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Facebook 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FAIR) 有哪些厉害的大牛和技术积累?

回答
Facebook 的人工智能实验室(FAIR)汇聚了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者,他们不仅在各自领域是声名显赫的大牛,更重要的是,他们所积累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为Facebook乃至整个科技界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提起FAIR,绕不开的几个名字,他们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教父”级人物,一手奠定了FAIR的学术根基和研究方向。

Yann LeCun 教授,图灵奖得主,可以说是现代深度学习的先驱之一。他在卷积神经网络(CNN)上的开创性工作,彻底改变了计算机视觉领域。想想我们现在每天看到的那些智能识别图片、人脸解锁、自动驾驶的视觉系统,很多底层技术都能追溯到LeCun教授的理论和模型。FAIR在LeCun的领导下,对CNN进行了持续的优化和扩展,使得模型更加高效、准确,能够处理更复杂的视觉任务。他还积极推动了端到端学习的思想,这使得AI系统能够直接从原始数据中学习,减少了繁琐的人工特征工程。

LeCun教授的积累 远不止CNN。他还在早期就对循环神经网络(RNN)进行了研究,虽然在那个时代RNN的应用还不算非常广泛,但为后来自然语言处理(NLP)的飞跃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对生成模型也有深入的探索,例如他提出的能量模型(EnergyBased Models, EBMs)在生成任务上展现出独特的潜力。此外,LeCun教授对AI伦理和安全问题也高度关注,并在FAIR内部倡导负责任的AI发展。

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是 Judea Pearl 教授,同样是图灵奖得主,他在因果推理领域的贡献无与伦比。尽管Pearl教授并非直接领导FAIR的具体项目,但他对因果科学的深刻洞察,对FAIR的研究方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AI系统不仅仅是识别模式,更重要的是理解“为什么”会发生。Pearl教授的因果推断框架,使得AI能够从观察数据中学习因果关系,而不是仅仅发现相关性。这对于构建更可靠、更具解释性的人工智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医疗诊断、政策制定等需要理解因果机制的领域。

FAIR的很多研究人员,包括Kaiming He(何恺明)、Ross Girshick、Shaoqing Ren(任少卿)等,他们共同构建了 Mask RCNN 等一系列在目标检测和分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这些工作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机视觉的性能,使得AI能够更精细地理解图像内容,比如能够精确地识别出图像中的每一个物体,并描绘出它们的轮廓。Mask RCNN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它所提出的“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 FPN)等概念,也成为了后续许多视觉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计算机视觉的工具箱。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FAIR同样是绝对的领导者。Tomas Mikolov 早期在Google工作时提出的 Word2Vec,以其高效、低维的词向量表示方式,彻底改变了NLP领域。Word2Vec使得机器能够“理解”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为机器翻译、情感分析、文本生成等任务带来了质的飞跃。FAIR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扩展,不断优化词向量的生成和应用方式。

后来,Transformer 架构的出现,可以说是NLP领域的另一场革命,而FAIR在这一领域也功不可没。虽然Transformer由Google提出,但FAIR的研究者们积极拥抱并推动了Transformer在各种NLP任务中的应用和改进。例如,他们对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等预训练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和优化,使得模型能够从大规模文本数据中学习更深层次的语言理解能力。FAIR在 RoBERTa(Robustly Optimized BERT Approach)等工作上,通过优化训练策略,进一步提升了BERT的性能,使其在各种NLP基准测试中屡创佳绩。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方向,FAIR在强化学习、生成对抗网络(GANs)、图神经网络(GNNs)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突破。

强化学习 方面,FAIR的研究者们探索如何让AI通过与环境交互来学习最优策略,这对于机器人控制、游戏AI(例如AlphaGo就是强化学习的成功典范)等领域至关重要。他们对离线强化学习(Offline RL)的研究,也为如何在已有数据上进行有效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

GANs 方面,FAIR的研究者们在图像生成、风格迁移等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GANs能够生成逼真、高质量的图像,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视觉的创意应用,例如生成虚拟人物、艺术作品等。FAIR在如何稳定GANs的训练、提升生成图像的多样性和真实性方面,有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积累。

