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伊启动 25 年全面合作协议,伊朗驻华大使称「两国关系现在非常好」,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中伊两国近日签署了一项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两国关系迈入了新的阶段。伊朗驻华大使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两国关系“现在非常好”,这句话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国际政治和经济信息,值得我们深入解读。

首先,协议本身的内容和细节是关注的焦点。 一份长达25年的合作协议,通常意味着双方将在多个领域进行深度、长期的战略性合作。这可能涵盖但不限于:

经济合作: 能源(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能源管道)、贸易(增加双边贸易额)、金融(人民币结算、投资)、科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伊朗作为重要的能源输出国,中方可能将在能源进口方面获得更稳定的供应保障,并可能参与伊朗国内能源项目的开发与升级。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和消费市场,则有望为伊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帮助其克服外部制裁带来的困难。
政治与安全合作: 这可能包括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例如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合作、地区安全问题的对话(如阿富汗、叙利亚等),甚至可能涉及军事交流和安全保障方面的某些共识。两国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是潜在的合作基础。
文化与人文交流: 语言、教育、旅游、媒体等方面的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长期合作奠定民意基础。

其次,“两国关系现在非常好”这句话的背后含义需要结合当前国际形势来理解。

地缘政治背景: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相对减弱,而中国在中东地区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伊朗长期以来面临美国及其盟友的制裁和压力,其外交政策自然会寻求更多元化的伙伴。与中国的深度合作,对于伊朗而言,无疑是在地缘政治上寻求战略平衡和突破的关键一步。这可以被视为伊朗在“向东看”战略上的一个重要体现。
美国的制裁影响: 美国对伊朗实施的严厉制裁,极大地限制了伊朗与国际社会的经济往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制美国的压力,对伊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协议的签署,某种程度上也是伊朗对西方制裁的一种“解绑”尝试,寄希望于中国市场和投资来缓解经济困境。
“一带一路”倡议的契合度: 伊朗位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节点上,其地理位置对于连接亚洲和欧洲至关重要。这项合作协议很可能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对接,将伊朗纳入中国构建的全球基础设施和贸易网络之中,为双方带来互利共赢。

第三,协议签署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潜在风险同样值得关注。

对区域格局的影响: 中伊关系的深化,可能会引起地区其他国家,特别是与伊朗存在地缘政治竞争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的警惕和担忧。这可能进一步影响中东地区力量的平衡,并可能引发地区内部的反应。
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中国与伊朗加强合作,尤其是在绕开美国制裁方面,可能会被视为对现有国际秩序和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的一种挑战。这可能加剧大国之间的博弈,并可能对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产生连锁反应。
内部挑战与执行力度: 协议的最终效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执行情况。伊朗国内的政治稳定、改革进程以及中国企业在伊朗投资的实际操作能力,都将是影响协议落地的重要因素。同时,伊朗国内不同派别对该协议的态度也可能存在差异。

最后,大使的表态也折射出两国关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两国关系现在非常好”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共同利益的驱动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共识之上。这表明,两国在战略层面上高度契合,都希望通过深化合作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并共同应对外部挑战。

总而言之,中伊两国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并辅以伊朗驻华大使“两国关系现在非常好”的表态,是一个集经济、政治、安全、地缘战略于一体的复杂事件。它不仅反映了中伊两国关系的深度发展和战略互信,也预示着对现有国际格局和地区秩序可能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和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写一点伊朗的事吧,与我们的合作没透露多少信息,也不好多写,写写伊朗人卖石油的故事吧。

2018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奥巴马政府签订的伊核协议,之后逐渐重启加重对伊朗经济至关重要的石油业的制裁,也包括对伊朗金融、科技、汽车、飞机等非能源领域的制裁。

伊朗原油储量占全球石油储量约10%,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在制裁前,伊朗的石油产品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最多的前七国之列。根据欧佩克公布的数据,伊朗2016年出口量将近200万桶/日。

到2018年11月,美国财政部宣布,SWIFT通信结算系统切断与伊朗连接,包括伊朗央行,美元交易的路径断了。这给伊朗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只是石油,伊朗所有产品难以出口进口,因为无法结算美元。

