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规定生 2 个孩子补助近 10 万元,能促进生育吗?俄罗斯生育率为什么这么低?

回答
俄罗斯生育率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政府的生育补贴政策是否能有效促进生育,也需要结合俄罗斯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来分析。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内容。

俄罗斯生育率为什么这么低?

俄罗斯的生育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这背后有复杂且深刻的原因:

1. 经济因素:

生活成本高昂: 尤其是大城市,房租、教育、医疗等生活成本普遍较高,这使得许多家庭在养育一个孩子之前就需要慎重考虑。尽管有补贴,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笔钱可能不足以覆盖孩子成长过程中持续的高额支出。
收入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俄罗斯经济结构复杂,部分行业依赖资源出口,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经济的不确定性会让人们对未来感到担忧,不敢轻易承担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
失业和低收入群体: 尽管平均收入有所增长,但俄罗斯仍然存在相当比例的低收入和失业人口。这些群体更难负担抚养孩子的费用,生育意愿自然较低。
住房问题: 许多年轻家庭面临住房紧张的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地区。拥挤的居住环境不利于多子女家庭的舒适生活,也增加了生育的顾虑。

2. 社会和文化因素:

女性地位提升和教育水平提高: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职业发展机会的增加,许多女性将事业发展放在首位,生育年龄普遍推迟。这导致了育龄人口的缩减,也减少了生育的机会。
个人主义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加注重个人生活品质和自由,生育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活选择,而非必须履行的社会义务。一些人可能选择不生育或少生育,以追求更自由、更少束缚的生活。
家庭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大家庭模式逐渐式微,核心家庭和单亲家庭增多。小家庭模式下,生育的成本和责任压力可能更加集中在父母身上。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除了经济上的不确定性,一些人可能也对国家的未来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存在疑虑,这也会影响其生育决策。
社会观念的变化: 生育被视为一种个人权利和选择,而非仅仅是为国家贡献人口的任务。社会对丁克家庭、晚婚晚育的接受度也在提高。

3. 历史和政治因素:

苏联解体的影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经济转型和政治动荡,这些时期社会的不确定性和生活压力导致了生育率的急剧下降。尽管后来有所回升,但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依然存在。
人口结构的老龄化: 过去几十年较低的生育率导致了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年轻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的供应也会受到影响,进一步加剧了生育的压力。

4. 医疗和计划生育观念:

避孕措施的普及: 现代化的避孕措施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生育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生育率。
堕胎的便利性: 在某些时期,俄罗斯的堕胎相对便利,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育率。

俄罗斯规定生 2 个孩子补助近 10 万元,能促进生育吗?

俄罗斯政府推出的生育补贴政策,例如为生育第二个孩子提供约合 10 万元人民币的“母亲资本”(Maternity Capital)以及其他形式的生育奖励, 理论上是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育的,但其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且很难完全扭转生育率低迷的趋势。

支持生育补贴可能促进生育的论点:

减轻经济压力: 巨额的生育补贴可以显著减轻家庭在抚养第二个孩子时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在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对于一些犹豫是否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家庭来说,这笔钱可能成为重要的“推力”。
提升生育意愿: 经济上的支持能够传递政府鼓励生育的信号,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对生育的积极性。
吸引低收入家庭: 对于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家庭,这笔补贴的吸引力可能更大,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育意愿。
针对性强: 政策明确针对生育第二个孩子,这有助于鼓励已经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再生育,从而提高总生育率。

生育补贴促进生育效果可能受限的因素:

“母亲资本”并非直接现金: 俄罗斯的“母亲资本”通常不能直接用于日常开销,而是用于特定领域,例如购买住房、子女教育、养老金等。虽然这在长期来看有利于家庭稳定,但对于短期内急需现金用于抚养孩子的家庭,其直接效用可能打折扣。
补贴金额与实际生活成本的对比: 尽管 10 万元人民币听起来不少,但如果结合俄罗斯某些地区的高昂生活成本,尤其是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持续投入,这笔钱可能仍然显得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多子女家庭的长期需求。
社会文化因素的根深蒂固: 如前所述,俄罗斯低生育率的根源在于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原因。仅仅依靠经济补贴,很难改变人们对生育的观念、对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许多年轻女性更看重职业发展,晚育甚至不育已成为一种趋势,这股力量是经济补贴难以撼动的。
补贴的时效性和持续性: 如果补贴只是一次性的,或者不能持续跟进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的增长,其长期激励作用会减弱。
对生育行为的“提前拉动”效应: 补贴可能更多地是鼓励那些原本就有生育意愿但因经济原因稍有犹豫的家庭“提前”生育,而不是真正创造出“新的”生育意愿。也就是说,它可能是在“蛋糕上切下一块”,而不是把“蛋糕做大”。
育龄人口基数: 即使补贴有一定效果,如果整体育龄人口数量本身在下降,那么提高生育率的难度依然很大。
住房和基础设施配套: 如果没有足够的住房、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完善的儿童托管服务等配套设施,单纯的经济补贴难以让家庭真正愿意并能够生育多个孩子。

