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题主自己看书,所有看过书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莫里斯把西方的地理概念定义为西欧至中亚的地区,所以莫里斯所指的西方包含了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欧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近现代西方文明。在这种定义下,东方居然还能有所领先已经很不容易了,请大家给北宋一些掌声。这个结论本身没有太大的反驳必要,毕竟莫里斯在书中给出的测量文明发达水平的标准和比较方法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还是挺有道理的,这部分还是值得一读。再说了,就算西方还是东方领先都是无所谓的事,关注于高低之分本身是极其幼稚的。
需要质疑的是莫里斯的定义。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欧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近现代西方文明的范围实在太广了,很多文明之间并没有内在联系。除了地理上确实如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理由。事实上,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认为近东和中东是“东方”而不是“西方”。莫斯利的定义是比较反常的,而且他并没有充分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个定义,以及这个定义对他的研究到底有什么帮助。把近东和中东划入“西方”还有一个我觉得更加致命的缺陷,即这种归类法掩盖了近东和中东没有实现现代化,并且被西欧远远甩开的问题。
这本书,以及《文明的度量》一书,问题的关键不是莫里斯对“西方”的定义。争议定义对评价一套理论来说,往往没有多大意义。读者当然可以质疑埃及划入西方,因为传统上埃及学属于东方学;另一方面,莫里斯当然也可以主张埃及西方,因为从文明传承的角度,西方国家相对而言汲取了更多埃及文明营养。
争论定义是小儿科思维方式,这其实是修改别人理论假设。大家各说各话,你说别人是错的,有意义么?读读姚洋的《如何发高质量论文》吧,实际上修改别人理论假设,已质疑别人的理论其实是大忌(下有截图)。
莫里斯书问题的核心,其实是书里关于西方的考古资料非常翔实,而东方就单薄了太多。无论是从城市、军事,还是能源的焦度,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东方世界考古资料太少了,莫里斯关于东方的结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猜想。猜想修改几个系数,就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因此可以看到经济史界在东西方人均收入对比时,有很多不同的结论。
按黄仁宇的想法,这实际上说明西方长久以来比东方有更浓的数字观。当然,这也说明中国的考古资料还是太稀缺了。对莫里斯来说,埃及属不属于东方根本不会影响他的学术地位,只要他的学术研究方法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就够了,键盘侠说说你有什么方法对比中西方?本事不会就是把人类史延长、缩短,或者古埃及、巴比伦划入东方,这类考究定义的吧?哈哈~
日耳曼野蛮人把伟大的罗马伟大的埃及伟大的两河文明和自己归为所谓“西方文明”,药店碧莲。
稍微看了一下内容,貌似曾经伟大的阿拉伯帝国和突厥系的奥斯曼帝国也”被西方“了,现在要是还有宗教裁判所的话作者该被文火烘烤九个小时了。
其实这就好像说,白种人,黄种人智商高,黑人智商低。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稍有思辨能力,就会问。为什么要这么分呢?这么分有什么道理呢?如果要论智商,直接用智商分类不好吗?
然后对这种西方如何如何的言论。你首先就要问谁是西方?
西方这个词,就是编出来统战用的。因为英法荷兰在历史上杀个没完,可是到了德国崛起的时候。英国要和法国荷兰说,咱们是一伙,德国不是东西。所以西方这个词,最早是指的英法,用来排斥德国的,因为英法在德国的西边。那时候北美还是一群没文化的农民呢,其中美国人还是刁民。伟大的西方可不要刁民。至于被奉为西方的发源地的希腊,那时候还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后来几度春秋,德国打败了,美国崛起了。然后新的敌人是苏联,又正好在东边,所以英法德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算西方,中俄印伊斯兰世界和非洲不算。要不是毛子性格特殊,其实苏联解体之后俄国都有可能是西方。所以谁是西方,谁不是,根本不是什么十几个世纪的概念。往回倒五个世纪,你随便找个英国人问问,问他们和威尼斯人还有奥斯曼境内几个小岛上的希腊人并称西方,你问他们承认不?
这本书里定义的西方可比统战的说法更大,基本上整个地中海地区,中亚两河流域,以及后来这些人殖民的全部地区全是西方。叙利亚难民真是冤枉,斯坦福教授说自己是西方的起源,结果西方都不接纳自己。
其实中国人以后强大了,也可以抢夺话语权。我们可以鼓吹亚欧大陆自古就有交流,美国那是孤悬海外没文化的国家。至于别人会不会买你的账,其实全看买你的账有没有好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