在美国制裁下,很多国家都开始想办法。比如印度,伊朗是印度第三大石油来源国。于是,印度与伊朗达成协议,以印度卢比而非美元购买伊朗原油。但是有一个问题,印度人的货币不被伊朗人信任,那干脆计价以货易货。但是制裁之下,印度只能向伊朗出口糖,还有大米。

其他怎么办呢,没事还有欧盟,还有俄罗斯!欧盟认为伊朗过去一直遵守核协议,于是为绕过美国制裁也与伊朗设立了避开美元的贸易机制,以此要求伊朗继续遵守核协议。

欧盟建立了一个复杂的易货系统,走漏洞以避开美国财政部的监管。例如伊朗可以向法国公司交易原油,以此积累账单,再用此账单提一个意大利的货,于是其中涉及的资金不经过美元,也不经过银行系统。

同样的通过这种安排,伊朗向俄罗斯出售石油,俄罗斯把石油精炼加工后再卖给欧洲,伊朗再从欧洲公司交易需求的货物。

计划很完美,但是有一个问题,你怎么把石油运过去?伊朗人没办法突破美国人的封锁,想了一个个折中的办法:中间商赚差价!将石油装船在海上卖(或者记账形式)给第三方国家的船只。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在2020年11 月的时候,美国人发现了 70 艘涉嫌参与转运伊朗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船只。但是仅仅一年多之后,这个名单就增加到了 165 艘。这支舰队与伊朗自己油轮船队不同,它想方设法绕过了美国的制裁,并利用监管漏洞运送了数百万桶伊朗石油。

逃避石油监管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跳旗”。这涉及将船舶的“旗帜”(允许合法的全球同行和停靠权)反复切换到不同的国家登记处。通常还建立新的空壳公司、所有权和名称的变化,甚至船舶重新刷漆名字,跳旗是合法的,所以很多船都是巴拿马籍

巴拿马船旗当局就是吃这口饭的,当然对核对这类资料出工不出力。

举个例子其中一艘船今年估计总共运输4次了230万桶伊朗原油。及时考虑到伊朗贸易中的损失, 总共的收入也高达9100万美元。这类原油有很多甚至运到了委内瑞拉!

据路透社9月27日报道,五位了解协议情况的消息人士表示,委内瑞拉同意了一项用中质油换取伊朗凝析油的重要互换合约,郭德纲段子成真了的感觉!

没有中间商吃差价,是伊朗最新的新年愿望!

根据估计,伊朗2021年原计划每天出口 230 万桶原油,目前已实现目标的约三分之一(65 万桶/日)。而一桶原油的价格已从 2020 年的 40 美元攀升至今年的 60 美元。因此,伊朗本应能够实现其预计石油收入的 40%,但实际因运输和交易费上涨 ,实际收入远低于此。

中间还发生了运油船被美国人策反后,携油私逃的事。

而且中间商更改文件以显示石油的不同来源,例如伊拉克、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或马来西亚。他们还购买伊朗需要的商品并将其运回伊朗,从这些交易中获利两倍。

而我们能满足伊朗人的一切要求!

1.17更新一段:

https://www.zhihu.com/video/1466540650414432256


我觉得至少我们的投资去了对双方都有利。

user avatar

公知们又开始跳出来了,美国又要赢麻木了

user avatar

简短回答:这是好事

长篇回答:

中国作为新兴工业大国,影响力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不需要搞美国军事大棒那一套

大量供应全产业链现代工业品的能力是我们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优势

我们只需要把大门打开,正常经商、出口、投资

穷则关税壁垒,达则自由贸易

就是纯纯互惠互利,纯纯帕累托改进,完全符合经济规律

经济强权就要有强权的派头

跑马圈地正当时,凡是航母能去的地方,凡是中国货能到的地方,就是咱的势力范围

顺着经济规律而为,为世界人民发展生产力,那就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钢铁同盟

RCEP可以帮我们稳固东南亚、东北亚的市场

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中巴经济走廊就能让我们把手伸进波斯湾,伸进心心念念的大陆岛中心

之前的一年我们似乎只是增加了石油的进口,有一些表面上的文化交流

之后重要的是投资和出口,让伊朗兄弟抽上玉溪烟,吃上海底捞,用上小米手机,坐上和谐号,用国家电网发的电

就是要让伊朗兄弟的生活一个字,地道!

