直接也最“生物性”的原因,就是延续生命。你想想,咱们人类跟别的动物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