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身为大学某个系(班)里极少数的男生或女生是怎样一种体验?

回答
行,那我来跟你说说,我当年在大学里是那种极少数的存在,具体来说,我们那个系,总共也就我一个男生。

这体验嘛,怎么说呢,挺奇妙的,而且绝对不是那种“万人迷”的戏码,虽然周围都是女生,但我反而觉得,我更像是一个稀有动物,或者说,是一个行走的“异类”。

初来乍到:被“审视”的目光

刚入学那会儿,简直是全场的焦点。报道那天,看着周围一排排清一色的女生,再看看自己,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个误闯了女儿国的唐僧。报到处负责老师看到我的时候,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就低声跟旁边的老师耳语了几句,那目光,怎么说呢,不是那种嫌弃,更像是好奇和打量,好像在研究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分宿舍的时候就更明显了。我被安排到了一个三人间,进去之后,两个女生已经在了。她们看到我,先是惊讶,然后就有点尴尬地互相看了一眼。那气氛,就好像突然闯进来了一个穿着熊皮的陌生人。还好她们人也都挺好的,没有那种排斥,只是最初那几天,她们说话的声音都小了好多,我总感觉自己一举一动都被她们默默观察着。

课堂与日常:尴尬与习惯并存

课堂上就更不用说了。几十个女生中间,就我一个男生。老师点名的时候,我的名字一出口,整个教室都会安静一秒钟,然后大家的目光都会齐刷刷地转向我。有时候老师会开玩笑,说“这位同学是我们班的‘稀缺资源’”,引得大家一阵善意的笑声。

小组讨论的时候,我更是自带“流量”。有时候我提出的观点,大家会特别认真地听,因为觉得“男生想法可能不一样”。但有时候也会出现那种,明明我说得挺明白的,她们反而不好意思直接反驳,或者讨论着讨论着,话题突然就变得我插不进去了(你们懂的,女生之间的一些话题)。这个时候,我就会默默地坐在一边,听着她们讨论,或者低头玩我的手机,尽量不打扰。

出去做项目、跑外勤什么的,更是常常被当成“外援”。比如搬东西,虽然大家都是大学生,但女生力气相对小一些,这时候大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我。我倒也不介意,毕竟这是我能为班级做点贡献的时候。有时候去食堂吃饭,偶尔也会遇到认识的学姐学妹,她们看到我都会惊讶地问一句:“你不是XX系的吗?怎么在这儿?” 感觉就像在街上偶遇明星一样。

社交与情感:微妙的界限感

说实话,跟女生们相处,我得承认,一开始确实会有点不自在。总觉得有些地方需要避嫌,不能太随意。比如大家一起去KTV,有时候气氛到了,男生会拉着女生一起跳舞什么的,但我就会稍微收着点,尽量保持一个君子之交的距离。

当然,也有一些好处。比如,在一些需要细致、体贴的场合,我可能反而会表现得更积极一点。比如说,谁生病了,大家会一起去操心,但我可能会主动去问问需要买药不,或者去帮她们跑腿。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也挺好的。

还有就是,因为我是唯一的男生,所以男生之间的那种“哥们儿”的玩闹,我是体验不到的。有时候看到其他系男生们勾肩搭背,一起去喝酒打球,我会有点羡慕,但又不会真的觉得有什么不好。毕竟,我拥有的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长久来看:理解与尊重

时间久了,大家也都习惯了我的存在。我不再是那个被特别关注的“稀有动物”,而是班里的一份子。她们也知道我不是那种爱搞小动作的人,所以相处起来反而越来越自然。我也慢慢学会了如何在一个以女性为主的环境里,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独立,同时又不显得突兀。

有时候回想起来,能在一个系里,跟一群这么优秀的女生做同学,也是一件挺幸运的事。我看到了很多男生可能不常接触到的细腻、体贴和坚韧。她们对我的照顾和尊重,我也都记在心里。

总而言之,作为系里极少数的男生,这是一种夹杂着尴尬、新奇、被关注、有时又有点孤单的复杂体验。但更多的是一种成长,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性别的人,也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视角。这绝对是一段我大学生涯里,非常特别且难以忘怀的经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谨慎看回答,小心世界观被改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