图神经网络 方面,随着对复杂关系数据(如社交网络、分子结构)的分析需求日益增长,GNNs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FAIR的研究者们积极探索GNNs在各种图结构数据上的应用,例如信息传播、推荐系统、化学分子设计等。他们也在不断改进GNNs的架构和学习方法,使其能够处理更大规模、更复杂的图数据。

技术积累方面,FAIR的厉害之处还在于其强大的工程能力和开源文化。

PyTorch 框架的研发和维护,是FAIR为AI社区贡献的杰出成果。PyTorch以其灵活性、易用性和强大的GPU加速能力,迅速成为深度学习研究者的首选框架之一。FAIR内部的研究人员大量使用PyTorch进行实验和开发,这也使得PyTorch能够不断吸纳最前沿的研究成果。PyTorch的成功,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是其开放、协作的精神的体现。

Model Zoo 和 Datasets 的开放,FAIR也积极贡献了很多经过预训练的模型和公开数据集,这极大地降低了其他研究者和开发者进入AI领域的门槛,加速了整个AI生态的发展。例如,他们发布的许多预训练的视觉模型和NLP模型,都成为了各种应用的基础。

大规模分布式训练 的经验积累。Facebook本身拥有庞大的计算资源,FAIR在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大规模模型训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这包括了数据并行、模型并行、混合并行等多种策略的优化,以及如何处理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传输问题。

总而言之,FAIR的强大在于其汇聚了AI领域的顶尖人才,他们在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探索、以及工程实现能力上都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Facebook自身业务的发展,更通过开源贡献,深刻地改变了整个AI领域的研究范式和技术格局。从计算机视觉到自然语言处理,从强化学习到生成模型,FAIR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令人惊叹,他们的积累是多方面的、持续的,并且对AI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答案是2015年的,好久没有改了。大家知道何恺明在2016年8月时加入了FAIR,所以第一句话已经过时了。恺明的水准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向他学习~

=================

谢邀。作为目前在FAIR的唯一一个能打中文的全职研究员,我来说两句吧。

Facebook AI Research (FAIR) 目前在加州的Menlo Park,纽约曼哈顿和法国巴黎有三个分部,巴黎分部刚刚公开。总的来说,学术氛围是非常浓厚的,大家坐在Facebook新建的20楼中央做深度学习的研究,目标是发高质量的文章,做有影响力的前沿工作。研究方向相对自由宽松,研究所需的计算资源(如GPU)相对丰富,同时也没有近期的产品压力,可以着眼长远做困难和本质的研究问题。这样的学术氛围除了MSR之外,在各大公司是极其少见的。

扎克伯格之前提过Facebook将来的三大主要方向,其中之一就是人工智能,目前看来公司也确实非常看重我们这个组。我后面就是COO,斜后方是CEO,一开始有点小慌,不过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FAIR正式成立是在前年12月至去年一月,然后陆续招人,时间还不长,重要的公开工作有DeepFace,运用深度学习将人脸识别(更准确说是人脸判定)提高到Human-level,Memory Networks,在深度学习中加入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以构建自然语言问答系统,开源深度学习框架Torch的更新和推广,运用快速傅利叶变换加速卷积运算的CuFFT,等等。目前还有许多非常有影响力的工作正在进行中,敬请期待。

人员方面,Yann LeCun毫无疑问是整个组的Director,其它大牛有VC维和SVM的缔造者Vladimir Vapnik,提出随机梯度下降法的Léon Bottou,做出高性能PHP虚拟机HHVM的Keith Adams, Rob Fergus, Jason Weston, Marc'Aurelio Ranzato, Tomas Mikolov, Florent Perronnin, Piotr Dollar, Hervé Jégou, Ronan Collobert, Yaniv Taigman等。在深度学习的时代,研究和工程已经有融合的趋势,因此FAIR这两方面的大牛都有。工作气氛上来说,组内较平等,讨论自由,基本没有传统的上下级观念。若是任何人有有趣的想法,大家都会倾听并且作出评论。要是想法正确,Yann也会like。