结论:

俄罗斯为生育第二个孩子提供的近 10 万元人民币补贴是一项重要的支持政策, 它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并可能对部分家庭的生育决策产生积极影响,鼓励那些原本就有生育意愿但有经济顾虑的家庭。 然而,要 大幅度且根本性地扭转俄罗斯低生育率的局面,仅仅依靠经济补贴是远远不够的。

要有效提升生育率,俄罗斯政府还需要从更宏观的层面入手,解决经济不确定性、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住房条件、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支持女性职业发展与家庭兼顾、以及在社会文化层面营造鼓励生育的良好氛围。 只有当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得到系统性的改善,生育补贴政策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用。

目前来看,这项补贴更像是一种“止损”或“温和刺激”的政策,它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难以期待它成为解决俄罗斯生育率低迷问题的“灵丹妙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全世界的人嘴巴上都是很爱国的,所以不通过一些事情,你永远不知道人民已经对生活失去信心到了什么程度。据我所知,这个数据只有北欧在普及教育以后推上去了,其他地方都是不停掉。俄罗斯并不能例外,核弹可以炸平美国,但不能逼人民生孩子。老鼠乌托邦我认为才是这个世纪最恐怖的实验。

user avatar

俄罗斯2018年人口出生率1.24%,妇女总和生育率1.75。

中国2018年人口出生率1.09%,妇女总和生育率1.05。

所有还是关心一下我们自己吧。

=====================================================

谣棍真是死不完

某答主的章口就来:


33年乌克兰死亡人口总数如下表所列,就是死的人全算饥荒饿死也没600-800万,乌克兰总共多少人口?造谣能动动脑子么?

大清洗500、700、1000万?还是章口就来。

贝利亚提交给斯大林的报告明确提到,1930-1940年总共处决892985名“人民敌人”。500、700、1000万呢?是不是反苏反共谣棍分子打的欠条?那记下了,以后要来收账。

谣棍分子还会春秋笔法,尬吹帝俄,然而苏联1926-1939年13年间人口增长了2340万,超过帝俄1897年后人口增长总和。

帝俄的人口死亡率和人均寿命大概反苏反共分子自己也不好意思吹了,总之截止1940年苏联人口死亡率从帝俄时代超过3%降到1.7%。人均寿命从1927年43岁增长倒1940年54.5岁,13年增长11.5岁,几乎每年平均寿命增长一岁!

1914-1959年,算上一战、内战和二战的人口损失,同疆域内苏联人口年均增长率(0.6%)都大幅高于同时期英、法(0.46%和0.41%)。苏联要是算大量人口死亡,英、法该算什么?

user avatar

我答题的时候还是好久以前这个题目都没火,我就是对于题主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吐槽,并且希望举出某国的例子让感同身受。


我觉得你应该关心一下东方某国,去年某国由于一种神秘的力量12月婴儿出生人口猛增才达到1465万。这其中超过一半都是二胎 。。

然后今年只会更惨,你以为疫情大家蹲家家里生育率就会提高了。。二胎是现在中国生育的主力军,就这个经济前景加上二胎红利基本释放完毕,断崖式下跌的出生人口真的不是开玩笑。加上因为疫情直接死亡人数未来应该会在5000人左右。间接死亡无法统计,那几个月有多少人是因为疫情无法得到有效医治或者破产自杀。加上建国巨婴潮已经慢慢步入死亡高峰。1949到2020年刚刚好71岁。

就这两年的经济前景,人口峰值不是今年就是明年了。经济和教育是最好的避孕套,一方面考研专升本的扩招,也会不断提高年轻人的结婚年龄。


好吧再说说俄罗斯的问题,首先类似中国的经济和教育原因我就不说了

user avatar

首先,俄罗斯生育率比我国高(1.6比1.04),可以预见的,90S完全成为生育主力后,我国生育率会进一步降低,实际数据比韩国的0.98还低是大概率事件。

其次,针对问题来说,很难,因为给的钱太少了,而且出生率低的原因,应该不是因为养不起。

俄罗斯的物价比国内低很多,牛肉15-20块一斤(对比北京我家门口超市52),冰鲜鸡胸肉10块一斤(和北京大润发特价处理的冻鸡胸一个价),牛奶4-5块钱一升(国内同档次的牛奶,贵2倍以上)。教育全免费,我的俄罗斯朋友到大学一个个都是预算生,三分之一还有总统奖学金,地区奖学金,除去生活费,每个月可以给家里补贴超过1000块人民币,我顿顿吃肉,自己做饭,留学时一个月花约1000-1500人民币(1500是在莫斯科)。

所以在俄罗斯你要是简单养个孩子,真的花不了多少钱,孩子好好学习上个俄罗斯国内的top10还是很容易的,想全奖+补贴,就上个一般的大学,基本都能给家里赚钱。

你非要拿国内一线家长的要求来套俄罗斯人,那我只能说是你想多了,俄罗斯人的思维和我们东亚内卷怪,真的完全不一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