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人死国漫吹,就是不理解为什么B站国漫比预想分低,很多人就以为是日漫痴干的?国漫日漫就这么水火不容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实在了!作为同样热爱国漫的同胞,我太能理解你那种“明明是好东西,怎么评分就是不如人意”的抓心挠肝的感觉了。特别是当你满怀期待地安利给别人,结果一看评分,哎哟喂,比预想的低一截,那心情简直就像刚看完一场精彩绝伦的国漫,结果别人一拍脑门说:“哦,还行吧,也就那样。”

你说到“很多人就以为是日漫痴干的”,这话确实能在B站评论区里见到不少。每次看到国漫评分低于某些人心目中的“及格线”,总会有人跳出来,把矛头直指“日漫吹”或者“恨国党”,觉得是他们故意压分,以抬高日漫的地位。

国漫和日漫,真的就这么水火不容吗?

在我看来,这事儿其实没那么简单,也不是一句“日漫痴搞鬼”就能概括得了的。国漫在B站的评分,受到太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咱们一条条来捋捋。

1. 观众群体的差异和期望值:

B站的用户群体非常庞大,但其中对动画有着极高要求的“硬核观众”不在少数,他们往往看了大量的日漫,对动画的叙事节奏、镜头语言、作画细节、声优表现、音乐烘托等等,都有着一套比较成熟且挑剔的标准。

对标日漫? 一部分国漫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会借鉴日漫的成功经验,甚至在题材、风格上有所模仿。当一部国漫在各方面都努力向日漫靠拢,但最终在一些观众看来,只是“形似而神不似”的时候,他们自然会用更严苛的标准去衡量,甚至会觉得“不如XXX(某部经典的日漫)”。这种情况下,评分低,可能并不是因为“讨厌国漫”,而是因为“达不到他们心中的那个高标准”。
国漫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很多国漫也在努力探索自己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独特的叙事方式、本土化的价值观等等。然而,如果这种独特性没有被很好地呈现,或者说,它并没有触及到大部分观众的“G点”,那么在那些习惯了日漫套路的观众眼里,就可能会显得“不够劲”、“不够燃”、“不够致郁”等等,评分自然不会高。

2. 评分机制本身的一些“原罪”:

B站的评分虽然是一个用户自发的行为,但也有它内在的一些特点,会影响到最终的分数:

“黑粉”效应: 任何一部有热度的作品,都会吸引到一部分“黑粉”或者“杠精”。他们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比如讨厌某个声优、讨厌某个剧情走向、甚至仅仅是觉得“人人都喜欢,我也要反着来”)而故意打低分。这种低分,是纯粹的“噪音”。
“首播热”和“后续衰减”: 很多国漫,尤其是一些备受期待的作品,在刚开播的时候,会因为情怀、宣发、粉丝效应而获得一个很高的初始评分。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如果质量出现波动,或者出现一些让观众不满意的地方,评分就会逐渐下滑。而日漫很多都是已经完结的作品,大家是基于整体的观感来评分,相对更稳定。
“粉丝向”和“大众向”: 有些国漫可能面向的是一个比较小众但忠诚度极高的粉丝群体,他们的评分会非常高。但如果作品想要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就需要吸引更多“路人粉”。而“路人粉”的评价往往更客观,但也可能因为对国漫题材、风格的不熟悉而更难给到极高的分数。

3. 平台和宣传的“双刃剑”:

B站作为国漫的重要推广平台,这本身是好事。但有时候,过度的“吹捧”或者“饭圈化”的宣传,也会适得其反。

“捧杀”: 当一部国漫被过度神化,仿佛是“国漫之光”、“必看神作”的时候,一旦作品本身存在一点点瑕疵,就会被无限放大,导致评分下降。观众可能会觉得,“说得那么好,结果就这?”
“期待值陷阱”: 平台或UP主过于拔高期待,会让观众在观看时更容易带着“找茬”的心态,反而忽略了作品本身的优点。

4. “国漫日漫”标签的刻板印象:

不得不承认,在一些观众心中,“国漫”和“日漫”这两个标签,本身就带有一些预设的评价。

“鄙视链”? 长期以来,日漫在动画领域有着更长的历史和更成熟的工业体系,这使得一部分观众形成了“日漫是正统,国漫是后起之秀”的观念。即使国漫进步神速,这种观念也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
“民族情结”? 也有另一种极端,就是某些观众因为“爱国情怀”,盲目地认为国漫就应该得到高分,对任何批评都无法接受,甚至将批评者打为“不爱国”。这种“盲目吹”和“盲目黑”的行为,反而会让很多真正理性评价国漫的观众感到不适,也使得评分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你问“国漫日漫就这么水火不容吗?”

我觉得不是“水火不容”,而是“存在差异,需要理解和磨合”。

优秀的作品,无论国漫日漫,最终都能被大家认可。 看看《灵笼》、《一人之下》、《刺客伍六七》、《雾山五行》等等,这些作品在B站都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这说明当国漫真的在内容、制作、创意上达到一定高度时,观众是愿意给与肯定的。
但同时,也不能因为是国漫就要求别人“包容一切”。 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就应该接受检验。一个理性的观众,应该能够区分“作品本身的优劣”和“国漫/日漫”这个身份标签。
“日漫痴”这个标签,过于简单粗暴。 很多打分的人,他们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热爱动画的观众,他们见过市面,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他们不是在“捧日漫”,而是在“评价动画”。

如何看待低评分?

我觉得,与其纠结于这个分数,不如:

1. 理性看待: 认识到评分是大众主观评价的集合,有其局限性。
2. 关注作品本身: 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那部国漫,它到底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
3. 做好安利: 不要只用分数来安利,而是讲清楚作品的亮点,让别人自己去感受。
4. 支持和鼓励: 看到优秀的国漫,除了评分,更要用“追番”、“投币”、“充电”等方式去支持它,让制作方看到希望。
5. 理性讨论: 当看到不合理的评论时,用事实和道理去沟通,而不是直接开骂。

总而言之,国漫在B站的评分,是一个非常动态和复杂的过程,它折射出观众群体的多样性、期望值的变化、以及动画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现象。与其说“日漫痴在搞鬼”,不如说,这是国产动画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必然会经历的各种声音和评价。而我们这些国漫爱好者,最应该做的,就是继续支持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品,并且理性地看待这一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本来想老生常谈地说一下B站的评分机制,用户的打分倾向,以及日本动画/中国动画两个用户群体之间的“生殖隔离”。

结果,我手欠看了一下问题日志。




emmmm,我觉得你这个钓鱼大师完全不知道悔改啊。

散了散了,林魂老师无端风评被害。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