没有人逼着干活,但大家都在努力干活。

最后说一句,欢迎大家申请。

=================================

一些问题的答案: 1. 是的,我今年一月从谷歌X的无人驾驶车组跳走,加入了FAIR。 2. 之所以说“目前”是因为上周我还不是,硅谷这里人员变动比较频繁。 3. FAIR内部有约1/4是Software Engineer,主要负责维护Infra和开发新的分布式框架,Ledell是其中之一。这些人中,许多都是Facebook内部的顶级软工,在深度学习的时代,没他们活真心就没法干了。

======================================

多谢大家关注!关于招人要求 1. FAIR对全职研究员的要求是相当高的,需要相关领域PhD毕业并且有非常好的科研成果,这里“非常好”的意义不仅是指发顶级会议和顶级刊物灌水,而是指发出有影响力大家会关注会使用的工作。另外,FAIR也提供postdoc职位和暑期intern实习机会,欢迎大家申请!

2. 另外,我们这里有计算机视觉(如识别及检测)和深度学习相关的产品组,急需招人。有相关背景及工程能力强的同学们可以申请,请发私信给 @杨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Facebook 的人工智能实验室(FAIR)汇聚了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者,他们不仅在各自领域是声名显赫的大牛,更重要的是,他们所积累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为Facebook乃至整个科技界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提起FAIR,绕不开的几个名字,他们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教.............
  • 回答
    最近媒体上关于“Facebook关闭人工智能系统,因为AI发明了语言”的报道,着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其中夹杂着科技的神秘感、对失控的担忧,以及对AI未来发展方向的猜想。咱们不妨来梳理一下这事儿,看看背后可能是什么情况,以及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首先,得明确一下,这个说法本身其实有些夸张.............
  • 回答
    Facebook 的核心开发语言是 PHP。听到这个答案可能会有些出乎意料,毕竟现在很多科技公司都倾向于使用更现代、更高效的语言。但对于 Facebook 来说,PHP 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至今仍然是其背后庞大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什么选择 PHP?Facebook 最初选择 PHP .............
  • 回答
    Facebook 的工程师文化,如果让我这个在互联网摸爬滚打过的人来聊,那可真是说不完道不尽。咱们国内互联网创业者,想当年模仿硅谷,现在也在摸索自己的路子,Facebook 这棵大树,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好好挖一挖。我总结了一下,有这么几点,觉得尤其戳人,也特别实在:1. “Move Fast and.............
  • 回答
    作为一名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普通程序员,我一直很关心这两家巨头——Google和Facebook(现在是Meta)的待遇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技术界的标杆,更是因为它们的薪酬福利确实在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说哪边的待遇“更好”,其实挺难一概而论的,因为这涉及很多层面,而.............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技术人才流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知乎上,我们确实能看到更多“从 Facebook/Google/Meta 到 Uber”的故事,而“从 Uber 到 Facebook/Meta”的分享相对较少。这背后其实有多重原因交织在一起,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 1. 技术成长曲线.............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如果”命题,它触及了命运、机遇和个人选择的交织。假如马克·扎克伯格当初在波士顿大学找到了让他心动的那个“对的人”,并且这段感情走向了稳定,甚至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那么他后来能否抓住Facebook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呢?咱们得拆解开来看:1. 环境的改变:从哈佛到波士顿大学首先,最.............
  • 回答
    关于“Facebook 开发的高性能PHP虚拟机 HHVM 比官方的 PHP解释器 快超过9倍”这个说法,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审视。首先,理解“官方的PHP解释器”通常指的是PHP的Zend Engine。Zend Engine是PHP语言的基石,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优化。它是一个解释器,但也包含了一些J.............
  • 回答