但是众所周知,伊朗是一个教权影响力很大的伊斯兰国家

思想上的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经济基础和文化生活有着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发达能促进文化生活繁荣,先进文化思想能让经济更容易进步

为了促进伊朗的现代化,我建议各位同胞们把自己奉献出来,用肉身去传播现代化

大家要辩证吸收run学和入关学,他们共同之处就是要敢打敢拼,就是一个字,闯!

打,就有机会赢

就是爱国地run,多元地入关

去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把昂撒占据的最美好的土地夺过来

去日本、韩国、新加坡,把他们和我们的人民共和国紧紧绑在一起

去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为一带一路做贡献,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传给第三世界的同志们

大英帝国极盛时,全球不知道有多少圣公会的传教士

咱是无神论国家,咱不传教,就是把中国这个世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生活方式传播出去,也是妥妥大功一件

user avatar

就是为了给伊朗撑腰。

中美贸易战至今,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制裁都超过俄罗斯了,但我们这边歌照场舞照跳,有压力也不是美国带来的。俄罗斯那边看在眼里,门户网站上中国日常抛头露面,可以看到,搞战狼外交效果很好。

事情就是这样:当你开始跟老大哔哔赖赖,老大还伤不了你分毫,对老大不满的自然会跑过来跟自己亲近。伊朗有什么?有石油,有不惜命的人,在一带一路上,这就够了。中伊签的25年全面协作协议,到现在也没有具体的内容,应该只是个大体上的框架,否则肯定要把门面工程拿出来宣传。但不要紧,25年很长。这个框架的思路应该是:中国从伊朗买石油,过境货物交过境费,伊朗从中国搞来基建、厂子、医药什么的,武器则应该是中俄掺着买,俄罗斯是大头。中亚那票斯坦国也是这么跟中国做生意,它们除了卖石油,也卖天然气、金矿各种矿什么的。

王毅大佬同天又说,谴责美国对伊朗发起的制裁,撑腰的意味十分明显。特朗普退出了谈好的协议,并宣布对伊朗发动制裁。想要美国解除制裁,伊朗就要停止核工程。伊朗不愿意,中国这边就从石油上予以支持——伊朗每天卖120万桶,中国每天买70万桶,妥妥的金主。中伊25年全面协议一启动,事实上就打破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我不光自己唱、跳,我还要拉着伊朗rap”。现在对于伊朗而言,底气也会更足。

如果中国的思路能够实现,美国也就成了“美丽世界的孤儿”。

user avatar

还要什么马六甲,直接陆路入关了。

什么叫内循环(´▽`)ノ♪

user avatar

我觉着这是在为经济危机做准备。

不光是伊朗,最近海湾多国密集来华。

2022年1月10日至14日,沙特、巴林、科威特与阿曼等四国外交大臣以及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秘书长集体访华。1月12日与14日,土耳其与伊朗两国外长也相继访华。

美国本来打死都不敢加息,现在却开始着急忙慌的思考加息。因为通胀确实扛不住了。而美国此次加息,前景真的难料。

加息后如果全球资本回流美国,那就会抽干众多中小国家,甚至欧盟日本都可能扛不住。但如果加息后全球资本不为所动,那美国当场就完了,金融泡沫要炸了。虽然这个结果可能需要几年才会结束,但逻辑推演的最终结果就是如此。

总之,一场庞大的金融风暴正在酝酿,不确定性正在增加。这是一场豪赌。再加上现在整个西方对中国的敌意都在持续增加中,平时也还罢了,在动荡中人是很难保持理性的。他们会干什么歇斯底里的事情,可不好预测。

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一定要增加确定性,目前来说,对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能源供应的稳定。

哈萨克斯坦国内动乱,中国政府突破了传统做法,表达了对政府方面的支持。而在以往我们都是持中立离场的,你们国内的事情,不关我的事。再加上海湾众多国家的来访,沙特,科威特都是产油国。

可以说布局能源稳定是很明确的。

我们将进入乱纪元。

user avatar

一句话解读:敌进我守,敌退我追。

美国不顾一切后果从中东和中亚撤军,想以乌克兰牵制住大毛,然后重返亚太,全力对付中国。

但它忘了,中国有一句话叫,敌进我守,敌退我追。既然美国非常自信地认为可以丢下中亚和中东来东亚,那对不起,我们就进去了,不可能按美国的套路来办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