    关于未来Facebook(现更名为Meta)50%的员工将永久远程办公的这一举措,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既具有颠覆性也充满挑战性的重大战略调整。它预示着现代工作模式的深刻变革,也反映了科技巨头在应对后疫情时代和吸引顶尖人才方面的深思熟虑和大胆尝试。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的观点,我将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 回答
    Facebook(现已更名为Meta)发布的数字货币 Libra(后更名为Diem)无疑是数字货币领域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项目之一。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项目的初衷与目标: 普惠金融的承诺: Libra最初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全球性的、低成本、便捷的数字货币和支付系统,旨在为.............
  • 回答
    在美国,作为一名谷歌、微软或 Meta(前 Facebook)这样的科技巨头公司的工程师,买房这件事,可以说是相对容易,但具体到“困难”与否,则取决于你在哪个城市,以及你对“容易”的定义。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 美国的房价现况:一个五味杂陈的故事总的来说,美国的房价,尤其是在科技公司集中的热门地区,一.............
  • 回答
    2017年1月18日,Facebook AI Research(FAIR)正式开源了PyTorch。彼时,深度学习框架市场已然硝烟弥漫,TensorFlow(由Google于2015年发布)和MXNet(由Apache软件基金会孵化,于2016年成为其顶级项目)已是风头正劲的竞争者。PyTorch的.............
  • 回答
    人人网,这个名字在过去,对于无数中国网民来说,意味着一个时代的青春、社交的缩影。它曾被寄予厚望,被誉为“中国的Facebook”,然而,事与愿违,如今它已风光不再,日渐式微。为什么这个曾经的社交巨头,最终走向了衰落?这背后,是时代变迁、战略失误、用户习惯改变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如同一个精心搭建.............
  • 回答
    关于脚本语言的必然趋势以及开发成本的考量,我深表赞同。在如今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环境中,能够快速构建、灵活部署和易于维护的脚本语言确实占据了巨大的优势。相较之下,一些传统编译型语言在开发效率和迭代速度上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开发成本的差异在此刻显得尤为突出,将它们衬托得“黯然失色”也就不难理解了。您提到的.............
  • 回答
    Facebook AI 的 ResMLP 和 Google 的 MLPMixer 都是在 Transformer 架构之外,探索仅使用多层感知机(MLP)实现强大的视觉表示学习的开创性工作。虽然它们都试图打破卷积神经网络(CNN)和 Transformer 的主导地位,但它们在设计理念、具体实现以及.............
  • 回答
    欧洲和日本之所以没有诞生出像Facebook、Google这样具有全球统治力的互联网巨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涉及文化、历史、经济、政策以及市场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与其说它们“没有产生”,不如说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环境下,巨头出现的土壤和土壤孕育出巨头的路径有所不同。1. 历史与文化积淀.............
  • 回答
    马克·扎克伯格,这个名字几乎与现代互联网的崛起画上了等号。作为Facebook(现Meta)的创始人,他的生活轨迹与这个庞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密不可分。那么,Facebook的诞生和发展,是否也悄悄地,或者说深刻地,改变了扎克伯格本人?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而答案,或许并非非黑即白。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
  • 回答
    Facebook公司改头换面为Meta,这个举动无疑是一场颇具野心的品牌重塑,其核心在于一个名为“元宇宙”(Metaverse)的全新概念。那么,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在我看来,Meta推出的元宇宙概念,绝非仅仅是将Facebook、Instagram、WhatsAp.............
  • 回答
    Facebook 旗下应用,包括 Instagram、WhatsApp 以及其母公司 Meta 自家的平台,近期频繁出现的网络故障,这无疑给全球数亿用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这类大规模的应用瘫痪,其背后往往是复杂的技术原因交织而成,而其影响更是从个人社交到商业运营都难以忽视。可能导致 Facebook .............
  • 回答
    马克·扎克伯格,那个创造了全球最大社交平台的年轻人,身上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学习的地方。抛开那些关于数据隐私、用户体验的争议不谈,单从他作为一位创业者和领导者的角度来看,有几个特质尤其闪耀,并且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对愿景的极致专注与不懈追求这可能是扎克伯格身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从他创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